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双成
赵志强
高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13-4322,共10页
为了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和定位的客观性,探讨了通过空间小波变换获取多尺度模极大值定位过渡带的方法。以NDVI和降水作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对象,应用db3小波核函数分别对49条样带的模极大值进行了多尺度检测,并在GIS中确定其地理坐...
为了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和定位的客观性,探讨了通过空间小波变换获取多尺度模极大值定位过渡带的方法。以NDVI和降水作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对象,应用db3小波核函数分别对49条样带的模极大值进行了多尺度检测,并在GIS中确定其地理坐标。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半干旱半湿润生态地理分界线的最佳空间尺度为20~40 km,小于这一尺度定位过程容易受到局部地表覆被因素如城市区域或地形的影响,大于这一尺度由于要素被过度平滑,造成定位不准;从定位点的聚集度分析,NDVI的定位效果好于降水,特别是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而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的半干旱半湿润分界线比较,从定位点的方向性、平均最短距离以及均衡度三项指标综合判断,小波变换对于降水过渡带的定位优于对NDVI的定位。研究证实,空间小变换与GIS结合是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与定位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是对专家系统划分界线方法的有力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地理界线
空间小波变换
多尺度分解
GI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被引量:
19
2
作者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人文地理》
CSSCI
1995年第1期50-55,共6页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长城
地理界线
过渡地带
农牧
界线
文化
界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50年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的代际变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4-1150,共7页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2007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垂直带向上)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向东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出波动性移动。东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它们对水热等生态气候基本要素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
地理界线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桑广书
李芳
杨晓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93,共9页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界线,长城南北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差异显著。明长城处在中国夏季风的尾闾,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干旱区的分界线。明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野,同时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中部的中轴位置,明长城两侧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显著不同,具有农牧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明长城价值的认识并促进长城的遗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鄂尔多斯高原
地理界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5
作者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地理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万里长城
地理界线
农业文化
游牧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蔗糖和糯稻的扩散及端午节习俗的地理界线
6
作者
陈翔
孙培智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0-74,共5页
在近年对蔗糖史的研究基础上,阐明了古代中国南方丰富的物产对端午节习俗的深刻影响。南方端午节的习俗正是在蔗糖贸易和糯稻扩散的时代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唐宋以后工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政治教化、文化传承和经济地域分...
在近年对蔗糖史的研究基础上,阐明了古代中国南方丰富的物产对端午节习俗的深刻影响。南方端午节的习俗正是在蔗糖贸易和糯稻扩散的时代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唐宋以后工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政治教化、文化传承和经济地域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要的地理事件包括:晋至两宋领土边界和政治中心的改变造成的人口南迁,以及明清以来海疆的拓展和东南沿海经济中心的确立。蔗糖和糯稻的地理扩散粘合了唐宋之际习俗演变的南北地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糯稻
地理
扩散
地理界线
端午节习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7
作者
高歌
《甘肃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8-38,共1页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无论是早期的燕、赵北长城,还是最长的秦汉长城,或是坚固的明代长城,其分布地域和走向都大致一样,它们都位于我国高原、山地到平原的过渡地...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无论是早期的燕、赵北长城,还是最长的秦汉长城,或是坚固的明代长城,其分布地域和走向都大致一样,它们都位于我国高原、山地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和干旱的过渡地带。这个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界线
过渡地带
赵北长城
分
界线
地域分布
游牧民族
粗犷豪放
分布地域
农牧业生产
半湿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
8
作者
许华
《地理教育》
2003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初中
地理
地理界线
亚洲
长江
赤道
热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地理界线漫谈
9
作者
康同杰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4年第11期40-43,共4页
地理界线是中学地理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应考必备的基础知识,对学让律立完整的地理区域概念和分析、判断、理解区域差异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
中国
地理界线
高中
地理
教学
知识点
学习辅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探析
10
作者
穆朝君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一、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提出的背景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是一定历史过程中的空间现象,人叫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从来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人口运动,而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总是在一定的空间...
