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质量影响分析
1
作者 焦爱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5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域之间由于不同的省情、发展轨迹及改革开放的具体战略差异,诸多制度性质量不同影响和导致了各省域间的区域差异。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制度与我国省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并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域之间由于不同的省情、发展轨迹及改革开放的具体战略差异,诸多制度性质量不同影响和导致了各省域间的区域差异。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制度与我国省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我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发展均衡个体随机效应 路径选择制度质量
下载PDF
资金供给、资本非均衡流动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何雄浪 刘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9,共7页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本流动和外资流入的影响,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而区间资本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外资的流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其影响也明显的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此外在资本已经稀缺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资本的外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供给 资本流动 均衡流动 区域经济不平衡 发展研究 Research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东部和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 差异 资本形成 外资流入 区间 负面影响 分析结果 效应 跨区域
下载PDF
基于区域间经济溢出的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研究
3
作者 张鹏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1期76-77,共2页
一、引言 区域间经济溢出是指由于某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者其他内生变量变动而引起的其他区域的经济变量产生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经济溢出也比以前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认... 一、引言 区域间经济溢出是指由于某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者其他内生变量变动而引起的其他区域的经济变量产生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经济溢出也比以前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学者认为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由此提出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均衡发展 溢出效应 区域间 均衡增长 地区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 经济变量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论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取向
4
作者 胡长青 夏杰长 《湖湘论坛》 1992年第5期30-31,64,共3页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长江中游地区 地区发展战略 经济崛起 均衡发展战略 沿海地区 经济起飞 扩散效应 原材料基地 经济协调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后发效应──连云港市三年变化的启示
5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连云港市 后发效应 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区发展 农村经济 年变化 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 经济总量 农村工业化
下载PDF
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17
6
作者 司正家 《实事求是》 1999年第6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发展理论 比较与启示 均衡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欠发达地区 扩散效应 发展极”理论 协调发展 发展地区
下载PDF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烨 程珣跃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6,共10页
在从国家、公司和行业层面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04-2011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出口交... 在从国家、公司和行业层面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04-2011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施工项目数以及投资额与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别;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地区发展极不均衡。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有关部门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效应 地区发展 均衡
下载PDF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8
作者 王长寿 赵增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4-69,共6页
近几年来,我国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区际利益磨擦和冲突屡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区域问题和区域政策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回顾和分析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之中,就我国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 西方区域经济... 近几年来,我国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区际利益磨擦和冲突屡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区域问题和区域政策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回顾和分析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之中,就我国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从诞生到今天的近百年中,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回顾和分析二战以来的几个突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 优势地区 回流效应 均衡 扩散效应 外围区 区域政策 不发达地区 优先发展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探讨
9
作者 张文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共5页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cl-arization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effect)。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Myrdal)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发达...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cl-arization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effect)。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Myrdal)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发达地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亦即极化效应;把发达地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所谓回流或极化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经济成长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差距 不发达地区 战略探讨 不平衡发展 均衡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下载PDF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石成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5-,17+16,共3页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刘石成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是非均衡的。异军突起的中国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其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则更为明显。东部省份的乡镇...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刘石成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是非均衡的。异军突起的中国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其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则更为明显。东部省份的乡镇企业,在非均衡中已率先壮大,而中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乡镇企业 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 增长理论 不平衡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发达地区 扩散效应 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
下载PDF
长三角:从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兼论杭宁发展带的建设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建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8,共6页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失衡”问题,说明有必要改变长三角目前的以上海为中心的“点轴”发展形态,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测算,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匀质”地区,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都已经具...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失衡”问题,说明有必要改变长三角目前的以上海为中心的“点轴”发展形态,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测算,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匀质”地区,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都已经具备相当的发展实力,因此,从长三角整体论出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该走多核心的网络发展的道路,而建设杭宁发展带,可以实现提升杭宁城市地位,构建浙苏合作平台,拓展民企成长空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改善网络效应,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发展 发展走向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均衡发展 主要城市 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地区 发展形态 基尼系数 人均收入 发展实力 城市地位 合作平台 成长空间 战略目标 网络效应 健康发展 都市带 区域内 整体论 失衡 测算
下载PDF
关于中国东西部出现“马太效应”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丽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急剧拉大,而且目前还有继续拉大的发展趋势,出现了“马太效应”。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有关方...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急剧拉大,而且目前还有继续拉大的发展趋势,出现了“马太效应”。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太效应 中国东西部 均衡发展战略 地区倾斜 西部地区 工农业总产值 东部地区 西部经济 经济差距 投资产出率
下载PDF
创立不发达地区开发学的探讨
13
作者 张文合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区域经济和不发达地区开发理论无论在国内外都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理论渊远流长,有一整套自己独有的分析理论和方法,而界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区域经济,一直未建立一套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方法,...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区域经济和不发达地区开发理论无论在国内外都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理论渊远流长,有一整套自己独有的分析理论和方法,而界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区域经济,一直未建立一套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方法,也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多侧重于规范研究而缺乏实证研究。既然区域经济理论还处于孕育之中,那么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不发达地区开发理论就更不用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开发 区情 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 增长极 区域经济理论 扩散效应 外部环境 回流效应 综合规划
下载PDF
云南地区间收入差异变动的分析与思考
14
作者 梁旭东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44,共6页
随着宏观经济分层调控政策的实行,特别是以“分灶吃饭”为核心的预算体制的建立,使各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得到强化,区域间的利益摩擦表面化。区域经济问题日益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云南省也不例外。
关键词 云南 地区间收入差异 区域经济 贫富差距 地域分工 扩散效应 均衡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造成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李雅丽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12期17-18,共2页
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与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个地区的信贷量的影响、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也不同。下面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非均衡性发展... 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与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个地区的信贷量的影响、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也不同。下面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非均衡性发展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不同效果作一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信贷渠道 区域效应 均衡发展 东中西部地区 地区经济 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
下载PDF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省际因素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春秀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8,共7页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劳动者报酬份额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