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ython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玏 《南方国土资源》 2016年第8期38-40,共3页
地块数据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从dwg格式数据提取地块边线并获取相关信息工作量大且具有重复性,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以Python为开发环境调用Arc GIS地理处理工具,实现地理数据批处理,提高... 地块数据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从dwg格式数据提取地块边线并获取相关信息工作量大且具有重复性,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以Python为开发环境调用Arc GIS地理处理工具,实现地理数据批处理,提高地块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地块数据 地理数据处理 PYTHON
下载PDF
契约稳定性对农户跨期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2271个地块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振华 李萌萌 王苍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7-2250,共14页
具有跨期属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藏粮于地"战略实施的重要选择,农户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行为选择可能由于其收益的跨期属性有着独特的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构建了农户跨期技术采纳的理论决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全... 具有跨期属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藏粮于地"战略实施的重要选择,农户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行为选择可能由于其收益的跨期属性有着独特的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构建了农户跨期技术采纳的理论决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粮食主产省2271个地块的微观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产权性质及契约稳定性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产权性质对农户跨期技术采纳有重要影响,农户自家地块技术采纳率比转入地块高25.11%;②产权性质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与耕地规模有关,耕地规模会降低土地转入对跨期技术选择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在南方地区更为显著;③对转入土地而言,契约期限越长越有利于提升农户采纳跨期农业技术的概率。并且在契约期限的约束下,通过正规的流转平台签订流转契约的地块,跨期技术采纳率会有所提升。细分样本、考虑了选择偏误后发现相关结论仍然稳健。因此,加强农地可持续利用宣传、提升地权稳定性及交易规范性和提供农业补贴政策等是促进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产权属性 土地规模 跨期技术选择 地块数据
原文传递
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关系与市场——来自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地块层面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甲 王建华 +2 位作者 吉星 王杰 张红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39,共19页
现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熟人间、非正式的关系型林地流转治理模式,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需要促进流转双方选择非熟人间、正式的市场化治理模式。文章扩展了“产权界定-交易费用-治理模式”的分析范式,将市场信念同时纳入林地流转治理模... 现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熟人间、非正式的关系型林地流转治理模式,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需要促进流转双方选择非熟人间、正式的市场化治理模式。文章扩展了“产权界定-交易费用-治理模式”的分析范式,将市场信念同时纳入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22年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调研获得的446个林地转出地块层面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确权发证可减少林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若林地已确权发证,农户选择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增加,边际效应为0.6236。(2)有第三方提供流转服务时,能减少林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农户选择将林地转出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5414和0.8003。(3)外部转入方能提供更高租金会强化农户的市场信念,当市场信念增强时,农户选择将林地转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6516和0.5264。(4)林地确权对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不显著,人情关系对合同形式和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应通过继续推进林地确权发证提供稳定的林地权属预期,同时要重视基层政府或村委会等第三方在减少林地流转交易费用和促进流转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且要在林地流转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和价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流转 关系治理 市场治理 治理模式选择 地块数据
下载PDF
基于MODIS和天地图遥感数据的区域作物秸秆产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雪 常志州 +1 位作者 张恒敢 王效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7-182,共6页
乡镇是秸秆焚烧最直接责任主体,开展镇(乡)区域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估算方法研究,可为镇(乡)区域秸秆资源规划和收储设施选址提供有效方法。该文以泗洪县车门乡为试验,研究利用MODIS卫星遥感影像时间序列数据和天地图免费遥感影像数据,建... 乡镇是秸秆焚烧最直接责任主体,开展镇(乡)区域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估算方法研究,可为镇(乡)区域秸秆资源规划和收储设施选址提供有效方法。该文以泗洪县车门乡为试验,研究利用MODIS卫星遥感影像时间序列数据和天地图免费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区域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估算方法。根据天地图选取样本田块,通过网站获取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确定作物类型-EVI参数判别准则;选取图像识别样本田块,以图像参数为判别变量做判别分析,确定作物类型-图像参数判别准则。基于以上方法,完成全乡秸秆资源面积和秸秆产生量估算。水稻秸秆资源量1.77万t,可收集水稻秸秆资源量1.27万t,小麦秸秆资源量2.78万t,可收集小麦秸秆资源量为1.51万t;通过实际调研得知,该地水稻秸秆实际资源发生量约为1.82万t,小麦秸秆实际资源发生量约为2.75万t,估算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误差仅为2.7%和1.1%,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较准确的估算实际值,而且方便易用,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遥感 估算 地块数据 MODIS-EVI 天地图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ArcGIS 10的地块信息管理方案——水库征地的地块信息管理
