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含金杂岩与建造及其与地球动力环境的关系
1
作者 Voyt.,II 喻文兵 《国外矿床地质》 1995年第4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含金 杂岩 地球动力环境 建造
下载PDF
不同地球动力环境的成矿岩浆系统:以蒙古的铜钼...
2
作者 别.,АП 《地质科技动态》 1992年第4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地球动力环境 成矿 岩浆系统 铜矿
下载PDF
再造岩浆岩形成地球动力环境的磁性矿物学原理
3
作者 普.,АЮ 邱郁文 《地质科技动态》 1996年第1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岩浆岩 成因 地球动力环境 磁性矿物学
下载PDF
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及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69
4
作者 李俊建 罗镇宽 +2 位作者 刘晓阳 徐卫东 骆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72,共12页
文章通过对大量前人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多元信息资料的分析,认为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于华南_华北克拉通后碰撞挤压和伊泽奈崎板块快速斜冲剪切的双重构造环境及其后的拉张构造环境。胶东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 文章通过对大量前人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多元信息资料的分析,认为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于华南_华北克拉通后碰撞挤压和伊泽奈崎板块快速斜冲剪切的双重构造环境及其后的拉张构造环境。胶东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受控于经历了韧_脆性剪切、挤压_拉张复杂变形叠加的大型构造岩带,同时也受控于被断裂叠加的花岗岩接触带。根据铅、硫等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构造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太古宙胶东岩群绿岩和深成岩组成的结晶基底,不排除煌斑岩浆带来部分深源物质;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判断成矿流体为大气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成矿条件为中低温(380~100℃),低压(86~5.4MPa);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125~100Ma),成矿与燕山晚期拉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属环太平洋成矿带中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动力环境 后碰撞 花岗岩 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胶东地区
下载PDF
世界级胶东金矿集中区两类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连登 陈国华 +3 位作者 张辉煌 张文钊 颜秉蓬 吴桂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6-39,共4页
胶东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黄金储量超过1000t。该区在中生代陆陆俯冲、碰撞过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3次演变。早期挤压、尔后为挤压-伸展和伸展地球动力学环境,后两种环境对应形成与不同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系统有关、本质特征各异的中深热... 胶东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黄金储量超过1000t。该区在中生代陆陆俯冲、碰撞过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3次演变。早期挤压、尔后为挤压-伸展和伸展地球动力学环境,后两种环境对应形成与不同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系统有关、本质特征各异的中深热液金矿和浅成热液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期 地球动力环境 金矿本质特征 胶东金矿集中区
下载PDF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82,共15页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东准噶尔分布着大量的中基性暗色岩墙,它们是后期岩浆侵入到前期构造裂隙中的产物,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为构造裂隙的研究提供制约。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在琼河坝岛弧带中的和尔赛岩体(早泥盆世)中识别出来了874个暗色岩墙(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片段,它们的走向以北西西—南东东向为主,另外还有少数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通过岩墙的宏观变形特征可以推测,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压张性裂隙之中,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左行张剪裂隙之中,北东—南西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右行压剪裂隙之中。这些裂隙形成时平面最大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结合岩体和岩墙的时代,本文认为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期间,和尔赛岩体由于受到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区域挤压作用而产生相应的裂隙,可能标志着洋盆结束后碰撞作用的发生,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暗色岩墙的普遍发育可能是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琼河坝 中基性岩墙 地球动力环境
下载PDF
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的同位素证据及盆地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红 赵金海 +3 位作者 蔡乾忠 郑建平 孙和清 曹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9-237,共9页
在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讨论了采自盆地东西部油气钻井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分析的成果,阐述了玄武岩岩石结构与岩石成分特征,计算岩浆起源深度与岩浆起源温度。通过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与... 在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讨论了采自盆地东西部油气钻井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分析的成果,阐述了玄武岩岩石结构与岩石成分特征,计算岩浆起源深度与岩浆起源温度。通过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与深部过程分析,指出Sm-Nd、Pb-Pb、Nd-Pb同位素体系反映的深部地幔流体具有古生代向新生代转型的双重特征,与古生代地幔岩浆来源具有较明显亲和性,其中既有古老地幔物质存在,又有新生地幔物质参与,表明研究区地壳深部流体活动十分频繁。结合海洋一期"863"双船折射大剖面有关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成果的综合分析认识,提出了盆地地球动力学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海域 地球动力环境与过程 玄武岩性质 盆地成因模式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园田 王志鹏 +3 位作者 叶建辉 李光明 何丹明 谢志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2期38-45,共8页
本文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活动习性、褶皱、断陷盆地、平原、海湾的形成机理,火山活动、水系分布格局,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场、GPS观测成果和EDM(光电测距)资料等,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现今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 本文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活动习性、褶皱、断陷盆地、平原、海湾的形成机理,火山活动、水系分布格局,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场、GPS观测成果和EDM(光电测距)资料等,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现今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处在北西方向引张的应力环境;台湾地区受到来自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方向的挤压和因台湾海峡下降而产生的向南东方向的挤压;福建沿海则受到印度板块向北向东的挤压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方向的挤压以及台湾海峡下降而产生的向北西方向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板块运动 地壳变形 地球动力环境
