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温标重建沉积盆地热史的能力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施小斌 汪集旸 罗晓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6-392,共7页
通过对理论热史模型的正反演计算,对现今沉积盆地热史研究中两类常用的古温 标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在恢复盆地热史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类 古温标都不能可靠地反映整个受热过程,镜质体反射率只能恢复样品经历的... 通过对理论热史模型的正反演计算,对现今沉积盆地热史研究中两类常用的古温 标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在恢复盆地热史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类 古温标都不能可靠地反映整个受热过程,镜质体反射率只能恢复样品经历的最高古地温,磷 灰石裂变径迹可以重建近期降温过程,两类古温标存在互补性.同时指出这一结果是由古温 标本身的成熟演化机制决定的.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密切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联合多种 方法和手段,才有可能使热史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温标 沉积盆地 地热史 重建能力
下载PDF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储层包裹体特征与地热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小平 王伟栋 +1 位作者 祖颖 沈忠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通过对苏丹 M盆地的油气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发现该区以石英包裹体为主 ,长石包裹体较少。由于成岩作用较弱 ,石英次生加大边不发育 ,原生包裹体少见 ,工业油流井以油气包裹体为主 ,含量大于 70 % ,盐水包裹体小于 30 %。包裹... 通过对苏丹 M盆地的油气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发现该区以石英包裹体为主 ,长石包裹体较少。由于成岩作用较弱 ,石英次生加大边不发育 ,原生包裹体少见 ,工业油流井以油气包裹体为主 ,含量大于 70 % ,盐水包裹体小于 30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和盐度研究表明 ,该盆地有 3次大规模的流体运动 ,两次与油气运聚有关 ,一次可能与深部热流体运动有关。经过石英次生加大边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对该盆地古地温进行恢复发现在白垩系末古地温梯度为 3.0℃ /10 0 m,与现今地温梯度 2 .6℃ /10 0 m相比略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包裹体 均一温度 地热史 萨加隆起
下载PDF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 被引量:133
3
作者 任战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9-349,共11页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的热历史.不同构造单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为3.3-4.1℃/100m,大地热流值为81-95mW/m2,高于盆地现今的平均地温梯度(2.80...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的热历史.不同构造单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为3.3-4.1℃/100m,大地热流值为81-95mW/m2,高于盆地现今的平均地温梯度(2.80℃/100m)及平均大地热流值(63mW/m2).这次热事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及大气田的形成.另外,在20-23Ma前,发生了一期显著的冷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地热史
下载PDF
沉积盆地地热史模拟方法及简要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薛爱民 杨小毛 廖静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沉积盆地的地热史模拟是目前盆地动态模拟的重要内容.盆地热史研究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及定量研究的过程,而且这一研究仍在继续深入.目前,盆地热史反演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目前一些常用的盆地地热史研究方法和手段作概要总结,并加以简... 沉积盆地的地热史模拟是目前盆地动态模拟的重要内容.盆地热史研究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及定量研究的过程,而且这一研究仍在继续深入.目前,盆地热史反演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目前一些常用的盆地地热史研究方法和手段作概要总结,并加以简要的评述,尤其着重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地热史反演方法——利用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_0资料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沉积盆地的地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 地热史 镜质体反射率 R0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裂变径迹法在研究盆地地热史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建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介绍了裂变径迹法的基本原理、退火机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最常用于该方法的磷灰石及锆石是广泛分布于沉积岩中的矿物,其退火温度与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有关。磷灰石退火带大致相应于低熟-成熟原油阶段,其完全退火温度一般为12... 本文介绍了裂变径迹法的基本原理、退火机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最常用于该方法的磷灰石及锆石是广泛分布于沉积岩中的矿物,其退火温度与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有关。磷灰石退火带大致相应于低熟-成熟原油阶段,其完全退火温度一般为125°C。除径迹密度(表观年龄)外,径迹长度及其分布的变化也与古地温有关。该方法与其它地温常数相结合,可用以确定冷却事件(上升剥蚀)和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热事件的时间及强度。文中列举了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及以色列南部Ramon 1井资料说明它们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地热 地热史 裂变径迷法
