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冈地名源流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雪开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5-59,共5页
西汉元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历有武冈、都梁、武刚、武强、武攸、武冈州称谓。其历史文化深厚,皆有源流可考。三国吴之后,县名数改,区划数更,县域随改,县治随区划而迁。北宋初复名武冈,县治迁入今址,成古... 西汉元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历有武冈、都梁、武刚、武强、武攸、武冈州称谓。其历史文化深厚,皆有源流可考。三国吴之后,县名数改,区划数更,县域随改,县治随区划而迁。北宋初复名武冈,县治迁入今址,成古城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冈 都梁 武刚 武强 武攸 地名源流考释
下载PDF
长沙地名源流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雪开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7-10,共4页
长沙,上古为三苗国地,后为越人所居,得名"沙"。西周初得名长沙,为扬越部落方国名。行政区划历有长沙、湘、临湘、抚睦之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为长沙县,为长沙县名之始。县、郡国治,皆同城而治。境内历史文化深厚... 长沙,上古为三苗国地,后为越人所居,得名"沙"。西周初得名长沙,为扬越部落方国名。行政区划历有长沙、湘、临湘、抚睦之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为长沙县,为长沙县名之始。县、郡国治,皆同城而治。境内历史文化深厚,皆有渊源可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临湘 地名源流
下载PDF
南岳地名源流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南岳,古名祝融峰,其得名当与祝融部落南迁有关;衡山,《南岳志》云:"以其星宿当翼、轸,度应玑衡,故为名。"南岳,为四岳、五岳之一,得名当在春秋之际。南岳,历属衡山县,民国之后归属多变,共和国成立后政区随衡山归属而累改,终... 南岳,古名祝融峰,其得名当与祝融部落南迁有关;衡山,《南岳志》云:"以其星宿当翼、轸,度应玑衡,故为名。"南岳,为四岳、五岳之一,得名当在春秋之际。南岳,历属衡山县,民国之后归属多变,共和国成立后政区随衡山归属而累改,终置南岳区,属衡阳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融峰 衡山 南岳 地名源流
下载PDF
宁乡地名源流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彭雪开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宁乡境域,商周之交,为戈族族邑,因善治青铜,渐成南方青铜制造中心。三国吴置新阳县,县治设长桥乡东二里(今横市镇茅栗村),政区地名后历有新阳、新康、宁乡之称。后县治两迁,终设玉潭镇。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 族邑 新阳 新康 宁乡 地名源流
下载PDF
岳麓、开福、雨花地名源流考
5
作者 彭雪开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2-14,共3页
岳麓区域,历属长沙县,并随长沙县归属而属之。1951年置区(县级),属长沙市,1996年改置岳麓区,以境内岳麓山之"岳麓"为名。开福区域,1951年置北区(县级),1996年改置开福区,以境内开福寺之"开福"为名,属长沙市。雨花区... 岳麓区域,历属长沙县,并随长沙县归属而属之。1951年置区(县级),属长沙市,1996年改置岳麓区,以境内岳麓山之"岳麓"为名。开福区域,1951年置北区(县级),1996年改置开福区,以境内开福寺之"开福"为名,属长沙市。雨花区域,历属长沙县、善化县,终属长沙县,1950年设郊区(县级),属长沙市。西区、岳麓区;北区、开福区;郊区、雨花区;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区 岳麓 北区 开福 郊区 雨花 地名源流
下载PDF
北京地名源流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彭雪开 王殿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区划地名,历有幽州、蓟、燕、大都、北平、北京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 北京 幽州 大都 北平 地名源流
下载PDF
郴州地名源流考
7
作者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郴州,字出秦篆。战国中期,楚于此置"林"邑,秦置郴县。西汉初,分长沙郡南部诸县置桂阳郡,治郴县城。其政区地名,历有宣凤、敦化、郴州、郴阳、苏仙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 郴州 郴阳 苏仙 治所 县域 地名源流
下载PDF
苏州地名源流考
8
作者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吴国建都后,不断向东南迁徙,最终定都于姑苏(今苏州古城)。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后有吴州、苏州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吴 会稽 苏州 姑苏 地名源流
下载PDF
“开卷如芝麻开门”——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评介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阿祥 《学术界》 2002年第5期253-265,共13页
华林甫先生的力著《中国地名学源流》意在证明地名学在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研究成果 ,还意在证明中国历史地名学独特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众多的相关学科。其主要的学术贡献有二 :一是初步建立起中国地名学史的体系 ;二... 华林甫先生的力著《中国地名学源流》意在证明地名学在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研究成果 ,还意在证明中国历史地名学独特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众多的相关学科。其主要的学术贡献有二 :一是初步建立起中国地名学史的体系 ;二是中国地名变化的历史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一种反映。然其在评介中国地名学著作 ,中国地名学家的学说、学派、学者群方面尚存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林甫 《中国地名源流 书评 学术贡献 中国地名学史 地名 历史地名
下载PDF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林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82-83,共2页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璩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中国地名源流 《续汉书·郡国志》 地名渊源 任乃强 《异物志》 西南夷 西南地区 蜀志 滇池
下载PDF
阴阳五行与中国古代地名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立中 《沧桑》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地名源流 中国古代 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 白虎通义 《释名》 《水经注》 阴阳学说 《禹贡》 《说文》
下载PDF
村庄名“姓氏+各+庄”中“各”字源流考
12
作者 丁启阵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29,共8页
京津冀鲁部分地区有不少以“姓氏+各+庄”模式命名的村庄,其中的“各”字系由“家”字演变而来;“家”与“各”之间,明代中后期,有个“哥”的阶段。“家→哥→各”的演变,语音上的原因,应该是在“某家庄”三字组的语流音变中,“家”字... 京津冀鲁部分地区有不少以“姓氏+各+庄”模式命名的村庄,其中的“各”字系由“家”字演变而来;“家”与“各”之间,明代中后期,有个“哥”的阶段。“家→哥→各”的演变,语音上的原因,应该是在“某家庄”三字组的语流音变中,“家”字早在见组开口二等字发生腭化音变之前已经成为轻读音节,字音发生了变化,因而脱离了腭化的演变轨道,成为例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源流 某各庄 语流音变
原文传递
德国胶澳租借地的海域地名、知识来源及其历史地图绘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超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及其合同中的海岛地名译写存在"中名德译"与"德名中译"两种模式。笛罗山、加帝庙、炸连三处标志性海岛有其本土地名和外文别名,其本土地名应为(水)灵山岛、谷积岛(古迹岛)、褡裢岛。不同语种...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及其合同中的海岛地名译写存在"中名德译"与"德名中译"两种模式。笛罗山、加帝庙、炸连三处标志性海岛有其本土地名和外文别名,其本土地名应为(水)灵山岛、谷积岛(古迹岛)、褡裢岛。不同语种间的地名转写存在变异现象,致使地名的本土意义丢失。德国对胶澳的地理认知,与英国、日本以及清朝在胶澳的地理考察与地图测绘有着知识传承和相互影响。基于档案、地志及中外舆图,可对租借地的历史地图进行更为准确的绘制。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对关键地名进行修订,可祛除外来地名文化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澳租借地 海域界线 地名源流 古旧舆图 历史地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