一、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提出的背景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是一定历史过程中的空间现象,人叫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从来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人口运动,而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人口分布不能只理解为人口数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它还包括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和人日居住的不同地区组合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地理界线
中国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人口结构
空间
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要的地理界线
11
作者
杨海波
《地理教育》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北回归线
北半球
世界
地理
中国
地理
中学
地理
教学
教学参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结中国的地理界线
12
作者
王相前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3期185-186,共2页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丙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丙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丙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区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界线
中国
人口分布
祁连山脉
大兴安岭
阶梯
云南省
黑河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洲大陆地理界线——科迪勒拉山系
13
作者
熊文甫
《地球》
1996年第6期28-29,共2页
在任何一幅世界地形图上,人们都可以看到美洲大陆西部纵列着一条长长的山链。它北起寒风凛冽的北冰洋沿岸,南抵海浪汹涌的火地岛之滨,雄伟高大,重峦叠嶂,山脉绵延达18000余千米,跨越地球四个热量带,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世界最...
在任何一幅世界地形图上,人们都可以看到美洲大陆西部纵列着一条长长的山链。它北起寒风凛冽的北冰洋沿岸,南抵海浪汹涌的火地岛之滨,雄伟高大,重峦叠嶂,山脉绵延达18000余千米,跨越地球四个热量带,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西班牙语意为山系、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脉、高原和盆地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
大陆
地理界线
科迪勒拉山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集锦
14
作者
周仕德
刘翠青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8年第Z2期175-177,共3页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和考试中,有关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知识经常出现,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笔者现将自己总结的有关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知识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分
界线
等降水量线
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
长江水系
干旱半干旱区
教学过程
暖温带
贺兰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地理界线集锦
15
作者
王圣东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6年第2期3-5,共3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等降水量线
分
界线
大兴安岭
季风区
长江水系
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地理界线
16
作者
冯传义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5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地理
事物
分
界线
地理界线
温度带
大兴安岭
东部季风区
湿润地区
活动积温
一年两熟
半干旱区
荒漠草原
一年二熟
干湿状况
贺兰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3
17
作者
万佳
延军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以吉良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a为尺度研究1961-2010年秦岭南北3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秦岭南北1961-2010年整体上...
以吉良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a为尺度研究1961-2010年秦岭南北3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秦岭南北1961-2010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受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对季风所输送水汽的阻挡作用呈现南移,而非东西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波动性移动。秦岭南北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北
生态
地理界线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我国的地理界线
18
作者
陈建芬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中学
地理
教学
教学内容
中国
地理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界线的空间格局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19
作者
周朝阳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3-34,共2页
空间格局认知能力是从空间的视角理解和感受地理事物及现象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素养,认知地理空间格局是初中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地理界线视角出发,探索优化初中地理空间格局认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地理界线
空间格局
认知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区域形成因素的地理界线
20
作者
V.Ye.Shuvalov
姚建衢
《地理译报》
CSCD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地理界线反映了划分地理客体(本例即区域)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界线是(?)一区域隐退其显著特征同时给出另一毗邻区域显著特征的地带。在一个二维地图连续体中,界线代表一区与另一区之间的过渡带,从中可划出这两个区域的界线(舒瓦洛夫,...
