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二)——对实际震例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严川
许力生
+2 位作者
张旭
李春来
许康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01-3614,共14页
为了检验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的实用性,我们利用GPAT反演确定了49次实际地震的震源机制、矩震级和震源深度.为了检验GPAT对地方地震、区域地震以及远震的实用性,我们选用了震级范围约为ML0.2~MS7.0之间的地震与震中距范围约在5~8...
为了检验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的实用性,我们利用GPAT反演确定了49次实际地震的震源机制、矩震级和震源深度.为了检验GPAT对地方地震、区域地震以及远震的实用性,我们选用了震级范围约为ML0.2~MS7.0之间的地震与震中距范围约在5~8000km之间的观测资料.对反演结果的分析表明,利用GPAT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是正确的,利用GPAT获取的矩震级结果是可靠的,而利用GPAT获取的震源深度总体上似乎比常规定位深度深约0.6km.总体而言,GPAT在震源机制、矩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反演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与区域地震
震源机制反演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实际震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被引量:
18
2
作者
严川
许力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55-2572,共18页
基于数十年来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地方和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并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检验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从地震波场概念出发,利用P波初动极性与广义震相振幅构建矢量,建立...
基于数十年来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地方和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并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检验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从地震波场概念出发,利用P波初动极性与广义震相振幅构建矢量,建立反演系统,并给出求解技术;然后,考虑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台站布局、台站数目、随机噪声、震中位置误差、震源深度误差和速度模型误差,分别进行了单一因素影响测试;最后,同时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GPAT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速度模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与区域地震
震源机制反演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数值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二)——对实际震例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严川
许力生
张旭
李春来
许康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甘肃省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01-3614,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4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474046)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检验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的实用性,我们利用GPAT反演确定了49次实际地震的震源机制、矩震级和震源深度.为了检验GPAT对地方地震、区域地震以及远震的实用性,我们选用了震级范围约为ML0.2~MS7.0之间的地震与震中距范围约在5~8000km之间的观测资料.对反演结果的分析表明,利用GPAT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是正确的,利用GPAT获取的矩震级结果是可靠的,而利用GPAT获取的震源深度总体上似乎比常规定位深度深约0.6km.总体而言,GPAT在震源机制、矩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反演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地方与区域地震
震源机制反演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实际震例
Keywords
Local and regional earthquakes
Focal mechanism inversion
Generalized polarity and amplitude technique
Real earthquake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被引量:
18
2
作者
严川
许力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55-2572,共1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2C01)
地震行业专项(201408014)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数十年来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地方和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并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检验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从地震波场概念出发,利用P波初动极性与广义震相振幅构建矢量,建立反演系统,并给出求解技术;然后,考虑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台站布局、台站数目、随机噪声、震中位置误差、震源深度误差和速度模型误差,分别进行了单一因素影响测试;最后,同时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GPAT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速度模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地方与区域地震
震源机制反演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数值实验
Keywords
Local and regional earthquakes
Focal mechanism inversion
Generalized polarity andamplitude technique
Numerical tes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二)——对实际震例的应用
严川
许力生
张旭
李春来
许康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严川
许力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