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油钻井液中地层油的T1-T2二维核磁共振识别与评价方法
1
作者 王志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29,共7页
混油钻井液影响地层含油性的实时发现与准确评价,色谱、质谱、光谱等扣除背景值的识别方法定量精度较低,一维核磁共振方法需要在添加弛豫试剂前、后进行2次分析,为此采用T1-T2二维核磁共振测量方法,通过对混油钻井液、不同矿化度盐水及... 混油钻井液影响地层含油性的实时发现与准确评价,色谱、质谱、光谱等扣除背景值的识别方法定量精度较低,一维核磁共振方法需要在添加弛豫试剂前、后进行2次分析,为此采用T1-T2二维核磁共振测量方法,通过对混油钻井液、不同矿化度盐水及3种成品油、5种原油的测试,建立了混油钻井液中的水、基础油、地层油的解释图版;通过对混油钻井液均匀混入不同含量原油后的测试,建立了混油钻井液中的地层油含量评价模型;通过不同质量白油的测试,确定了T1-T2的检测下限为200~750 mg/L。经实验模拟及实钻验证,所建立的解释图版和评价模型可靠。因此,T1-T2二维核磁共振能够直接、直观区分混油钻井液中的基础油和地层油,实现地层含油性的及时发现与直观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T1-T2二维核磁共振 基础 地层油
下载PDF
溶度差法计算地层油-CO_2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可 李实 +2 位作者 秦积舜 马德胜 陈兴隆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5,157,共4页
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利用经典溶度理论和PR-EOS状态方程,在油藏条件下推导出地层油的溶度参数计算公式,并结合纯气体溶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地层油-CO2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理论计算。该方法仅需油藏温度、地层油组分(C1—C3+6)和C... 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利用经典溶度理论和PR-EOS状态方程,在油藏条件下推导出地层油的溶度参数计算公式,并结合纯气体溶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地层油-CO2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理论计算。该方法仅需油藏温度、地层油组分(C1—C3+6)和C3+6分子质量3组参数。研究表明,在分析了中国17个陆相沉积特点地层油的细管测试实验结果基础上,得出地层油-CO2体系达到混相时,两者的溶度差与C3+6组分的分子质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反求出地层油-CO2体系达到混相所需的压力,为数值模拟的修正和油藏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1种可行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度 最小混相压力 细管 地层油-CO2
下载PDF
大芦湖油田樊124块地层油与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向良 郭平 +1 位作者 李焕臣 李雪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2-63,共2页
大芦湖油田樊 12 4块是胜利油区拟开展二氧化碳混相驱的先导试验区。通过长细管驱替实验 ,确定了该区块地层油与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 ,为该区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大芦湖 樊124块 地层油 二氧化碳 最小混相压力 混相驱 长细管实验
下载PDF
目前地层油高压物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爱芬 安国强 +2 位作者 崔仕提 张友平 付帅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8,共9页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是油藏油气储量计算、开发方案设计等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及产量计算的准确性。从高压物性参数的定义出发,论述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地层油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的标准...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是油藏油气储量计算、开发方案设计等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及产量计算的准确性。从高压物性参数的定义出发,论述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地层油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的标准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国内外PVT测试实例,详细论述数据处理方法,指出目前油田PVT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数据修正方法;对比修正前后体积系数、气油比的差别及其对储量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按目前行业标准测试的体积系数及气油比与实际值相比偏高,致使计算的油藏原油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测试 地层油高温高压物性 体积系数 储量计算
下载PDF
注入水对地层油高压物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绍彬 陈长亮 +1 位作者 刘少克 王鹏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16-17,21,共3页
为揭示注入水对地层油高压物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从油田获取的油、气、水样品,开展了不同含水百分比条件下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或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都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含水百... 为揭示注入水对地层油高压物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从油田获取的油、气、水样品,开展了不同含水百分比条件下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或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都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含水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百分比为80%时,注水使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降低10.33%、溶解气油比减小16.00%,注聚合物溶液使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降低8.75%、溶解气油比减小12.93%。不同含水百分比条件下,注水时气水比平均值为2.09 cm3/g,注聚时气水比平均值为2.01 cm3/g。注入水进入油藏与地层油充分接触后会从油相夺取部分气体成为含气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 饱和压力 气水比 室内实验
下载PDF
地层油关键组分与CO_2混相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实 张可 +2 位作者 马德胜 秦积舜 陈兴隆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5期30-33,共4页
