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1世纪的地球科学体系与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学伦 杨作升 武心尧 《中国地质教育》 1997年第2期5-7,36,共4页
一、新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人类拥有一个地球。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从事一切活动的自然环境,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超过自然力,人类的... 一、新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人类拥有一个地球。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从事一切活动的自然环境,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超过自然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如今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包括自然灾害)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它们都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体系 地球科学家 面向21世纪 教学改革 技术子系统 地球科学研究 交叉渗透 人类生存 中国21世纪议程 跨学科
下载PDF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问题研究:兼论沱沱河区域化探异常集群 被引量:8
2
作者 奚小环 李敏 +3 位作者 刘荣梅 刘长征 许光 任智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6-214,共19页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以成矿物质为主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背景,主要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成壳、成岩、成矿与成晕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规律。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是基于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级次建立的研究框架,包括成矿地球化学块体...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以成矿物质为主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背景,主要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成壳、成岩、成矿与成晕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规律。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是基于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级次建立的研究框架,包括成矿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成矿地球化学区域分带理论、成矿地球化学次级分带理论和成矿地球化学原生分带理论,主要研究成矿省(域)、成矿区带、成矿亚带和矿床等各级次成矿地球化学问题。在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长期形成的区域、普查与详查化探工作程序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体系和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系统研究不同层级的成矿与找矿地球化学问题。各体系之间既密切相关地联系在一起,又具有独立的研究内涵与范畴。本文结合西南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区域化探异常集群的重大发现,主要讨论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及相关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体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球化学块体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系列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次级分带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原生分带理论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
下载PDF
成矿地球化学体系自组织现象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3
作者 任启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概率极低的自然过程,它是在特殊的地质-物理化学条件下发生的。在什么条件下成矿物质如何集中,这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在成矿过程中不断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并通过流动、扩散、弥散进行质量传输,体系不断... 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概率极低的自然过程,它是在特殊的地质-物理化学条件下发生的。在什么条件下成矿物质如何集中,这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在成矿过程中不断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并通过流动、扩散、弥散进行质量传输,体系不断与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它们都是开放的非平衡热力学体系,严格说来,研完成矿过程应该采用与此相适应的非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化学和流体力学的)方法,才能正确地揭示成矿机制。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在开放体系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当体系参量达到并超过某一阀值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体系 成矿过程 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物质 矿床地球化学 金属矿床 成矿机制 化学动力学 非平衡热力学 生物化学反应
下载PDF
地球内部物理和演化的几个核心论题:Ⅱ.地球动力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胜早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64-480,共17页
生成于岩石圈底部的“大陆根”与地幔羽的形成过程有关。其主要证据来自3-D地震成象和实验、数值模拟结果。地幔上涌和地幔下涌分别代表高温、低速带和低温、高速带。长波长的地幔构造与表层构造特征相关。地球内部边界层——热边界层... 生成于岩石圈底部的“大陆根”与地幔羽的形成过程有关。其主要证据来自3-D地震成象和实验、数值模拟结果。地幔上涌和地幔下涌分别代表高温、低速带和低温、高速带。长波长的地幔构造与表层构造特征相关。地球内部边界层——热边界层或化学边界展将对全球动力体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因此,深入研究这些边界层的结构、形态、热力学和物理化学特性.对解决地幔整体对流与成层对流体系中某些相冲突的问题具有关键意义。全球地震成象和深源地震资料表明,某些破碎的早期俯冲板片可能连续或间断性地下沉到核-幔边界处,井返回到起源于该边界层的地幔羽中。今后的任务不是重提地幔整体对流或是成层对流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两者的统一模式。整体地幔对流体系在时间和空间演化过程中与成层对流、局部小规模对流或次生对流相伴生的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将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体系 地幔对流 核幔边界 地球内部物理
下载PDF
发展地球科学大体系理论 开拓人类文明的新前景
5
作者 陈荫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3-15,共3页
生态环境在恶化,资源在消耗,人口在增长,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需要迅速发展高科技,研究新政策。 本文从人类需要及科学理论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地球科学各门类的大体系综合理论跃迁的观点,提出以地球深源岩浆热动力为主链的岩石圈、水圈、... 生态环境在恶化,资源在消耗,人口在增长,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需要迅速发展高科技,研究新政策。 本文从人类需要及科学理论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地球科学各门类的大体系综合理论跃迁的观点,提出以地球深源岩浆热动力为主链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态环境圈的总体物质-热力运动的综合性理论建立新型高技术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大体系理论 垂直动力链 能源—资源系列
下载PDF
第2届地球观测峰会决定建立综合地球观测体系
6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1,共1页
关键词 第2届地球观测峰会 综合地球观测体系 日本 徐冠华
