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尾波包络线反演方法研究伽师强震群区地壳的非均匀结构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勤彩 陈章立 +2 位作者 Y.Asano 郑斯华 A.Hasegawa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8,共9页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伽师强震群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区下方中上地壳中存...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伽师强震群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区下方中上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结构.在10~25km各深度图像上,研究区中部都存在一低散射系数区,这个低散射系数区在10km、15km深度被高散射系数区包围,在20km深度仅其东侧存在高散射系数区.1997年的7次Ms≥6.0级地震发生在研究区中部的低散射系数区内或低散射系数区向高散射系数区过渡带的低散射系数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区 散射系数 尾波包络线 地壳的非均匀结构
下载PDF
利用尾波包络线反演方法研究2003年大姚地震震中区下方地壳的非均匀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勤彩 陈章立 郑斯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91,共9页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大姚震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显示,MS6.2和MS6.1地震序列的主震和余震... 以单次散射模型、球形辐射源、一维线性速度模型为基础计算理论包络线,通过尾波归一化方法把理论与观测包络线结合起来形成非线性方程组,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大姚震区的散射系数空间分布.结果显示,MS6.2和MS6.1地震序列的主震和余震基本都分布在高散射系数区内.MS6.2地震序列震源深度在研究区中部向下弯曲绕过低散射系数区,在深度剖面上呈弧形分布;震源深度较浅的MS6.1地震序列向北西、南东方向的扩展终止于两端的低散射系数区.大姚强震区10km深度上的高散射系数条带沿震源断层分布,暗示了震区下方断层破碎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姚震区 散射系数 尾波包络线 地壳的非均匀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