下载PDF
油气盆地地热史恢复方法 被引量:79
6
作者 胡圣标 张容燕 周礼成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年第4期52-54,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古温标恢复含油气盆地或烃源岩热史的三种基本方法:即随机反演法,古地温梯度法和古热流法,并阐述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此外,特别强调了古温标热史恢复的局限性。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古温度 热演化 地热史 石油天然气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地热史与油气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昭年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6-42,共7页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区域隆起背景上形成的新生代板内裂陷。其构造演化经历了穹窿作用→火山作用→裂陷作用→热沉降作用等阶段,盆地形成机制属“主动裂陷”。利用研究区镜煤反射率(R0)实测值的统计分析资料,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区域隆起背景上形成的新生代板内裂陷。其构造演化经历了穹窿作用→火山作用→裂陷作用→热沉降作用等阶段,盆地形成机制属“主动裂陷”。利用研究区镜煤反射率(R0)实测值的统计分析资料,采用Royden和Keen提出的有岩脉侵入的非均匀伸展地热史模型,重建古热流和古地温,并计算成熟度C值。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凹陷的沙三段生油岩已进入生油窗;在凹陷的东部陡坡带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史模型 古热流 古地温 生油窗 油气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热史模拟方法探讨
8
作者 刘翠荣 陈发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松辽盆地热史模拟方法探讨刘翠荣,陈发景(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在盆地模拟系统中,沉积盆地的热史分析不仅是评价油气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划分盆地性质和类型的重... 松辽盆地热史模拟方法探讨刘翠荣,陈发景(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在盆地模拟系统中,沉积盆地的热史分析不仅是评价油气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划分盆地性质和类型的重要依据,不同性质的盆地其热流值是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地热史 模拟法
下载PDF
西藏伦坡拉盆地地热史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建 虞显和 +1 位作者 杨俊红 刘明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21,共3页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侧藏北湖区 ,为早第三纪狭长断坳叠置盆地 ,存在丁青湖组和牛堡组两套含油气系统。在地史模拟的基础上 ,选取适当地热史参数 ,对盆地地热史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反映了其地温场具有高热流值、高地温梯...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侧藏北湖区 ,为早第三纪狭长断坳叠置盆地 ,存在丁青湖组和牛堡组两套含油气系统。在地史模拟的基础上 ,选取适当地热史参数 ,对盆地地热史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反映了其地温场具有高热流值、高地温梯度的特征。现今地温梯度在 5 .0~ 7.0℃ /( 1 0 0 m) ,古地温梯度略低 ,高地温场延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史模拟 地温梯度 伦坡拉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与地热史 被引量:67
10
作者 赵孟为 Behr,HJ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2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庆36井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为0.61%~1.06%,其碳化梯度(Rm/km)较高,达0.36%。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表明,该盆地中生代古地温梯度可达35~57℃/km,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其它地温分析结果支持这... 鄂尔多斯盆地庆36井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为0.61%~1.06%,其碳化梯度(Rm/km)较高,达0.36%。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表明,该盆地中生代古地温梯度可达35~57℃/km,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其它地温分析结果支持这一推论。推测高古地温梯度的原因可能是中生代时地壳厚度较薄和中侏罗世末一期热事件。讨论了高古地温梯度对于油气形成与勘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 梯度 地热史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利用多种古地温计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地热史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何生 陶一川 姜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根据实测地温资料和岩石骨架热导率测试结果对本区今地温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反演古热流、成岩期原生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分析研究了本区的地热演化,所获得的认识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 根据实测地温资料和岩石骨架热导率测试结果对本区今地温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反演古热流、成岩期原生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分析研究了本区的地热演化,所获得的认识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史 液包体 古热流 古地温计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苏北地区中、古生界地热史恢复和生烃史模拟
