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化学研究与人类疾病——以肺癌的发生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的关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业 程焕全 +3 位作者 秦身钧 卢海 张霖琳 邵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038,共8页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果证实了关于元素任意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在统计上必定会出现周期性变化的普遍规律,周期性变化趋势尽管有偏差,但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区分出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两类元素,后一种类型元素与肺癌关联度较大,在肺组织中的迁移、分布、赋存方式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病理学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用表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参数-相似度,和Ni+Cu+Pb/Fe+Zn构建的协变图,成功地划分出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元素分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元素生物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元素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元素
下载PDF
黔南大贵州滩早三叠世高频旋回堆积型式及其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喻艺 DanielJ.Lehrmann 魏家庸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1期1-8,15,共9页
大贵州滩是右江盆地内的一个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早三叠世滨潮坪5级小旋回(厚0.5~8m)是由潮下泥粒灰岩和潮间条纹岩及蓝藻细菌粘结岩等组成的。小旋回组合规律为:小旋回按4∶1(个别为3∶1)的比例组成小旋回束,... 大贵州滩是右江盆地内的一个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早三叠世滨潮坪5级小旋回(厚0.5~8m)是由潮下泥粒灰岩和潮间条纹岩及蓝藻细菌粘结岩等组成的。小旋回组合规律为:小旋回按4∶1(个别为3∶1)的比例组成小旋回束,后者又按3∶1的比例组成小旋回组。各小旋回束、小旋回组和海侵—海退旋回下部的小旋回均厚度较大,潮下沉积相对发育;上部的均厚度较小,潮间沉积相对发育。这种特征可作为滨潮坪沉积序列中3、4级旋回(层序)内地层的退积和进积堆积型式的识别标志。大贵州滩早三叠世滨潮坪小旋回同美国科迪勒拉、阿巴拉契亚晚寒武世碳酸盐岩滨潮坪米级旋回的相组合与堆积型式特点非常相似。为了便于研究高频旋回堆积型式和在地表暴露不整合不发育的地层序列内划分3级层序,本文提出3~5级海侵—海退旋回及层序的划分方案:5级为小旋回、复合小旋回,相应层序为小层序、复合小层序;4级为小旋回束、小旋回组,相应层序为小层序束、小层序组;3级为海侵—海退旋回、复合海侵—海退旋回,相应层序为海侵—海退层序、复合海侵—海退层序。大贵州滩早三叠世海侵—海退层序2总时限为2百万年,含58个小旋回、15个小旋回束、5个小旋回组,其小旋回和小旋回组的平均年龄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碳酸盐岩 高频旋回 地球运转周期 地层
下载PDF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周期信号的谱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喜球 王惠群 +2 位作者 方银霞 金翔龙 杨树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8-553,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一取自东太平洋的光滑型锰结核中的叠层石纹层进行分级统计,得到纹层带、纹层组和纹层对的韵律周期分别约为500μm、50~42.8μm和11~9.0μm。利用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获取了锰结核磨光面上一生长剖面(长0.7mm)的Si、Al...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一取自东太平洋的光滑型锰结核中的叠层石纹层进行分级统计,得到纹层带、纹层组和纹层对的韵律周期分别约为500μm、50~42.8μm和11~9.0μm。利用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获取了锰结核磨光面上一生长剖面(长0.7mm)的Si、Al、Fe、Mn元素的含量变化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识别出上述4种元素序列具有111.3μm、46.5~40.6μm、24.9~28.1μm、23.1~23.9μm和11.7~13.4 μm的显著振荡周期。除了纹层带周期由于受剖面长度限制没有出现外,显微镜下统计得到的叠层石的纹层组和纹层对周期在元素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上均得到了反映。通过对锰结核生长速率的讨论,认为锰结核的纹层韵律很可能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纹层组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周期,纹层对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半岁差周期,所研究剖面叠层石的生长速率约为1.134m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叠层石韵律 谱分析 地球轨道周期 太平洋 时间序列
下载PDF
钻石“诉说”早期地球历史信息
4
作者 周道其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3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钻石 地球历史 地球化学周期 同位素痕迹 硫同位素
下载PDF
船用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静基座误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枫 王根 高伟 《应用科技》 CAS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推导了用于地球表面导航的船用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误差方程,通过求解静基座状态下的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各类误差源对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及系统仿真实验表明各误差源中只有陀螺常值漂移会引起随时间而发散的误差,其他误... 推导了用于地球表面导航的船用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误差方程,通过求解静基座状态下的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各类误差源对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及系统仿真实验表明各误差源中只有陀螺常值漂移会引起随时间而发散的误差,其他误差源只引起周期性振荡误差和常值误差,并且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以舒勒频率和地球频率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 误差分析 舒勒周期 地球周期 静基座
下载PDF
