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方法和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衍景 杨忠芳 +2 位作者 赵太平 曲丽莉 张发胜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2-96,共5页
为使读者对利用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方法有充分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研究地壳成分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典型岩石类型的加权法、广泛采样法(含对混合作研究)和沉积物示踪法,并且简单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重点阐明了沉积物示踪... 为使读者对利用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方法有充分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研究地壳成分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典型岩石类型的加权法、广泛采样法(含对混合作研究)和沉积物示踪法,并且简单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重点阐明了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可利用的沉积物的特点,将沉积物示踪法分为4类,即冰碛物方法、风积物方法、陆相沉积物方法和海相沉积物方法,详细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点、局限、应用现状和前景。最后指出.沉积过程中.环境对沉积物成分的影响程度不明,是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最大问题,必须加强研究;同时提出,由于沉积物成分受环境的影响,故可根据沉积物成分示踪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ylor模式 错误 沉积环境 地壳成分 地壳熔融
下载PDF
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地壳成分和环境及其演化的最新进展:Taylor模式简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衍景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30,共19页
Tay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铝玄武岩模式,全陆壳成分的25%安山岩+75%混合物(混合比为镁铁质:长英质=2:1)的... Tay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铝玄武岩模式,全陆壳成分的25%安山岩+75%混合物(混合比为镁铁质:长英质=2:1)的混合模式。为检验该地壳成分模式对于时间的适用性,Taylor等又研究了沉积物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发现2.5Ga之后的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的特征基本一致,且它们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壳 地壳成分 化学成分 Taylor模式
下载PDF
Condie模式的提出及其对Taylor模式的挑战:上地壳成分与演化──地表采样与页岩示踪结果的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太平 陈衍景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69,共25页
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5Ga前的一种不同模式的地壳形成作用。后太古宙绿岩序列的长英质火山岩和杂砂岩增加... 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5Ga前的一种不同模式的地壳形成作用。后太古宙绿岩序列的长英质火山岩和杂砂岩增加,太古宙一元古宙(Ar/Pt)界线处科马提岩的含量几乎降到零,而显生宙的安山岩含量增加。与古太古代相比,新太古代及后太古宙的上地壳亏损Mg、Cr、Ni及Co,且后太古宙上地壳富集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U)、HFSE(高场强元素,Ti、P、Zr、Hf、Nb、Ta、Y)及HREE。不同时代的上地壳均具负Eu异常.只是太古宙上地壳较弱。克拉通页岩表现出象上地壳一样的成分变化,但有如下重要例外:在Ar/Pt界线,只有页岩显示Fe、V、Sc减少和Na、Ca、Sr增加,也只有上地壳才显示HRME和Y的显著增加。太古宙上地壳和页岩都具负Eu异常.但它们没有后太古宙上地壳的负Eu异常强烈;而页岩的资料还略微显示出太古宙以后形成的上地壳之Eu异常逐渐增加。在Ar/Pt界线,上地壳和页岩的Cr/Th、Ni/Co、Co/Th比值都减小;Th/U比值只在页岩中增加,在上地壳却没有增加。太古宙页岩缺乏HREE亏损,Fe、V、Sc含量高,表明这些页岩的物源区与现今出露的太古宙上地壳并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e模式 Taylor模式 地壳成分 采样 页岩
下载PDF
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地壳成分和环境及其演化的最新进展: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方法和现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衍景 杨忠芳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1,共5页
为使读者对利用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方法的充分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研究地壳成分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典型岩石类型的加权法、广泛采样法(含对混合样研究)和沉积物示踪法,并且简单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重点阐明了沉积物示踪... 为使读者对利用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方法的充分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研究地壳成分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典型岩石类型的加权法、广泛采样法(含对混合样研究)和沉积物示踪法,并且简单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重点阐明了沉积物示踪地壳成分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可利用的沉积物的特点,将沉积物示踪法分为4类,即冰碛物方法、风积物方法、陆相沉积物方法和海相沉积物方法、详细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点、局限、应用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微量元素 示踪 地壳成分
