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床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忻耕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3-51,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活化 层控铅锌矿床 超壳大断裂 同生沉积 火山喷气 成因 构造-岩浆作用
下载PDF
论多因复成矿床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德如 周岳强 +4 位作者 邓腾 王智琳 于亮亮 胡国成 邹少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435,共23页
结合现代大陆动力学与地球动力学最新理论与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国内几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实例分析,本文重新审视了地台活化区(即地洼区)多因复成矿床的形成机理。作者认为,陈国达先生所研究的地台活化区应特指中国东部或全球类似地区大... 结合现代大陆动力学与地球动力学最新理论与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国内几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实例分析,本文重新审视了地台活化区(即地洼区)多因复成矿床的形成机理。作者认为,陈国达先生所研究的地台活化区应特指中国东部或全球类似地区大地构造发展至中生代时期因发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和相关成矿作用而在大陆地壳的表现。由于成矿作用与大地构造发展和/或地球动力学事件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以及由于地壳演化及其大地构造发展阶段还具有独特性或存在某些差异,成矿作用从而表现出多旋回性、特殊性或叠加改造和富化特点;特别是,地台活化区往往包含多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并发生大规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构造–岩浆–热(流体)事件,因而这种活化构造区内的成矿作用往往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大而富的矿床。实质上,多因复成矿床是多地质过程包括沉积作用、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及伴生的大规模流体事件等耦合的产物,其动力学机制可能来源于(多期或幕式)地幔(柱)对流和上涌及壳?幔相互作用或地幔柱–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作者最后指出,多因复成矿床今后的研究重点仍应关注其成矿动力学机制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对流和上涌 地台活化 构造–岩浆活化 多因复成矿床 大地构造发展
下载PDF
南海北部及其沿岸中、新生代壳幔相互作用与构造演化——纪念“陆缘扩张带”概念的倡导者陈国达教授 被引量:16
3
作者 邹和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6,共9页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捕虏体资料反映,南海北部及其沿岸地区岩石圈地幔的主体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饱满的、同位素组成类似MORB-OIB型的、高温型的二辉橄榄岩所组成;但在其顶部残留有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它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贫瘠...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捕虏体资料反映,南海北部及其沿岸地区岩石圈地幔的主体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饱满的、同位素组成类似MORB-OIB型的、高温型的二辉橄榄岩所组成;但在其顶部残留有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它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贫瘠的、同位素组成类似EM型的、较低温的方辉橄榄岩组成。在下地壳底部,分布着由晚中生代幔源岩浆分离结晶和堆晶的基性麻粒岩。由此提出了该区中、新生代壳 -幔或岩石圈 -软流圈相互作用与构造演化的简略模式: (1)印支期 -燕山早期为地壳岩石圈厚度增大的华夏型后地台活化造山带环境;(2)燕山晚期岩石圈快速减薄(如拆沉作用),造山带拉伸塌陷,地壳深处并发生广泛的底侵作用; (3)始新世 -渐新世软流圈再次上涌(如地幔柱的影响),岩石圈地幔发生底蚀减薄,地壳也因为下部层的塑性流展和上部层的张裂拉伸而减薄; (4)中新世以来,由于地幔热源在拉伸环境中被释放,壳幔发生冷却,部分软流圈地幔转化为“新生的”岩石圈地幔。研究进一步说明,南海北部陆缘扩张是该区大陆构造演化到大陆活化造山带后期,在深部壳 -幔的相互作用下,岩石圈所发生的垂向减薄和侧向伸展,既不同于弧后扩张,也不是受控于大西洋式的海底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相互作用 构造演化 地台活化 深源捕虏体 南海北部
下载PDF
腾冲地洼区—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被引量:1
4
作者 范蔚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7-67,共11页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均可与中国东部地洼花岗岩相对比。此阶段的地台活化作用源自该区的深部活动过程。晚第三世纪开始,该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机制发生重大转折。巽他陆块与印度陆地的碰撞控制着该区的活化作用,形成广泛的中—基性火山岩喷发,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其构造背最及成因均与火山弧岩石相似。因此,从成因机制角度,腾冲地区属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活化机制 复合型地洼区 腾冲地洼区 岩浆活化作用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初论地洼学说的进展与前景
5
作者 孙希贤 龙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后发现.地洼学说近十余年来进展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被称为当代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但系统地研究其成长过程尚欠缺.为了促进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总结经验与教训。扩大学科间的交流.本文重点论述... 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后发现.地洼学说近十余年来进展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被称为当代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但系统地研究其成长过程尚欠缺.为了促进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总结经验与教训。扩大学科间的交流.本文重点论述了地洼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进展阶段与特点;发展总体趋势;学说的前景和展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学说 地洼 地台活化
下载PDF
中国煤种分布规律的探讨——煤变质区和煤变质区的类型
6
作者 梁宝臻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研究把煤变质作用和煤种分布问题放到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下加以研究,着重考虑不同地区成煤作用发生后的地质发展历史,特别是成煤后地壳活动的特点和此过程中地壳发展史中出现的热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变质区”的概念和类型,并对... 本研究把煤变质作用和煤种分布问题放到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下加以研究,着重考虑不同地区成煤作用发生后的地质发展历史,特别是成煤后地壳活动的特点和此过程中地壳发展史中出现的热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变质区”的概念和类型,并对我国的“煤变质区”进行了具体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变质区 地台 台向斜 台背斜 地洼—地台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