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淑琴 董晓伟 +3 位作者 周凤春 饶敏 刘爱平 王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0-18,共9页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提供了重要通道,发育2类5种地层-岩性圈闭,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区与生烃中心存在的源储压差是埕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层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方式,沉积微相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通过地层-岩性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埕海斜坡区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北部断阶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南部高斜坡区主要发育地层-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埕海斜坡区 油气富集 主控因素 油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地层-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江华 向奎 +1 位作者 马立群 周晋科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437-439,449,共4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油气勘探"探井少、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岩性组合、物性差异和超剥地层结构是影响地震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优势频率调谐振幅定厚度、地层超剥带...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油气勘探"探井少、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岩性组合、物性差异和超剥地层结构是影响地震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优势频率调谐振幅定厚度、地层超剥带勾勒储层边界、特征随机反演描述有效砂体"技术系列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结果表明,砂体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这对认识此类复杂油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地震响应 约束地震反演 地震频谱分析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从油气藏研究的历史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厚福 徐兆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在澄清"油气藏"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油气藏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地层-岩性油气藏被纳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中概述了地层-岩性油气藏的范畴、成因及勘探特点,最后剖析了3个典型实例。
关键词 油气藏研究历史 地层-岩性油气藏 实例分析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被引量:142
4
作者 邹才能 贾承造 +5 位作者 赵文智 陶士振 谷志东 侯启军 赵占银 宋立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30,共6页
根据烃源岩与储集层的纵向位置关系,将岩性地层油气藏划分为源下、源内和源上3种类型。基于流体势构成特征分析,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剖析了不同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烃源岩与储集层之间的压能、势能关系,分别研究构成流体势的压差和势差,... 根据烃源岩与储集层的纵向位置关系,将岩性地层油气藏划分为源下、源内和源上3种类型。基于流体势构成特征分析,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剖析了不同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烃源岩与储集层之间的压能、势能关系,分别研究构成流体势的压差和势差,提出了源下成藏压差驱动、源内成藏油水压差驱动、源上成藏势差驱动的3种驱动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分析了源下、源内、源上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油气运聚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3种类型油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 势差 -地层油气藏 三面控藏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南堡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38
5
作者 徐安娜 董月霞 +4 位作者 邹才能 汪泽成 郑红菊 王旭东 崔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80,共9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属断陷型富油气凹陷,以往的油气发现集中分布在构造圈闭中,近年新发现一批岩性-地层油气藏。以富油气断陷盆地"满凹含油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依据,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区带划分单元,利用油源断层构造图、沉...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属断陷型富油气凹陷,以往的油气发现集中分布在构造圈闭中,近年新发现一批岩性-地层油气藏。以富油气断陷盆地"满凹含油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依据,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区带划分单元,利用油源断层构造图、沉积相图、有效主力烃源岩分布图和油气勘探现状图"四图叠合"进行区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南堡凹陷纵向上发育源上、源内、源下三大一级油气成藏组合体,平面上源上东营组一段油气成藏组合发育八大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四大油气有利区带;源内东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组合发育六大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四大油气有利区带;源下前第三系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两大区和10个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五大油气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地层油气藏 油气成藏组合 区带划分 区带评价
下载PDF
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与分布--以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毛治国 樊太亮 +4 位作者 王宏语 孙圆辉 刘亚明 高志前 白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岩等多种沉积体系。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厘定南苏...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岩等多种沉积体系。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厘定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与成藏要素之间的关系。地层层序发育演化的规律性与旋回性控制了烃源岩、疏导体系以及储集层、盖层发育的位置和组合方式。岩性-地层油气藏在层序中的分布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集层展布、生储盖组合型式及疏导体系等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发育3大类8亚类岩性-地层油气藏,构成盆地油气储量接替的重要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层序地层格架 成藏要素 新生代 南苏门答腊盆地
