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虾蟹类不同地理种群自繁、杂交后代形态、生长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亓磊 乔振国 张晓可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10期21-24,27,共5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海水养殖虾蟹类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虾蟹类不同地理种群或品种自繁、选择育种及杂交育种对其后代形态、生长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养殖虾蟹类 地理种群 自繁 杂交 形态 生长 差异
下载PDF
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 被引量:58
2
作者 程起群 李思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9-43,共5页
测量了代表刀鲚(Coiliaectenes)种群和湖鲚(lakeanchovy(Coiliaectenes))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 测量了代表刀鲚(Coiliaectenes)种群和湖鲚(lakeanchovy(Coiliaectenes))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100%;利用挑选后的9项参数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1是95%~100%,P2是95.2%~100%,综合判别率为97.5%。对形态差异贡献较大的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并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仍然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群 刀鲚 形态差异 逐步判别 挑选 形态特征 亚种 可量性状 差异系数 判别分析
下载PDF
鲚属两种群的形态变异及综合判别(英文) 被引量:28
3
作者 程起群 韩金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6-364,共9页
测量了代表刀鲚种群和湖鲚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主要是受额部有鳞部最前缘到背鳍起点的距离所影响的;所有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 测量了代表刀鲚种群和湖鲚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主要是受额部有鳞部最前缘到背鳍起点的距离所影响的;所有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100%;利用挑选后的9项参数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1是95%-100%,P2是95.2%-100%,综合判别率为97.5%.对各形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各参数的差异系数,根据Mayr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仍然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群 形态差异 判别 刀鲚 挑选 形态变异 形态特征 背鳍 可量性状 差异系数
下载PDF
长江主要一级支流中华倒刺鲃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任泷 吴金明 +3 位作者 宋文 张家波 张沙龙 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9-1038,共10页
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嘉陵江、赤水河、清江3个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种群288尾样本的30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群的全长... 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嘉陵江、赤水河、清江3个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种群288尾样本的30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群的全长/体长、叉长/体长、体宽/体长等29个性状差异显著(P<0.05);聚类结果显示,嘉陵江种群与赤水河种群首先聚为一类,认为嘉陵江种群与赤水河种群形态最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2.93%;以Baye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用16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建立了3个中华倒刺鲃地理种群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达到99.31%。研究结果显示,嘉陵江种群与赤水河种群形态较为相似,而两者与清江种群形态差异较大。本研究从形态特征上为长江上游中华倒刺鲃种群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地理种群 长江水系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鹭骁 王志勇 +1 位作者 柯才焕 周时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采自海南三亚、香港和福建平潭3个野生杂色鲍种群,以及1个种源来自台湾的九孔鲍养殖群体共4个群体的6种同工酶系统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个基因位点,其中2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0%),每个位点平...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采自海南三亚、香港和福建平潭3个野生杂色鲍种群,以及1个种源来自台湾的九孔鲍养殖群体共4个群体的6种同工酶系统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个基因位点,其中2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0%),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4个群体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纯合子过剩、杂合子不足,遗传变异量偏低.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以及UP 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不大,遗传距离均小于0.01,属于种群差异水平.九孔鲍和杂色鲍的遗传差异达不到亚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九孔鲍 遗传距离 遗传差异 同工酶分析 地理种群 养殖群体 UPGMA聚类分析 遗传相似系数 亚种
下载PDF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4 位作者 王美珍 陈汉春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8-652,共5页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表明,海州湾群体与杭州湾群体形态差异最大,连云港与杭州湾的慈溪群体和乍浦2群体形态距离分别达到了4.92和5.58,而杭州湾慈溪群体和乍浦群体形态最为相似,形态距离仅为2.16。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54.40%,主成分2为13.50%,累积贡献率为67.90%;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较高,这些因子主要是第1主成分中的性状AB、AD、AB、SW、EF、GH、AI和IJ以及主成分2中的AE。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区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经6步判别分析后应用AF、IJ、AE、AB、SW和GH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0%~100%,P2为82.86%~100%,综合判别率为88.89%,说明判别方程可以有效的将上述群体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明樱蛤 地理种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中国五大湖秀丽白虾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敏莹 徐东坡 +2 位作者 刘凯 段金荣 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8-684,共7页
测量了326尾采自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5个地理种群的秀丽白虾的8个形态学特征,经过校正后形成10个形态学比例参数。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的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 测量了326尾采自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5个地理种群的秀丽白虾的8个形态学特征,经过校正后形成10个形态学比例参数。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的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31.216%、21.577%、15.239%,累积贡献率为68.03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主要取决于腹部宽/体长、腹部宽/腹部长和头胸甲宽/体长3个形态学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种群最先和鄱阳湖种群聚成一类,随后与巢湖种群、洪泽湖种群聚集,最后才和洞庭湖种群聚集,说明太湖种群和鄱阳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小而和洞庭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大;建立了5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6.7%~96.7%,综合判别率为80.7%。计算了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的差异。推测遗传差异和环境因子是不同种群秀丽白虾产生形态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白虾 地理种群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原缨口鳅属鱼类不同地理居群形态差异及分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伟 李旭 李燕男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将采自中国云南的249尾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采集地分为13组,共测量20个常规性状,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全部标本可以水系分为3群,分别命名为澜沧江群、李仙江群和元江群。它们之间的差异系数均超过亚种水... 将采自中国云南的249尾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采集地分为13组,共测量20个常规性状,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全部标本可以水系分为3群,分别命名为澜沧江群、李仙江群和元江群。它们之间的差异系数均超过亚种水平的临界值(1.28),而且各群间的主成分分值散点间没有过渡中间类群。所以,3群应是3个不同的物种。根据原始文献描述的越南行政分区,推测李仙江分布的原缨口鳅属鱼类应为Vanmanenia tetraloba(Mai,1978),而元江分布的应为Vanmaneniastriata Chen(1980)。澜沧江中分布的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体型扁平、偶鳍宽大和头部骨骼小等特征组合区别于V.tetraloba和V.striata。经验证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唯一标本证实,采自禄劝掌鸠河的原缨口鳅属标本不是V.tetraloba,而应是平舟原缨口鳅V.pingchow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斑原缨口鳅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主成分分析 地理种群形态差异系数
原文传递
我国七大流域大鳞副泥鳅形态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鸿禄 易少奎 +1 位作者 李军涛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0-237,共8页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19个自然群体共646个个体的外部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比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19个自然群体共646个个体的外部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比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前驱长(DAC)/体长(LB)与纬度呈负相关(r=-0.782),尾柄长(LCP)/体长(LB)与纬度呈正相关(r=0.83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形态学无显著差异,同时松辽流域与其他流域在全长(LB)、尾柄长(LCP)以及前驱长(DAC)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松辽流域和南方水系的判别准确率为100%,两者之间没有错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1贡献率为38.1%,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大鳞副泥鳅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差异的62.9%,这3个主成分主要反映在体高(HB)、体宽(WB)、尾柄高(HCP)、尾柄宽(LC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七大流域大鳞副泥鳅大致分为南北两大支。南方水系和北方水系大鳞副泥鳅在外部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根据75%识别和划分规则,认为松辽流域和南方水系部分群体的大鳞副泥鳅形态学差异可能达到亚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种质资源 种群结构 比较分析 聚类分析 亲缘地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