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ontong Java海台古生产力演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铁刚 赵京涛 +1 位作者 孙荣涛 南青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57,共11页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特征、规律与机制,本文以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0ntong Java海台的WP7柱状...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特征、规律与机制,本文以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0ntong Java海台的WP7柱状样为材料,通过提取浮游有孔虫δ^18C组成、底栖有孔虫群落和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等指标,反演该区250kaB.P.以来的古生产力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的古生产力演化与地球轨道变化控制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以及岁差控制的太阳辐照率密切相关。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距今250ka以来的生产力变化间冰期明显低于冰期,而且在间冰期阶段生产力相对稳定,冰期波动幅度较大。在冰期或间冰期背景下显著的岁差周期是该区古生产力演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而且在岁差波段生物生产力的变化可能领先极地冰体积变化2—4ka左右。热带东西太平洋的古生产力演化在冰期-间冰期变化和岁差尺度上存在ENSO式的变动机制,而且二者互相调谐,产生了似30ka和19ka周期,并出现了“半30ka周期”和半岁差周期。此外,WP7 孔 Neogloboqudrina dutertrei的δ^13C显示在MIS1/2,MIS3/4和MIS 5e/6的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期的冰消期阶段存在变轻事件,可能与数千年尺度的大洋环流演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0kaB.P.以来 古生产力 地球轨道周期 古ENSO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定年中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萌 黄思静 +2 位作者 张玥 陈晓东 秦志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8,共7页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的对比和定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锶同位素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全球变化的灵敏指示剂。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水的 87Sr/ 86 Sr比值是时间的函数 ,可以把锶同位素组成用...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的对比和定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锶同位素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全球变化的灵敏指示剂。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水的 87Sr/ 86 Sr比值是时间的函数 ,可以把锶同位素组成用于海相地层的定年和进行全球对比 ,估计沉积间断持续时间、生物带的时间范围和发展阶段 ,从而为重要地球化学周期的预测提供基础参数。当锶同位素地层学用于定年时 ,其地质年龄的精确度取决于几个因素 ,包括样品原始锶同位素组成的保存情况、分析精度、用于建立数据库样品年龄的可信度以及 87Sr/86 Sr比值 -年龄曲线的最佳拟合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地层学 海相地层定年 沉积间断持续时间 生物带 地球化学周期 地质年龄
下载PDF
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沉积旋回与气候演化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洒 宋春晖 +3 位作者 刘川 潘佳秋 何鹏举 孟庆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基于藏北羌塘盆地东部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岩性和沉积物颜色呈现明显的旋回变化特征,通过对其高分辨率岩性、沉积物色度和CaCO_3质量分数分析,并采用Redfit频谱分析,发现岩性、沉积物色度和CaCO_3质量分数波谱分析结果与米兰科维... 基于藏北羌塘盆地东部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岩性和沉积物颜色呈现明显的旋回变化特征,通过对其高分辨率岩性、沉积物色度和CaCO_3质量分数分析,并采用Redfit频谱分析,发现岩性、沉积物色度和CaCO_3质量分数波谱分析结果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认为由地球轨道效应控制的海平面变化是控制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沉积旋回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滤波手段分离夏里组CaCO_3质量分数蕴含的主频周期,并结合夏里组岩性、色度、化石和石膏出露层位,把夏里组划分为:早期古气候相对湿润,主要受低振幅波动的岁差周期控制;中期古气候表现为半干旱,由岁差周期功率值猛增至早期的2倍导致;晚期古气候干旱,主要受稳定的岁差周期和强势输入的偏心率周期的协同控制,并认为该时期是盆地可能成盐的最佳气候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旋回 地球轨道周期 气候演化 夏里组 羌塘盆地
下载PDF
气候演变中的冰和碳 被引量:24
9
作者 汪品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5-93,共9页
地质历史上充满着冰盖消长 (“暖室期”和“冰室期” ,“冰期”和“间冰期”)与大气CO2 增减的周期性变化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由于冰盖变化的地质标志比大气CO2 变化的标志容易认识 ,长期以来古气候研究侧重“冰” ,而对“碳... 地质历史上充满着冰盖消长 (“暖室期”和“冰室期” ,“冰期”和“间冰期”)与大气CO2 增减的周期性变化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由于冰盖变化的地质标志比大气CO2 变化的标志容易认识 ,长期以来古气候研究侧重“冰” ,而对“碳”即碳循环的研究不足 ,通常将碳循环的变化解释为冰盖变化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 ,单纯用水循环的物理过程不能解释冰盖演变的许多现象 ,而且大气CO2 变化往往领先于冰盖。揭示碳循环变化对冰盖演变的影响 ,认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冰期旋回中的作用 ,将不同纬区对地球轨道驱动全球气候的影响区分开来 ,才有可能正确预测未来气候的演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旋回 碳循环 地球气候系统 温室效应 地球轨道周期
下载PDF
一秒有多长
10
作者 袁孝扣 《中专物理教学》 2001年第3期36-37,共2页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一秒到底有多长,如何确定转瞬即逝的1秒呢?科学发展史上历经了以下3种方法: 1 根据地球自转日来划分 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单元是日——时间的天然单位,即连续两次日出或日落之间的间隔。仅有日这个单位还不能满足日...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一秒到底有多长,如何确定转瞬即逝的1秒呢?科学发展史上历经了以下3种方法: 1 根据地球自转日来划分 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单元是日——时间的天然单位,即连续两次日出或日落之间的间隔。仅有日这个单位还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为了方便人类的饮食起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国际单位 地球自转日 铯原子跃迁排荡周期 地球公转周期 物理学史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使物种减少
