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瑾 朱子君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采用拓扑结构分析方法与Depthmap软件数据分析,探索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和设计优化策略。运用拓扑关系将建筑空间转化为拓扑节点,并以深圳万科云城设计公社为案例,建立地景建筑外部、内部、交通等空间之间的拓扑关系图解,基于图解探究... 采用拓扑结构分析方法与Depthmap软件数据分析,探索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和设计优化策略。运用拓扑关系将建筑空间转化为拓扑节点,并以深圳万科云城设计公社为案例,建立地景建筑外部、内部、交通等空间之间的拓扑关系图解,基于图解探究其空间的关联、同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地景建筑外部空间拓扑关系构型特征。在拓扑结构与软件数值分析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总结了地景建筑中地上、地表和下沉三类外部空间特征与设计优化策略,为地景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地景建筑 外部空间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拟态式地景建筑设计策略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长安 陶帅 高晓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9期21-26,共6页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形态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城市人口的激增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生态性带来了考验。地景建筑通过对建筑与地形关系的梳理重组,日益成为协调城市与环境空间关系的重要建筑类型...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形态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城市人口的激增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生态性带来了考验。地景建筑通过对建筑与地形关系的梳理重组,日益成为协调城市与环境空间关系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中,拟态式地景建筑作为主要类型之一,通过模仿自然界元素形态与大地景观风貌肌理使建筑融入城市与生态空间中,可以活跃城市空间的枯燥氛围,保持建筑与场所生态空间连续性。该文论述了拟态式地景建筑的概念、内涵及拟态方式,并从自然地貌、自然元素、自然景观三方面对拟态式地景建筑设计策略进行解析,以期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拓展城市开放空间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拟态式地景建筑 形态模拟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双“3E”视角下的地景建筑关键指标研究与实证
3
作者 王昕洁 王玥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49-53,共5页
参照可持续发展“环境-公平-经济”3E体系与“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在此双“3E”视角下导出地景建筑四大关键指标:经济(场容率)、环境(绿容率)、能源(覆盖度)、公平(开放度)。并以亚运场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为例,对四大关键... 参照可持续发展“环境-公平-经济”3E体系与“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在此双“3E”视角下导出地景建筑四大关键指标:经济(场容率)、环境(绿容率)、能源(覆盖度)、公平(开放度)。并以亚运场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为例,对四大关键指标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其应用场景与可行性,为“双碳”目标下的地景建筑的可持续性能定量分析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双3E系统 地景建筑 亚运会
下载PDF
基于行为观察法的地景建筑边界设计与穿行度评估——以广州大剧院为例
4
作者 康子龙 黄瑜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6期51-53,共3页
地景建筑具有模糊建筑与景观边界的特点,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连续性、模糊场地边界、消解建筑边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大剧院为例,通过行为观察法对大剧院分别进行空间观察和边界观察,记录并分析大剧院各个空间的行为类型及其分... 地景建筑具有模糊建筑与景观边界的特点,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连续性、模糊场地边界、消解建筑边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大剧院为例,通过行为观察法对大剧院分别进行空间观察和边界观察,记录并分析大剧院各个空间的行为类型及其分布;对人群热度和边界穿行度进行量化分析。以不同的城市界面为依据拆解建筑边界,对广州大剧院各边界构成要素与边界穿行度进行关联性探索,总结地景建筑边界构成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观察法 地景建筑 边界设计 穿行度
下载PDF
营造整体形态的地景建筑——以月牙人行桥实验设计为例
5
作者 史云杰 施幸未 施惠雯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4期145-147,共3页
文章从营造整体形态的角度出发,基于建筑和景观一体化的关系,探索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指出需要根据积极的空间形态和视觉导向控制对设计策略进行调整,从结构形态方面促进建筑本身与周边景观的融合。以沙家浜时光小镇中三河交汇处为项目... 文章从营造整体形态的角度出发,基于建筑和景观一体化的关系,探索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指出需要根据积极的空间形态和视觉导向控制对设计策略进行调整,从结构形态方面促进建筑本身与周边景观的融合。以沙家浜时光小镇中三河交汇处为项目选址,就结构形态的概念展现了月牙人行桥实验设计的设计过程,设计意图在于解决该地块的空间、形式、交通和景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呈现出结构体系的艺术价值,并努力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结构形态 地形拟态 地景建筑
下载PDF
地景建筑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羿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
地景建筑是在经过对大地形态的回应、介入、重塑、整合之后,表现出水平伸展的大地景观的特征,并最终达到建筑与大地形态同质的一种建筑形态。地景建筑不只是与场地的结合,它不仅打破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界限,而且为建筑、人文与地域... 地景建筑是在经过对大地形态的回应、介入、重塑、整合之后,表现出水平伸展的大地景观的特征,并最终达到建筑与大地形态同质的一种建筑形态。地景建筑不只是与场地的结合,它不仅打破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界限,而且为建筑、人文与地域、生态与科技的平衡寻求到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安曲江运动公园二期项目的简单介绍及对其设计过程的分析,在一种以环境为基础,以周边区位、景观条件、建筑特点等为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研究一种将建筑形态及内部空间布局特点相互结合的地景式商业建筑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空间设计 观设计