下载PDF
深水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以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欢庆 朱筱敏 +2 位作者 董艳蕾 李烨 廖飞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634,共9页
依据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充分结合多井浅水区和无井深水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浅水区钻井资料与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结合验证对比的思路,对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进行层序地层精细划分。结果表明,该思路可成功解决深水... 依据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充分结合多井浅水区和无井深水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浅水区钻井资料与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结合验证对比的思路,对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进行层序地层精细划分。结果表明,该思路可成功解决深水区地层-地震资料品质差、无井资料、断层复杂、高温高压造成地层破碎层序界面不明显、追踪对比困难等难题,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三维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中将T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下切谷、盆底扇、浊积扇、滩坝及滨岸砂7种沉积砂体类型。这些特征砂体与广泛分布的海侵体系域泥岩在空间上形成单断式、多断式和斜坡式3种成藏模式,形成了众多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成藏模式 层序地层 -地层油气藏 深水区 断陷盆地
下载PDF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威 李臻 +2 位作者 田敏 周锦程 李凝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具有圈闭边界条件复杂、形态不规则、赋存状态隐蔽、成藏条件复杂、油气运聚机理多样等地质特征。当前,中国形成了层序地层分析方法、"三相"联合解释技术等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础研究... 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具有圈闭边界条件复杂、形态不规则、赋存状态隐蔽、成藏条件复杂、油气运聚机理多样等地质特征。当前,中国形成了层序地层分析方法、"三相"联合解释技术等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流体势分析技术、含油气检测技术等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评价方法。今后宜加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础地质研究,不断完善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标准和规范,重视地质和物探研究的有机结合,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的项目组,适时组织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攻关,抓好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储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层序地层 叠前地震反演 地震属 流体势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亚东 赵文智 +2 位作者 邹才能 李明 吴贤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随着松辽盆地南部大型构造圈闭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的目标区已经逐渐转移至以岩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非构造油气藏。由于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两个显著特点,所以它的规律性难以认识,其勘探难度也很大... 随着松辽盆地南部大型构造圈闭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的目标区已经逐渐转移至以岩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非构造油气藏。由于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两个显著特点,所以它的规律性难以认识,其勘探难度也很大。但通过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展现出了较大的勘探潜力,吉林油田近2—3年来的大发现和新增储量的80%是在有一定面积的三角洲前缘薄互层中获得的,在这个领域中仍有6×108t的石油资源有待勘探,特别是松辽盆地南部地层-岩性圈闭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具有进一步解剖研究和勘探价值,因此,对松辽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松辽盆地南部勘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地层油气藏 沉积体系 油气组合
下载PDF
不同类型断陷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对比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赵文智 方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是潮湿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大型断陷湖盆,二连盆地则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小型断陷湖盆群。二者尽管构造演化特点相似,但湖盆规模、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差异很大,导致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富集规律不同。对比冀中坳...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是潮湿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大型断陷湖盆,二连盆地则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小型断陷湖盆群。二者尽管构造演化特点相似,但湖盆规模、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差异很大,导致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富集规律不同。对比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近几年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总结归纳出5方面油气藏分布与富集特征:①断陷湖盆大小决定凹陷油气资源及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规模。②成熟烃源岩厚度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纵向分布范围。③主洼槽(生油中心)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平面分布形态,例如,冀中坳陷岩性油气藏沿主洼槽带周缘呈“槽缘多环型”分布形态,二连盆地岩性油气藏在主洼槽内呈“槽内半环型”分布形态。④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油气运移主方向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格局。⑤断陷湖盆成藏组合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富集规律 断陷湖盆 湖盆规模
下载PDF
孤北断裂坡折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11
作者 吏锋兵 张彦山 +2 位作者 闫森 郭建立 王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1X期161-164,共4页
