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涉SAR三维地形成像数据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华平 陈杰 +1 位作者 周荫清 李春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1期15-21,共7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三维地形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高分辨率地形高度信息,它在上世纪后期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仍是SAR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给出了干涉SAR三维地形成像数据处理流...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三维地形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高分辨率地形高度信息,它在上世纪后期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仍是SAR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给出了干涉SAR三维地形成像数据处理流程及主要步骤,综述了图像配准、相位展开、基线估计以及高度计算等干涉SAR数据处理步骤实现算法的发展概况,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劣,最后分析了干涉SAR三维地形成像数据处理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SAR地形成像 数据处理 相位展开
下载PDF
气流干扰下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地形成像研究
2
作者 敬远兵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41,共4页
在气流干扰下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地形成像较为模糊,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度,提出一种基于气流扰动抑制与多级小波尺度分解的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地形成像优化技术。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成像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反演积分控制方法进行气流... 在气流干扰下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地形成像较为模糊,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度,提出一种基于气流扰动抑制与多级小波尺度分解的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地形成像优化技术。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成像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反演积分控制方法进行气流扰动抑制,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对采集的激光雷达扫描图像进行边缘轮廓检测和像素信息融合处理,采用多级小波尺度分解方法进行图像降噪,提高三维地形成像的清晰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三维地形成像,输出图像的清晰度较高,成像的归一化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成像质量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干扰 机载 激光雷达扫描 三维地形成像
下载PDF
法国斯波特公司研制出真实色彩三维地形成像技术
3
《国防科技》 2002年第4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法国 斯波特公司 真实色彩三维地形成像 卫星成像 高程数据库 商用卫星
下载PDF
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周荫清 徐华平 陈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939-1944,共6页
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SAR)是上世纪末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对地观测系统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小卫星SAR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综述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研究现状 ,给出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基本概念 ,讨论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三种系统功能... 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SAR)是上世纪末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对地观测系统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小卫星SAR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综述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研究现状 ,给出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基本概念 ,讨论了分布式小卫星SAR的三种系统功能和两种基本工作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小卫星SAR 三维地形成像 动目标检测 成像
下载PDF
分布式星载干涉SAR中空间基线的分析和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华平 周荫清 李春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94-1199,共6页
分布式星载干涉SAR可以同时实现三维地形成像、洋流成像和提高空间分辨率等3种SAR于涉成像。其系统基线设计需要同时考虑这3种SAR干涉成像对基线的不同要求,所以比较复杂。该文在给出分布式小卫星被动稳定编队飞行的空间构形和3种SAR干... 分布式星载干涉SAR可以同时实现三维地形成像、洋流成像和提高空间分辨率等3种SAR于涉成像。其系统基线设计需要同时考虑这3种SAR干涉成像对基线的不同要求,所以比较复杂。该文在给出分布式小卫星被动稳定编队飞行的空间构形和3种SAR干涉成像对系统基线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星载干涉SAR基线设计中存在着3个制约关系;给出了协调这3个制约关系的一种设计准则,并在此准则下对一个L波段的分布式星载干涉SAR进行了系统基线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干涉 SAR 星载雷达 三维地形成像 空间分辨率 空间基线 合成孔径雷达
下载PDF
变孔径环形超声换能器的聚焦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陶维亮 马志敏 刘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0-334,共5页
在河工模型地形测量应用中,为适应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和减小盲区的要求,提出一种变孔径环形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并分析了该换能器的聚焦性能及其随目标点距离变化的情况。该换能器使用环形结构,能得到方位向的高分辨率,提高地形成像的质量;... 在河工模型地形测量应用中,为适应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和减小盲区的要求,提出一种变孔径环形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并分析了该换能器的聚焦性能及其随目标点距离变化的情况。该换能器使用环形结构,能得到方位向的高分辨率,提高地形成像的质量;利用变孔径技术,又保证在对较大起伏地形进行成像时,保持了最佳的显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超声换能器在提供较高方位向分辨率的同时,有效地减小了近场盲区,满足河工模型地形测量的要求,并为其它成像系统和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换能器 环形换能器 变孔径 盲区 地形成像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个性化脑—机接口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鹏 蒋学慧 +2 位作者 葛家怡 赵欣 王明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5-829,共5页
为了提高脑—机接口的分类正确率和实时性,本研究提出基于时频分析的个性化脑—机接口设计方案。通过对多导联EEG数据进行离线谱图分析,量化不同导联EEG信号在想象左右手运动时,其各个频带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将各导联EEG信号不... 为了提高脑—机接口的分类正确率和实时性,本研究提出基于时频分析的个性化脑—机接口设计方案。通过对多导联EEG数据进行离线谱图分析,量化不同导联EEG信号在想象左右手运动时,其各个频带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将各导联EEG信号不同频带能量变化特征在左右手运动想象时的差异进行脑地形图成像。进而根据特征差异在大脑皮层的分布为不同用户的最佳电极位置选择和特征频带的确定提供直接依据。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特征提取的盲目性,用最少的导联,最少的特征向量,较简单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脑—机接口 时频分析 个性化设计 地形成像
