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道德模范精神融入高校德育教育路径研究——以“最美温州人”为例
1
作者 缪克跑 杨雄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21期239-241,共3页
本文利用浙江省温州市10所高校大学生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地方道德模范精神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的影响及地方道德精神作用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道德模范精神学习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实效具有正向影响。... 本文利用浙江省温州市10所高校大学生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地方道德模范精神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的影响及地方道德精神作用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道德模范精神学习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实效具有正向影响。学生家庭的宗教信仰、手机新媒体参与度和亚健康心理状态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实效有消极影响;地方道德模范精神学习作为中介变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手机上思想道德学习参与度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提高,由此提出地方道德模范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道德模范精神 高校德育教育
下载PDF
胡同乡愁的空间道德与地方道德评价——以北京西四地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尚意 许伟麟 成志芬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
依据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北京西四地区为案例地,通过景观观察、实地访谈等方法,尝试回答怎样的胡同乡愁实践是符合道德取向的。首先,从乡的大小、远近、移动性这三个空间维度评价案例地的乡愁实践;其次,... 依据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北京西四地区为案例地,通过景观观察、实地访谈等方法,尝试回答怎样的胡同乡愁实践是符合道德取向的。首先,从乡的大小、远近、移动性这三个空间维度评价案例地的乡愁实践;其次,从人们对身体、生活经验、文化建构的态度这三个维度评价案例地的乡愁实践;最后,列举了案例地的乡愁实践是如何体现创新、与人为善、热爱自然的三种人性的。通过调查发现:第一,空间和地方视角的确可以丰富对乡愁的理解;第二,地理学更关注留住乡愁的空间实践手段,如景观设计和空间利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 空间道德 地方道德 胡同 北京西四地区
下载PDF
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以温州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秀丽 刘修发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4期83-86,共4页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教师驱动与资源驱动学习相结合。当前,地方道德文化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教师驱动与资源驱动学习相结合。当前,地方道德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资源缺乏系统的整理汇编、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资源缺乏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地方道德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进、三到、三式”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道德文化资源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丽 黄继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27-29,共3页
开发和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要努力突破地方道德文化资源转化为... 开发和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要努力突破地方道德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瓶颈,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道德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原文传递
从道德风险视角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家洪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5,共4页
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其正面效应日益凸显。但在其快速扩张的势头下,包含道德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正在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该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防... 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其正面效应日益凸显。但在其快速扩张的势头下,包含道德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正在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该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认为以此推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规范发展
下载PDF
道德,苦难中人的坚守——评凯博文《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
6
作者 杨成胜 金萍 《民族论坛》 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
本文从伦理学、宗教、美学等多个角度对美国著名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的著作《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评述,重点强调了W·H·R·里维斯的思想影响和地方道德经验论。
关键词 道德 伦理学 凯博文 地方道德经验
下载PDF
基于多边缔约博弈的地方政府联合发债机制设计
7
作者 麦丽斯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基于不对称信息下的多边缔约博弈理论,采用隐藏行动下的多边缔约机制设计方法,对联合发债合约达成贝叶斯均衡的条件以及帕累托改进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该机制可以在强调内部监督的同时有效避免地方债自发自还造成的效率低... 基于不对称信息下的多边缔约博弈理论,采用隐藏行动下的多边缔约机制设计方法,对联合发债合约达成贝叶斯均衡的条件以及帕累托改进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该机制可以在强调内部监督的同时有效避免地方债自发自还造成的效率低下,从而弥补宏观治理难以改善地方债公开市场道德风险的缺陷,并在微观机制上进一步约束搭便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地方道德风险
下载PDF
债务纾困与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8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5,共18页
债务置换是把“双刃剑”,在纾困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压力的同时,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本文采用相对估计法和虚拟变量法,科学测度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并利用依申请公开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数据... 债务置换是把“双刃剑”,在纾困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压力的同时,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本文采用相对估计法和虚拟变量法,科学测度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并利用依申请公开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数据,实证研究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比一般企业高7.2个百分点,利息覆盖率是一般企业的61.43%,2014年后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不降反升。第二,债务置换导致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上升,尤其是短期负债风险更加严重。第三,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变化显著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新增专项债券规模(效率)和政府担保资源的影响。第四,债务置换通过提升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为总结债务置换经验教训、深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可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纾困 债务置换 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融资平台过度负债 相对估计法
原文传递
Phronesis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Joint Challenge for Mor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9
作者 Vasiliki Karavako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8期383-394,共12页
Strengthening moral learning may become available to us by bringing phronesis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a common theoretical space. For both Aristotle and Mezirow, the exercise of morality, or rising to the stand... Strengthening moral learning may become available to us by bringing phronesis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a common theoretical space. For both Aristotle and Mezirow, the exercise of morality, or rising to the standard of moral choice, decision, and action, is not the result of an intuitive achievement or a sudden understanding of a morally demanding situation but a lifelong affair. Our strategy here addresses three aims: Firstly, to invoke and reclaim the endemic bond between education in the broader sense of paideia and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reeds to be re-ascribed to moral education. This allows a turn towards qualitative features and makes room for an inclusion of moral education, or values education, within education. Secondly, to portray the exercise of autonomy, choice, and judgment as a result of paideutic development; both theories share the assumption that moral learning rests on constant reflection upon past experiences and the zetesis of future goals. Thirdly, to focus on the way one reclaims the right to exercise judgment, whenever this is required. A joint study of the two theories may enlighten the content of this lifelong reflectiv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RONESIS moral (lifelo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下载PDF