12
作者 孙珍 徐守礼 +2 位作者 王良书 李成 郭随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苏北盆地为一新生代形成的拉张盆地,震旦纪至白垩纪地层构成了盆地的基底,本文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盆地基底演化和盆地形成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古地热史恢复和生烃史模拟并依次叠加,得到了部分钻井的有机质的成熟度(R0值)。其结果... 苏北盆地为一新生代形成的拉张盆地,震旦纪至白垩纪地层构成了盆地的基底,本文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盆地基底演化和盆地形成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古地热史恢复和生烃史模拟并依次叠加,得到了部分钻井的有机质的成熟度(R0值)。其结果基本上与地层实测(R0)值相吻合,为构造演化复杂的苏北地区中、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并可作为该区进一步油气远景评价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地热史 有机质成熟度 生烃 油气藏
下载PDF
沉积盆地热史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璞 刘万洙 王东坡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沉积盆地的热量有两种来源──基底传导热量和放射性产热.盆地热史分析就是要再现盆地内各沉积层序的地温演变过程.热史研究方法主要有钻孔测温法、模拟计算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介绍模拟计算法在克拉通盆地、拗拉槽盆地和大陆边缘... 沉积盆地的热量有两种来源──基底传导热量和放射性产热.盆地热史分析就是要再现盆地内各沉积层序的地温演变过程.热史研究方法主要有钻孔测温法、模拟计算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介绍模拟计算法在克拉通盆地、拗拉槽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地质温度计法中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法以及伊──蒙转变率法.气液包裹体法、热年代学方法和裂变径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地热史 热量
下载PDF
从海相地层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探讨楚雄盆地的热史及剥蚀史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彤楼 金之钧 +2 位作者 汤良杰 周雁 李儒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是恢复沉积盆地热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楚雄盆地海相地层热历史及地层剥蚀量。本区测试的各个样品的单颗粒年龄分布特征总体上集中程度不太好,分散性较强,反映这些样品可能均...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是恢复沉积盆地热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楚雄盆地海相地层热历史及地层剥蚀量。本区测试的各个样品的单颗粒年龄分布特征总体上集中程度不太好,分散性较强,反映这些样品可能均未经历125℃以上的完全退火;封闭径迹长度的分布特征反映本区具有较复杂的热史,这可能与楚雄盆地构造变动强烈并伴有多期次火山活动有关。裂变径迹反映本地区3个主要不整合(D1/O2、T3/D2、K2/J2)具不同的剥蚀量,表明楚雄盆地曾有较为复杂的剥蚀史:其中云参1井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分别为220m(D1/O2)、180m(T3/D2)和105m(K2/J2);云龙凹陷露头剖面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为263m(D1/O2)、149m(T3/D2)和280m(K2/J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地热史 剥蚀 楚雄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小平 王俊芳 李洪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R.)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两种古温标,对苏北盆地高邮坳陷进行了古地温梯度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平均古地温梯度为40.8~41.3℃/km,高于现今平均地温梯度.同时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热演化史的正演模拟,高...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R.)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两种古温标,对苏北盆地高邮坳陷进行了古地温梯度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平均古地温梯度为40.8~41.3℃/km,高于现今平均地温梯度.同时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热演化史的正演模拟,高邮凹陷K2t时期至E2s2时期平均古地温梯度近于41.0℃/km;之后随着构造沉降的停顿,平均地温梯度逐渐降低,Ny期至今地温梯度近于29.0℃/km.模拟结果为该区生排烃史及油气成藏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温 地热史 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 裂变径迹 高邮凹陷
下载PDF
地热参数及边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丽华 张靖 +1 位作者 孟元林 郝英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了提高地热史的模拟计算精度,改进了地层热导率的计算公式和岩石骨架热导率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地热场方程边界温度和深度的取值问题,应用大地热流的再分配原理确定了虚拟井的古大地热流,从而实现了用1口井的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 为了提高地热史的模拟计算精度,改进了地层热导率的计算公式和岩石骨架热导率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地热场方程边界温度和深度的取值问题,应用大地热流的再分配原理确定了虚拟井的古大地热流,从而实现了用1口井的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全盆地的模拟与评价。新完钻的汤参2井所揭示的资料证明了这些改进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史 热导率 地热 盆地模拟 油气生成