地理界线反映了划分地理客体(本例即区域)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界线是(?)一区域隐退其显著特征同时给出另一毗邻区域显著特征的地带。在一个二维地图连续体中,界线代表一区与另一区之间的过渡带,从中可划出这两个区域的界线(舒瓦洛夫,1980)。这样的界线通常被看成地理界线。将界线作为区域形成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是用以考察界线对于分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条界线不只是分割毗连的区域,还充当区域间接触纽带的角色。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区域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双成
赵志强
高江波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13-4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5CB422006)~~
文摘
为了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和定位的客观性,探讨了通过空间小波变换获取多尺度模极大值定位过渡带的方法。以NDVI和降水作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对象,应用db3小波核函数分别对49条样带的模极大值进行了多尺度检测,并在GIS中确定其地理坐标。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半干旱半湿润生态地理分界线的最佳空间尺度为20~40 km,小于这一尺度定位过程容易受到局部地表覆被因素如城市区域或地形的影响,大于这一尺度由于要素被过度平滑,造成定位不准;从定位点的聚集度分析,NDVI的定位效果好于降水,特别是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而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的半干旱半湿润分界线比较,从定位点的方向性、平均最短距离以及均衡度三项指标综合判断,小波变换对于降水过渡带的定位优于对NDVI的定位。研究证实,空间小变换与GIS结合是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与定位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是对专家系统划分界线方法的有力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生态
地理界线
空间小波变换
多尺度分解
GIS
Keywords
eco-geographical boundary
spatial wavelet transformation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GIS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被引量:
19
2
作者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1995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摘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关键词
万里长城
地理界线
过渡地带
农牧
界线
文化
界线
Keywords
Great Wall
Geographical Boundary Significance
分类号
K928.7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0年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的代际变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4-115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9CB426305)资助
文摘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2007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垂直带向上)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向东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出波动性移动。东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它们对水热等生态气候基本要素十分敏感。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
地理界线
气候变化
Keywords
Northeast China
eco-geographical boundaries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461.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桑广书
李芳
杨晓敏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93,共9页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基础研究项目"东亚洲的城市史和环境史"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界线,长城南北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差异显著。明长城处在中国夏季风的尾闾,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干旱区的分界线。明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野,同时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中部的中轴位置,明长城两侧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显著不同,具有农牧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明长城价值的认识并促进长城的遗产保护。
关键词
明长城
鄂尔多斯高原
地理界线
Keywords
the Great Wall
Ordos Plateau
geographical boundary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5
作者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出处
《地理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万里长城
地理界线
农业文化
游牧文化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蔗糖和糯稻的扩散及端午节习俗的地理界线
6
作者
陈翔
孙培智
机构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0-74,共5页
文摘
在近年对蔗糖史的研究基础上,阐明了古代中国南方丰富的物产对端午节习俗的深刻影响。南方端午节的习俗正是在蔗糖贸易和糯稻扩散的时代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唐宋以后工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政治教化、文化传承和经济地域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要的地理事件包括:晋至两宋领土边界和政治中心的改变造成的人口南迁,以及明清以来海疆的拓展和东南沿海经济中心的确立。蔗糖和糯稻的地理扩散粘合了唐宋之际习俗演变的南北地理界线。
关键词
蔗糖
糯稻
地理
扩散
地理界线
端午节习俗
Keywords
cane sugar
glutinous rice
geographical expansion
geographical borderline
custom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7
作者
高歌
出处
《甘肃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8-38,共1页
文摘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无论是早期的燕、赵北长城,还是最长的秦汉长城,或是坚固的明代长城,其分布地域和走向都大致一样,它们都位于我国高原、山地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和干旱的过渡地带。这个地...
关键词
地理界线
过渡地带
赵北长城
分
界线
地域分布
游牧民族
粗犷豪放
分布地域
农牧业生产
半湿润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
8
作者
许华
机构
湖南省辰溪县第四中学
出处
《地理教育》
2003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初中
地理
地理界线
亚洲
长江
赤道
热带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地理界线漫谈
9
作者
康同杰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币椒江一中
出处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4年第11期40-43,共4页
文摘
地理界线是中学地理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应考必备的基础知识,对学让律立完整的地理区域概念和分析、判断、理解区域差异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
中国
地理界线
高中
地理
教学
知识点
学习辅导
分类号
G633.57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探析
10
作者
穆朝君
机构
贵州省大方一中
出处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摘
一、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提出的背景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是一定历史过程中的空间现象,人叫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从来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人口运动,而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人口分布不能只理解为人口数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它还包括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和人日居住的不同地区组合与联系。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地理界线
中国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人口结构
空间
时间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要的地理界线
11
作者
杨海波
机构
重庆市云阳中学
出处
《地理教育》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北回归线
北半球
世界
地理
中国
地理
中学
地理
教学
教学参考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结中国的地理界线
12
作者
王相前
机构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3期185-186,共2页
文摘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丙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丙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区界线?