下载PDF
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5
9
作者 高立新 戴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107,共7页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构造以盆地群及控制盆地群的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特征,其中松辽盆地及控制该盆地的北东向断裂最具代表性,该盆地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触发的库仑破裂应力中,北东向展布...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构造以盆地群及控制盆地群的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特征,其中松辽盆地及控制该盆地的北东向断裂最具代表性,该盆地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触发的库仑破裂应力中,北东向展布的大多增加,从西北至东南、从西南至东北具有逐渐增加的特点;北西向展布以及近东西向展布的大多减小,且从西至东、从西北至东南的减小值逐渐增大。日本大地震改变了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本岛的基本运动趋势,日本大地震的发生使中国东北地区由原来的挤压状态改变为拉张状态。在2002~2018年、2006~2018年2个时段的运动趋势中,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仍非常显著,现今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仍将处于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之中,对较为规律的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韵律性特征将产生一定影响。1999年开始的第5活动期已经结束,或将进入第6活动期前的间歇平静期,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还需时间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地球动力环境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海南及邻区现今地壳三维运动特征及地球动力学环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亚轩 胡久常 +2 位作者 赵斌 秦姗兰 郑在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9-564,共6页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昌为界。华南地块各观测点E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至陆缘区域速率最小,各观测站间运动速率差异性小;S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位于23°~26°N区域观测点的速度场与其南北两侧存在差异。华南地块运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挤压影响,陆缘地带还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活动及南海扩张运动影响,澳大利亚板块对区域运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壳运动 块体分界带 地球动力环境 印澳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下载PDF
花岗岩类岩石类型,成因及其地球动力环境之间关系的评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巴巴林,B 湘汉 《国外地质科技》 1999年第2期42-55,共14页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类型 岩石成因 地球动力环境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跃期特征和现今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12
作者 高立新 李娟 戴勇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134-135,共2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深源地震,这两次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深源地震,这两次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地震活跃期 地球动力环境 特征和 日本海沟 深源地震 鄂霍次克海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矿床类型、特征及地球动力学环境
13
作者 邵会文 杨卫民 +1 位作者 陈越 代启东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矿床发育.根据金矿床在成矿作用、主要控矿因素、矿石建造和组构、容矿岩石建造等方面的特征划分为2种金矿类型:造山带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2种类型金矿床具有不同的矿化特征,受不同的构造类型控制.浅成... 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矿床发育.根据金矿床在成矿作用、主要控矿因素、矿石建造和组构、容矿岩石建造等方面的特征划分为2种金矿类型:造山带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2种类型金矿床具有不同的矿化特征,受不同的构造类型控制.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受火山构造及脆性断裂控制,可进一步划为2种亚类型:高硫型和低硫型.造山带型金矿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也可划为2种亚类型:一为石英脉型,另一种为蚀变岩(糜棱岩)型.区内金矿床形成于3个时期: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形成于石炭纪,造山带型金矿床形成于二叠纪,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并分别对应于海西期碰撞造山阶段、后碰撞造山阶段及中生代稳定陆块发育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地球动力环境 阿尔泰 新疆
下载PDF
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中的成矿—岩浆体系———以蒙古人民共和国铜—钼矿床为例
14
作者 Б.,AП 《国外地质与勘测》 1992年第3期7-9,共3页
关键词 铜矿床 钼矿床成矿 岩浆体系 地球动力环境
下载PDF
中国庐山第四纪沉积砾石的显微构造系统及地质环境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8 位作者 徐冰 白建斌 田新洪 王旭龙 宋友桂 于学锋 刘卫国 安芷生 张国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5,共9页
经过多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分析,对庐山芦林盆地大校场谷口剖面松散沉积物中变形砾石进行岩石显微构造学的研究。发现变形砾石内部存在特殊的微裂隙组构,呈现出错裂-横裂-劈裂-爆裂-复裂-应力矿物等的复杂组合,其结构面... 经过多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分析,对庐山芦林盆地大校场谷口剖面松散沉积物中变形砾石进行岩石显微构造学的研究。发现变形砾石内部存在特殊的微裂隙组构,呈现出错裂-横裂-劈裂-爆裂-复裂-应力矿物等的复杂组合,其结构面特征反映出显微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是互为转变的。通过物理模型分析和试验变形比对等综合材料证明,变形砾石是遭受了既密集、又分散、还具有同时发生作用的长时期的多边界外力条件及平衡力系,内部形成破裂其应力传递过程和性质改变与变形形迹转变及其做功连续扩展,是由低于疲劳极限的具有脉动性作用微弱应力造成的。地球陆表过程和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认为,只有第四纪晚期地质事件的低温、低应力及其分散密集的多颗粒平衡力系的缓慢长期及间歇脉动作用的边界条件才能满足、符合及形成这种特殊的岩石变形构造,为中国东部山地可能遭受第四纪冰冻环境及冰川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裂隙 冷构造系统 陆面表层冰冻作用 地质环境响应:地球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中生代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斌 翟明国 +1 位作者 田伟 江博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常的REE模式等)。西戍杂岩体的ENd(135 Ma)=-12.3- -16.9,ISr= 0.7056-0.7071,与武安杂岩体稍有不同。西戍杂岩体的(206Pb/204Pb)i=16.92-17.3,(207Pb/204Pb)i=15.32- 15.42,(208Pb/204Pb)i=37.16-37.63,较武安杂岩体的略高。西戊-武安杂岩体都起源于EM1型富集地慢,但被下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洪山杂岩体(正长岩-花岗岩)也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属于不同的岩浆事件,并仅受轻微的下地壳混染。太行山岩浆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杂岩体 地球化学证据 中生代 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环境 Sr Nd 地球化学性质 富集地幔 太平洋板块 岩石组成 地壳物质 部分熔融 岩浆事件 地壳混染 岩浆作用 M1型 二长岩 辉长岩
