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震属性差异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聂妍 范廷恩 +2 位作者 王宗俊 张雨晴 刘向南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发现地质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石油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差异的地层空间转换...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发现地质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石油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差异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计算方法。通过模型测试及实际应用分析,基于地震属性差异方法计算地层空间转换函数建立的地质孔隙度模型精度较高,其稳定性也较好。该方法作为地震信息驱动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的核心,有效应用该转换函数可以更精确进行油气资源的储层表征,对地质建模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空间转换函数 确定性建模方法 地震属性差异 储层表征
下载PDF
利用有限元法绘制区域地层可钻性剖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明合 翟应虎 马元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0,共3页
采用常规曲面拟合或插值方法绘制区域地层可钻性剖面的过程相当复杂,且若多项式选择不当,计算精度往往得不到保证,很难满足实际需要。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法理论绘制区域可钻性剖面的计算方法,并以平面四节点矩形单元为例... 采用常规曲面拟合或插值方法绘制区域地层可钻性剖面的过程相当复杂,且若多项式选择不当,计算精度往往得不到保证,很难满足实际需要。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法理论绘制区域可钻性剖面的计算方法,并以平面四节点矩形单元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精度较高,不仅可以用来绘制区域可钻性剖面,同时还可以用来绘制其它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可钻性 地层剖面 地层函数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地震道匹配的地层空间转换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聂妍 范廷恩 +2 位作者 乐靖 张宇焜 王宗俊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4-1271,共8页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中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刻画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道匹配求取地层空间...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中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刻画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道匹配求取地层空间转换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地震道多道匹配求取加权系数,使用多点的褶积加权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取代点对点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从而准确反映储层物性变化,减小误差。基于Q油田的实际资料,通过模型测试及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建立的模型分辨率较高,包含信息较丰富,在有砂体分布的地方孔隙度值高,而且高值分布广,与测井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一致。本方法作为一种地震信息驱动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进行储层表征,对地质建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空间转换函数 确定性建模方法 地震道匹配 储层表征
下载PDF
基于薄层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文沛 陶连金 +2 位作者 张波 边金 李文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1-1235,共5页
介绍薄层单元分析法结合容积法求解半无限空间层状地层中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及轴向的地层阻抗函数过程,并将地层阻抗函数运用到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中,综合考虑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运动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反... 介绍薄层单元分析法结合容积法求解半无限空间层状地层中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及轴向的地层阻抗函数过程,并将地层阻抗函数运用到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中,综合考虑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运动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精度.在北京地区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典型地铁车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反应位移法及基于薄层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的计算分析,并将其内力及变形值与一般反应位移法及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的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这种基于薄层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位移法 薄层单元分析法 地层阻抗函数 地铁车站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Tomographic inversion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parameters in mining 被引量:4
5
作者 缪华祥 姜福兴 +2 位作者 宋雪娟 杨淑华 焦俊如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2年第3期341-348,362,共9页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inverting source fun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induced in min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uring mining are represented by a wave equation 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inverting source fun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induced in min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uring mining are represented by a wave equation 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n the data are transformed from the time-space domain to the time-slowness domain based on tomographic principle, from whichwe can obtain the signals related to the source in the time-slowness domain.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al located at the maximum energy and the source function, we derive the tomographic equations to compute the source function from the signals and to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radiated energy based on the source function. Moreover, we fit the real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source function computed from the observed data into the co-2 model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and determine the zero-frequency level spectrum and the corner frequency, finally, the source rupture radius of the event is calculated and The synthetic and field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omographic inversion methods ar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ographic image microseismic event source function source spectrum the time-slowness domain
下载PDF
反卷积在人工震源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尹康达 贾晓辉 +1 位作者 董一兵 王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年第5期66-70,共5页
震源到接收台站之间的地层响应函数能够反映地下介质信息。对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卷积模型进行推导:记录信号是众多震源子波经过时移加权叠加的结果;通过反卷积方法可去除震源子波信息,提取震源到接收台站之间的地层响应函数;地层响应函... 震源到接收台站之间的地层响应函数能够反映地下介质信息。对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卷积模型进行推导:记录信号是众多震源子波经过时移加权叠加的结果;通过反卷积方法可去除震源子波信息,提取震源到接收台站之间的地层响应函数;地层响应函数中第一个突跳值对应的时间即为P波走时。在河北赤城—张北地区进行人工震源实验,通过反卷积计算得到该地区地层响应函数剖面图,得出P波波速约6 km/s。利用人工震源系统还可以对地下介质波速变化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对地震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响应函数 震源子波 时移加权叠加 反卷积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SURFACE SPLINE FUNCTIONS TO STRUCTURAL ANALYSIS IN COAL GEOLOGY
7
作者 韩金炎 余志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6年第1期9-14,共6页
A surface spline function is used to fit a coal seam surface in structural anal ysis in coal geology. From the surface spline func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ial derivatives can also be derived and used to structur... A surface spline function is used to fit a coal seam surface in structural anal ysis in coal geology. From the surface spline func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ial derivatives can also be derived and used to structural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recogni tion of the concealed structures. The detection of structures related to faulting is em pha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spline function structural analysis recognition of concealed structur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