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及对油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德浩 刘成林 +4 位作者 田继先 太万雪 李培 曾旭 孔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至一里坪地区面积大、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对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剥蚀厚度恢复的复杂性和恢复结果的不确定性,采用地层趋势延伸法、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和Easy%R;最优化法等多种方法... 柴达木盆地西北至一里坪地区面积大、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对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剥蚀厚度恢复的复杂性和恢复结果的不确定性,采用地层趋势延伸法、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和Easy%R;最优化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计算了研究区晚期构造运动地层剥蚀厚度,并定量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区第四系和上新统狮子沟组(N^(3)_(2))普遍遭受剥蚀,局部构造顶部剥蚀量可达1000m,上油砂山组(N^(2)_(2))在油泉子等部分构造顶部遭受剥蚀,下油砂山组(N^(1)_(2))仅在盆地周缘被剥蚀。英雄岭构造带、各构造顶部以及阿尔金山前是剥蚀严重的区域,剥蚀量普遍超过500m;洼陷地带以及研究区东部剥蚀量较小,剥蚀厚度小于500m,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油气藏和地面油气显示分布与地层剥蚀密切相关,适宜强度的地层剥蚀(300m<剥蚀量<1500m)有利于形成油气藏,而剥蚀厚度超过1500 m则易造成油气藏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剥蚀厚度 地层恢复 晚期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一里坪地区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
下载PDF
地震资料用于地层古厚度恢复与剥蚀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3
2
作者 庞雄奇 付广 +1 位作者 陈章明 陈发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基于地震速度谱资料提出一种有别于前人古厚度恢复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恢复连续沉积地层和不连续沉积地层的古厚度,也可以用于恢复计算被剥蚀厚度大于现今上覆地层厚度和被剥蚀厚度小于现今上覆地层厚度的剥蚀量。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地层古厚度恢复 剥蚀量计算
下载PDF
碳酸岩低潜山储集层地层产状恢复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国会 曹维福 +1 位作者 包丽 李奕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碳酸岩潜山地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明显受其内幕地层产状控制,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低潜山储集体,地震资料通常难以较准确的刻画其内幕地层的结构特征。以辽河油田曙103区块低潜山为例,提出了在地震勘探落实潜山形... 碳酸岩潜山地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明显受其内幕地层产状控制,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低潜山储集体,地震资料通常难以较准确的刻画其内幕地层的结构特征。以辽河油田曙103区块低潜山为例,提出了在地震勘探落实潜山形态的前提下,应用岩石地层学、测井地质和构造地质学原理恢复潜山内幕地层产状的分析方法,为深入研究潜山油气藏特征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低潜山 地层对比 地层产状恢复
下载PDF
地层剥蚀恢复方法适用性概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利用工区实际资料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根据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所须基础资料及优缺点,选出可靠适用的方法进行剥蚀量计算,最终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沉积、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等地质综合分析,恢复剥蚀厚度,对服务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地层剥蚀恢复 方法 剥蚀量计算
下载PDF
实测中利用地层的层序关系恢复地层产状的方法
5
作者 陈黎昀 王成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基础科学,是地质工作者在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首先要查明的问题,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工作中,首先要查明地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在沉积岩分布地区,实测地层剖面是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通过实测地层剖...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基础科学,是地质工作者在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首先要查明的问题,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工作中,首先要查明地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在沉积岩分布地区,实测地层剖面是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通过实测地层剖面,建立地层层序,恢复地层原来的产状,以确定有利的找矿目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剖面 地层层序 恢复地层产状
下载PDF
窄薄河流相油田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及压力恢复速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玉霞 沈明 +3 位作者 张洁 李想 孟国平 徐文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0期34-38,I0002,共6页
渤海A油田是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的大型复杂河流相窄河道砂体的稠油油田,由于渤海油田海上生产设施的限制,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产油量递减大的问题。结合渤海A油田的开发特点,采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 渤海A油田是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的大型复杂河流相窄河道砂体的稠油油田,由于渤海油田海上生产设施的限制,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产油量递减大的问题。结合渤海A油田的开发特点,采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以3年的时间将地层压力恢复至12MPa的计划是合理的,得出了渤海A油田未来3年的月注采比计划,解决了渤海A油田合理的地层压力恢复的问题,在渤海A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其他类似注水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河流相油田 窄河道 合理地层压力 均衡注采 地层压力恢复