利用高温高压可视流体相态仪,"肉眼"直接观察到煤油、凝析油、地层油这三种典型油品与CO_2混相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地层油与CO_2混相过程中的气相分层现象中的每层气体组成做出了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还发现:经过... 利用高温高压可视流体相态仪,"肉眼"直接观察到煤油、凝析油、地层油这三种典型油品与CO_2混相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地层油与CO_2混相过程中的气相分层现象中的每层气体组成做出了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还发现:经过对20个区块23组样品的最小混相压力MMP测试结果分析,提出"最小混相密度"的概念(MMD)作为确定MMP的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包含胶质沥青质影响因素在内的MMD确定公式,为MMP的确定提出了新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 关键组分 混相 相关性
下载PDF
地层油PVT分析仪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仁远 战永平 +2 位作者 李爱芬 张元法 张虎贲 《石油仪器》 2010年第4期10-12,99,共3页
地层油PVT分析仪可以测量地层油的泡点压力、溶解气油比和体积系数等参数,是油气田开发试验必需的实验研究设备。为了满足学生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国内外相关仪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地层油PVT分析仪,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 地层油PVT分析仪可以测量地层油的泡点压力、溶解气油比和体积系数等参数,是油气田开发试验必需的实验研究设备。为了满足学生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国内外相关仪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地层油PVT分析仪,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评价。研究表明,地层油PVT分析仪功能完备,性能稳定,测试结果重复性好,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 PVT分析仪 性能测试
下载PDF
页岩油地层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冠彤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2年第8期39-4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日渐开发,在国内外的油气资源开发中,常常会遇到页岩油地层的开发条件,这种资源分布条件下,资源开发中面临着很多的技术难题,根据开发经验,油基钻井液技术在页岩油地层的开发中非常有效。虽然近年来的油基钻井液...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日渐开发,在国内外的油气资源开发中,常常会遇到页岩油地层的开发条件,这种资源分布条件下,资源开发中面临着很多的技术难题,根据开发经验,油基钻井液技术在页岩油地层的开发中非常有效。虽然近年来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开采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限制,这就使得在油气行业中,页岩油地层的油基钻井液技术依旧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基于此,针对当下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发展现状和技术难题展开了相应的分析,有利于指导未来的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地层 基钻井液 技术应用
下载PDF
泡点压力处地层原油黏度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可 李实 +1 位作者 马德胜 陈兴隆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88,92,共4页
在分析300余个地层油样品高压物性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利用气油比和油藏温度下地面原油黏度值,预测油藏温度下泡点压力处地层油黏度关系式。结果表明:通过与现有的黏度预测关系式对比,该预测关系式形式简单... 在分析300余个地层油样品高压物性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利用气油比和油藏温度下地面原油黏度值,预测油藏温度下泡点压力处地层油黏度关系式。结果表明:通过与现有的黏度预测关系式对比,该预测关系式形式简单,便于现场快速计算,预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同时为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及数值模拟器的修改完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黏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点 地面黏度 地层油黏度 预测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用高效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10
作者 高文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非常规等油气藏发展,在辽河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面临大段泥页岩井壁坍塌、超长水平段岩屑携带困难、摩阻大等难题。本研究构建了高效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的微纳米封堵性、抑制性、抗温性和抗... 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非常规等油气藏发展,在辽河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面临大段泥页岩井壁坍塌、超长水平段岩屑携带困难、摩阻大等难题。本研究构建了高效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的微纳米封堵性、抑制性、抗温性和抗污染性能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可有效解决微裂缝普遍发育地层井壁失稳、垮塌及携岩等难题。在辽河重点风险探井钻探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封堵和防塌能力,低温稳定性较好,为非常规致密油地层钻探提速和规模开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高效封堵 基钻井液 非常规致密地层 水平井
下载PDF
随钻地层测试在大斜度井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进波 陈鸣 +2 位作者 孙殿强 王锋 周基恒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南海西部油田滚动勘探部署大斜度井兼探多个目的层位,并利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保障井壁稳定性,采用常规电缆地层测试作业风险高、难度大,而且常规的声波、密度、电阻率探头难以准确区别地层油与油基钻井液滤液,难以保障取到合格资料,因... 南海西部油田滚动勘探部署大斜度井兼探多个目的层位,并利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保障井壁稳定性,采用常规电缆地层测试作业风险高、难度大,而且常规的声波、密度、电阻率探头难以准确区别地层油与油基钻井液滤液,难以保障取到合格资料,因此需要应用随钻测井取样技术。FASTrak Prism随钻测压取样工具可随钻具组合入井,克服了电缆测井作业遇阻遇卡问题,随钻光谱技术可通过多通道光密度测量判断流体含气量(甲烷)实现地层原油准确识别。通过FASTrak Prism随钻测压取样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储量评价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借助随钻光谱探头快速区分油基钻井液滤液和地层油的方法,可以为勘探开发一体化储量评价提供地层压力、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等关键资料,验证了该项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中实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地层测试 基钻井液滤液 地层油 大斜度井 保压样品 储量评价
