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兴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将地区认同分为三种:归属性地区认同、回应性地区认同和功能性地区认同,它们分别影响着地区主义的内聚性、对外性和实用性。东亚地区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一地区的归属性地区认同较弱且散乱,回应性地区认同尚处于萌芽状态,而功能性地... 本文将地区认同分为三种:归属性地区认同、回应性地区认同和功能性地区认同,它们分别影响着地区主义的内聚性、对外性和实用性。东亚地区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一地区的归属性地区认同较弱且散乱,回应性地区认同尚处于萌芽状态,而功能性地区认同则日益增强。相应地,东亚地区主义的内聚性和对外性较弱,而实用性很强,这是东亚地区主义活跃却松散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主义 地区认同 集体认同 领土争端 国家安全 人权 价值观
下载PDF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长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1,132,共7页
冷战结束后,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行动取向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推进南亚地区... 冷战结束后,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行动取向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推进南亚地区合作,需要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进行互信建设,以培育地区认同。合作安全应当是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能否实现其合作安全主要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地区合作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合作安全
下载PDF
地区认同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论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彦智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63-68,共6页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缘于地缘政治但又超越了地缘政治,是冷战后各成员国探索就如何与邻国建立起建设性的睦邻关系之思考、实践并最终提升为"上海精神"的逻辑结果,但这种地区认同实属低层次的"政治型的回应性认同",...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缘于地缘政治但又超越了地缘政治,是冷战后各成员国探索就如何与邻国建立起建设性的睦邻关系之思考、实践并最终提升为"上海精神"的逻辑结果,但这种地区认同实属低层次的"政治型的回应性认同",认同并未赋予成员国间的亲近感与地区责任感。今后在推动成员国地区认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成熟的地区组织在构建认同方面的经验,更应考虑到该组织自身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认同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
下载PDF
马格里布地区一体化:进程与前景——地区认同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长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15-21,共7页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随着意识形态认同(制度认同)被地理空间认同(身份认同)所取代,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随着意识形态认同(制度认同)被地理空间认同(身份认同)所取代,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国政治互信缺失,区内经济互补性不强,缺少领袖型国家的引领,导致地区认同缺失,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成员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地区合作开始走出困境,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认同 地区合作 地区主义 马格里布一体化 马盟
下载PDF
地区认同与非州一体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建波 刘鸿武 《亚非纵横》 2009年第3期39-46,60,共8页
泛非主义同民族主义携手并进,非洲一体化进程同民族国家的诞生与发展几乎同步进行,这是非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独有特点。两者关系如何协调互动,一直是当代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这需要妥善处理国家主权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在... 泛非主义同民族主义携手并进,非洲一体化进程同民族国家的诞生与发展几乎同步进行,这是非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独有特点。两者关系如何协调互动,一直是当代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这需要妥善处理国家主权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在继续保持民族国家个性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地区机制建设,逐步培育超越国家层面的地区认同感。未来非洲漫长的统一之路,将是在国家主权与地区联盟、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之间获得协调、均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认同 非洲一体化 泛非主义 非洲复兴
下载PDF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汪长明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年第1期44-50,共7页
冷战的结束使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行动取向。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 冷战的结束使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行动取向。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和互信建设,培育地区认同,南亚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安全实现地区整合。南亚地区实现合作安全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地区合作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合作安全
下载PDF
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试论南亚地区的合作
7
作者 汪长明 傅菊辉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冷战的结束,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滞了地区合作的开展。通过建立稳... 冷战的结束,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滞了地区合作的开展。通过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进行互信建设,推进制度化建设,培育地区认同,南亚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安全实现地区整合。合作安全是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地区合作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合作安全
下载PDF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
8
作者 汪长明 傅菊辉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行动取向。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行动取向。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南亚地区合作的进展。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进行互信建设,培育地区认同,南亚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安全实现地区整合。南亚地区能否实现合作安全,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地区合作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开放的地区主义 合作安全
