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俗互动中的地方传统塑造——以青岛即墨小龙山龙牌及相关仪式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光亭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3,共12页
一个地方的信仰符号、仪式得以形成,继而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被塑造为地方传统,这一过程离不开礼俗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地方传统的塑造,既是国家官绅与民间社会上下贯通认同的产物,也形成于民间社会(地方之间、组织之间)内外的礼俗交往... 一个地方的信仰符号、仪式得以形成,继而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被塑造为地方传统,这一过程离不开礼俗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地方传统的塑造,既是国家官绅与民间社会上下贯通认同的产物,也形成于民间社会(地方之间、组织之间)内外的礼俗交往,在这背后又隐含着习得而成的历时延展。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小龙山地区的民俗文物龙牌,最初仅是刻有血腥偈语的铜牌,经过300多年的演变,化身为秃尾巴老李留下的龙牌。龙牌及相关仪式作为地方传统被塑造,得因于农耕文明对国泰民安的同气相求,以及贯通融汇着中国社会上下、内外关系的礼俗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牌 符号 地方传统塑造 礼俗互动 秃尾巴老李传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