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永锋 章军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4-612,共9页
本文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河北张家口大麻坪汉诺坝玄武岩橄榄岩捕虏体中斜方辉石与玄武岩反应结构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其反应边具有复杂的多层筛状结构特征,包括玄武岩层、富橄榄石层以及橄榄石和单斜... 本文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河北张家口大麻坪汉诺坝玄武岩橄榄岩捕虏体中斜方辉石与玄武岩反应结构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其反应边具有复杂的多层筛状结构特征,包括玄武岩层、富橄榄石层以及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交生层;o由外至内,橄榄石的M g值逐渐升高,而单斜辉石的M g值变化不大;反应边结构中的单斜辉石与斜方辉石残斑之间存在很好的结晶学拓扑关系,即(100)opx//(100)cpx、(010)opx//(010)cpx、(001)opx//(001)cpx;橄榄石的结晶学取向无序且与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均无关。这个反应过程可以用贫硅熔体先与斜方辉石反应形成单斜辉石,并导致熔体富硅,从而橄榄石从反应熔体中结晶出来合理地解释。相对富硅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贫硅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过程由于筛状反应边的存在可能更容易进行,筛状结构反应边可以为熔体在橄榄岩中沿颗粒边界运移提供通道,并使橄榄岩主要组成矿物发生细粒化和岩石结构变得松散,可以有效保证熔体上升过程中对橄榄岩的持续侵蚀和破坏,从而可能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的迅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橄榄岩反应 筛状反应边 EBSD 结晶学拓扑关系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
下载PDF
北部湾玄武岩地幔源区性质的地球化学示踪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23
2
作者 贾大成 丘学林 +1 位作者 胡瑞忠 卢焱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9,共10页
北部湾发育一系列上新世玄武岩 ,其全岩K Ar年龄为 5 .9— 2 .4Ma ,是伴随北部湾盆地拉张而形成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 ,具有OIB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 ,形成于较均一... 北部湾发育一系列上新世玄武岩 ,其全岩K Ar年龄为 5 .9— 2 .4Ma ,是伴随北部湾盆地拉张而形成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 ,具有OIB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 ,形成于较均一的地幔源区 ,具有以EM2型地幔端元为主、混有HIMU和EM1型端元的地幔源区性质 ,形成于地幔柱或地幔热点的构造环境。北部湾盆地与红河剪切断裂带具有相同的地幔源区 ,而与受太平洋板块影响的地幔源区差别较大。玄武岩形成和北部湾盆地拉张主要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的红河断裂带大规模剪切走滑控制 ,5Ma左右红河断裂带由左行走滑剪切转变为右行走滑剪切的构造性质转换可能是导致地幔异常扰动和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K—Ar年龄 岩浆活动 岩石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地幔源区性质 红河断裂带 地球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中国地幔结构及物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臧绍先 周蕙兰 魏荣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32,共8页
对2004—200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幔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地幔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地幔间断面,地幔对流,以及地幔介质物性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方面的主要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和主要结... 对2004—200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幔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地幔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地幔间断面,地幔对流,以及地幔介质物性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方面的主要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和主要结果.从这4年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原有的研究领域工作更加深入,方法更加先进,而且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合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方式多样,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结构 地幔物质性质 地幔间断面 地幔对流 波速各向异性
下载PDF
关于深地幔的两种观点
4
作者 陶冶 《国外科技动态》 1999年第1期 43,共1页
关键词 地幔 核幔边界 地核 地幔性质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5 位作者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1260,共20页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胶东型金矿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化 后俯冲伸展 贫金花岗岩
下载PDF
科马提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张茜 李壮 杨帆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科马提岩是一种来源于地幔的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熔岩,是早前寒武纪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特征可以用来示踪太古宙地幔熔融的深度和温度并反演其形成过程,对研究岩石成因、解译地幔性质及探讨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有着重... 科马提岩是一种来源于地幔的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熔岩,是早前寒武纪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特征可以用来示踪太古宙地幔熔融的深度和温度并反演其形成过程,对研究岩石成因、解译地幔性质及探讨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马提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厘清了科马提岩的形成时代及各类科马提岩的特征:科马提岩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克拉通内部,峰期为新太古代;各古老克拉通的科马提岩多见典型鬣刺结构,主要由辉石和橄榄石组成,部分遭受蛇纹石化过程中发生重结晶;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主要分为ADK (贫铝型)和AUK (未贫铝型)型科马提岩;随着地质时代的变化,科马提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和地幔源区温度也有规律地变化;通过恢复科马提岩的原始岩浆成分计算得到的地幔潜能温度,指示异常高的地幔熔融温度。已报道科马提岩的形成时代、真实性、成因机制等,仍存在较多争议,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解译地球早期地幔性质和壳幔演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提岩 早前寒武纪 时空分布 岩石特征 地幔性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5
7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2 位作者 胡瑞忠 李瑞玲 曹建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3-620,共8页
近年来,有关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地幔性质、岩石圈减薄、岩石圈伸展和构造背景四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的地幔性质主体是亏损地幔和EM型富集地幔混合,中生代以富集地... 近年来,有关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地幔性质、岩石圈减薄、岩石圈伸展和构造背景四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的地幔性质主体是亏损地幔和EM型富集地幔混合,中生代以富集地幔为主,而新生代主体为亏损地幔。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经历了岩石圈减薄,并伴生了玄武质底侵作用,具有较为复杂的岩石圈增生—减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存在多期岩石圈伸展事件,侏罗纪存在局部岩石圈伸展,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白垩纪经历了区域性岩石圈伸展。近二十年来,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岩浆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着争论,焦点在于太平洋俯冲对中国东南部产生什么的影响。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白垩纪地幔源区受到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太平洋俯冲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诱发了地壳加厚,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而导致岩石圈伸展是中国东南部主要构造背景。但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是目前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性质 岩石圈减薄 地壳拉张 构造背景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赣北早白垩世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4 位作者 毛景文 李瑞玲 曹建劲 蒋国豪 漆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赣北地区 早白垩世基性岩脉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 地幔性质 江西