下载PDF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於崇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67-289,共23页
本文以地球化学作用与其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为指导思想,将地质区域和各种地质体视为动力学体系,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云南个旧钖、多金属成矿区的研究,讨论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揭示了沉积过程的地球... 本文以地球化学作用与其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为指导思想,将地质区域和各种地质体视为动力学体系,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云南个旧钖、多金属成矿区的研究,讨论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揭示了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旋回性,并用动力学体系分析阐明每一旋回的时间结构。花岗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与对流驱动的热重力扩散作用相结合导致了岩体内痕量元素的化学分带。岩浆期后体系系由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复杂的反应-输运网络所构成,其拓朴结构使体系产生异常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的实验测定建立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典型矿田内热液流体的流速场与温度场。 地球化学全过程的时间结构可以归结为热力学分枝的分支在时间上的展开或多阶耗散结构的阶梯。地球化学场的空间结构产生于耗散结构的局域化和化学波的成生与传播。成矿区域是囿于有界介质内的局域化耗散结构。不同反应前锋的差速前进从而产生不同物种的分异沉淀使成矿区域出现化学分带。成矿源区起因于某种化学反应核心或特殊的物理边界所产生的局域不均一性。 对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金属矿源学、历史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作用 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化学场 时-空结构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耗散结构 化学波 化学分带
下载PDF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伟宏 李小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6-41,共6页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科学体系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下载PDF
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家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问题谢家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关键词地球表层,系统观,地球科学体系近些年来,我在探讨现代水利的性质问题 ̄[1]的过程中,深深感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史的必要性和... 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问题谢家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关键词地球表层,系统观,地球科学体系近些年来,我在探讨现代水利的性质问题 ̄[1]的过程中,深深感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我在此次地球表层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层 系统观 地球科学体系
下载PDF
国家形象构成体系及其建模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灵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以地球圈层构造模型为类比,以"源像"和"化像"为次级形象体系,以"硬形象"和"软形象""我象"和"他象"为再次级形象体系,呈...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以地球圈层构造模型为类比,以"源像"和"化像"为次级形象体系,以"硬形象"和"软形象""我象"和"他象"为再次级形象体系,呈现了一个融整体观、动态平衡观、辩证观和建构观为一体的国家形象生态体系。基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碎片化不足,遵循自内到外、由主体到客体的基本建构逻辑,建构的是一个三级形象体系结构,以期形成更加系统辩证的国家形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建构 源像 化像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
下载PDF
试论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欢 宋书巧 周兴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数字地球是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 ,数字地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支撑 ,由此构筑了数字地球技术体系 .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科学研究领域 ,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
关键词 数字地球 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技术体系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地球化学异常的共轭现象及其分形数学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永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地球化学异常的共轭现象及其分形数学结构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非平衡地球化学体系所谓“找矿”的实质就是寻找在特定尺度以上的地球化学正异常。因此,正异... 地球化学异常的共轭现象及其分形数学结构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非平衡地球化学体系所谓“找矿”的实质就是寻找在特定尺度以上的地球化学正异常。因此,正异常研究及在找矿方面的贡献一直为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共轭现象 分形数 地球化学体系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矿源层(岩) 分维结构 地质地球化学 元素迁移
下载PDF
论数字地球概念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利好 《中国地质教育》 2000年第2期29-30,共2页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为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地球科学技术的整合与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和巨大的推动力。AL Gore(1998)在其著名的演讲中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为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地球科学技术的整合与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和巨大的推动力。AL Gore(1998)在其著名的演讲中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决策,农业、灾害、资源全球变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数字地球”的概念反映了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发展措施。我国在“数字地球”概念的战略构想和巨大影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学 “数字地球”科学体系 课程建设 “数字地球”战略 补修 整合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决策 硕士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4
作者 陈银汉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7-27,16,共12页
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是七十年代来建立和发展的边缘学科,它以多数直径为10微米以下,矿物中相对封闭的地球化学体系(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地质作用过程物质组分的物理状态以及查定物理状态、成分演化与条件之间的定量关... 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是七十年代来建立和发展的边缘学科,它以多数直径为10微米以下,矿物中相对封闭的地球化学体系(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地质作用过程物质组分的物理状态以及查定物理状态、成分演化与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是地质学研究在微观世界向定量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地球化学体系 地球化学研究 物质组分 物理状态 地质学研究 组分分布 成因关系 体积百分数 查定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治方式新可能