下载PDF
原油体积系数理论方程推导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志勇 陈洋 +2 位作者 刘曙光 韩明伟 闫鑫洋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6期60-64,共5页
原油体积系数是勘探开发过程中认识、评价油藏的重要参数,由于直接获取原油体积系数数据的原油高压物性(PVT)分析法受取样成本和取样条件等限制,造成绝大多数评价单元该资料缺失,目前最常用的类比法或经验公式法确定的原油体积系数精度... 原油体积系数是勘探开发过程中认识、评价油藏的重要参数,由于直接获取原油体积系数数据的原油高压物性(PVT)分析法受取样成本和取样条件等限制,造成绝大多数评价单元该资料缺失,目前最常用的类比法或经验公式法确定的原油体积系数精度明显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原油体积系数定义为理论基础推导并建立了原油体积系数理论方程。在实际应用方面,新建原油体积系数理论方程明显优于体积系数定义给出的理论方程,新方程涉及的参数均可以在地面条件下通过取样分析等方式获取。用新方程计算原油体积系数不仅大幅降低了原油PVT取样分析成本,计算精度也由经验公式的89.4%提升到新方程的96.5%,应用范围可扩展到油藏勘探开发任何阶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系数 地层油密度 地面原密度 高压物性 理论方程
下载PDF
辽河盆地潜山油藏高压物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锦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55-57,60,共4页
根据辽河盆地潜山油藏37个原油样品高压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分两个凹陷建立了潜山油藏地层油体积系数、原始气油比两项高压物性参数的经验方程。同时应用国外PVT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得出结果:用本油田实际分析资料确立的经验公式应用... 根据辽河盆地潜山油藏37个原油样品高压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分两个凹陷建立了潜山油藏地层油体积系数、原始气油比两项高压物性参数的经验方程。同时应用国外PVT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得出结果:用本油田实际分析资料确立的经验公式应用效果要好于国外经验公式,证明该公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物性 潜山 地层油体积系数 原始气 经验公式
下载PDF
珠江口海上试油时效分析
14
作者 张景烘 《油气井测试》 1989年第3期69-79,共11页
本文分析了国内油田计算试油时效时所用公式的弊病,结合海上试油的特点,推出了计算海上油田试油时效的公式(当然也可以用于陆上油田),提出了试油时效应由两部份内容组成的观点:一部纷是时间利用率,它反映的是试油期间时间利用是否良好;... 本文分析了国内油田计算试油时效时所用公式的弊病,结合海上试油的特点,推出了计算海上油田试油时效的公式(当然也可以用于陆上油田),提出了试油时效应由两部份内容组成的观点:一部纷是时间利用率,它反映的是试油期间时间利用是否良好;另一部份是工作效率,它反映的是承包商的试油工艺技术先进与否、井下工具仪表性能好坏及服务质量高低的程度。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试油时效的公式所算出的时效,可以综合地考察试油工艺技术、试油缉织、服务质量等情况。本文还就珠江口海上各井的试油时效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公司及承包商好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试油时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工具 管柱 海上 生产时间 作业者 陆上 固井质量 隔热 地层油 测试工艺
下载PDF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中石油长庆油田安平179井钻井井场闪爆燃烧事故的通报
1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 2014年第10期20-21,共2页
安监总厅管一[2014]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4年8月11日21时40分,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西部钻井有限公司代管的陕西省靖边县天通实业有限责... 安监总厅管一[2014]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4年8月11日21时40分,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西部钻井有限公司代管的陕西省靖边县天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城40609钻井队,在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安平179井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场闪爆燃烧事故,造成井架烧毁、钻具报废及部分设施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 安平 闪爆 安全监管总局 钻探工程 直接经济损失 六采 陕西省靖边 工程安全管理 地层油
下载PDF
煤不成油的理论基础 假石油与真煤焦油—再议煤不成油
16
作者 何志高 《石油知识》 2002年第1期38-38,共1页
为了严肃学术上的争论,有必要首先指出,笔者讨论的“煤不成油”中的“油”历来是指石油,是指工业化中主要的工业用石油(或商业石油),而不是氯仿沥青、沥青脉,更不是煤焦油:“煤”是指广泛使用的固体可燃矿产,而不是煤系地层。... 为了严肃学术上的争论,有必要首先指出,笔者讨论的“煤不成油”中的“油”历来是指石油,是指工业化中主要的工业用石油(或商业石油),而不是氯仿沥青、沥青脉,更不是煤焦油:“煤”是指广泛使用的固体可燃矿产,而不是煤系地层。这种定义及概念是与世界范围一百多年来所争论的石油成因理论一脉相承的。本文也顺便议及煤系地层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争论 煤不成理论 煤系地层 成因
下载PDF
CO2萃取作用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桂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6期51-55,60,共6页
为了厘清CO2驱过程中萃取作用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明确气体前缘及气体波及后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高温萃取实验、色谱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条件下CO2萃取率,以及萃取过程中萃取油与残余油组分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界... 为了厘清CO2驱过程中萃取作用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明确气体前缘及气体波及后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高温萃取实验、色谱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条件下CO2萃取率,以及萃取过程中萃取油与残余油组分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界面张力消失法定量分析萃取油、残余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95℃、实验压力10~45 MPa条件下,超临界CO2可以萃取原油各个碳数的组分,萃取油中C5-20摩尔质量达到80%以上;超临界CO2对原油的萃取率、萃取油最小混相压力及残余油最小混相压力,均与萃取压力正相关;受萃取作用及压力影响,在CO2驱替运移过程中最小混相压力是个动态变化值,最小混相压力满足关系:MMP残余油>MMP原油>MMP萃取油;萃取油、残余油最小混相压力与组分分布有关,地层油中影响混相的关键组分为C5-10组分和C26+组分。研究结果对进行CO2混相驱设计及混相带预测提供较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萃取率 相组分分布特征 最小混相压力 地层油关键组分 CO2驱