下载PDF
海上半衰竭式水驱开发稠油油藏地层压力恢复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俊 黄琴 +2 位作者 杨静 张静 胡治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27-129,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S油藏不同注采比下油藏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含水上升速度和开发效果,并得到了最优的注采比组合。矿场实践表明,先期阶段性采用1.3的高注采比,后续采用1.1的注采比组合,既满足了油藏开发...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S油藏不同注采比下油藏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含水上升速度和开发效果,并得到了最优的注采比组合。矿场实践表明,先期阶段性采用1.3的高注采比,后续采用1.1的注采比组合,既满足了油藏开发对地层压力提高的需求,又不造成油井快速水淹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半衰竭式 稠油油藏 地层压力恢复 数值模拟 注采比 水驱开发
下载PDF
渤海B油田地层压力恢复研究
8
作者 王雨 江聪 +2 位作者 杨明 陈存良 吴晓慧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0-14,共5页
针对渤海B油田各个亏空单元处于不同的开采阶段,油藏以及井网类型都不相同,研究采取不同的压力恢复方案。根据exclipse建立模型研究砂体在地层压力恢复不同时期的开发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得出压力恢复速度与注采比的关... 针对渤海B油田各个亏空单元处于不同的开采阶段,油藏以及井网类型都不相同,研究采取不同的压力恢复方案。根据exclipse建立模型研究砂体在地层压力恢复不同时期的开发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得出压力恢复速度与注采比的关系式,从而制定合理的地层压力恢复方案。研究表明在压力恢复过程中采用变注采比能使砂体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对于水体倍数小于5的砂体变换注采比的时机选择在含水率85%,并且在增注时应控制缘内注水井的注水量。在矿场实践过程中,对4~1300砂体注采比调整后地层压力回升,产量实现零递减,对于不同类型的砂体压力恢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比 地层压力恢复速度 水体倍数 缘内
下载PDF
复杂伸展盆地区平衡剖面的恢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心月 李理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0-1222,共13页
编制构造演化剖面可以对构造变形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对构造活动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伸展叠加走滑多期变形影响,复杂伸展盆地区断层、褶皱发育,为平衡剖面的恢复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盆地演化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根据... 编制构造演化剖面可以对构造变形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对构造活动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伸展叠加走滑多期变形影响,复杂伸展盆地区断层、褶皱发育,为平衡剖面的恢复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盆地演化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Cdr(CorelDRAW)软件对复杂伸展盆地区变形进行恢复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变形、剥蚀和压实作用对恢复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地层恢复.如果浅部构造变形对深部影响不大,在恢复时采用层厚不变原则逐层进行回剥;若后期存在区域挤压作用,盆地整体发生构造反转形成褶皱,浅部每剥去一层,深部地层即相应消除该时期产生的应力叠加效应,此时需要对弯曲地层进行拉平处理.2)断层恢复.对生长断层而言,断层恢复就是消除上覆岩层产生的重力效应.对于深部早期生长断层而言,浅部地层对其只有压实作用而不影响其产状,此时应遵循深、浅部断层分开、独立恢复的原则.这种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是基于地层及断层发育的构造部位、活动期次及其成因关系提出的,更加符合地质逻辑,能够更好地反演复杂伸展盆地区构造变形过程.运用该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青西地区进行了平衡剖面反演,得出该区构造演化受控于伸展、构造反转和走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地层恢复 断层恢复 复杂伸展盆地区
下载PDF
渤海地区电缆地层测压资料确定地层流体密度的应用条件分析
10
作者 李义 张聪慧 刘树巩 《国外测井技术》 2012年第5期50-53,4,共4页
电缆式地层测试资料在计算流体密度、确定油、气、水界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在低孔渗地层测压点经常出现超压、致密点等现象,造成地层恢复压力偏高或偏低,使流体密度难于求取。本文通过对渤海地区多口井地层测试压力点进行分析,将测... 电缆式地层测试资料在计算流体密度、确定油、气、水界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在低孔渗地层测压点经常出现超压、致密点等现象,造成地层恢复压力偏高或偏低,使流体密度难于求取。本文通过对渤海地区多口井地层测试压力点进行分析,将测压点分为可用点、不可用点、一般点三类,找出测压点用于流体密度计算的流度范围,为渤海地区疑难层地层流体性质评价工作提供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式地层测试 低孔渗 流体密度 地层恢复压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海西—印支期古构造应力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彭渊 马寅生 +4 位作者 刘成林 孙娇鹏 程海艳 代昆 郑策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更好认识柴北缘晚海西—印支期古构造应力特征与演化过程,在天峻快日玛乡、城墙沟、石灰沟等地区详细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恢复和古构造应力反演技术对柴北缘及邻区石炭系—新生界构造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晚二叠世—中... 为了更好认识柴北缘晚海西—印支期古构造应力特征与演化过程,在天峻快日玛乡、城墙沟、石灰沟等地区详细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恢复和古构造应力反演技术对柴北缘及邻区石炭系—新生界构造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柴北缘在南—北向挤压作用下向北俯冲碰撞,盆地内部上二叠—中三叠统缺失。晚三叠世开始,西秦岭斜向碰撞柴达木盆地,柴北缘进入造山阶段,所受挤压作用方向转变为北西—南东向,盆地内大范围缺失上三叠统。