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地名“郢”来源补论
1
作者 徐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今天的安徽省中部与北部,分布着近八千座以“郢”命名的村庄。究其来源,有楚遗民命名说,盐引来源说,“营”字转化说等。通观地方志、古人信函、历史地图等史料,辅以民间传说、报刊文史短札等资料,以郢为名的村庄最有可能来源于“营”字... 今天的安徽省中部与北部,分布着近八千座以“郢”命名的村庄。究其来源,有楚遗民命名说,盐引来源说,“营”字转化说等。通观地方志、古人信函、历史地图等史料,辅以民间传说、报刊文史短札等资料,以郢为名的村庄最有可能来源于“营”字转化。江淮大地频繁的战争使营字地名逐渐增多。清光绪年间,合肥率先出现了一批“影”字地名并与营字混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郢字地名开始在皖中、皖北地区出现并逐渐取代营字地名。但当代皖北地区仍有营、郢混用的遗存。从“营”到“郢”当属地名雅化,使人联想到江淮大地丰富的楚文化,但其直接原因仍有待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中 皖北 地名雅化
下载PDF
认知因素在地名演变中的影响——以澳门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7-89,共3页
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澳门地名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蚝镜""濠镜""濠镜澳""香山澳""澳门"等澳门地区不同时期地名产生的认知理据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当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发生改... 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澳门地名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蚝镜""濠镜""濠镜澳""香山澳""澳门"等澳门地区不同时期地名产生的认知理据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当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发生改变时,人们的认知模式也可能会随之变化,视角的改变推动了地名的新旧更替,而换喻则是地名产生的重要机制,同时着重分析了从"蚝镜"到"濠镜"这一地名雅化过程,并指出地名雅化需要的条件以及可能产生例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地名 认知语言学 转喻 地名雅化
下载PDF
地名“当阳”本源钩沉
3
作者 钟培豪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1995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地名 当阳 得名依据 地名雅化
下载PDF
莲溪雅韵
4
作者 夏冰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6期24-25,共2页
一个地方的题名,或许真能反映出此地的文化底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地名,往往由于历代文人雅士的藻饰,立马就"高大上"起来,变得更有文化上的格调与意蕴。北京的"烂面胡同"变成了"烂漫胡同","猪尾巴胡同"成了朱苇箔胡同... 一个地方的题名,或许真能反映出此地的文化底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地名,往往由于历代文人雅士的藻饰,立马就"高大上"起来,变得更有文化上的格调与意蕴。北京的"烂面胡同"变成了"烂漫胡同","猪尾巴胡同"成了朱苇箔胡同"。在苏州,地名雅化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雅化 雅韵 文人雅士 猪尾巴 格调 王闻远 鸭蛋 文化底蕴 风流儒雅 孝慈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