1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7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使物种减少据1997年2月13日的一篇报告,被称作介形类甲壳动物的一些深水蟹类动物50万年前的记录,提供的迄今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使地球上的物种减少。“我们第一次能够绘出过去11次全... 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使物种减少据1997年2月13日的一篇报告,被称作介形类甲壳动物的一些深水蟹类动物50万年前的记录,提供的迄今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使地球上的物种减少。“我们第一次能够绘出过去11次全球气候剧变的一种特殊动物群的生物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甲壳动物 介形类 物种迁移 间冰期 变化趋势 北大西洋 地球轨道周期 浮游生物群落
下载PDF
Motion modeling and formation form analysis of spacecraft near collinear libration points
12
作者 崔平远 李鹏 崔祜涛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9年第5期687-692,共6页
To meet the increasing research demand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especially for the second libration point (L2) conditional periodic orbit (Halo orbit) in the Sun-Earth system,the methods to get analytical Halo orbi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research demand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especially for the second libration point (L2) conditional periodic orbit (Halo orbit) in the Sun-Earth system,the methods to get analytical Halo orbit and differential-correction Halo orbit were described firstly,and the corresponding orbits accuracy was analyzed.Then,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rd-order and differential-correction Halo orbits,the formation form was studied.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amplitude,initial phase,and phase difference on the formation form,as well as that of initial orbit values on form accuracy.Finally,som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exploration collinear libration point Halo orbit formation flying form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differential-correction
下载PDF
Mean Sea Level Changes near Weizhou Island from 1969 to 2010
13
作者 ZHENG Zhaoyong LI Guangxue +1 位作者 TANG Chaolian ZHOU Xi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4年第3期369-374,共6页
Tidal data from Weizhou, Zhapo, and Shanwei stations between 1969 and 2010 and from five gauging st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provided by PSMSL, an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data recorded between December 19... Tidal data from Weizhou, Zhapo, and Shanwei stations between 1969 and 2010 and from five gauging st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provided by PSMSL, an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data recorded between December 1992 and December 2010 by TOPEX and Jason satellites were compil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ennial mean sea level near Weizhou Island is 211.7 cm(relative to the water gauge zero), and the relative mean sea level rising rate is 2.2 mm yr-1 from 1969 to 2010,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lative mean sea level rising rate recorded at other gauging st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s and with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ing rate. The absolute mean sea level rising rate at Weizhou Island is 3.0 mm yr-1 from 1993 to 2010, also conforming with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ing rate(3.1±0.4 mm yr-1)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The highest annual tide level at Weizhou Island has a rising rate of 4.6 mm yr-1 and shows a 20-year quasi-periodic variation from 1966 to 2010.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mean sea level rising is global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OLOGY mean sea level change global climate change Weizhou Island
下载PDF
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天文年代学对比研究
14
作者 成乐乐 金思丁 +2 位作者 韩中 王嘉伟 马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1162,共22页