下载PDF
运用冰碛岩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尝试──兼论影响沉积物微量元素成分的因素:怀俄明古元古代Libby溪群研究启示
5
作者 张发胜 曲丽莉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为查明粒度和分选作用对沉积物REE配分的影响.Crichton等(1993)对比了怀俄明州东南部年龄为2.0Ga的Libby溪群的石英岩、泥质岩和冰碛岩的成分,发现它们的REE型式相似(LREE富集,负Eu异常),相互间的成分差异大多可用石英的稀释作... 为查明粒度和分选作用对沉积物REE配分的影响.Crichton等(1993)对比了怀俄明州东南部年龄为2.0Ga的Libby溪群的石英岩、泥质岩和冰碛岩的成分,发现它们的REE型式相似(LREE富集,负Eu异常),相互间的成分差异大多可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解释。除少数元素(Ca、Sr、Ni和Cr)之外,Libby溪群和休伦超群Gowganda组冰碛岩的基质化学成分(包括REE)与新太古代上陆壳平均成分吻合较好,因此冰碛岩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可反映上地壳平均成分。Libby溪群上部沉积物Eu异常程度增强.指示物源区Eu亏损程度增强和花岗岩突然增加,反映晚期有构造抬升。源区岩石可能是由玄武岩、花岗岩、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所构成的混合模式。Libby这群下部的物源以TTG和玄武岩为主,上部物源以花岗岩为主。冰碛物的发育,Ca、Na、Sr和CIW(古风化指数)的变化等表明,随沉积时间的变新,古气候从相当寒冷,经温暖,变为最后的温热。铬云母石英岩的单矿物微量元素配分表明,铬云母含有全岩的绝大部分Th、U、REE、Sc、Co、Ni,并控制了全岩的REE配分型式。锆石含绝大部分Zr、Hf,其HREE含量在泥质岩中不足5%,在石英岩中不足20%。除锆、铪外,Libby溪群沉积物的多数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原始沉积可能为粘土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岩 示踪物源区 地壳成分 沉积物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化学成分模型可信吗?——来自大地热流值的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洋 汪集旸 邓晋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大地热流值是大陆地壳和岩石圈 U、 Th、 K丰度的直接约束;根据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推算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壳热流值,必定不能大于该区域内的平均热流值。根据 700余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对目前发表的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化... 大地热流值是大陆地壳和岩石圈 U、 Th、 K丰度的直接约束;根据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推算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壳热流值,必定不能大于该区域内的平均热流值。根据 700余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对目前发表的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化学成分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多数模型不能满足大地热流约束,如黎彤等的关于中国大陆及其内部构造单元的地壳和岩石圈成分模型,倪守斌等提出的新疆北部地壳生热率模型,以及高山等提出的扬子地台北缘地壳成分模型。这些模型的 U、 Th、 K丰度值不太可靠,其他强不相容元素的丰度值的可信程度亦值得怀疑。而迟清华、鄢明才提出的华北地台地壳成分模型和高山等建立的中国中东部及华北地台和秦岭造山带的地壳成分模型通过了区域大地热流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地壳成分模型 岩石圈成分模型 中国大陆 地壳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与西沙海槽下地壳岩石学和化学成分模型
7
作者 汪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29-30,共2页
  根据穿过南海北部陆缘和南海西北部西沙海槽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P波波速结构,依据笔者反演的当地现今地温线对P波波速进行温压校正,得到南海北部陆缘和南海西北部西沙海槽地壳在600MPa和室温条件下的校正P波波速值.……
关键词 地壳成分 地壳岩石学模型 南海北部陆缘 西沙海槽
下载PDF
关于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山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结合作者对中国东部的研究,探讨了有关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深部地壳组成的研究方法、上地壳组成(特别是Nb,Ta,Zr,Hf)。
关键词 大陆 地壳 化学组成 地壳成分 元素相容性
下载PDF
应用大地热流和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资料计算中国大陆地壳生热元素丰度 被引量:8
9
作者 汪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20-927,共8页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中国大陆实测热流数据,给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上限值为1.3μWm-3。根据热流值和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资料,估算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为0.58~1.12μWm-3,中位数为0.85μWm-3,相应的铀、钍、钾丰度范围分别是0.83~1...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中国大陆实测热流数据,给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上限值为1.3μWm-3。根据热流值和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资料,估算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为0.58~1.12μWm-3,中位数为0.85μWm-3,相应的铀、钍、钾丰度范围分别是0.83~1.76μg/g、3.16~6.69μg/g和1.0%~2.12%。中国陆壳铀、钍、钾元素整体丰度值明显高于太古宇地壳,反映中国陆壳成分演化程度较高。同时,中国大陆地壳成分具有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特征:东部地壳相对西北部富集铀、钍、钾等强不相容元素,褶皱带相对克拉通地区富集铀、钍、钾元素。基于大陆地壳SiO2含量与地壳生热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推断,中国东部地壳较西部富长英质组分,褶皱带地壳成分较克拉通富长英质组分。此区域性变化特征与基于地震波速资料推断的结果相符。基于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变化范围以及地震波速低于全球平均值的特征,推断Rudnick和Fountain(1995)、Rudnick和Gao(2003)、Weaver和Tarney(1984)、Shaw等(1986)以及Wedepohl(1995)的全球陆壳成分模型均高估了铀、钍、钾等强不相容元素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壳成分 大地热流 氦同位素组成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泊松比与地壳厚度的关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70
