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村治研究中的本土化概念生产:问题与反思
- 1
-
-
作者
樊凡
陈毅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研究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出处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41,共13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下陕西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研究》(2021A005)
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分析研究”(2022BZZ096)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上海大都市的实证研究”(2020BDS002)。
-
文摘
概念生产是村治研究本土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概念生产的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连累与其有关的概念、理论和学说。文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通过对村治研究中本土化概念生产现状的追问和反思,发现其中普遍存在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从前提上看,由于很多研究者对源自西方部分国家经验的“国家-社会”二元分析范式的简单套用,常常还难以真正切合中国的实际;二是从过程上看,由于很多研究者对“地方性”与“国家性”二元互竞思维框架的坚持以及对农村社会“地方性”的过度主张,研究视野被不断窄化、乡村治理背后的国家性构建还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三是从结果上看,由于不少研究者对公共价值的不敏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去公共性倾向。文章认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轻视,以及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淡化,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着力从源头克服这些问题,是村治研究本土化健康发展和本土化的村治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
关键词
村治研究
本土化概念生产
国家-社会
地方性-国家性
去公共性
-
Keywords
Rural Governance Research
Localized Concept Creation
State-society
Localness-stateness
De-publicity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