晚海西—印支期柴北缘内部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大面积剥蚀加之该期强烈挤压作用造成尕海南山石炭系与白垩系、旺尕秀煤矿石炭系与侏罗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意味着下伏石炭系可能遭受强烈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晚海西—印支期 构造形迹 地层恢复 古构造应力反演 挤压作用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体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洪洲 王越 +1 位作者 周健 薛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403,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沉积相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恢复该区风城组原始沉积体系。结果表明,哈山地区由西向东构造挤压强度逐渐减弱,西部、中部和东部下二叠统从早二叠世至现今的挤压缩短距离分别为33.0~40.0 km、25.0~30.0 km和15.0~20.0 km;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滩坝和湖泊3种沉积相,发育一定规模的火山岩。风一段沉积时期,哈山地区北部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和滨浅湖,中—西部发育小范围分布的半深湖—深湖与滩坝,中—东部有火山岩发育;风二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明显扩大,发育厚层白云质泥岩,扇三角洲砂砾岩和火山岩分布范围减小;风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供给能力增强,北部和西部发育大规模连片分布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局部发育半深湖—深湖和滩坝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山地区 二叠系 风城组 逆冲推覆带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构造演化 地层恢复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温—地压系统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鹤永 刘震 +4 位作者 党玉琪 马达德 张永庶 张延华 陈艳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4-577,共14页
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古压力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再现了该区两个主要成藏期的地温—地压系统,分析了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的演... 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古压力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再现了该区两个主要成藏期的地温—地压系统,分析了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的演化特征。将流体势分析与地温—地压研究相结合,分别从定性、半定量到定量,从剖面到平面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地下流体动力场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柴西地区在主要成藏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末期)都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其中,上新世末期的温压系统油气垂向运聚能力较强。在温压系统平面分区内,油气藏基本位于能量相对较低的分区内,高能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或古构造等原生油气藏。同时论证并提出柴西地区未探明储量主要位于深部高压型温压系统内,深层油气藏勘探应是该区今后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恢复 地温-地压系统演化 流体势 油气运聚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油田长期停产渗流规律及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敏 吴向红 +2 位作者 马凯 黄奇志 杨胜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21,共7页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油水运移,油水重新分布,油藏压力逐渐回升,地层能量逐步恢复。因此油田经过较长时间的停产后,单井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含水先降低后上升的特征。研究结果对长期大范围停产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停产 油水运移分布 渗流规律 地层压力恢复 开发特征
下载PDF
边水油藏合理注采比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传智 武丽丽 +1 位作者 宋志超 李娜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1,共3页
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反映产液量、注水量与地层压力之间联系的综合指标。边底水油藏注采比的确定需要有准确的水侵量为依托。利用物质平衡法计算边水油藏水侵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边水油藏地层压力恢复速度与... 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反映产液量、注水量与地层压力之间联系的综合指标。边底水油藏注采比的确定需要有准确的水侵量为依托。利用物质平衡法计算边水油藏水侵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边水油藏地层压力恢复速度与注采比的关系式,实现了对注采比的计算和合理的预测。将上述研究成果用于新立村油田永8断块油藏的实际分析中,绘制出地层压力与注采比关系图版,应用效果理想,对边水油藏合理注采比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比 边水油藏 水侵量 物质平衡方程 地层压力恢复速度
下载PDF
萨尔图油藏变强度脉冲注水技术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章龙 李明秋 +1 位作者 朱青云 孟世栋 《化工管理》 2015年第5期170-170,共1页
萨尔图油藏为一长轴背斜中高渗层状构造油气藏。目前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达95.5%以上。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我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注水调控技术,随着新的矛盾的逐步凸显,我们根据油藏特征,提出了新的注水调控技术——变... 萨尔图油藏为一长轴背斜中高渗层状构造油气藏。目前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达95.5%以上。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我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注水调控技术,随着新的矛盾的逐步凸显,我们根据油藏特征,提出了新的注水调控技术——变强度脉冲注水。通过脉冲式变强度注水提高注采比,有效的恢复了地层能量,初步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能够适应萨尔图油藏的开发特性,可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图油藏 变强度脉冲注水 注采比 有效恢复地层能量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原型盆地特征分析
17
作者 张红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101-104,106,共5页
