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现象 多种进程——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天祥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2,共5页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拥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潜力贡献于正在兴起的多层全球治理体系。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有三:第一,维护并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参与并辅助全球多边治理;第二,开辟地区间治理空间,培育地区间共...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拥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潜力贡献于正在兴起的多层全球治理体系。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有三:第一,维护并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参与并辅助全球多边治理;第二,开辟地区间治理空间,培育地区间共同治理;第三,促进地区主义发展,扶助并改善地区内部治理。然而,地区间主义辅助全球多边治理尚需更多的激发条件,地区间主义开拓地区间共同治理面临严峻的制度化困境,而地区间主义扶助地区内部治理则需经受进一步的兼容性考验。总而言之,地区间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与途径,但其参与创建一个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全球多边治理 地区治理 地区内治理
下载PDF
地区间主义视角下“16+1合作”的运行模式浅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迎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5,共11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地区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16+1合作"在结构类型、运行方式等方面既具有地区间主义的一般特征,也包含了地区间主义的特殊性,其"主权国家化&qu...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地区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16+1合作"在结构类型、运行方式等方面既具有地区间主义的一般特征,也包含了地区间主义的特殊性,其"主权国家化"的运行模式适应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以经济发展为合作目标、以尊重主权为合作基础、以战略对接为合作手段、以弱制度建设为合作约束的地区间合作要求。但是,由于"16+1合作"在结构特征上具有准地区间主义和复合双层结构,因此,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考虑欧盟因素、国别因素和次区域因素,更好地推动"16+1合作"的全面与均衡发展,为"16+1合作"增添新的、内在的、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16+1合作” 地区间主义
下载PDF
地区间主义与欧盟:全球行为体之锻造与实践新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天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26,共6页
欧盟是一个全球行为体,这是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强调欧盟作为一个新型的国际行为体所运用的新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新影响。地区间主义肇始于欧共体早期的对外关系,发展于冷战后欧盟的外交政策。它是欧盟借以巩固并... 欧盟是一个全球行为体,这是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强调欧盟作为一个新型的国际行为体所运用的新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新影响。地区间主义肇始于欧共体早期的对外关系,发展于冷战后欧盟的外交政策。它是欧盟借以巩固并提升自身地区性,进而增强其行为体属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欧盟参与全球治理,谋划未来世界秩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行为体属性 地区 全球治理 地区多边主义
下载PDF
地区间主义的发展及对我国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宗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0,共8页
地区间主义是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介绍了地区间主义的概念和理论研究状况,并对其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21世纪初的地区间主义是新型国际关系在全球层面的体现,其显著特点是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 地区间主义是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介绍了地区间主义的概念和理论研究状况,并对其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21世纪初的地区间主义是新型国际关系在全球层面的体现,其显著特点是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我国应积极推动地区间主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地区主义 地区主义 新兴大国
下载PDF
地区间主义:从地区间合作到全球治理
5
作者 翟晨灼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同时,地区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地区间关系的探讨成为国际政治新的研究领域。地区间主义是促进不同地区内国家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制度或组织,它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层面,通过其自身功能,如制衡、认同构建和议...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同时,地区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地区间关系的探讨成为国际政治新的研究领域。地区间主义是促进不同地区内国家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制度或组织,它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层面,通过其自身功能,如制衡、认同构建和议程设定等方面,促进了全球治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全球治理 功能
下载PDF
“欧盟与亚洲:地区间主义与亚欧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6
作者 孙国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地区间主义 亚欧合作 亚洲 欧盟 区域一体化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下载PDF
增进互信:中国开展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的政策支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协峰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8,共13页
在全球治理出现“信任赤字”、西方企图操弄“全球南方”概念以制约中国发展之际,探寻重建世界信任之途,夯实全球南南合作之基,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当前,中国-东南亚合作、中国-中亚合作、中非合作和中拉合作等全球南方地区间... 在全球治理出现“信任赤字”、西方企图操弄“全球南方”概念以制约中国发展之际,探寻重建世界信任之途,夯实全球南南合作之基,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当前,中国-东南亚合作、中国-中亚合作、中非合作和中拉合作等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持续推进,为双方奠定了良好的互信基础,但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需要发挥增进互信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中的政策支点作用,给予南方国家充分信任,重视在全球南方的可信度建设,实行全方位地区间合作,筑牢南南互信之基,从而收获重建世界信任之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重建信任 全球南方 南南合作 地区间主义