下载PDF
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洪海 闵茂中 +1 位作者 陈佳 季瑞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78-83,共6页
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第Ⅰ、Ⅱ侵入阶段花岗岩类具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i=0.708-0.710,εNd=-2.229--5.866,在^207Pb/^204Pb-^206Pb/^204Pb构造模式图上其投影点落在造山带演化... 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第Ⅰ、Ⅱ侵入阶段花岗岩类具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i=0.708-0.710,εNd=-2.229--5.866,在^207Pb/^204Pb-^206Pb/^204Pb构造模式图上其投影点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在εNd-εSr图解中,其投影点落入Ⅰ-型花岗岩类范围内,其成岩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笫Ⅲ侵入阶段的岩石成因类型为S型,其(^87Sr/^86Sr)i=0.7149-0.7358,εNd=-7.3750--8.9556。该岩体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是北山陆内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Sr 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野马泉岩体 甘肃北山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岩体 野马 地球动力环境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二长闪长岩元素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背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立东 李成禄 +1 位作者 徐国战 乌日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64-665,共2页
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交接位置,广泛分布多宝山斑岩铜矿,铜山夕卡岩矿床等众多岩浆热液型矿床。大面积分布的岩浆岩与斑岩-夕卡岩成矿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研究该地区花岗岩类岩... 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交接位置,广泛分布多宝山斑岩铜矿,铜山夕卡岩矿床等众多岩浆热液型矿床。大面积分布的岩浆岩与斑岩-夕卡岩成矿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研究该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特征,不仅对于理清该地区岩浆岩的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环境 闪长岩类 年代学研究 锆石 岩浆岩 斜长石 黑龙江多宝山 多宝山斑岩铜矿 花岗岩类岩石
下载PDF
金属矿复杂采空区地震探测研究
19
作者 胡海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金属矿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原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稳定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金属矿的勘查工作对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球深部拥有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地质事件引发... 金属矿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原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稳定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金属矿的勘查工作对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球深部拥有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地质事件引发或影响了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勘探寻找金属矿床不能仅停留于结合露头的就矿找矿思路与技术,而应当综合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地质等众多资料,了解地球动力学环境,特别是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时空演化规律,才能攻深探盲找大矿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地球物理 金属矿床 地球动力环境 地震探测 地球深部 金属矿产 重大地质事件 就矿找矿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7 位作者 刘建峰 曲军峰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冯乾文 王励嘉 张晓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45,共20页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在已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论述。文中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研究了全球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系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同时形成的、具有不同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各种构造变形的集合,并根据其产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其划分为11种类型。基于这一认识,在系统收集研究了中国大陆已有构造变形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的14个变形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根据与全球典型变形系统的对比,基于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主要变形系统的时空分布,笔者提出:(1)中国东部新生代伸展变形系统的成因主要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有关;(2)中国东部海域可能隐伏有中生代晚期弧陆碰撞带;(3)中国东部白垩纪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现今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4)秦岭山脉南北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挤压构造变形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缘碰撞的远程响应;(5)敦煌—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是中国大陆独立的第四大古陆块体;(6)西准噶尔和西天山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北部增生边缘,准噶尔—吐哈盆地基底及其以北的东准噶尔和阿尔泰山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古生代增生边缘;(7)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东侧的原黑龙江群是大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古陆古生代增生边缘的向东延伸,不是侏罗纪增生杂岩或早古生代碰撞带的残片;(8)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造山。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变形系统的初步研究,表明变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大陆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演化和古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建提供重要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系统 地球动力环境 中国大陆 古生代以来 碰撞造山 板块俯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