下载PDF
前言
9
作者 夏群科 章军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566,共2页
作为地球内部占体积和质量比例最大的层圈,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直是地球科学最重要、最基础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认识地球(乃至于类地行星)起源和演化的关键。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人类对于地幔性质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为地球内部占体积和质量比例最大的层圈,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直是地球科学最重要、最基础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认识地球(乃至于类地行星)起源和演化的关键。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人类对于地幔性质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着地幔(乃至于整个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而随着动力学过程的持续进行,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随之“演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性质 动力学过程 地球内部 化学性质 地球科学 类地行星 物理 演化
下载PDF
非均匀热-化学-流变性质对下地幔原始热-化学体长期演化的影响:二维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敏 李杨 赵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28-2540,共13页
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显示,位于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的核幔边界区域存在两个上千公里展布的大型低剪切波速度体,其热/化学性质与周围地幔可能均存在差异,且很可能长期存在于地幔之中.这两个大型低剪切波速度体在地幔对流中的演化过程对我们理... 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显示,位于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的核幔边界区域存在两个上千公里展布的大型低剪切波速度体,其热/化学性质与周围地幔可能均存在差异,且很可能长期存在于地幔之中.这两个大型低剪切波速度体在地幔对流中的演化过程对我们理解地幔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原始地幔物质起源假设,通过建立二维动力学数值模型,系统地测试了原始热化学体与周围地幔的密度差(浮力比)、化学黏度比和内生热率比对原始热化学体的稳定性和长期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力比对原始热化学体的稳定性起着主要作用,在浮力比偏小且原始热化学体富集生热元素时,增大化学黏度比或内生热率比都会显著降低其稳定性,而浮力比偏大时,后两者的影响则均变小.在均匀内生热情况下,增大化学黏度比会提升其稳定性,而在非均匀内生热情况下增大化学黏度比则可能降低其稳定性.此外,通过比较常内生热和衰变内生热两种生热模式对地幔长期演化的影响,发现虽然衰变内生热模式下原始热化学体的稳定性与常内生热模式相比略有降低,但在这两类内生热模式下,原始热化学体的长期稳定性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剪切波速度体 原始热化学体 地幔热化学结构 地幔对流 地幔流变性质
原文传递
帕里西维拉海盆岩浆-构造过程及钻探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鄢全树 袁龙 石学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09,共7页
揭示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澳板块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的地质演化是理解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演化的重要一环。隶属于菲律宾海板块的帕里西维拉海盆及其北侧的四国海盆,是菲律宾海板块发生第二次扩张的产物,记录了菲律宾海板... 揭示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澳板块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的地质演化是理解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演化的重要一环。隶属于菲律宾海板块的帕里西维拉海盆及其北侧的四国海盆,是菲律宾海板块发生第二次扩张的产物,记录了菲律宾海板块生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消减的过程及弧后扩张的重要信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述了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并将其分为4个区域:东区、西区、南区及中央裂谷区。其中:(1)东区的沉积物较厚(最厚达3 500 m),地形较为平滑,未能识别出磁异常条带,基底熔岩具有类似于弧后盆地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印度洋型MORB(洋中脊玄武岩)的同位素特征。(2)西区的沉积物较薄,地形较为复杂,可识别出10-5D号磁异常条带,海底熔岩的特点类似于东区。(3)南区地形复杂,海山、裂谷、丘陵等海底组构相间分布,可进一步分为5个次级单元,无磁异常条带,其基底熔岩具有类似于N(正常)-MORB和IAB(岛弧玄武岩)之间的微量元素特征和印度洋型MORB的同位素特征。(4)裂谷区,沉积物较薄,广泛分布了拆离断层和核杂岩,水深较深(最深处超过7 500 m),该区域同时出露有肥沃型橄榄岩和难熔型橄榄岩。最后,本文建议了8个钻孔站位,以解决该海盆尚存的一些有关构造-岩浆过程、深部地幔过程、俯冲带过程及沉积古环境方面的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核杂岩 地幔源区性质 俯冲过程 帕里西维拉海盆
下载PDF
High-P/T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water in the silicate mantle 被引量:4
12
作者 YANG XiaoZhi LI Y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Water(or H) in the silicate mantle is a key element in influencing Earth's climate, habitability, geochemical evolution, ge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geodynamical processes, and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 Water(or H) in the silicate mantle is a key element in influencing Earth's climate, habitability, geochemical evolution, ge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geodynamical processes, and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Experimental work under simulated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is a powerful tool in characterizing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storage capacity and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impacts of water in the mantle. 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approaches have been acquired about some key physical, chemical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in the mantle and their various impacts, as a result of extensive studies by high-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and our knowledge of Earth's water cycle, especially the deep water cycle, on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In this paper, a brief review based mainly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is presented concerning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some recent approaches of water in the silicate mantle, such as the possible origin, amount, storage and the effect on mantl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性质 实验工作 水循环 硅酸盐 地球化学演化 物理性质 动力学过程 动力学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