下载PDF
比较地区间主义:演化、路径与中国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 屈佳荣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94,128,共18页
地区间主义探讨地区与地区互动,在地区主义理论影响下,兴起了比较地区间主义的研究。与比较地区主义研究类似,比较地区间主义试图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走出地区研究的“欧洲中心论”,基于全球国际关系学视野,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非西方... 地区间主义探讨地区与地区互动,在地区主义理论影响下,兴起了比较地区间主义的研究。与比较地区主义研究类似,比较地区间主义试图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走出地区研究的“欧洲中心论”,基于全球国际关系学视野,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非西方的经验。比较地区间主义研究从功能、制度、影响和类属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世界上不同地区行为体对外部世界影响的路径和效果。基于比较地区间主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是中国地区间主义的重要实践,功能在于实现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倡导“软制度”,基于准地区间主义或跨地区主义,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融入世界提供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主义 地区间主义 比较地区间主义 中国地区间主义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地区间主义视角下欧盟印太战略的功能目标及其限度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春荣 王晓彤 《南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54,共23页
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发展对外关系、开展多边外交的一种创新形式,欧盟印太战略是地区间主义在印太地区的新实践。在地区间主义的功能框架下考察欧盟印太战略,基本可以认为它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平衡印太地区大国关系、推进欧盟与印太地区间合... 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发展对外关系、开展多边外交的一种创新形式,欧盟印太战略是地区间主义在印太地区的新实践。在地区间主义的功能框架下考察欧盟印太战略,基本可以认为它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平衡印太地区大国关系、推进欧盟与印太地区间合作的制度建设、推动欧盟和印太地区国际关系合理化、提升欧盟的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强化集体认同等作用。但是,由于欧盟内部结构和决策过程的限制、成员国的立场和利益分歧、欧盟与印太地区国家合作关系的不对称性以及欧盟与印太地区的制度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欧盟在实现其印太战略目标上存在限度。未来,欧盟将从自身利益出发实施印太战略、谋求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作为盟友继续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印太战略 地区间主义 地区合作 欧美关系
原文传递
地区间主义研究:成就与缺失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天祥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共27页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的新实践,同时也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国外学术界围绕地区间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动力与功能以及其与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在相当程度上延续着西方的议...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的新实践,同时也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国外学术界围绕地区间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动力与功能以及其与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在相当程度上延续着西方的议程,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试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上做出超越。就该议题的未来发展而言,比较分析和理论化应当是两大基本趋势。而对中国学者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把握地区间主义研究的共性与个性,并善于从已有的研究议程中提炼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需求的新的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双边地区间主义 地区主义 地区主义 多边主义
原文传递
地区间主义的两种形式——基于欧盟与中国对非地区间合作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玉渊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43,155-156,共23页
地区间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区间制度设计在促进合作上的适用性。制度化与论坛化是当前地区间合作中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制度选择的区别体现在结构平衡、施动方向、互动结果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制度适用性上。作者提出:在制度化的地区... 地区间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区间制度设计在促进合作上的适用性。制度化与论坛化是当前地区间合作中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制度选择的区别体现在结构平衡、施动方向、互动结果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制度适用性上。作者提出:在制度化的地区间合作中,强势的一方因为缺乏足够的回应或制衡,将导致其倡议和政策制定主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策和举措的适用性。而在论坛化的地区间合作中,平衡和双向的互动以及合作的意愿能够增加最后的政策和举措的适用性。欧盟推动的对非制度化地区间合作与中非合作论坛推动的论坛化地区间合作是当今地区间主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对欧盟与中国的对非地区间合作的比较研究发现,适用性的制度设计应该建立在地区间结构平衡、双向互动和强烈的政治意愿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主义 欧盟 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原文传递
欧盟的东亚战略——地区间主义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娜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54,共26页
欧盟与东亚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两个地区,地区间关系由不对称发展为比较平衡的状态,双边交往相对正式和规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随着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欧盟逐渐将东亚视为对外战略重点。欧盟的东亚战略历经多次调整,在自身... 欧盟与东亚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两个地区,地区间关系由不对称发展为比较平衡的状态,双边交往相对正式和规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随着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欧盟逐渐将东亚视为对外战略重点。欧盟的东亚战略历经多次调整,在自身定位、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与对华态度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独立战略。以地区间主义理论框架审视欧盟与东亚的交往和联系,能够更加深刻地考察两地区之间的互动模式。导致欧盟与东亚互动模式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全球与地区生产网络的变迁、国际资本流动的转向、地区间力量对比的改变以及欧盟自身的"能力—期望"效用。地区间主义视角下的欧盟东亚战略揭示了在国际行为体实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欧盟不断调整自身在东亚地区的角色定位和利益诉求,侧重经济兼顾安全、重视地区大国与次区域行为体、实施有别于美国的东亚政策、配合欧盟的全球战略目标,努力探索最符合欧盟利益且最适合欧盟发挥作用的东亚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东亚战略 地区间主义 政策转移