10
作者 嵇少丞 王茜 杨文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作者对许卫卫和郑天愉(2005)采用接收函数方法测量渤海湾西北盆岭地区58个宽频地震台站下面地壳厚度和地壳泊松比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冀东北、辽西... 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作者对许卫卫和郑天愉(2005)采用接收函数方法测量渤海湾西北盆岭地区58个宽频地震台站下面地壳厚度和地壳泊松比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冀东北、辽西以及石家庄附近的南太行山地区地壳泊松比随地壳厚度增加呈非线性骤然陡降,说明在这些地区中新生代地壳减薄作用主要集中于长英质的中上地壳。在保定—大同和官厅水库—张家口—张北地区,地壳泊松比随地壳厚度增加作缓慢地线性减小,说明由玄武岩浆底侵作用造成的地壳泊松比增加抵消了一部分由长英质中上地壳减薄造成的泊松比减小。所以,在中新生代华北克拉通地壳减薄过程中,上地幔部分熔融及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主要集中在保定—大同和官厅水库—张家口—张北等冀西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泊松比 地壳成分 岩石圈减薄 基性岩浆底侵作用
下载PDF
环境对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型式的制约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衍景 邓健 胡桂兴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7-105,共9页
本文提出环境是影响微量元素配分的重要因素,并列举了不同侧面的一系列证据或表现。为查明环境影响沉积物元素成分的机理,引进了先进的软硬酸碱(SHAB)理论;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建立了氧化还原模式。作为模式的验证,介绍了华北克... 本文提出环境是影响微量元素配分的重要因素,并列举了不同侧面的一系列证据或表现。为查明环境影响沉积物元素成分的机理,引进了先进的软硬酸碱(SHAB)理论;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建立了氧化还原模式。作为模式的验证,介绍了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实际研究结果,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氧化还原模式的科学性和环境影响沉积物化学成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根据华北克拉通南缘沉积物REE型式的演化,推论2300Ma时发生了全球地质环境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沉积物 微量元素 含量 地壳成分 配分型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岩石高温高压下波速的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 王良书 +1 位作者 李成 刘绍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1-607,共7页
给出了塔里木盆地多种岩石样品在高温高压下弹性波纵波波速(Vp)的实验室测量结果。在最大压力为2 GPa,常温下样品的Vp范围从6.007-6.803 km·s-1时,最大值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当温度为600℃,Vp范围从 5.871-6.658 km·s-1时... 给出了塔里木盆地多种岩石样品在高温高压下弹性波纵波波速(Vp)的实验室测量结果。在最大压力为2 GPa,常温下样品的Vp范围从6.007-6.803 km·s-1时,最大值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当温度为600℃,Vp范围从 5.871-6.658 km·s-1时,其最大值是安山岩。结合地震转换波速度结构等资料,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地壳结构在大部分地区可三分:上地壳为花岗质变质岩为主;中地壳以花岗闪长岩为特征;下地壳是以安山玄武质成分为特征的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高温高压 波速 地壳成分 地壳结构
下载PDF
绪论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衍景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沉积物 微量元素 地壳成分 演化
下载PDF
Wedepohl模式简介
14
作者 常兆山 杨忠芳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0-79,共10页
Wedepohl(1991)提出了对大陆壳成分的新估计,即下地壳与上地壳之比为57:43,下地壳由60%的长英质麻粒岩和40%的镁铁质麻粒岩组成。新估计的地壳成分介于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之间,Si、K、Rb、Sr、Zr、Nb、Ba、LREE、Pb、Th等含量比... Wedepohl(1991)提出了对大陆壳成分的新估计,即下地壳与上地壳之比为57:43,下地壳由60%的长英质麻粒岩和40%的镁铁质麻粒岩组成。新估计的地壳成分介于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之间,Si、K、Rb、Sr、Zr、Nb、Ba、LREE、Pb、Th等含量比Taylor等(1985)报道的要高,而Mg、Ca、Sc、Mn、Fe等则较低。Wedepohl认为,如果将12.5%的S型花岗岩从上地壳恢复到下地壳.则上地壳与下地壳的长英质部分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作为实例,他介绍了Schnetger(1988)对意大利北部Ivrea地区的平衡计算结果,当沉积物由角闪岩相向麻粒岩相转化时,发生水不饱和部分熔融,可有35%的花岗岩分离出去。Wedepohl还认为.上地壳与下地壳之间存在一个从早前寒武纪到现在逐渐增强的差异,即上地壳具较大的负铕异常,下地壳具正铕异常.后者的异常程度近于前者的一半。正、负异常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由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过程中有富钙残留体循环到地幔所造成;太古宙地壳成分与后术古宙并无系统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depohl模式 地壳成分 地幔 稀土族
