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探索——以巴蜀科技史研究为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查有梁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
文摘
《巴蜀文化通史》中有单独的一卷:巴蜀科技史卷。本文通过介绍巴蜀科技史卷的编写,从而一般地探索"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巴蜀科技史属于"地方科技史"。撰写科技史有三种模式:通史模式;学科模式;融合模式,即分科(或分领域)通史模式。我们认为采用"融合模式"比较适合。具体论述了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巴蜀科学技术成就的内涵;巴蜀科技史有独特的世界意义;巴蜀科技史研究的现状。提出编撰地方科技史的模式探索与选择,指出我们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关键词
地方科技史
巴蜀科技史
编撰模式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文同之自然观与科技事物写意
- 2
-
-
作者
姚远
-
机构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
-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0,共10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7000003)
-
文摘
力图还原北宋文同自然观形成的渊源和科学技术素养与其画风、文风的关联。文同三问神之"不悯""不职"和疑神"何不若向时之速验",强烈谴责其放纵旱魃,置生民于不顾,形成其总体上以对神怀疑、质疑、质问和谴责为主的自然观;他以秦蜀等地的自然造化为师,将客观自然的景与物和主观的情与志高度融合,汇通于儒释道和崇尚道法自然之间而至最高境界;他既"问太虚求所止""问无为最深旨",从而形成其师于道家自然主义的一些核心自然观念,又不为道家的"无为""遁世"所囿,汲取道家自然观为其诗文书画的精髓。他对数学、天文历算、地理等科技事物的记述,反映了其文理融通的学养,并奠定其诗画成就的必备知识基础和知识获取的独特途径。
-
关键词
文同
自然观
道法自然
科学技术事物
陕西地方科技史
-
Keywords
Wen Tong
concept of nature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Taosi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anxi loc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数学人类学:一个新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和平
徐晓光
罗永超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
-
基金
2013年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项目——数学人类学研究——以黔东南地方性知识为研究对象(黔科合J字LKK[2013]28)
凯里学院2012年规划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史研究(Z1209)
2013年贵州省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团队”(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3]27)
-
文摘
简述中国学者研究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现状,分析当前对民族数学文化研究概念的纠结原因,归纳为"民族数学"和"数学人类学"两种不同的说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原因,发现欧美学者提出的"数学人类学"说法更宽泛,易于让学者们接受.介绍研究团队从"民族数学"走向"数学人类学"的研究实践,明确研究方法和内容.并提出开展数学人类学研究的工作思路.
-
关键词
数学人类学
数学文化
民族数学
地方科技史
-
Keywords
mathematical anthropology
mathematical culture
ethnomathematics
history of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类号
O1-0
[理学—基础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