5
作者 凡江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8期91-96,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AutoCAD和Excel组合管理水库征地地块信息的不足,采用ArcGIS 10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地块信息管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ArcGIS 10的地块信息管理方案,即采用ArcGIS 10提供的若干重要功能,对水库征地的地块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 针对目前基于AutoCAD和Excel组合管理水库征地地块信息的不足,采用ArcGIS 10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地块信息管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ArcGIS 10的地块信息管理方案,即采用ArcGIS 10提供的若干重要功能,对水库征地的地块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构建了地块信息库的建立、地块原始数据的入库、地块数据制图、地块数据查询和分析、地块数据的修改等流程化的作业方案,从而实现了地块信息的高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10 地块信息库 地块数据制图 高效管理
下载PDF
依据设计数据计算区域面积的精度分析
6
作者 谢志魁 孙玉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在交通、房产、规划、拨地等测量工作中,由于施工控制网误差、放样误差、施工误差等综合影响,导致了放样、施工后地块的实际尺寸和设计数据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这些差异即误差的一般规律,讨论了依据设计数据所计算的实际地块面积精度的... 在交通、房产、规划、拨地等测量工作中,由于施工控制网误差、放样误差、施工误差等综合影响,导致了放样、施工后地块的实际尺寸和设计数据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这些差异即误差的一般规律,讨论了依据设计数据所计算的实际地块面积精度的估算方法,以房产面积的测算和精度估算为例,说明研究结果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设计数据 控制网误差 放样误差 施工误差 面积精度估算
下载PDF
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建库中的应用
7
作者 贾永斌 王豪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5期178-179,182,共3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要求对每一块承包地块邻宗情况进行描述即四至信息,采用人工判断填写费时费力、极易出错。针对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建库过程中遇到的提取地块四至信息种类不同、地块数据量大、地块形状不规则、地块四至手工输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要求对每一块承包地块邻宗情况进行描述即四至信息,采用人工判断填写费时费力、极易出错。针对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建库过程中遇到的提取地块四至信息种类不同、地块数据量大、地块形状不规则、地块四至手工输入输出费时费力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AutoCAD二次开发自动提取地块四至的方法。该方法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工作节省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地块数据 AUTOCAD
下载PDF
速览
8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7期5-6,共2页
今年要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39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保障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家底基本摸清。各方共同努力下,历... 今年要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39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保障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家底基本摸清。各方共同努力下,历时10个多月,共核实了9万多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数量、质量、空间位置和利用情况,完善1000多万个地块数据,基本摸清了2011~2018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家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高效节水灌溉 空间位置 粮食保障能力 年度目标 地块数据
下载PDF
Presentation of the Module "GRAPHS" for Analyzing Geobotanical Data
9
作者 Alexander Novakovskiy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88-93,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gram module "GRAPHS" which was developed for data processing in geobotany and ecology fields. The "GRAPHS" has a simple interface and is integrated into the Microsoft Excel. This allow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gram module "GRAPHS" which was developed for data processing in geobotany and ecology fields. The "GRAPHS" has a simple interface and is integrated into the Microsoft Excel. This allows users to use all features of Microsoft Excel for storage and preparation data for analysis. Calculation of the most common similarity indexes (Jaccarda. Sorenson, Ohai etc.) and their visualization by using different algorithms of the graph theory or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allows simplifying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data analysis in ecology or geobotany and makes it clearer. Also, three ordination methods--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CA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NMS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were implemented in the module. The module can be used for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be used to allocate diagnostic species or to search environmental factors most strongly impact on vegetation. Algorithms of data analysis which were implemented in the module "GRAPHS" have universal nature so they can be applied in many other fields of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botany. ecology cluster analysis ORDINATION graphs theory Microsoft Excel.
