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地温场建立及地热系统发育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朱铁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5,共8页
针对断陷盆地中央隆起带地热能开发地温场建立难度大的实际,采用井筒测温法、SiO2地热温标、钾镁地热温标、钠钾地热温标等建立地温场,研究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地温场发育模式。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沙二段—第四系可以划... 针对断陷盆地中央隆起带地热能开发地温场建立难度大的实际,采用井筒测温法、SiO2地热温标、钾镁地热温标、钠钾地热温标等建立地温场,研究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地温场发育模式。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沙二段—第四系可以划分为地表变温带、第一增温带、第一保温带、第二增温带、第二保温带、第三增温带和第三保温带共7个温度带。采用SiO2、钾镁、钠钾地热温标等方法求取了地温。综合研究区内地层对比、构造、储层、测井等地质研究成果,利用测温及化验资料,垂向上划分了6个砂组,建立了地温场的地质模型。地温梯度变化主要受中央隆起带底部塑性物质、主断裂分布、岩性、地层层位、砂地比控制。根据中央隆起带的地热成因及发育特征、温度及产水量,建立了该区的地热系统发育模式,划分为热扩张带、高温裂隙带、高温致密带、中温致密带、中温热水带、低温热水带和封盖带7层结构,从热源、盖层、热储层、热流通道、封闭性几方面分析了地热系统发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隆起带 地温场 SiO2地热温标 控制因素 地热系统发育模式
下载PDF
山区带状交通工程物探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芳凝 刘志清 +5 位作者 王思锴 马海志 李添才 赵振国 王晨涛 肖西卫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期17-25,共9页
山区带状交通工程物探通常面临崎岖地形、高山峡谷、飞水暗河、植被茂盛、陡倾地层等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影响。当前,针对山区的物探方法手段单一、技术思路不开阔、数据信息严重不足,存在勘察盲区,尚未形成技术体系,难以有效提导钻... 山区带状交通工程物探通常面临崎岖地形、高山峡谷、飞水暗河、植被茂盛、陡倾地层等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影响。当前,针对山区的物探方法手段单一、技术思路不开阔、数据信息严重不足,存在勘察盲区,尚未形成技术体系,难以有效提导钻探,存在重大地质风险,严重影响后续勘察设计和工程造价。以崎岖山岭DGT深埋长隧道紧邻断裂带和高山峡谷BFSH深埋特长隧道穿越地热发育区勘察项目为依托,运用大数据思维,对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航空物探、广域频电磁法、地震微动以及井中物探等新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试验攻关综合物探技术在山区勘察的有效性,揭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工程物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综合利用遥感、地质、钻探、试验等勘察技术,建立了“空天地”+“工可-初勘-详勘”多场源一体化勘察模式,形成了数据量大、属性要素全面、动态的勘察大数据,准确识别了断裂带、地热性质、围岩质量和岩土分界面,为优化线路和钻探选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案例研究,认为运用大数据思维可以提高山区工程勘察设计水平,采用综合技术可以提高地质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带状交通工程 深埋特长隧道 断裂带 地热发育 大数据 综合物探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五朵金花”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琦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4-199,共6页
通过 1∶ 2 0× 10 4区域化探资料的开发 ,研究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和都江堰等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的“五朵金花”的地球化学背景和农业必需元素、生态环境和地热的元素异常发育特征 。
关键词 元素背景 农业必需元素 生态环境 地热发育 水体色彩成因 四川 旅游资源 九寨沟 青城山 峨嵋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