下载PDF
Study on Internal Waves Generated by Tidal Flow over Critical Topography 被引量:4
8
作者 JIA Xiaona CHEN Xu +1 位作者 LI Qun LI Qi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4年第5期728-732,共5页
Resonance due to critical slope makes the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at due to supercritical or subcritical slopes(Zhang et al., 2008). Submarine ridges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ocean mixin... Resonance due to critical slope makes the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at due to supercritical or subcritical slopes(Zhang et al., 2008). Submarine ridges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ocean mixing than continental margins in global oceans(Müller, 1977; Bell, 1975; Baines, 1982; Morozov, 1995). In this paper,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driven by tidal flow over critical topography is examined in laboratory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and synthetic schlieren methods in synchrony. Non-tidal baroclinic velocities and vertical isopycnal displacements are observed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regions, i.e., critical, outward-propagating, and reflection region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internal wave ray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ime variations of baroclinic velocities and vertical isopycnal displacement,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by the linear internal wave theory. Besides, the width of wave beam changes with the outward propagation of internal waves. Finally, through monitoring the uniformly-spaced 14 vertical profiles in the x-z plane, the internal wave fields of density and velocity fields are constructed. Thus,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kinetic energy and energy fluxes are determined quantitatively. The distributions of baroclinic energy and energy fluxes are confined along the internal wave rays. The total depth averaged energy and energy flux of vertical profiles away from a ridge are both larger than those near the 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waves critical topograph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kinetic energy baroclinic energy flux
下载PDF
自干涉合成孔径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原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立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260,共8页
在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干涉的产生三维成像的原理方法。首先对于交轨向正扫描和反扫描的柱面镜进行位置偏置,造成交轨向成像频谱的平移并产生相对线性相延,然后逐一对一对交轨向正扫描和反扫描收集聚焦... 在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干涉的产生三维成像的原理方法。首先对于交轨向正扫描和反扫描的柱面镜进行位置偏置,造成交轨向成像频谱的平移并产生相对线性相延,然后逐一对一对交轨向正扫描和反扫描收集聚焦像进行相干叠加,并由此产生自干涉。自干涉产生的交轨向平展条纹对于目标面的倾斜投射即可产生包含目标高度信息的波痕干涉图,最后通过解包裹算法产生表征目标表面轮廓的等位线图。本方法采用一发一收的雷达结构通过单航过干涉法实现三维成像,结构简单,原理有效,同时具有抗大气、运动平台等相位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地形浮雕成像 扫描柱面镜位置偏置
原文传递
High precision landing site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for Chang'e-3 mission 被引量:21
10
作者 LIU ZhaoQin DI KaiChang +7 位作者 PENG Man WAN WenHui LIU Bin LI LiChun YU TianYi WANG BaoFeng ZHOU JianLiang CHEN HongM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landing site topographic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in Chang’e-3 mission.High-precision topographic products of the landing site with extremely high resolutions(up...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landing site topographic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in Chang’e-3 mission.High-precision topographic products of the landing site with extremely high resolutions(up to 0.05 m)were generated from descent images and registered to CE-2 DOM.Local DEM and DOM with 0.02 m resolution were produced routinely at each waypoint along the rover traverse.The lander location was determined to be(19.51256°W,44.11884°N,-2615.451 m)using a method of DOM matching.In order to reduce error accumulation caused by wheel slippage and IMU drift in dead reckoning,cross-site visual localization and DOM matching localization methods were developed to localize the rover at waypoints;the overall traveled distance from the lander is 114.8 m from cross-site visual localization and 111.2 m from DOM matching localization.The latter is of highest accuracy and has been verified using a LRO NAC image where the rover trajeactory is directly identifiable.During CE-3 mission operations,landing site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products including DEMs and DOMs,traverse maps,vertical traverse profiles were generated timely to support teleoperation tasks such as obstacle avoidance and rover path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3 Yutu rover landing site mapping rover localization descent camera navigation came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