下载PDF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 Beneath the Ordos Block
10
作者 Zhao Guoze Zhan Yan Wang Lifeng Wang Jijun Tang Ji Chen Xiaobin Xiao Qib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2期120-134,共15页
The Ordos block is a stable tectonic unit since the Cenozoic. Whether low-resistivity layers exis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of this kind block is an open question. This work attempts to reveal the entire crustal ... The Ordos block is a stable tectonic unit since the Cenozoic. Whether low-resistivity layers exis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of this kind block is an open question. This work attempts to reveal the entir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block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otelluric data collected along the profile across this reg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a layered structure characterizes the crust of the Ordos block, with a low-resistivity layer at depth of about 20km, presumably associated with fluids there. In contrast, in the areas of active tectonics on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block, there are no such layered electric structures in the crust, and the low-resistivity zone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collement zones (or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crust. The difference in electric structure of crust between the Ordos Block and neighboring areas is of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varied blocks in the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lock MAGNETOTELLURICS Crustal structure Low-resistivity layer FLUID
下载PDF
构建地块二维表征及CNN模型的作物遥感分类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乾坤 蒙继华 任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7-1449,共13页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地块数据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特征表示方法,以识别不同作物在不同时相上光谱差异从而对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作物生育期内全部Landsat 8影像,利用其质量评定波段完成研究区无云时相...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地块数据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特征表示方法,以识别不同作物在不同时相上光谱差异从而对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作物生育期内全部Landsat 8影像,利用其质量评定波段完成研究区无云时相及区域上的地块统计,提取地块级别的各波段反射率均值按照时相顺序及波长进行排列,构建波谱、时相二维特征图作为该地块的抽象表示。通过构建相对最优的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结构完成对特征图的分类,从而完成对地块的分类。构建CNN模型并不需要手工特征和预定义功能的需求,可完成提取特征并遵循端到端原则进行分类。将该模型的分类结果与其他最为常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优于常用遥感分类算法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地块数据的加入可以有效的缩减计算规模并提供了准确的分类边界。所提出得方法在地块特征表示及作物分类中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应视为基于地块的多时相影像分类任务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分类 CNN 特征图 二维表征 时序影像 地块数据
原文传递
The absolute paleopositio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被引量:8
12
作者 WANG Hong Hao LI Jiang Hai +2 位作者 ZHANG Hua Tian XU Li LI Wei B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Present-day hot spots and Phanerozoic large igneous provinces(LIPs) and kimberlites mainly occur at the edges of the projections of Large Low Shear Wave Velocity Provinces(LLSVP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f a plat... Present-day hot spots and Phanerozoic large igneous provinces(LIPs) and kimberlites mainly occur at the edges of the projections of Large Low Shear Wave Velocity Provinces(LLSVP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f a plate contains accurately dated LIPs or kimberlites,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he absolute paleoposition of the plate from the LIP/kimberlite and paleomagnetic data. The presence of Middle Ordovician kimberlites in the North China Block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determine the absolute paleoposition of the block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In addition to paleobio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work on global plat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Ordovician Period, we selected published paleomagnetic data for the North China Block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and determined the most reasonable absolute paleopositio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paleolatitude of approximately 16.6°S to 19.1°S and paleolongitude of approximately 10°W. The block was located between the Siberian Plate and Gondwana, close to the Siberian Plate. During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periods, the North China Block may have moved toward the Siberian Plate and away from the Australian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Block Middle Ordovician Absolute paleoposition Plume Generation Z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