早侏罗世的托阿尔期(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T-OAE)以重大的碳同位素负偏移(nCIE)、生物灭绝、海侵和全球变暖为特征。早托阿尔期古气候系统的根本转变与全球碳循环发生剧烈扰动直接相关。与T-OAE相关的nCIE在许多地方具有类似的碳同位... 早侏罗世的托阿尔期(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T-OAE)以重大的碳同位素负偏移(nCIE)、生物灭绝、海侵和全球变暖为特征。早托阿尔期古气候系统的根本转变与全球碳循环发生剧烈扰动直接相关。与T-OAE相关的nCIE在许多地方具有类似的碳同位素偏移特征,并且有证据表明海洋碳同位素变化记录了天文强迫信号。由于全球各个剖面T-OAE年代学约束仍存在不确定性,制约了对这一全球性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重新分析了12个全球不同地区T-OAE剖面的碳同位素序列。结果显示:研究中所有剖面的起始时间均在182.50~183.05Ma之间波动,并且在nCIE中均记录了6个显著的碳同位素旋回,其中,西特提斯洋托阿尔期持续时间为600~670ka,泛大洋东北部和中部托阿尔期持续时间为610~620ka,泛大洋南部托阿尔期持续时间为610~640ka。通过对比西特提斯洋、泛大洋东北部和中部以及泛大洋东南部的托阿尔期剖面,揭示了全球碳循环在T-OAE时期的不同响应;通过分析地质记录中的旋回与天文信号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地球气候、火山活动和季风系统对地球轨道周期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本研究加深了对T-OAE触发机制的理解,为综合利用地层学数据和天文模型来探讨古气候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 地球轨道周期 天文调谐 米兰科维奇旋回
原文传递
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吗?——对一道物理竞赛题的探讨
15
作者 陈甲忠 安茂河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第十届 初中 物理 竞赛题 地球自转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解题指导
原文传递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2(OAE2)的天文年代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雪霜 张坦 马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7-1613,共17页
白垩纪中期大洋缺氧事件2(OAE 2)是地史时期一次全球性重大古海洋和古气候事件,记录了地球温室期全球碳循环扰动和地球系统反馈过程的重要信息。由于全球不同剖面OAE 2年代学约束仍存在争议,制约了对这一全球性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针... 白垩纪中期大洋缺氧事件2(OAE 2)是地史时期一次全球性重大古海洋和古气候事件,记录了地球温室期全球碳循环扰动和地球系统反馈过程的重要信息。由于全球不同剖面OAE 2年代学约束仍存在争议,制约了对这一全球性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全球不同纬度带的8个剖面,通过对碳同位素和硬等温剩余磁化率数据进行旋回地层分析,开展了OAE 2天文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剖面的OAE 2发生时间被约束在94.55~93.98 Ma,结束时间被约束在93.80~93.17 Ma,持续时间为430~910 ka,不同剖面的OAE 2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火山活动为海洋环境提供了营养物质,暂时性的全球海洋连通性影响了火山喷发物质搬运,季风强弱影响了陆源物质风化速率和火山喷发物、陆源剥蚀物的搬运,故剖面地理位置及其与火山活动区域的距离、海洋连通性和季风活动共同影响OAE 2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OAE 2的发生阶段大致与短偏心率调制周期极大值时期(即约2.4 Ma超长偏心率周期)或从较大值向极大值过渡时期对应,且天文理论曲线La2010d中约2.4 Ma超长偏心率周期也为极大值时期或从较大值向极大值过渡时期。在此天文轨道配置下,气候季节对比性明显增加,增强的季风降水导致陆地向海洋输送的营养物质增加,海洋初级生产力提高,造成海水缺氧,随后大量有机质的分解进一步导致了O2消耗,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促进了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相反,OAE 2的结束阶段与超长偏心率周期较小值时期对应,此时气候以低季节性对比为特征,季风降水减弱,水柱混合良好,从而提高海洋中间和底部水域O2浓度,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大洋缺氧事件的结束。在OAE 2期间,天文轨道周期驱动的季风强度的变化,通过影响陆源物质的剥蚀以及陆源和火山喷发物质的搬运、海洋水体分层状况等,在OAE 2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地球轨道周期 天文调谐 火山活动
原文传递
岩相韵律数字化在旋回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西北新生代湖泊沉积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旭 戴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3-1661,共19页
我国西北地区新生代广泛发育河湖相沉积,表现为红色泥岩为主体、夹有绿色泥岩和石膏薄层的岩相韵律性变化,目前已有多种古气候指标揭示千年至百万年尺度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规律。但是这些旋回地层剖面中红色泥岩和绿色泥岩(石膏)岩相韵... 我国西北地区新生代广泛发育河湖相沉积,表现为红色泥岩为主体、夹有绿色泥岩和石膏薄层的岩相韵律性变化,目前已有多种古气候指标揭示千年至百万年尺度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规律。但是这些旋回地层剖面中红色泥岩和绿色泥岩(石膏)岩相韵律变化特征及其蕴含的轨道尺度湖泊水文演化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天文解决方案的韵律化为基础,在酒泉、西宁盆地新生代旋回地层中开展岩相韵律数字化研究,明确了岩性等级和层偶指标所记录的地球轨道周期为相反相位,暗示二者代表不同类型的古气候指标,可能从不同方面记录了盆地水文循环和沉积过程。酒泉盆地中新世岩相韵律的等级和层偶指标共同记录了长偏心率和长斜率的地球轨道"节拍器"周期,西宁盆地始新世岩相韵律的等级和层偶序列主要受偏心率周期驱动、单个红色泥岩-石膏层偶的沉积限时以12万年为显著周期。目前西北地区新生代地层学研究中已有高分辨率古气候指标的数据支撑,然而岩相韵律数字化应该受到重视,其保存的轨道周期和相位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从天文轨道驱动、古气候演化到沉积环境响应的关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韵律层 数字化 岩性等级 层偶厚度 地球轨道周期
原文传递
大洋铁锰结壳年代框架模型的天文调谐校正: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栋山 韩喜球 +3 位作者 范维佳 邱中炎 李谋 容雅鑫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海山铁锰结壳是记录古海洋环境演化的重要载体,建立可靠且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是解译其中信息的关键。结壳定年有多种方法,但是在定年范围、定年精度及准确性等方面仍各具局限性。地球轨道印记法及天文调谐校正技术是建立结壳高分辨率年... 海山铁锰结壳是记录古海洋环境演化的重要载体,建立可靠且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是解译其中信息的关键。结壳定年有多种方法,但是在定年范围、定年精度及准确性等方面仍各具局限性。地球轨道印记法及天文调谐校正技术是建立结壳高分辨率年龄框架的有效途径,为利用结壳研究万年尺度的古气候与古海洋环境演化提供了可能。首先对结壳的现有定年方法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重点综述了地球轨道印记法及天文调谐校正技术,并分析了各种天文检验与调谐方法在结壳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认为探究结壳记录中天文信号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环境替代指标并高分辨率提取其空间序列等,是应用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为海山结壳建立可靠年代框架亟待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铁锰结壳 定年 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 天文调谐校正