关键词
地理界线
中国
人口分布
祁连山脉
大兴安岭
阶梯
云南省
黑河市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洲大陆地理界线——科迪勒拉山系
13
作者
熊文甫
出处
《地球》
1996年第6期28-29,共2页
文摘
在任何一幅世界地形图上,人们都可以看到美洲大陆西部纵列着一条长长的山链。它北起寒风凛冽的北冰洋沿岸,南抵海浪汹涌的火地岛之滨,雄伟高大,重峦叠嶂,山脉绵延达18000余千米,跨越地球四个热量带,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西班牙语意为山系、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脉、高原和盆地组成。
关键词
美洲
大陆
地理界线
科迪勒拉山系
分类号
P94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集锦
14
作者
周仕德
刘翠青
出处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8年第Z2期175-177,共3页
文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和考试中,有关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知识经常出现,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笔者现将自己总结的有关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知识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分
界线
等降水量线
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
长江水系
干旱半干旱区
教学过程
暖温带
贺兰山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地理界线集锦
15
作者
王圣东
出处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6年第2期3-5,共3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等降水量线
分
界线
大兴安岭
季风区
长江水系
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分类号
G634.57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地理界线
16
作者
冯传义
机构
讷河市第
出处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5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地理
事物
分
界线
地理界线
温度带
大兴安岭
东部季风区
湿润地区
活动积温
一年两熟
半干旱区
荒漠草原
一年二熟
干湿状况
贺兰山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3
17
作者
万佳
延军平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重大自然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
机理与适应对策(41171090)资助
文摘
以吉良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a为尺度研究1961-2010年秦岭南北3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秦岭南北1961-2010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受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对季风所输送水汽的阻挡作用呈现南移,而非东西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波动性移动。秦岭南北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
关键词
秦岭南北
生态
地理界线
气候变化
Keywords
north-south Qinling
eco-geographical boundaries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的地理界线
18
作者
陈建芬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中学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地理界线
中学
地理
教学
教学内容
中国
地理
分类号
K92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地理界线的空间格局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19
作者
周朝阳
机构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3-34,共2页
文摘
空间格局认知能力是从空间的视角理解和感受地理事物及现象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素养,认知地理空间格局是初中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地理界线视角出发,探索优化初中地理空间格局认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地理界线
空间格局
认知能力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区域形成因素的地理界线
20
作者
V.Ye.Shuvalov
姚建衢
出处
《地理译报》
CSCD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地理界线反映了划分地理客体(本例即区域)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界线是(?)一区域隐退其显著特征同时给出另一毗邻区域显著特征的地带。在一个二维地图连续体中,界线代表一区与另一区之间的过渡带,从中可划出这两个区域的界线(舒瓦洛夫,1980)。这样的界线通常被看成地理界线。将界线作为区域形成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是用以考察界线对于分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条界线不只是分割毗连的区域,还充当区域间接触纽带的角色。首先。
关键词
地理界线
区域
分类号
P90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李双成
赵志强
高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人文地理》
CSSCI
199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50年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的代际变化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桑广书
李芳
杨晓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冯嘉苹
程连生
徐振甫
《地理教育》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蔗糖和糯稻的扩散及端午节习俗的地理界线
陈翔
孙培智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高歌
《甘肃教育》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
许华
《地理教育》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地理界线漫谈
康同杰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探析
穆朝君
《地理教育》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重要的地理界线
杨海波
《地理教育》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结中国的地理界线
王相前
《魅力中国》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美洲大陆地理界线——科迪勒拉山系
熊文甫
《地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集锦
周仕德
刘翠青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地理界线集锦
王圣东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地理界线
冯传义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秦岭南北生态地理界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万佳
延军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18
我国的地理界线
陈建芬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19
基于地理界线的空间格局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周朝阳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作为区域形成因素的地理界线
V.Ye.Shuvalov
姚建衢
《地理译报》
CSCD
198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