孤北断裂坡折带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但是由于构造圈闭发育程度较低,沙三段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储层及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较为隐蔽,造成油气滚动勘探的难度较大。针对低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应用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以不整... 孤北断裂坡折带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但是由于构造圈闭发育程度较低,沙三段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储层及岩性-地层圈闭分布较为隐蔽,造成油气滚动勘探的难度较大。针对低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应用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以不整合面与初始湖泛面为界,厘定了孤北断裂坡折带低位体系域地层超覆带的范围,识别了低位体系域残留可容纳空间的分布,查清了低位扇在该地区的展布特征。以地质规律为指导,以初始湖泛面为等时面,通过沿层提取振幅属性,预测了包括地层超覆线、砂体尖灭线以及砂体顶面构造线研究在内的低位扇储层分布特征,对断裂坡折带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低位体系域 残留可容纳空间 地层超覆带 -地层油气藏 孤北 沙三段
下载PDF
“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课题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才能 袁选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成藏控制因素 富集规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地质研究所 石油地质实验 物探技术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岩性油气藏 被引量:17
13
作者 尹微 张明军 孔令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0-575,共6页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处于断陷湖盆缓坡带,构造圈闭不发育,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已有钻井结果显示,A区块岩性油气藏主要位于侏罗系,其自下而上可分为5套地层:埃巴林组、多尚组、卡拉甘塞组、库姆科尔组和阿克...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处于断陷湖盆缓坡带,构造圈闭不发育,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已有钻井结果显示,A区块岩性油气藏主要位于侏罗系,其自下而上可分为5套地层:埃巴林组、多尚组、卡拉甘塞组、库姆科尔组和阿克萨布拉克组。通过对侏罗系储集层、烃源岩、储盖组合等方面研究,认为目的层发育3种类型岩性油气藏:斜坡带前缘砂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水下分流河道孤立砂体型油气藏及河口坝孤立砂体型油气藏,已发现的A12井油藏属于中孔中渗的斜坡带前缘砂上倾尖灭型油藏,为油气自生自储和侧向运移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条件认为,研究区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有效储盖组合。结合多种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分析得出,A区块的油气远景区集中分布于区块中部和西侧斜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特征 油气远景区 -地层油气藏 南土尔盖盆地 哈萨克斯坦
下载PDF
湖相凝缩层的发现与岩性油气藏预测——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S油田为例
14
作者 吴国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8-504,共7页
在研究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S油田上侏罗统阿克沙布拉克组的沉积特征中,发现了一套几乎在整个油田都有分布的具有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等电性特征的泥岩层。应用层序地层学观点综合分析这套泥岩层后确认,它是一套最大湖泛期沉积的凝... 在研究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S油田上侏罗统阿克沙布拉克组的沉积特征中,发现了一套几乎在整个油田都有分布的具有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等电性特征的泥岩层。应用层序地层学观点综合分析这套泥岩层后确认,它是一套最大湖泛期沉积的凝缩层。根据凝缩层的横向分布特征、结合地质及地震资料,提出了地层的沉积模式。分析凝缩层之上阿克沙布拉克组J0-0砂层组沉积特征认为,在S油田东部斜坡位置J0-0砂层组沉积厚度变化大,这是由于在构造的高水位时期发育进积型三角洲,其三角洲前缘位置是最有利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并在S53井和S34井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给出了寻找湖相凝缩层的方法,为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上侏罗统 阿克沙布拉克组 湖相 凝缩层 地层-岩性油气藏 预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8
15
作者 匡立春 支东明 +5 位作者 王小军 宋永 蒋文龙 曹正林 杨智峰 何文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40,共16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在玛湖、沙湾、阜康、东道海子等凹陷的上二叠统发现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群),形成了全盆地整体突破的良好勘探局面。基于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构造背景、供烃基础、储集性能、圈闭与保存条件等地质因素的综...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在玛湖、沙湾、阜康、东道海子等凹陷的上二叠统发现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群),形成了全盆地整体突破的良好勘探局面。基于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构造背景、供烃基础、储集性能、圈闭与保存条件等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地断坳转换期不整合之上发育的低位体系域砂砾岩体、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及优质甜点储层是全盆地源上它源型油气大面积聚集成藏、局部高产富集的物质基础。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3大成藏主控因素:中—下二叠统规模优质咸化湖相烃源岩提供了坚实的油气资源基础;断裂-不整合立体输导体系为油气运移、大面积聚集成藏提供了重要保障;环凹大型斜坡区发育的不整合为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与保存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西部上二叠统的“源储分离型——超覆-削截复合”油气成藏模式和盆地东部上二叠统的“源储紧邻型——低位超覆”油气成藏模式。以该研究认识为指导,指出玛湖凹陷南斜坡、沙湾凹陷西斜坡、盆1井西凹陷东北斜坡、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和阜康凹陷东斜坡是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大面积-地层油气藏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原文传递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空间互补分布成因及分布范围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贵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9-1659,共11页