下载PDF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佟裕哲 刘晖 《中国园林》 2003年第8期31-38,共8页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继承传统理论用于现代,希望达到地景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互融合,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景建筑理论 园林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观设计
下载PDF
整合自然景观与创造景观元素的地景建筑——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华中建筑》 2016年第5期77-82,共6页
该文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设计愿景、设计分析、设计操作、形态显现和设计展望六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雏形发展到最终形态确立的过程,准确诠释了建筑师如何整合场地周边景观资源和创造丰富多维的景观元素,... 该文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设计愿景、设计分析、设计操作、形态显现和设计展望六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雏形发展到最终形态确立的过程,准确诠释了建筑师如何整合场地周边景观资源和创造丰富多维的景观元素,并最终展现了一个既能融合于环境又能彰显自身独特性和标志性的地景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创造 观元素 地景建筑 山水幻境
下载PDF
结构形态主导下的地景建筑——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治宇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9期70-71,共2页
本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整合城市环境要素,营造积极的空间形态。结构形态主导下的个性化建筑以地形拟态的设计策略构筑出与环境融合的地景建筑,最终强化了更深层面的生态博览园概念。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结构形态 地形拟态 地景建筑
下载PDF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地景建筑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春莉 金岩 《设计》 2018年第21期78-80,共3页
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建筑理念,是乡村建筑多元化的创新途径之一。地景建筑与环境融合能很好地激发城乡建筑活力。笔者从大量案例中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方式总结为三类:建筑整体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和建筑整体布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建筑理念,是乡村建筑多元化的创新途径之一。地景建筑与环境融合能很好地激发城乡建筑活力。笔者从大量案例中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方式总结为三类:建筑整体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和建筑整体布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本文希望通过对地景建筑的改造手法进行研究,对未来乡村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地景建筑 生态 融合
下载PDF
浅谈城市中的地景建筑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苑 周波 《四川建筑》 2016年第6期82-83,共2页
在景观空间不断缩减、用地日益紧张的城市中,地景建筑通过建筑、人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创造出满足当代需求的新型建筑空间,为城市的更新与改善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简要谈谈城市中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它的特点及其对城市未... 在景观空间不断缩减、用地日益紧张的城市中,地景建筑通过建筑、人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创造出满足当代需求的新型建筑空间,为城市的更新与改善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简要谈谈城市中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它的特点及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自然环境 城市
下载PDF
地景建筑设计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逸飞 《智能城市》 2016年第5期258-,共1页
现代建筑越来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场地的界限和关系越来越模糊。更多的建筑师和业主关注建筑与大地景观的关系,这其中的探究成果对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所关注建筑与大地的关系强调的是在自然为上的... 现代建筑越来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场地的界限和关系越来越模糊。更多的建筑师和业主关注建筑与大地景观的关系,这其中的探究成果对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所关注建筑与大地的关系强调的是在自然为上的原则上,探究在大地环境之中,建筑如何使自身形体在满足功能要求和城市地位的前提下与大地融合重构,成为构成大地景观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部分国内外建筑实例的分析,结合当前常用的地景建筑语汇,对建筑在城市和乡村等不同环境下与大地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对探究建筑与场所,建筑与景观的联系上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生长 超越
下载PDF
基于多维整合的地景建筑生态设计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小东 高文桥 徐宁 《中外建筑》 2017年第10期88-95,共8页
当下城市结构形态正经历着急遽异质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公共空间缺乏活力,地景建筑作为联接与缓冲建筑与场地关系的新模式,以其独特的整体性和流动性介入和重塑城市环境,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论文从消解与融合的场地环境处理... 当下城市结构形态正经历着急遽异质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公共空间缺乏活力,地景建筑作为联接与缓冲建筑与场地关系的新模式,以其独特的整体性和流动性介入和重塑城市环境,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论文从消解与融合的场地环境处理、模糊与流动的空间特色营造、水平与拓扑的形体塑造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地景建筑在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公共开放空间连续性以及激发场所活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力求通过城市地表形态的塑造,整合建筑与周边场地的整体环境,进而实现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场地重构 空间整合 形态塑造 多维整合 生态策略