下载PDF
地区认同与马盟一体化
9
作者 汪长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3,共9页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地理空间的认同(身份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制度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外部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地理空间的认同(身份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制度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外部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国政治互信缺失,经济互补性不强,缺少强有力的区内大国的引领,以及各国外交政策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地区认同缺失,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地区主义尚未发育。近年来,马盟地区合作开始走出困境,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马盟地区主义的前景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地区合作 马盟一体化 西撒问题
下载PDF
东亚合作中的地区认同因素
10
作者 查建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2期32-35,共4页
认同是不断进行身份建构的认知过程,东亚地区认同是一种集体认同,对东亚合作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地区认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东亚文化上的共性和相似性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实践,为建构地区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 认同是不断进行身份建构的认知过程,东亚地区认同是一种集体认同,对东亚合作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地区认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东亚文化上的共性和相似性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实践,为建构地区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但由于区域内国家之间缺乏信任和美国因素的干预,为东亚地区认同的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合作 地区认同 因素
下载PDF
中日近代以来不同历史经历和发展道路对东亚地区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云祥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东亚地区合作需要地区认同。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的不同发展历程及相互关系对这一地区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摩擦,以及东亚地区的多样性特点,要真正形成东亚地区认... 东亚地区合作需要地区认同。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的不同发展历程及相互关系对这一地区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摩擦,以及东亚地区的多样性特点,要真正形成东亚地区认同以至真正实现东亚地区的全面合作,还需要东亚国家尤其是中日两国的艰苦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地区认同 地区合作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对外认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庄洙 李惠令 +1 位作者 洪庆熙 廖俊宇 《当代韩国》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认同会对政治的认识与行为带来重要影响。但从国际关系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构建东北亚共同体为背景,以韩中日三国为主轴,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东北亚地区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度和影响力,民族国家认同对地区认同... 认同会对政治的认识与行为带来重要影响。但从国际关系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构建东北亚共同体为背景,以韩中日三国为主轴,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东北亚地区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度和影响力,民族国家认同对地区认同的形成以及东北亚国家的对外认识的影响,超国家的接触对国家、地区认同及对外认识的影响等三个问题得出了结论。并认为,韩中日三国均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并对地区共同体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东北亚地区存在的否定相互认知,根源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地区认同、对外认知 东北亚共同体
原文传递
场域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向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华华 王延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嵌入 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 民族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东盟一体化中效忠转移的困境——从认同政治的视角考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新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6期46-55,共10页
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主导性认同归属的转换以及基于此的效忠转移,并非像新功能主义所设想的那样可以轻易实现。地区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使新功能主义所预期的效忠转移陷入理论上的困境。东盟一体化既建构了地区认同,又... 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主导性认同归属的转换以及基于此的效忠转移,并非像新功能主义所设想的那样可以轻易实现。地区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使新功能主义所预期的效忠转移陷入理论上的困境。东盟一体化既建构了地区认同,又建构了东盟各国内部的民族认同,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两种认同之间的矛盾。随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地区结构会不断演进,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也会逐渐开始转移,使认同之间的冲突逐渐弱化,进而使效忠转移在东盟未来的一体化进程中最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一体化 效忠转移 地区认同 民族认同
下载PDF
基于认同感建构与空间传播的城市绘本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凯中 焦盈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1-54,共4页
