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地区工业集聚——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与证据
1
作者 陈佳 王众 周黎安 《经济学报》 2024年第1期233-271,共39页
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实证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初156项工程对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我们利用工业普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层面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了1949—1975年期间156项工程对所在地区的关联企业进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56项工程建设地区... 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实证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初156项工程对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我们利用工业普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层面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了1949—1975年期间156项工程对所在地区的关联企业进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56项工程建设地区的工业企业进入数显著多于其他地区;而且,在投入产出关系上距离156项工程行业较近行业的工业企业进入数显著多于较远行业,156项工程的产品分配端行业工业企业进入数要显著多于原料投入端行业。这些产业关联效应集中在156项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而不是建设中。本文还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随着乡镇企业大发展和市场化改革加速,156项工程对工业企业进入仍然发挥产业关联和空间集聚的促进作用。为应对实证分析中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战争威胁构造了工具变量,进一步识别因果效应。本文还利用一些156项工程因战争威胁而改变项目建设地区,比较实际建设地区与计划建设地区在企业进入和产业关联上的差异,发现156项工程的工业扩张和产业关联效应更多发生在实际建设地区。这些结果说明,156项工程显著促进了地区工业的产业延伸与空间集聚,为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具体路径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6项工程 地区工业集聚 产业关联
下载PDF
地区工业行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华中生 梁梁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99-106,共8页
地区工业行业经济效益与效率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是制定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与DEA(数据包络分析)分类法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了地区工业行业的经济状况,并给出了1991年合肥地区30个工业行业的具体... 地区工业行业经济效益与效率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是制定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与DEA(数据包络分析)分类法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了地区工业行业的经济状况,并给出了1991年合肥地区30个工业行业的具体评价与分析。本文的有关结论得到了应用部门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工业经济 地区工业经济 数据包络分析
下载PDF
我国地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闯 韩亮亮 王振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根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自主创新活动的产出、相关技术的获取以及自主创新载体层次等四方面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各地区综合评价结果与地区工业... 根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自主创新活动的产出、相关技术的获取以及自主创新载体层次等四方面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各地区综合评价结果与地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进行相关性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各地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格局稳定,沿海地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强于西北等内陆地区,自主创新综合评价结果与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经济 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组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磊 汪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地区工业经济 组合评价法 西部 综合评价方法 TOPSIS法 灰关联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江西地区工业化水平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小青 桑瑞聪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8-62,共5页
地区间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是困扰江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障碍。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等方面差异是造成江西省地区工业化差距的主要原因。要缩小、消除这种差距,实现地区工业化协调发展,必须... 地区间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是困扰江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障碍。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等方面差异是造成江西省地区工业化差距的主要原因。要缩小、消除这种差距,实现地区工业化协调发展,必须从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地区工业 水平差异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地区工业重点产业选择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和金生 《软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5-38,共4页
重点产业的选择是我国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问题。在新技术革命潮流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竞相提出了多种调整产业结构的基准或原则。盲目采用这些原则指导我国地区重点产业的选择是不可取的,文章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指导产... 重点产业的选择是我国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问题。在新技术革命潮流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竞相提出了多种调整产业结构的基准或原则。盲目采用这些原则指导我国地区重点产业的选择是不可取的,文章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我国及各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各地区应采取多指标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重点发展产业和产品。文章介绍了天津市重点产业评价中采用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地区工业 适用性
下载PDF
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小勇 尹继东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3,83,共4页
文章通过借鉴陈佳贵等人研究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方法,结合江西各地区的实际,在现有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对江西省和11个地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研究结论是:2005年江西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哑铃式的空间结构;1995年~... 文章通过借鉴陈佳贵等人研究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方法,结合江西各地区的实际,在现有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对江西省和11个地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研究结论是:2005年江西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哑铃式的空间结构;1995年~2005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工业化都在加速推进,但发展最快和最慢的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相差40,工业化进程差距较大;在"十一五"期间,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将分别成为推进江西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地区工业 综合评价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中国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前瞻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民良 《开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共8页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各30年左右的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工业发展的战略截然不同,实现的发展效率也存在极大的差别。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区域工业发展战略带有传统体制的强烈印迹。战略方向摇摆不定、战略决策权高度集中等问题,使中...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各30年左右的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工业发展的战略截然不同,实现的发展效率也存在极大的差别。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区域工业发展战略带有传统体制的强烈印迹。战略方向摇摆不定、战略决策权高度集中等问题,使中国的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迈出了巨大步伐,为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好的条件。学术界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结论,也为形成合理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打下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环境与背景下,应该实施科学调控下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工业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 发展战略 体制改革 不平衡发展
下载PDF
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 被引量:6
9
作者 尹继东 李益梅 +1 位作者 郭海红 黄军根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3期8-29,共22页
关键词 地区工业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潜力 西部大开发 现代化进程 土地面积 经济总量 经济腹地 中部崛起
