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外撞击作用与地球灾变环境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马配学
柴之芳
毛雪瑛
侯泉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7,共8页
-
文摘
撞击理论是美国物理学家Alvarez等(1980)根据白垩系-第三系(K/T)界线粘土层中发现的贵金属元素铱的异常所提出的。十几年过去了,科学家们围绕着这一理论开展了广泛的争论和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地白垩系-第三系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已有百余处。不少地方还发现了冲击变质矿物和冲击层。研究还发现显生宙以来生物的大量绝灭和地外物体的撞击具有近乎一致的周期性,大约为26Ma。最近又在墨西哥Yucatan半岛发现了一个隐伏的环形构造,被认为是与K-T撞击事件有关的陨击坑。虽然如此,撞击理论仍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关于异常铱的来源、陨击坑的确定、撞击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绝灭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疑问。深入的研究工作仍待继续。
-
关键词
地外撞击作用
地球灾变环境
生物绝灭理论
-
Keywords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events, catastrophic environment, mass extinction, progress of research
-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