15
作者 单凯 丰家峰 +2 位作者 朱雨波 贾中辉 黄金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48-756,共9页
为研究全球变暖的成因,测算了过去50年人类消耗的能源量,其值远低于同时期地球的累积热量值,可推出全球变暖并不单纯是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对地磁特点及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地球磁场的破坏,导致地球接收了过量的太阳辐射极有可能是全球... 为研究全球变暖的成因,测算了过去50年人类消耗的能源量,其值远低于同时期地球的累积热量值,可推出全球变暖并不单纯是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对地磁特点及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地球磁场的破坏,导致地球接收了过量的太阳辐射极有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人类近二百年大量使用低频、低级能的电磁能所累积的能量及其频率变化有可能没有逃逸出地磁层,造成地球磁层能量驻波构架和磁鞘的局部破坏,导致大量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地球磁层内部。同时,地磁层能量密度的改变扰动了地球在太阳系张拉整体装置中的平衡,使地球向太阳靠拢,从而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只有找出“地球生存环境极限值”,制定人类与地球和平相处的一系列生存规则,才能系统解决全球变暖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地磁破坏 地球热能储存体系 人类与地球和平相处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力 金强 +3 位作者 刘永昌 程付启 王政军 吴远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9,共8页
针对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来源多、成因复杂的问题,以烃源岩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天然气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还考虑了伴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等,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认为孤西断裂... 针对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来源多、成因复杂的问题,以烃源岩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天然气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还考虑了伴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等,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认为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呈规律性变化,自西往东由油型气逐渐过渡到煤成气:其中渤深6潜山天然气由源自渤南洼陷Es4上高熟油型气和Es3下油型伴生气混合而成;渤古4潜山以Es4上生成的高成熟油型气为主,混有源自C-P的煤成气;孤北潜山第二排山天然气由煤成气和油型气混合而成;第三和第四排山则主要为C-P来源的煤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成因类型 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孤西断裂带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培养跨世纪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的思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云棠 赵连泽 陈培荣 《中国地质教育》 1998年第3期5-8,共4页
为了谋求人类与地球和谐、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地球,重新构建地球科学新的知识体系,即把传统的服务于狭义的经济利益的微观地质学,改造发展为全方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注重宏观研究的地球科学体系。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 理科基础 地质学专业 跨世纪 大地学 研究生 优秀学生 地球科学体系 学科方向 科研训练
下载PDF
High Pressure-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Analysis of Ice-Water Equilibrium at 1.5-5.0 GPa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有生 郑海飞 +3 位作者 谢鸿森 张月明 徐惠刚 郭捷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Water is the most active component in all geological systems. It has an importanteffec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nerals and melts. It also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volutionof the Earth. Accurate thermodynamics ... Water is the most active component in all geological systems. It has an importanteffec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nerals and melts. It also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volutionof the Earth. Accurate thermodynamics data on water are currently confined to pressures below1.0 GPa and temperatures below 900℃.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new data available on theP-T properties of water at pressures up t0 5. 0 GPa, developed from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analysi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may exist anotherternary point at 3. 0 GPa and that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change of ice-water transitionshows two inflection points above 2. 0 GPa, consistent with the two peaks of differential thermal curves above 2. 0 GPa. It may be a new phenomenon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作用 冰水平衡 超声波分析 高温 地球体系 P-T轨迹
下载PDF
组织精兵 调整学科 建立现代地球科学体系
19
作者 董树文 《中国基础科学》 2000年第2期84-88,共5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CAGS)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全院11个研究所,5000名职工,在职职工28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8人,高级研究人员933人,博士117人,硕士31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其发展的43年历史中一直保持基... 中国地质科学院(CAGS)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全院11个研究所,5000名职工,在职职工28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8人,高级研究人员933人,博士117人,硕士31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其发展的43年历史中一直保持基础研究的优势,在大地构造、地质力学、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基础研究 现代地球科学体系
原文传递
也谈地学学科专业的划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轩魁 刘同福 左世英 《中国地质教育》 2000年第4期7-16,40,共11页
地学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地学专门人才、普及地学知识、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任。适应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实行“科教兴国”、“
关键词 地学学科 地质教育 地学研究生 地学教育 地球科学发展 地球科学体系 地学专业 本科专业 地质学科 专业目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