如何挖掘日常生活的创造力并使其成为塑造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一种手段,已成为当代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命题。城市绘本作为一个独特的载体,在对这个命题的回答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文本和案例研究归纳出城市绘本的基本特征... 如何挖掘日常生活的创造力并使其成为塑造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一种手段,已成为当代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命题。城市绘本作为一个独特的载体,在对这个命题的回答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文本和案例研究归纳出城市绘本的基本特征,之后从地区认同与城市传播两个角度进一步探明这一特殊类型出版物的价值所在,并由此揭示出城市绘本在城市文化复兴中的可能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绘本 地区认同 城市传播 跨学科视角
下载PDF
南太平洋地区界定新论——太平洋岛国何以构成地区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晓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4,共14页
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界定至今众说纷纭,有必要对其进行基于社会科学的再界定。本文应用2016年以来比较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首先建立以地区性界定地区的社会科学原则,以共同的特性、模式化的互动及地区认同作为衡量地区性的三... 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界定至今众说纷纭,有必要对其进行基于社会科学的再界定。本文应用2016年以来比较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首先建立以地区性界定地区的社会科学原则,以共同的特性、模式化的互动及地区认同作为衡量地区性的三条标准,以地区主义为工具界定南太平洋地区。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性、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进程中形成了机制化的互动、建立并巩固了地区认同,南太平洋地区可以被界定为由目前22个太平洋岛屿政治实体构建的自然和社会空间及政治经济体系,同时并不排斥其他界定方式。这个以太平洋岛国为主体的地区是在地区内外的动态互动中建构形成的,各种复杂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南太平洋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地区 太平洋岛国 地区界定 地区认同
下载PDF
左右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因素分析
17
作者 赵蓉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基于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现状,总结了现有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和推动性因素。目前东亚面临着大国竞争领导权,民族主义、历史遗留问题、主权争议,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经济与安全两个领域的... 基于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现状,总结了现有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和推动性因素。目前东亚面临着大国竞争领导权,民族主义、历史遗留问题、主权争议,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经济与安全两个领域的不平衡,东南亚与东北亚两个地区之间较大的异质性,缺乏深度维持安全合作的动力,域外大国干涉等等问题。要推动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由清谈转入实干,必须从培养地区认同感和战略互信这一基础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安全合作 地区认同 战略互信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研究——以新疆三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桂宏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调查研究表明:新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认同达到中等程度;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在性别、民族、师范生类别、年级、录取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因素、政策导向、不同阶段的任务、专业选择意愿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议... 调查研究表明:新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认同达到中等程度;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在性别、民族、师范生类别、年级、录取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因素、政策导向、不同阶段的任务、专业选择意愿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议招生环节秉承自愿原则并做到供需平衡,学习期间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开展教育活动,就业环节给予学生支持性建议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 现状 建议
原文传递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中的认同困境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弘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0,共8页
独联体是原苏联国家构成的特殊地缘经济和政治区域。俄罗斯一直以来视其为具有特殊利益的地缘空间,努力推动政治经济重新一体化。从经济的角度看,原苏联国家在能源、市场、劳动力和产业对俄罗斯依然存在较多的依赖,但各国对俄罗斯倡导... 独联体是原苏联国家构成的特殊地缘经济和政治区域。俄罗斯一直以来视其为具有特殊利益的地缘空间,努力推动政治经济重新一体化。从经济的角度看,原苏联国家在能源、市场、劳动力和产业对俄罗斯依然存在较多的依赖,但各国对俄罗斯倡导的经济一体化过程反应冷淡。本文从文化、政治和观点等三个角度来阐述独联体一体化面临的认同困境。笔者认为,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地区出现了地区认同的碎片化现象,导致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困难重重。重新构建地区认同是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联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区认同
原文传递
新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东亚金融合作:根本问题及中国方案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宏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81,共11页
东亚金融合作在制度性建设方面屡有建树但实质性发展不足。东亚金融合作初期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清迈倡议"缺乏包容性,其多边化机制同样存在"地区认同"缺失的问题。东亚金融合作的现实与新地区主义所强调的开放性、... 东亚金融合作在制度性建设方面屡有建树但实质性发展不足。东亚金融合作初期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清迈倡议"缺乏包容性,其多边化机制同样存在"地区认同"缺失的问题。东亚金融合作的现实与新地区主义所强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尊重国家自主性的地区认同等特征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成为东亚金融合作进展缓慢的根本性原因。东亚金融合作在制度形成阶段缺乏强权行为体的存在;在制度发展阶段受制于东盟精神和低制度化要求,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制度维系阶段缺少地区认同的文化纽带。中国要加强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部署,需要加强国家营销,构建东亚地区共识,培育比较优势和长期优势,处理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提供适当的地区公共物品,汲取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地区金融合作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金融合作 地区主义 地区认同 亚投行 中国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