下载PDF
油田用侏罗系地层水的驱油试验
18
作者 孙梅莲 Ю.А.Щемелинин +1 位作者 Н.И.Разбдореева А.П.Чеканцев 《国外油田工程》 1997年第8期14-14,17,共2页
本文列述了油、水相渗透率的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及托木斯克州五一油田Ю_1层水驱油的结果。相渗透率研究是用天然气绝对渗透率为19.6×10-3μm2、16×10-3μm2和8×10-3μm2的Ю1层岩样进行的;而水驱油是用天然气渗透率... 本文列述了油、水相渗透率的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及托木斯克州五一油田Ю_1层水驱油的结果。相渗透率研究是用天然气绝对渗透率为19.6×10-3μm2、16×10-3μm2和8×10-3μm2的Ю1层岩样进行的;而水驱油是用天然气渗透率平均为20.1×10-3μm2的岩样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地层 地层水驱 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助排方式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实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佟琳 张国军 康爱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由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属于降压式衰竭开采,导致吞吐后期油藏能量不足,蒸汽超覆严重,垂向扫油系数低,开采效果变差。注蒸汽的同时伴注一定量的气体及化学剂辅助蒸汽吞吐可改善流度比,有效改善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利用室内单管实... 由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属于降压式衰竭开采,导致吞吐后期油藏能量不足,蒸汽超覆严重,垂向扫油系数低,开采效果变差。注蒸汽的同时伴注一定量的气体及化学剂辅助蒸汽吞吐可改善流度比,有效改善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利用室内单管实验研究了不同助排方式对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助排相比,烟道气泡沫助排驱油效率可提高19%。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多种助排方式对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其结果与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吻合。综合多方面因素,烟道气泡沫助排效果最佳,其次为氮气泡沫助排,尤其是当地层的非均质性差以及原油粘度较高时,烟道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藏添加剂 助排方式 烟道气
下载PD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Ng_3)~3 bottom water reservoir of Lin 2-6 fault-block in Huimin depression and potential tapping in horizontal well 被引量:6
20
作者 HAN Zuo-zhen YANG Ren-chao +2 位作者 FAN Ai-ping CHEN Qing-chun SHAO Yun-t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Oil reservoirs with secondary bottom water in Ng33 members (in Guantao formation, Paleogene system) of Lin2-6 fault block in Huimin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have entered the late stage of ultra-high water-containi... Oil reservoirs with secondary bottom water in Ng33 members (in Guantao formation, Paleogene system) of Lin2-6 fault block in Huimin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have entered the late stage of ultra-high water-containing-exploitation. Oil exploitation from vertical well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efficient. The reservoir type, with water displacing oil and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re specifically studi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covery ratio. An integrated scheme for adjusting horizontal wells has been designed and the key technique of the scheme optimi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positive rhythm of fluvial depositional features is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flooding of oil reservoirs while water injection, injection-production patterns and accumulative petroleum production are the external causes; 2) oil-water driving patterns have transferred from edge water advancing to bottom-water-coning; distribution of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upper rhythm and top of the middle rhythm in Ng33 members; 3) a great deal of remaining oil is enriched in high positions of faults, in axes of tiny structures, in stagnation areas among water-injection wells and oil-wells and in tectonic saddle areas with sparse wells. Compared with vertical wells, horizontal wells hav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recovery, high off-take potential, high critical output, large controlling areas and long time of bottom-water breakthr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地层 水平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