下载PDF
我国的地区工业体系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彦 《地理研究》 1986年第2期12-20,共9页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地区工业体系可包括大区——工业地区(基地)——工业中心——工业点四个层次。大区工业体系,华北、东北、华东已基本形成,西南、华中、华南已具雏型,西北处于初始阶段。工业地区(基地)大体可分为资源型、市场型和混合...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地区工业体系可包括大区——工业地区(基地)——工业中心——工业点四个层次。大区工业体系,华北、东北、华东已基本形成,西南、华中、华南已具雏型,西北处于初始阶段。工业地区(基地)大体可分为资源型、市场型和混合型三种,分别以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个工业基地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基地 地区工业 工业体系 煤炭 钢铁 工业 工业中心 石油 专业化部门 制造工业
下载PDF
空间相互作用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忠群 黄书权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07年第2期13-15,共3页
工业部门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部门,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国1997-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工业集... 工业部门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部门,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国1997-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存在着明显的负向空间依赖性,除了传统影响因素之外,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显著影响工业的地区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集聚 空间相互作用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下载PDF
基于PSTR模型的地区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检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艳平 王鹏玉 谢元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92,共7页
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选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区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其影响系数由0.3553向-0.3815平滑转换,在平滑转化过程中,工... 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选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区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其影响系数由0.3553向-0.3815平滑转换,在平滑转化过程中,工业集聚水平以区位熵1.41为阈值对经济增长产生正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集聚水平位于低机制阶段,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东部少数地区处于高机制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作用开始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集聚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非线性特征 工业资源 过度集聚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兼论地区工业化对服务业的挤压效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谷彬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服务业 区域发展 实证研究 地区工业 挤压效应 计量经济模型 服务业发展 不平衡现象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世银 《天府新论》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西部地区工业化建设进程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工业化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工业化建设进程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工业化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时刻 ,西部地区工业化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鉴于此 ,西部地区应该借助西部大开发之机 ,实现新的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工业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敏 《甘肃金融》 2009年第2期13-16,共4页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地区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即具有不同要素资源禀赋的地区,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产业结构格局.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现...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地区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即具有不同要素资源禀赋的地区,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产业结构格局.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从经济发展的现有阶段和水平看,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本文从工业角度出发,对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趋同及其变化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结构 合意性 程度 结构相似系数 结构趋同 实证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地区工业化与人口工业化──云南就业结构变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先明 安一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25,共11页
地区工业化与人口工业化──云南就业结构变动研究杨先明,安一民一个地区人口工业化的程度,既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标志,又是工业化的社会结果。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一般来说,来自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的... 地区工业化与人口工业化──云南就业结构变动研究杨先明,安一民一个地区人口工业化的程度,既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标志,又是工业化的社会结果。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一般来说,来自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会随其趋于上升;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 云南省 云南就业 就业结构 地区工业 乡镇企业 云南工业 结构变动 就业系数 产业结构转换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中国地区工业增长与投资格局
17
作者 陈耀 王东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0,92,共7页
中国工业增长与投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早表现在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随后渐次向内陆地区蔓延。在工业下滑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增幅下降最大;进入复苏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 中国工业增长与投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早表现在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随后渐次向内陆地区蔓延。在工业下滑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增幅下降最大;进入复苏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的份额相应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北上西进"的趋势依然强劲,新的增长点正在涌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沿海地区增长过于依赖外需,中西部地区对投资依赖程度高,粗放型增长的区域特征依然突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地区工业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有针对性地刺激内需,实现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损害型向低碳生态型转变;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地区工业增长
下载PDF
地区工业化阶段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18
作者 梁梁 华中生 李建波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4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对评估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现存的单一指标的指标体系逐个加以分析,重点指出单一指标在评估地区工业化阶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探讨比较合理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所述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对评估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现存的单一指标的指标体系逐个加以分析,重点指出单一指标在评估地区工业化阶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探讨比较合理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合肥市的工业化阶段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工业 阶段评估 指标体系 中国 合肥市
下载PDF
论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与地方政府作用
19
作者 赵继荣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2,共3页
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更是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结果。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调整地区工业结构过程中,应当在战略产业的选择、企业资产重组、企业治理改革和产业技术进步等四方面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业结构 地方政府 工业结调整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之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锦 《四川省情》 2006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发展之路 地区工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峨边彝族自治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马边彝族自治县 土地面积 总人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