原文传递
Astronomical tuning and magnetostratigraphy of Neogene biogenic reefs in Xisha Islands,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3
19
作者 Liang Yi Zhimin Jian +4 位作者 Xinyu Liu Youhua Zhu Daojun Zhang Zhenfeng Wang Chenglong De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9期564-573,共10页
Biogenic reefs are one of two major depositional typ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re constructed by coral, algae and bryozoa. The West Pacific is a major area of biogenic reef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 Biogenic reefs are one of two major depositional typ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re constructed by coral, algae and bryozoa. The West Pacific is a major area of biogenic reef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However, the lack of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in previous works inhibit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contributions. Herein, we conduct a cyclostratigraphic and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on Neogene biogenic reefs using the XK–1 core that was drilled at the Shidao Island,Xisha(Paracel) Island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1)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iable magentostratigraphy for Ledong, Huangliu, Meishan and Sanya Formations;(2)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 can be inferred as growth index and tuned to the 405–ka long eccentricity cycle;(3) the astronomical geochronology suggests that the bottom ages for Ledong, Yinggehai, Huangliu, Meishan,and Sanya Formations are 2.2 Ma, 5.7 Ma, 10.4 Ma, 16.6 Ma, and 24.3 Ma, respectively; and (4) Earth's eccentricity and obliquity played predominant roles in biogenic reef establishment on orbital to tectonic timescales. Thus, the reported geochronology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test th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factors and hypothesize their role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nomical tuning Magentostratigraph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Biogenic reefs Neogen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to a super solar storm 被引量:3
20
作者 WANGChi LI Hui +2 位作者 GUO XiaoCheng DING Kai HUANG Zhao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With the approaching of the 24th solar cycle peak year (2012-2014), the impacts of super solar storms on the geospace envi- ronment have drawn attentions. Based on the geomagnetic field observations during Carringto... With the approaching of the 24th solar cycle peak year (2012-2014), the impacts of super solar storms on the geospace envi- ronment have drawn attentions. Based on the geomagnetic field observations during Carrington event in 1859, we estimate the interplanetary solar wind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and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the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to this extreme solar wind conditions using global 3D MHD simulation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l) The day-side magnetopause and bow shock are compressed to 4.3 and 6.0 Re (Earth radius), and their flanks are also strongly compressed. The magneto- pause shifts inside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exposing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 in the solar wind in the magnetosheath. 2) During the storm, the region-1 current increases by about 60 times, and the cross polar potential drop increases by about 80 times; the reconnection voltage is about 5 to 6 times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storms, which means a larger amount of the solar wind energy enters the magnetosphere, resulting in strong space weather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weather solar storm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