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地球轨道环境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材料聚酰亚胺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劭伦 周定 +1 位作者 蔡国飙 庄逢甘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3,共9页
在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实验环境下,有无保护层的聚酰亚胺所受原子氧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数学物理模型中各参数对基蚀曲线形状的影响。从数值... 在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实验环境下,有无保护层的聚酰亚胺所受原子氧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数学物理模型中各参数对基蚀曲线形状的影响。从数值模拟结果和美国太空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文数值模拟的结果是正确的。该项工作对航天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环境 原子氧 聚酰亚胺 航天器 寿命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湛永钟 张国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3,共6页
综述了原子氧、空间辐射、热循环、高真空、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低地球轨道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从地面模拟实验、材料研制与防护涂层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空间站。
关键词 地球轨道环境 防护涂层 空间材料 原子氧 热循环 适应性 耐久性 影响
下载PDF
航天器表面材料的低地球轨道环境寿命评定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劭伦 贾阳 蔡国飙 《航天器环境工程》 1998年第1期50-53,共4页
简要介绍了低地球轨道环境对航天器表面材料的影响,国外目前采用的材料寿命评定技术以及今后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地球轨道环境 原子氧 紫外辐射 材料寿命评定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星用胶粘剂空间环境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萍 盛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对中国卫星上大量应用的几种胶粘剂进行了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试验了添加纳米SiO2粉体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对胶粘剂空间排气性降低、抑制电子辐照、冷热交变循环损伤等有明显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长寿命卫星胶... 对中国卫星上大量应用的几种胶粘剂进行了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试验了添加纳米SiO2粉体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对胶粘剂空间排气性降低、抑制电子辐照、冷热交变循环损伤等有明显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长寿命卫星胶接结构、材料的寿命可靠性提供了相关依据,展现了纳米材料空间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胶粘剂 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 纳米SiO2粉体 空间排气性 使用寿命 胶接结构 空间环境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宇宙环境与材料保护——宇宙环境中的隐因子
5
作者 刘仁志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7年第5期13-17,共5页
前言美国宇航局在6年前宣布停止执行航天飞机项目,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是,航天事业并没有因为这个著名项目的结束而结束,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一直都在持续。国际空间站一直还在太空飞行。只是不幸的是,曾经困扰航天飞机的航天... 前言美国宇航局在6年前宣布停止执行航天飞机项目,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是,航天事业并没有因为这个著名项目的结束而结束,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一直都在持续。国际空间站一直还在太空飞行。只是不幸的是,曾经困扰航天飞机的航天故障,也仍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宇宙飞行。2017年7月我国'长征5号'遥二火箭发射升空出现的故障,再次提醒人们,航天飞行器的质量管控还存在认识误区,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探求。不容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环境 航天器 原子态 地球轨道环境 宇宙飞行
下载PDF
灯丝放电磁场约束型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设备 被引量:33
6
作者 沈志刚 赵小虎 +3 位作者 陈军 王忠涛 邢玉山 麻树林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5-430,共6页
介绍了用于原子氧剥蚀效应研究的灯丝放电磁场约束型地面模拟设备 ( IFM)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简单阐述了装置的运行测量结果 ,分析了等离子体参数随试验条件的变化趋势。并用 IFM设备对 Kapton空间用材料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 。
关键词 原子氧效应 地面模拟设备 地球轨道环境 IFM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to a super solar storm 被引量:3
7
作者 WANGChi LI Hui +2 位作者 GUO XiaoCheng DING Kai HUANG Zhao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With the approaching of the 24th solar cycle peak year (2012-2014), the impacts of super solar storms on the geospace envi- ronment have drawn attentions. Based on the geomagnetic field observations during Carringto... With the approaching of the 24th solar cycle peak year (2012-2014), the impacts of super solar storms on the geospace envi- ronment have drawn attentions. Based on the geomagnetic field observations during Carrington event in 1859, we estimate the interplanetary solar wind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and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the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to this extreme solar wind conditions using global 3D MHD simulation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l) The day-side magnetopause and bow shock are compressed to 4.3 and 6.0 Re (Earth radius), and their flanks are also strongly compressed. The magneto- pause shifts inside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exposing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 in the solar wind in the magnetosheath. 2) During the storm, the region-1 current increases by about 60 times, and the cross polar potential drop increases by about 80 times; the reconnection voltage is about 5 to 6 times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storms, which means a larger amount of the solar wind energy enters the magnetosphere, resulting in strong space weather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weather solar storm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