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探索——以巴蜀科技史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查有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巴蜀文化通史》中有单独的一卷:巴蜀科技史卷。本文通过介绍巴蜀科技史卷的编写,从而一般地探索"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巴蜀科技史属于"地方科技史"。撰写科技史有三种模式:通史模式;学科模式;融合模式,即分科... 《巴蜀文化通史》中有单独的一卷:巴蜀科技史卷。本文通过介绍巴蜀科技史卷的编写,从而一般地探索"地方科技史的编撰模式"。巴蜀科技史属于"地方科技史"。撰写科技史有三种模式:通史模式;学科模式;融合模式,即分科(或分领域)通史模式。我们认为采用"融合模式"比较适合。具体论述了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巴蜀科学技术成就的内涵;巴蜀科技史有独特的世界意义;巴蜀科技史研究的现状。提出编撰地方科技史的模式探索与选择,指出我们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技史 巴蜀科技 编撰模式
下载PDF
文同之自然观与科技事物写意
2
作者 姚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0,共10页
力图还原北宋文同自然观形成的渊源和科学技术素养与其画风、文风的关联。文同三问神之"不悯""不职"和疑神"何不若向时之速验",强烈谴责其放纵旱魃,置生民于不顾,形成其总体上以对神怀疑、质疑、质问和... 力图还原北宋文同自然观形成的渊源和科学技术素养与其画风、文风的关联。文同三问神之"不悯""不职"和疑神"何不若向时之速验",强烈谴责其放纵旱魃,置生民于不顾,形成其总体上以对神怀疑、质疑、质问和谴责为主的自然观;他以秦蜀等地的自然造化为师,将客观自然的景与物和主观的情与志高度融合,汇通于儒释道和崇尚道法自然之间而至最高境界;他既"问太虚求所止""问无为最深旨",从而形成其师于道家自然主义的一些核心自然观念,又不为道家的"无为""遁世"所囿,汲取道家自然观为其诗文书画的精髓。他对数学、天文历算、地理等科技事物的记述,反映了其文理融通的学养,并奠定其诗画成就的必备知识基础和知识获取的独特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同 自然观 道法自然 科学技术事物 陕西地方科技史
下载PDF
数学人类学:一个新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和平 徐晓光 罗永超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
简述中国学者研究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现状,分析当前对民族数学文化研究概念的纠结原因,归纳为"民族数学"和"数学人类学"两种不同的说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原因,发现欧美学者提出的"数学人类学"说法更宽泛... 简述中国学者研究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现状,分析当前对民族数学文化研究概念的纠结原因,归纳为"民族数学"和"数学人类学"两种不同的说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原因,发现欧美学者提出的"数学人类学"说法更宽泛,易于让学者们接受.介绍研究团队从"民族数学"走向"数学人类学"的研究实践,明确研究方法和内容.并提出开展数学人类学研究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人类学 数学文化 民族数学 地方科技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