为了研究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在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藏、下伏和上覆调整油气藏之间空间分布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及形成条件之间关系,对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空间互补分布成因及分布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为了研究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在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藏、下伏和上覆调整油气藏之间空间分布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及形成条件之间关系,对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空间互补分布成因及分布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聚集圈闭类型和侧向运移条件的差异是造成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藏平面互补分布的主要原因;反转断裂沟通与下伏油气藏调整程度是造成下伏与上覆调整油气藏剖面互补分布的主要原因。利用地层砂地比值大小可以确定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藏平面互补分布范围。当地层砂地比大于40%时,主要形成以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当地层砂地比小于20%时,主要形成以地层-岩性为主的油气藏。利用下伏油气藏内反转断裂分布范围便可以确定出上覆调整油气藏范围,上覆调整油气藏分布范围即为其与下伏油气藏剖面互补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地层砂地比值 构造油气藏 地层-岩性油气藏 油气空间互补 反转断裂
下载PDF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及储集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4 位作者 何东博 高志勇 罗平 王雪松 张兴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24,共5页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以海滩—浅海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具有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海滩—浅海陆棚沉积模式,上沥青砂岩段以潮坪沉积为主,并有部分海滩沉积,横向相变明显,垂向交互叠置。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以海滩—浅海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具有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海滩—浅海陆棚沉积模式,上沥青砂岩段以潮坪沉积为主,并有部分海滩沉积,横向相变明显,垂向交互叠置。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主要为前滨—临滨砂体、浅海浅滩砂体、低潮坪砂体、潮汐水道砂体等。浅海浅滩和前滨—临滨砂体物性好于潮坪砂体。沉积作用以及沥青充填程度对成岩的综合影响是控制后期优质储集层成因的主要因素。沥青充填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存在一定程度的沥青二次生烃,产生的较大量有机酸可以溶解砂岩的一些物质,现今原油产层的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混合类型,次生孔隙内很少见残留沥青。塔中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取得了一定进展,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滨滩—浅海陆棚砂体是岩性地层圈闭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志留系 砂体 储集 -地层油气藏
下载PDF
新开-董家岗斜坡带沙一段储层特征分析
18
作者 张蝶 李志浩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11期42-44,69,5,共5页
新开-董家岗斜坡带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为继承性发育的东倾斜坡。对该研究区沙一段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储层沙一段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微相,储层厚度大于40m的砂体均... 新开-董家岗斜坡带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为继承性发育的东倾斜坡。对该研究区沙一段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储层沙一段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微相,储层厚度大于40m的砂体均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储层岩性以中粗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好,表现出中孔、中-高渗特征;油藏平面分布整体受砂体展布控制,油层在上倾方向受砂体尖灭线控制,主要发育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重点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董家岗斜坡带 沙一段 扇三角洲前缘 地层-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吐哈油田重点领域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
19
《吐哈油气》 2006年第3期281-281,共1页
随着吐哈油田火801井获得商业油流之后,火焰山中央隆起带油气区、三塘湖盆地马朗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台北富油凹陷成熟区的勘探近期又取得重要进展,有多口探井获较好油气显示。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吐哈油田 -地层油气藏 中央隆起带 三塘湖盆地 油气显示 油气 火焰山
下载PDF
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 被引量:33
20
作者 赵贤正 蒲秀刚 +6 位作者 王家豪 周立宏 金凤鸣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张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9-739,共11页
为揭示断陷盆地缓坡区的控砂控藏机制,以高品质的800km^2三维地震和91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受控于断块掀斜和差异沉降作用,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南侧在古近纪表现为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该带层序界面标志清晰,包括... 为揭示断陷盆地缓坡区的控砂控藏机制,以高品质的800km^2三维地震和91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受控于断块掀斜和差异沉降作用,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南侧在古近纪表现为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该带层序界面标志清晰,包括削截、顶超和上超等反射终止类型,由此将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的结构样式类似于具陆架坡折的被动大陆边缘,其低位体系域和湖扩体系域普遍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性圈闭。其中,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研究区断陷作用强烈,挠曲坡折带的坡度较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大型低位扇;随后,拗陷作用增强,挠曲坡折带的坡度逐渐减小,至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以低位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扩体系域的岩性圈闭发育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和碎屑岩滩坝。研究区挠曲坡折带明显控制了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成为缓坡带油气勘探的有利场所。通过勘探实践,新增三级储量近4×10~8t,探井成功率达80%,展示了挠曲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坡折带 缓坡带 地层-岩性油气藏 断陷湖盆 歧口凹陷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