下载PDF
基于返揭法的东营凹陷古地热场三维动态模拟
17
作者 李星 廖莎莎 +2 位作者 周霞 张志庭 孙旭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40,共7页
返揭法是利用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基底热流和沉积层物性参数来确定盆地内各地层的热流及地下温度场分布的一种方法。将基于这一方法研发的软件与基于角点网格建立的三维构造-地层格架模型耦合起来,以东营凹陷的实际数据... 返揭法是利用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基底热流和沉积层物性参数来确定盆地内各地层的热流及地下温度场分布的一种方法。将基于这一方法研发的软件与基于角点网格建立的三维构造-地层格架模型耦合起来,以东营凹陷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热史反演和古地热场重构,计算并显示了该凹陷在各演化时期的温度和热流三维分布状态。盆地基底古热流是实现盆地地热场模拟的基础边界参数条件,与其他方法相比,返揭法的优点是在计算盆地基底古热流时,可以避开因为构造-岩浆热事件造成的局部古大地热流值异常,而直接采用较稳定的地幔热流值来反演求解。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较小,只要将该模拟模块与附加地热场模拟模块集成起来,便可完整地实现复杂盆地的古地热场演化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揭法 地热史 油气成藏数值模拟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黔南坳陷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埋藏史与热史研究——以贵都地1井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国权 李小盼 +4 位作者 淡永 梁彬 张庆玉 李景瑞 季少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0-767,共8页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黔南坳陷最重要的页岩气目标层之一。为探究牛蹄塘组泥页岩的生烃演化史,文章以黔南坳陷贵都地1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等方法,对贵都地1井牛蹄塘组埋藏史与热史进行重建。...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黔南坳陷最重要的页岩气目标层之一。为探究牛蹄塘组泥页岩的生烃演化史,文章以黔南坳陷贵都地1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等方法,对贵都地1井牛蹄塘组埋藏史与热史进行重建。结果表明:牛蹄塘组泥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为I型,已达到过成熟阶段,整体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牛蹄塘组泥页岩经历了中寒武世早期—中奥陶世(466~508 Ma)的生油期和中奥陶世—中三叠世(236~466 Ma)的生气期,在中三叠世晚期(约230 Ma)达到最大埋深5740 m,最高温度约215℃;具有“短暂生油,持续生气”的特征;高热演化背景下的生烃过程为页岩气富集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但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抬升剥蚀对页岩气保存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埋藏 地热史 成熟度 贵都地1井 黔南坳陷
下载PDF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千玮 张遂安 +3 位作者 卢凌云 马雄强 夏立满 孙延明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需要恢复不同地史时期的古地温梯度、煤系古地温和古埋深。在分析研究各种已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沁水盆地的实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恢复地热史的方法:即以现今地温梯度将今论古,通过古地温计...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需要恢复不同地史时期的古地温梯度、煤系古地温和古埋深。在分析研究各种已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沁水盆地的实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恢复地热史的方法:即以现今地温梯度将今论古,通过古地温计多重验证,不但考虑到地壳的冷却系数、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区域地热场特征和差别,同时也将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体现到模式中去。根据恢复的地热史,模拟计算了镜煤反射率值。经与实测镜煤反射率值对比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近似。说明这一方法可以恢复地史各个时期的古地温梯度及煤系古地温,同时大大提高了古地温梯度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构造热演化 地热史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煤成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汪正江 陈洪德 +1 位作者 张锦泉 侯中健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储集层、封盖条件及运移聚集特征的研究 ,认为盆地内部二叠系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 ,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沉积体系的控制。特别是山 2期和盒 9期的河流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 ,它们是盆内二叠...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储集层、封盖条件及运移聚集特征的研究 ,认为盆地内部二叠系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 ,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沉积体系的控制。特别是山 2期和盒 9期的河流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 ,它们是盆内二叠纪煤成气藏的主力气层 ;并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恢复了盆地的地热史划分出二叠纪煤成气运移的 3个阶段 ,从而得出了二叠纪煤成气最后成藏期为中新世早期 (喜山构造旋回 ) ,成藏期晚 ,生气、供气时间长、量大 ,有利于形成大型煤成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期盆地 沉积体系 煤成气藏 地热史 地层封闭 储集层 封盖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