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
319
1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4 位作者
杨天南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王励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4-605,共22页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组成和演化以及蒙古弧、准噶尔盆地基底和北山与毗邻地区关系等几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提出了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不是古板块缝合带、华北北缘是一条复合造山带而不是克拉通、在晚古生代存在一个大华北古陆、北亚造山区前身洋盆包括中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太平洋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亚洲洋等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造山区
地壳构造分区
古板块
古陆缘
大华北古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被引量:
223
2
作者
李锦轶
王克卓
+4 位作者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9,共15页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冲断层为界,盆地的基底下插于天山山脉之下。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主要由前震旦纪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和洋岩石圈残片等组成。从构造方面看,该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可以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现今山脉的地貌特征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地貌特征
地壳构造分区
地质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
319
1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杨天南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王励嘉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新疆地质调查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4-605,共22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7CB411306
2001CB409810)
+8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38
49872066
4000121475
40132020)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561502-1
1212010711817
1212010611806
1212010733802
200013000201)
文摘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组成和演化以及蒙古弧、准噶尔盆地基底和北山与毗邻地区关系等几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提出了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不是古板块缝合带、华北北缘是一条复合造山带而不是克拉通、在晚古生代存在一个大华北古陆、北亚造山区前身洋盆包括中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太平洋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亚洲洋等新认识。
关键词
北亚造山区
地壳构造分区
古板块
古陆缘
大华北古陆
Keywords
Northern Asian orogenic region crustal tectonic division paleo-plates paleo-continental margins
Great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被引量:
223
2
作者
李锦轶
王克卓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新疆地质调查研究院
新疆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9,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要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1CB409810)资助。
文摘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冲断层为界,盆地的基底下插于天山山脉之下。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主要由前震旦纪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和洋岩石圈残片等组成。从构造方面看,该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可以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现今山脉的地貌特征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阶段。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地貌特征
地壳构造分区
地质演化
Keywords
Tianshan Mountains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crustal structural divisions
geological evolution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李锦轶
张进
杨天南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王励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李锦轶
王克卓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