原文传递
地区间主义视角下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合作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翠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9,共12页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制度合作是欧盟主导下的南北型的地区间主义。现阶段的互动进程充分体现了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工具。地区间主义的首要功能是对美国单极霸权的制度制衡。欧盟的外交目标还包括通过地区间主义的"...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制度合作是欧盟主导下的南北型的地区间主义。现阶段的互动进程充分体现了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工具。地区间主义的首要功能是对美国单极霸权的制度制衡。欧盟的外交目标还包括通过地区间主义的"多层级效用"为欧盟多边主义的国际行为提供辅助性支撑以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集体共识输出欧盟的价值和模式,进而构建一个符合欧洲价值体系的世界秩序。国际体系的变革、欧盟无法有效平衡对成员国的国内承诺与多边主义的国际承诺、欧盟的内部危机导致支持地区间主义的意愿和能力下降以及欧盟向跨地区主义转变,在变革与转型的时代进程中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合作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南方共同市场 地区间主义 地区主义
原文传递
欧盟-东盟地区间的气候合作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昕蕾 任向荣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91-98,共8页
气候合作在欧盟与东盟正式的地区间对话合作框架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边缘地位到重要议题的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独立前沿性、内生动力为主性及软机制强化性三个特点。这种地区间气候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了新的互动层面和功能向度:在... 气候合作在欧盟与东盟正式的地区间对话合作框架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边缘地位到重要议题的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独立前沿性、内生动力为主性及软机制强化性三个特点。这种地区间气候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了新的互动层面和功能向度:在横向上有利于实现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绿色权力平衡,在纵向上增加了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的密度,并促进了全球气候治理议程设定的可控性和合理性,特别是增进了地区间学习认知进程并强化了一种绿色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气候合作 地区间主义 全球气候治理
下载PDF
欧盟的地区间外交:统一性与多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天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4-177,共4页
欧盟的地区间外交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并逐步成为欧共体对外关系和欧盟外交特色鲜明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欧盟地区间外交先后经历了新旧两个阶段,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体系环境、地区范围、互动类型等方面;从... 欧盟的地区间外交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并逐步成为欧共体对外关系和欧盟外交特色鲜明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欧盟地区间外交先后经历了新旧两个阶段,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体系环境、地区范围、互动类型等方面;从横向的角度来讲,欧盟地区间外交的布局深受亚非拉等对象区域在存在、制度及行为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的影响。这既为欧盟推行其地区间主义战略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实施地区间外交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地区间主义 东亚 非洲 拉美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的合作动力、制约因素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辀 《东南亚纵横》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具有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并进行了积极尝试,但经历了20多年的务实推进仍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两个组织间的合作仍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开展与东盟合作的动力具有地区间主义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争取在国际威... 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具有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并进行了积极尝试,但经历了20多年的务实推进仍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两个组织间的合作仍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开展与东盟合作的动力具有地区间主义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争取在国际威望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塑造国际规范及“合理化”全球治理任务。虽然动力强劲,但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的合作也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阻碍着合作的深化,主要表现为上海合作组织弱约束性的制度特征、上海合作组织自身一体化水平低,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在全球产业链中位置重叠。为破解上述困境,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应注重持续加强自身机制化建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以及发展“自下而上”的功能主义合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东盟 地区间主义 动力 困境
下载PDF
亚欧会议:机制和绩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光盛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亚欧会议是亚欧 3 8国和欧盟委员会之间的政府间论坛 ,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对话协商机制。本文在简要介绍亚欧会议由来的基础上 ,对亚欧会议的机制进行分析 ,进而就这种机制所取得的绩效从成果及限度两方面进行讨论 。
关键词 亚欧会议 机制 绩效 地区间主义 东亚
下载PDF
编者的话
18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国家行为体 编者 国际关系 地区间主义 国际行为体 地区一体化 合作发展 地区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