下载PDF
Taylor模式简介
15
作者 陈衍景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44,共14页
Tar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铝玄武岩模式,全陆壳成分的25%安山岩+75%混合物(混合比为镁铁质:长英质=2:1)的混合模式。为... Tar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铝玄武岩模式,全陆壳成分的25%安山岩+75%混合物(混合比为镁铁质:长英质=2:1)的混合模式。为检验该地壳成分模式对于时间的适用性,Taylor等又研究了沉积物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发现2.5Ga之后的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的特征基本一致,且它们与2.5Ga之前的沉积物明显不同。据此推论,如果2.5Ga之前的沉积物屯能代表上陆壳的成分,则太古宙与后太古宙(或太古宙后)的地壳成分应有明显差别。那么.如何确定太古宙的上陆壳成分呢?为此,Taylor等又专门论证太古宙的杂砂岩与后太古宙不同,可代表地壳成分。基此,Taylor等推导出太古宙上陆壳岩石组成比例是长英质:镁铁质=1:1.全陆壳的岩石组成比例为镁铁质:长英质=2:1,从而提出太古宙地壳成分、形成作用等均不同于后太古宙。太古宙地壳是如何演化为后太古宙地壳的呢?Taylor等认为,在太古宙未,即2.8~2.6Ga,曾有广泛的钾质花岗岩发育,该事件使得地壳成分从太古宙样式转变为后太古宙样式。关于具体演变机制,Taylor等认为早大古代的热流高,斜长石不稳定,只能发生以石榴子石为残留相的幔内部分馆融(40k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ylor模式 微量元素 构造环境 太古宙 地壳成分
下载PDF
基于深地震测深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向辉 田晓峰 +2 位作者 刘少峰 王帅军 杨宇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3-208,共16页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前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震相特征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是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速度结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所对应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等参数可以用于地壳变形模式的讨论,壳内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反映了不同动力学过程对地壳的改造;人工地震S波资料与Pn波速度可以用于壳幔各向异性的研究,为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独立的观测证据;运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可以构建不同的地壳结构—动力型式,进而通过壳幔结构的解构恢复岩石圈演化过程;此外,地震测深资料可以约束地壳成分结构,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岩石流变参数等资料。本文对于充分挖掘深地震测深资料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对于加强地震测深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测深 震相分析 地壳速度结构 地震各向异性 构造解析 地壳成分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Errors Involved in the Taylor's Model for the Crustal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An Analysis of Their Causers
17
作者 陈衍景 秦善 赵永超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7年第1期53-61,共9页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famous Taylor’s model for the compdr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consists of three closely related key links. These links include an assumption that the surficia...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famous Taylor’s model for the compdr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consists of three closely related key links. These links include an assumption that the surficial environment has no effect on the sedimentary REE patterns and the REE patterns in shales can reflect 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provenancel a discovery about the discrepancy of sedimentary REE patterns between Archean and Proterozoic, and a deduc-tion that there was a global scale K-granitoid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Archean. Based on a de-tailed discussion, this paper substantially negat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aylor’s model and ar-gues that its three critical links be three great errors indeed. Moreover, some other deficiencies or problems it confront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what led to the errors involved in the Taylor’s model is its wrongly negl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and that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模型 沉积物 稀土元素 地壳成分 示踪元素
下载PDF
Single zircon evaporation ages: Evidence for the Mesoproterozoic crust in the southeastern Nigerian basement complex