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早白垩纪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油气勘探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以二维、三维地震剖面和钻井、录井、测井为基础,通过层序地层对比研究和构造趋势法,对乌尔逊凹陷主要沉积末期的剥... 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早白垩纪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油气勘探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以二维、三维地震剖面和钻井、录井、测井为基础,通过层序地层对比研究和构造趋势法,对乌尔逊凹陷主要沉积末期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对盆地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受多期构造作用强烈影响,存在伊敏组末期、南屯组末期和铜钵庙组末期3期主要剥蚀;铜钵庙—南屯组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受北东—北东东向断层控制;受断坳期走滑作用影响,形成现今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地层剥蚀恢复 构造演化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渤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流体压力恢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2 位作者 卢浩 刘雅利 景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4-1394,共11页
渤南洼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过程复杂,但其油气成藏时期的动力条件尚不明确.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和冰点测试技术,恢复了渤南洼陷主力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对应的地层压力.研究区沙三段烃类包裹体发黄白色和黄绿色荧光,均一... 渤南洼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过程复杂,但其油气成藏时期的动力条件尚不明确.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和冰点测试技术,恢复了渤南洼陷主力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对应的地层压力.研究区沙三段烃类包裹体发黄白色和黄绿色荧光,均一温度为80~130℃,为明化镇中后期至今一期成藏;沙四段烃类包裹体灰黄色、黄绿、蓝绿色3种荧光,存在70~80℃和90~130℃两个温度区间,对应着东营期、明化镇初期至今两期油气充注,且以晚期充注为主.油气运聚时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第一期成藏时压力系数相对较低;第二期随着烃源岩生烃量的增加,异常压力持续增大、超压范围不断扩展,压力系数高达1.80,为大规模的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并控制了洼陷区油气的聚集与宏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地层压力恢复 异常高压 运移动力 渤南洼陷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Dynamic variations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during magnetic storms for 1.5–6.0 MeV electrons 被引量:9
19
作者 YUAN ChongJing ZONG QiuG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The CME’s structure of solar wind(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s different from CIR’s.The two processes in which plasma and solar wind energy are injected into the Earth’s inner magnetosphere are not the same.So,... The CME’s structure of solar wind(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s different from CIR’s.The two processes in which plasma and solar wind energy are injected into the Earth’s inner magnetosphere are not the same.So,the variations of energetic elec- trons flux in the radiation belts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storms associated with CMEs and CIRs.By using data from SAMPEX(Solar,Anomalous,and Magnetospheric Particle Explorer)satellite,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variations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for 1.5–6.0 MeV electrons during 54 CME-driven storms and 26 CIR-driven recurrent storms.According to the superposed epoch analysis,for CME-and CIR-driven storms,when the Dst index reaches the minimum,the locations of the outer boundary move to L=4 and L=5.5,respectively.In the recovery phases,the locations of the outer boundary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are generally lower than and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CME-and CIR-driven storms,respectively.We have found that the logarithmically decaying 1/e cut-off L-shell is a satisfying indicator of the outer boundary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Furthermore,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logarithmically decaying 1/e cut-off latitude is dependent on the Kp index in the main phases of CME-and CIR-driven storms,while in the recovery phases,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In ad- dition,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locations of the peak electron flux are controlled by the minimum Dst index in the main phases of CME-driven storms.The influences of multiple storms on the electron flux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have also been in- 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er radiation belt relativistic electrons magnetic storms CME CIR energetic partic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