Ethical Standards for Employers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Units: Republic of Macedonia
10
作者 Abdula Aziz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70-375,共6页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public ethics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is more than necessary.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basic values of and the challenges to Macedonian Legal System in this area, and explains the key et...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public ethics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is more than necessary.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basic values of and the challenges to Macedonian Legal System in this area, and explains the key ethical aspects, which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by civil servants, who increasingly have to learn how to perform in accordance with ethical values. 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ze the ethical values of civil servants laid down by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and the Civil Servants Agency in Macedonia, upon which the ethical principles for civil servants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units are intended to be se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thics of civil servants, assessment of best practices, and evalu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dicator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few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xt steps in this process; and some criteria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cal standards civil servants local administration units
下载PDF
西方道德地理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和人工检索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璇 苏提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0,共12页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道德地理相关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对比人工检索和文献阅读的结果,对西方道德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评述。研究结论:①对高中心性和高突现性文献的研究发现,关怀、伦理...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道德地理相关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对比人工检索和文献阅读的结果,对西方道德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评述。研究结论:①对高中心性和高突现性文献的研究发现,关怀、伦理、道德、责任等关键词和远距离的关怀与责任、道德经济与道德消费、地方政治中的不平等与权利问题等三大研究主题构成了道德地理研究的一大理路,侧重阐释“道德的地理”;②早期道德地理著名学者Sack的系列论著并未能成为高引文献,原因一在于其理论的高度抽象和隐晦难解,二在于他试图建构普适的空间道德评判标准,因而很难被实证主义研究者们理解和追随,但他构建的“二元道德论”强调“地理的道德”,是道德地理研究的另一条理路,可以为评判地方道德提供了全面、明确而实用的标准,值得被后续研究发展和深化;③研究同时揭示:囿于数据库数据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单纯依靠文献分析软件的研究方式可能会出现偏差,高质量的人工检索阅读仍是文献研究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地理 科学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萨克 地方道德
原文传递
The False Promise of Kant's Humanity Formula
12
作者 Andrew B. John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11期794-803,共10页
Kant's Humanity Formula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is arguably its most widely preferred formulation, having been defended as a moral principle and employ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moral problems by a numb... Kant's Humanity Formula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is arguably its most widely preferred formulation, having been defended as a moral principle and employ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moral problems by a number of leading contemporary ethicists. For them and many other readers of Kant, the idea that we are not to treat persons as mere means to our own ends but are rather to respect their rational agency as intrinsically valuable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qualifying as, in Kant's words,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In the present paper I argue that the Humanity Formula cannot deliver on this promise. After setting forth three conditions of adequacy for any genuin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I argue that the Humanity Formula, on three textually grounded interpretations each of which has been advocated by a prominent Kantian ethicist, does not satisfy these conditions. Whichever of these textually grounded interpretations is taken, the Humanity Formula is open to compelling counter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ical Imperative Humanity Formula Kant PROMISE
下载PDF
十年:一个中国村庄的道德图景——基于江苏省华宏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露璐 史文娟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8,共9页
中国乡村的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伦理文化传统和道德生活样式,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是理解中国乡村道德发展规律和加强乡村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对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的两次田野调查,还... 中国乡村的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伦理文化传统和道德生活样式,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是理解中国乡村道德发展规律和加强乡村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对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的两次田野调查,还原和呈现村庄的道德状况及发展变化。十年来,华宏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辩证统一的基本规律。传统乡土伦理与现代理性意识交织共融,“半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关系更为复杂。华宏村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示范,充分彰显村庄领袖作为“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始终体现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和实践诉求,凸显农民的主体性和实践智慧,不断巩固和加强村庄伦理共同体建设,实现了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道德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为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村庄 乡村道德 田野调查 地方道德知识”
原文传递
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论纲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露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孕育和生成的基础。中国乡村伦理的系统研究以乡村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伦理为重点,聚焦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厘清中国传统乡村伦...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孕育和生成的基础。中国乡村伦理的系统研究以乡村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伦理为重点,聚焦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厘清中国传统乡村伦理与现代乡村伦理的关系,把握中国乡村伦理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乡村伦理的理论和实践特质,构建既传承中国传统乡村伦理又契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乡村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重塑能够促进乡村发展并回应农民诉求的乡村伦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地方道德知识 伦理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