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非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湘玲 邓晓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83-85,共3页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会产生许多正面、负面政治影响,这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合理引导并防范其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能力 地区非均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下载PDF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测度及其决定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光恩 陆应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共6页
运用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对外商在华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进行测度,测度的结果表明:在1995年到2009年间,不仅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事实非常显著,而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状态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究... 运用增长不平等指数和空间相关指数,对外商在华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进行测度,测度的结果表明:在1995年到2009年间,不仅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事实非常显著,而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状态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究其原因,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实践的地域性和时序性是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首要因素。同时,中国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劳动力流动的地区非均衡分布和地理区位差异,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地区非均衡增长 吉尼指数 莫兰指数
下载PDF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欣 覃思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9-5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试图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的不断拓宽,区域之间外资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利用泰尔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试图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的不断拓宽,区域之间外资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程度进行实证测度,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现象明显,但非均衡程度在波动中逐步降低;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之间的非均衡程度是导致其地区分布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地区非均衡分布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
4
作者 申可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46,40,共5页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全局和加速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提出了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国大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统一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第一,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非均衡 邓小平 发展思想 地区发展战略 浙江省 均衡发展 发展布局 发展重点 浙江地区 地区经济
下载PDF
基于知识溢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非均衡分布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8,共6页
本文根据不同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分布的现状,必须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促... 本文根据不同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分布的现状,必须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促进各地区间的知识溢出和提高各地区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逐步实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均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地区非均衡分布 知识溢出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欠发达地区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学理逻辑及实践路径
6
作者 杨玉珍 《理论参考》 2013年第7期30-32,共3页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学理逻辑 1.包容性增长、非均衡突破逻辑关系 世行的相关研究指出,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归因于两个方面,生产活动的集中化和促进社会平等化的政策。经济集中化意味着非均衡,社会平等化则体现了包容性政策。
关键词 地区非均衡 学理逻辑 包容性 实践路径 欠发达 经济集中化 逻辑关系 生产活动
原文传递
江苏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分析——对“威廉姆森法则”的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维春 顾焕章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22,共4页
本文研究了1978-1998年江苏省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规律。1998年前后江苏省已处于前现代化中期和后工业化的前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 本文研究了1978-1998年江苏省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规律。1998年前后江苏省已处于前现代化中期和后工业化的前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1994年以后,基本处于非均衡相持状态。该省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演变规律与“威廉姆森法则”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区域经济 动态分析 现代化进程 经济增长 地区非均衡 威廉姆森法则
下载PDF
非均衡的金融信用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8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甘肃金融》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我国金融信用非均衡的表现与特征(一)金融信用的城乡非均衡与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相一致,金融信用的城乡非均衡也日益突出。从城乡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来看。
关键词 金融信用 地区非均衡 东部地区 宏观经济风险 运行风险 国有大型企业 金融资产总量 房地产市场 银行信贷 经济均衡
下载PDF
我国东中西部地方行政非均衡发展研究——以行政能力的分析为例
9
作者 吴湘玲 邓晓婴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是指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适应环境需要、运用其在管理社会过程中所实际拥有的能量和公共权力。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人力资源汲取能力”、“信息能力”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差距过大的现状,并分...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是指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适应环境需要、运用其在管理社会过程中所实际拥有的能量和公共权力。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人力资源汲取能力”、“信息能力”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差距过大的现状,并分析了该现状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与缩小各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差距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地区非均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下载PDF
浅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
10
作者 姚水洪 《理论与现代化》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思想,这就是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具有中国的特色,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建立和走向成... 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思想,这就是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具有中国的特色,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建立和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拟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经济均衡发展 地区非均衡 发展思想 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 共同富裕 中国发展经济学 地区经济 社会生产力
下载PDF
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
11
作者 李跃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经济发展 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过程 地区差距 地区非均衡 地区发展 中部地区 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生全 冯静 高明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2004年第z1期366-369,共4页
利用模糊数学和信息方法给出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对模型的实现细节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地区非均衡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知识溢出与中国FDI地区分布的非均衡增长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继勇 彭巍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现象由来已久。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区域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在企业学习能力与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溢出与FDI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溢出...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现象由来已久。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区域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在企业学习能力与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溢出与FDI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溢出的学习能力及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FDI地区分布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区域间溢出效应等政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 FDI 地区分布均衡增长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妇幼保健筹资机制选择的东西部比较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鹏蛟 彭耀民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12期35-41,共7页
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东西部妇幼保健整体水平做一对比,并从筹资结构入手,结合实地调研,揭示了我国妇幼保健事业已呈现东、西部非均衡发展态势。再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面数据的... 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东西部妇幼保健整体水平做一对比,并从筹资结构入手,结合实地调研,揭示了我国妇幼保健事业已呈现东、西部非均衡发展态势。再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地人均收入、财政卫生支出、GDP增长等因素对其妇幼卫生水平影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地区差别的成因,提出东、西部妇幼保健应分别选择不同的筹资机制:在东部以"补需方"为主,在西部则以"补供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 筹资机制 地区非均衡 医疗保险
下载PDF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5
作者 谢永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7-69,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深刻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在邓小平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深刻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在邓小平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战略意义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邓小平 区域经济思想 继承 发展 共同富裕 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 地区差距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中国省域民生性财政支出非均衡性测度及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共18页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各经济区的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区域内不同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人口匹配度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而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匹配度而言,多数省份都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双高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泰尔指数 地区非均衡
原文传递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金融支持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明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0年第8期46-48,共3页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一方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另...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一方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起步良好,各类资源、要素、市场逐步有序激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非均衡矛盾提供了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 内生动力 收入水平 贫困群众 金融支持路径 地区非均衡 政策叠加
下载PDF
研究背景
18
《经济研究参考》 1995年第30期2-4,共3页
我国经济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这一差异的存在,已经引起决策界和经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逐步缩小农村发展差异,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由区域扩散逐步转为区域收敛,成为今后政府求得在... 我国经济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这一差异的存在,已经引起决策界和经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逐步缩小农村发展差异,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由区域扩散逐步转为区域收敛,成为今后政府求得在“效益”下尽可能“公平”发展地区经济的一项基本策略,也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背景 均衡 国家工业化 地区非均衡 农村经济发展 地区 结构格局 经济布局 农村农产业 地区
下载PDF
“三个发展”是一种新发展观
19
作者 南岭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深圳时要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首先,它突出了发展的紧迫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中国 全面发展观 地区发展均衡 小康社会 胡锦涛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维春 顾焕章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114,共7页
利用模糊数学和信息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表现进行了综合评判.苏州、无锡为该省经济增长中心,南京为亚中心,淮阴、宿迁为不发达地区,梯度轴线为从太湖沿京杭大运河指向洪泽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区非均衡 模糊综合评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