下载PDF
地景建筑设计理论初探——以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颖 《江西建材》 2016年第14期18-19,共2页
地景建筑最初起源于英文词组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直译,有时候也被称作"地形建筑"。地景建筑的形式早在上千年前就已存在,纵贯人类建筑史,早在人类穴居时期,地景建筑便频繁的以各种形式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沿山而凿的各... 地景建筑最初起源于英文词组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直译,有时候也被称作"地形建筑"。地景建筑的形式早在上千年前就已存在,纵贯人类建筑史,早在人类穴居时期,地景建筑便频繁的以各种形式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沿山而凿的各色佛教石窟、寺庙;依山傍水的帝王陵寝,以及沿用至今的陕西窑洞与因纽特人冰屋……都可视为人文景观与大地不断对话的衍生物。中国更是早在秦朝时期就有地景建筑的理论生成,成形于隋唐时代。本文将从地景建筑最初的起源与发展、地景建筑多元化内涵和案例分析等角度对地景建筑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设计理论 美学 生态 园林
下载PDF
谈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景建筑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丛玲玲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3期15-17,共3页
从中国古代自然观出发,阐述了地景建筑的生态学意义,总结了地景建筑设计的三种基本方式,并通过改造案例分析,探索了基于生态策略的地景建筑创作模式,以期为将来的场地、建筑一体化设计提供一种思路,使建筑与自然真正能够和谐共处。
关键词 生态 地景建筑 环境
下载PDF
地景建筑的完型图式及环境心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畅 《华中建筑》 2021年第4期19-22,共4页
地景建筑因其“因地成景”的特点,在选址、造型、体量和选材诸要素中,选址作为先决条件最为重要。立足于建筑学前辈风水学研究的基础,笔者从典型的地景建筑案例中总结出聚势、塞隘、束脉、点穴、附崖、押角六种完型图式,分析其与地形环... 地景建筑因其“因地成景”的特点,在选址、造型、体量和选材诸要素中,选址作为先决条件最为重要。立足于建筑学前辈风水学研究的基础,笔者从典型的地景建筑案例中总结出聚势、塞隘、束脉、点穴、附崖、押角六种完型图式,分析其与地形环境的同构关系及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探究格式塔完型理论与风水学理论的契合之处,进一步揭示乡土栖居经验和生存智慧对人们深层心理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地形环境 完型 先验心理
下载PDF
传统窑洞民居对现代地景建筑的启示与设计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萌 黄迪 +2 位作者 肖湘东 陈星 杨楠 《华中建筑》 2021年第9期138-142,共5页
我国传统窑洞民居是人类早期文明进步的活化石,是前人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物质显现,而国内地景建筑在探索初期普遍存在对旧时场景生硬重现、建造表达方式上不够纯熟等问题,导致建筑与它所在的环境存在冲突的现象。基于这一问题,通过大... 我国传统窑洞民居是人类早期文明进步的活化石,是前人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物质显现,而国内地景建筑在探索初期普遍存在对旧时场景生硬重现、建造表达方式上不够纯熟等问题,导致建筑与它所在的环境存在冲突的现象。基于这一问题,通过大量收集相关案例、阅读文献资料、实践改造窑洞项目等方式融合贯通,挖掘出传统窑洞民居在建筑空间上的特性和蕴涵的文脉、哲学、生态等内在价值给现代地景建筑在建造方式、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上以启示,结合现代优秀的地景建筑案例,将传统窑洞民居建筑对现代地景建筑的启示升华到新的高度以适应当下的社会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民居 地景建筑 建筑语言 空间特性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研究
18
作者 靳维 张险峰 《城市建筑》 2014年第32期56-56,共1页
本文以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不足、空间品质不高的现状,探讨了环境行为学与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的关联机制,从人们行为模式的目的性、复杂性及细节性三个层面,建构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 本文以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不足、空间品质不高的现状,探讨了环境行为学与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的关联机制,从人们行为模式的目的性、复杂性及细节性三个层面,建构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 地景建筑 外界面 活力营造
下载PDF
分形思想在地景建筑形态生成中的转译
19
作者 李明娟 孟培 《艺海》 2014年第12期97-99,共3页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代都市,"地景建筑"作为一种能整合城市各要素的新兴建筑类型,虽有多个案例珠玉在前,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理论指导体系。文章立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宏观视角,借助对建筑设计颇有影响力的分形理论作为指导工...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代都市,"地景建筑"作为一种能整合城市各要素的新兴建筑类型,虽有多个案例珠玉在前,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理论指导体系。文章立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宏观视角,借助对建筑设计颇有影响力的分形理论作为指导工具,在重新解读建筑与地形关系的基础上,梳理出地景建筑形态的非线性生成策略,希翼对今后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建筑 复杂性科学 分形思想 建筑
下载PDF
有机非线性视角下的地景建筑
20
作者 杜钊 王贺 《建筑与环境》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地景建筑来源于大地艺术,是一种表现出大地景观特征的建筑,形态上呈现出水平延展性,与大地肌理及周围景观相融合.还原、延续、并扩展地表形态。而在21世纪的建筑发展潮流中,有机与非线性这两个关键词也被抬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 地景建筑来源于大地艺术,是一种表现出大地景观特征的建筑,形态上呈现出水平延展性,与大地肌理及周围景观相融合.还原、延续、并扩展地表形态。而在21世纪的建筑发展潮流中,有机与非线性这两个关键词也被抬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本文尝试将有机非线性理论引入到地景建筑,阐释了如何运用有机非线性思维去思考地景建筑机制,最后架构出一个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和谐相处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非线性 大地 艺术地景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