18
作者 Ekere E.Ukwang Barth N.Ekwueme Alfred Krner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The Ukwortung area of the Obudu Plateau exposes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of upper amphibolite to granulite facies. Zircon grains from three locations of Southwest Obudu Plateau were dated by the Pb-Pb dating metho... The Ukwortung area of the Obudu Plateau exposes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of upper amphibolite to granulite facies. Zircon grains from three locations of Southwest Obudu Plateau were dated by the Pb-Pb dating method. This single zircon radiometric dating method confirms the occurrence of Mesoproterozoic crust in the southeastern Nigeria basement complex. The pyroxene gneiss (granulite facies) sample from Biereberi near Ukpe yielded a mean age of 2061.4±0.4 Ma,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Paleoproterozoic crust. The combined 207Pb/206Pb ratios from the garnet-biotite gneiss in the area gave a mean age of 1794.4±0.4 Ma. This further confirms the pres-ence of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components within the Obudu Plateau. The Mesoproterozoic (1548.8±0.5 Ma) and Neoproterozoic (619.8±0.9 Ma) ages were obtained from two populations of zircon grains from the leucogranite in Okordem, Southwest Obudu. These "signatures" collaborate the occurrence of Mesoproterozoic ages in the Afar region and Cameroon basements along with the southeastern Nigerian basement complex, constituting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West Central African mobile belt. The zircon age of 1794.4±0.4 Ma may probably be 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meta-sediment (garnet-biotite gneiss) and the age of 1548.8±0.5 Ma may be interpreted as the time of emplacement of the granitoid. The Neoproterozoic age (619.8±0.9 Ma) probably records the metamorphic event that was prevalent during the Pan-African period and thus affected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锆石 平均年龄 地壳成分 中元古代 尼日利亚 地下室 东南部 证据
下载PDF
地下有热流:上地幔中的岩浆
19
《自然杂志》 1993年第1期5-5,共1页
最近,日本学者高桥(音译)、高泽(音译)和美国学者凯勒曼等人,研究了上地幔中岩浆在运移过程中发生的它自身及其所经岩体的成分变化。这种变化是岩浆与其所经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们获得的结果表明,在决定大陆地壳成分方面,这种... 最近,日本学者高桥(音译)、高泽(音译)和美国学者凯勒曼等人,研究了上地幔中岩浆在运移过程中发生的它自身及其所经岩体的成分变化。这种变化是岩浆与其所经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们获得的结果表明,在决定大陆地壳成分方面,这种相互作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 上地幔 岩浆 地壳成分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华南陆块地壳厚度与物质组成:基于天然地震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昌昕 吕庆田 +3 位作者 陈凌 史大年 严加永 艾印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0-776,共17页
地壳厚度和物质组成与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华南陆块地壳厚度和成分变化对深化华南陆块多期变形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在华南布设的135个高密度天然地震流动... 地壳厚度和物质组成与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华南陆块地壳厚度和成分变化对深化华南陆块多期变形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在华南布设的135个高密度天然地震流动台站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和H-κ叠加方法,开展了华南陆块地壳厚度及波速比研究,取得如下认识:(1)华夏地块、江南造山带及扬子地块地壳厚度及纵横波波速比(V_(p)/V_(s))具有显著差异.华夏地块莫霍面平均深度约为31km,V_(p)/V_(s)比值由内陆地区1.66增加到沿海1.78,反映其地壳成分由内陆向沿海基性程度增加,推测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有关.(2)江南造山带由东向西地壳厚度由31km加深至42km,波速比变化范围1.75~1.64,反映其地壳酸性程度较高,或与中生代挤压背景地壳增厚及后期伸展背景下地壳减薄作用有关.(3)扬子地块地壳平均厚度42km,波速比变化范围1.64~1.84,地壳厚度与波速比呈正相关,推测其具有较厚的基性下地壳.根据地壳结构剖面和V_(p)/V_(s)差异及前人研究结果,推测江南造山带中段与华夏地块的边界位于江山-绍兴-衡阳断裂一线,与扬子地块的边界位于九江-石台-吉首断裂一线.华夏地块与江南造山带交汇部位莫霍面出现小尺度起伏或与华南中生代发生的挤压-伸展构造体制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华南陆块 地壳厚度 地壳成分 块体边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