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盈江中强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区域地壳流变特征和断层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彦 高洋 +1 位作者 李丹宁 何家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58-2368,共11页
2008年云南西部盈江地区连续发生了4次中强地震,本文运用全波形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这4次中强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并对4次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我们结合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应力轴倾角变化情况,震源深度和重定位深度对盈江地区地壳流... 2008年云南西部盈江地区连续发生了4次中强地震,本文运用全波形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这4次中强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并对4次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我们结合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应力轴倾角变化情况,震源深度和重定位深度对盈江地区地壳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盈江地区下地壳内的岩石并不是完全塑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可以发生脆性破裂.同时,我们还根据震源机制解对这4次中强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北东走向的大盈江断裂和南北走向的苏典断裂的断层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大盈江断裂是一主要切割上地壳的左旋走滑断裂.南北走向的苏典断裂是一右旋断裂,其北端切割地壳深度较南端浅.苏典断裂的南端切割地壳深度达到下地壳,且上地壳部分的断裂断层面较陡直,而下地壳中的断裂的断层面比较平缓.盈江位于云南西部的中缅交界地区,目前对这一区域活动断裂的研究较少.本文给出的盈江地区两条活动断裂的初步研究结果,将给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提供来自于喜马拉雅东触角附近断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序列 地壳流变特征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哈山冲断带构造变形数值模拟
2
作者 赵利 王斌 +4 位作者 王光增 方成名 黄光明 梁宇生 董大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04-3716,共13页
岩石圈流变结构是控制大陆碰撞造山的重要因素.哈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地表地形与青藏高原周缘冲断带差异较大,指示需要开展地壳流变学研究.本研究采用二维数值模拟,设计了盆山上地壳强度横向差异的单因素实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若上地... 岩石圈流变结构是控制大陆碰撞造山的重要因素.哈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地表地形与青藏高原周缘冲断带差异较大,指示需要开展地壳流变学研究.本研究采用二维数值模拟,设计了盆山上地壳强度横向差异的单因素实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若上地壳强度“山弱盆强”,构造变形集中于造山带,断块垂向叠置造成造山带隆升,使地表地形的构造高点位于造山带;若上地壳强度“山强盆弱”,构造变形集中于冲断带和盆地,盆山相互作用造成地表地形的构造高点位于冲断带,而非后陆.本文基于此单因素实验,模拟了哈山冲断带构造演化,发现哈山冲断带晚二叠世发育推覆构造后,构造变形逐渐减弱,扩展方式由前展式变为后展式,基底倾向由向后陆变为向前陆.结合哈山及龙门山的多学科观测资料,本文认为哈山和龙门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地表地形分别符合地壳强度“山强盆弱”模式和“山弱盆强”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为中西部冲断带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实验模型的搭建提供一定启示,同时对研究区内构造控藏分析和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壳流变特征 地表地形 构造 哈山冲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