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新时期地理自然书写的浪漫主义特征
1
作者 石兴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地理自然浪漫主义是自然浪漫主义的形态之一,与自然浪漫主义的其他形态相比在于其自然书写具有地理学依据。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构成在于作家所选择的大都是具有博大崇高壮美品格的地理自然,既体现着主体的审美理想,也反映着作家的社... 地理自然浪漫主义是自然浪漫主义的形态之一,与自然浪漫主义的其他形态相比在于其自然书写具有地理学依据。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构成在于作家所选择的大都是具有博大崇高壮美品格的地理自然,既体现着主体的审美理想,也反映着作家的社会和人生追求、对人文历史以及历史地理的思考。其书写因作家的个性气质和创作追求不同而不同,但主观抒情性、鲜明的形象性、神奇和神秘性却是共同的。作家凭借强健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构建了由人文、历史、地理、自然四维世界形成的巨大书写时空,创造出博大雄浑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 新时期 地理自然 历史地理 浪漫主义
下载PDF
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保继刚 翁时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地理学的融合发展,使得地理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在远离地理学主干的细枝末节上越走越远,逐渐淡忘了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时所倚赖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加强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地理学应走融合发展道路。应加强地理学综合教育,尽快建立中国地理学的引领性问题体系,围绕问题体系,指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走向融合的具体路径,并发挥“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评选活动的引导作用,借此传播地理学融合发展的方式、机制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地理学中自然与人文耦合的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3
3
作者 叶超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进入人类世以来,随着重大自然与社会问题的涌现,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地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地理学研究的是复杂交织的人地关系问题,所以需要先在内部摒除二元论的偏见,实现自然(包括GIS)与人文的耦合。对中国地理学而... 进入人类世以来,随着重大自然与社会问题的涌现,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地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地理学研究的是复杂交织的人地关系问题,所以需要先在内部摒除二元论的偏见,实现自然(包括GIS)与人文的耦合。对中国地理学而言,自然与人文耦合的关键或难点在于方法论。应对挑战,地理学共同体应该鼓励面向重大问题的、多元化的交叉研究,促进数据、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共创治理科学新范式,逐步改变重理轻文的学科评价导向。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学内部的交叉融合以及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至关重要,人文与自然的耦合是地理学应该始终坚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论 人地耦合 方法论 可持续发展 治理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各尽其能,共克难题 被引量:3
4
作者 蔡运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分化与科学的分化一致,是一种进步。两者各有优势,都为科学认知和实践应用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两者也有共同的旨趣和手段,融合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可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和挑战...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分化与科学的分化一致,是一种进步。两者各有优势,都为科学认知和实践应用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两者也有共同的旨趣和手段,融合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可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和挑战提供独特的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分化与融合 各自优势与共同旨趣 当代重大问题和挑战
下载PDF
生态经济地理:一个有利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合的构想
5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1 位作者 刘伟 陈彩霞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8-1375,共8页
回应当前学界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能否走向融合的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有利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融合的生态经济地理分析框架,提出关注“人”作为本身级联产业、技术、制度系统复杂关联的地域巨系统的能动性变化,及其与生态系统之间... 回应当前学界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能否走向融合的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有利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融合的生态经济地理分析框架,提出关注“人”作为本身级联产业、技术、制度系统复杂关联的地域巨系统的能动性变化,及其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双向反馈关系,通过探讨环境变化和技术变革背景下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和调控途径,在综合权衡中寻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答案。选用“桑-基鱼塘生态经济系统百年演变”“数据中心的‘数-能-水’系统级联”“生态修复规划的人文视角”3个案例来阐明生态经济地理的研究视角与思路。最后,围绕“格局―过程―关联―路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生态经济地理需重点关注的4个研究议题: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各要素耦合格局、不同系统间要素流动过程及影响、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的区域复杂关联、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以上述议题为牵引,加强自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促进地理学科的融合发展,提升地理学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学科融合 生态经济地理 人地关系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讨
6
作者 任升莲 刘建敏 +1 位作者 陈义华 丁安心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理学”内容庞杂、原理抽象、时空跨度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根据一流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理学”内容庞杂、原理抽象、时空跨度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根据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构建了“自然地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过程管理和考核等5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和建设。课程引入思政元素,合理应用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和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一流课程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地理学革新的枢纽
7
作者 朱鹤健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1346,共6页
文章针对地理学现状,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其含意不止这两分支学科的知识融合,更重要的是从中萃取文理融合思维。而文理融合思维成为地理学创新的枢纽,在3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地理学新定位为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 文章针对地理学现状,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其含意不止这两分支学科的知识融合,更重要的是从中萃取文理融合思维。而文理融合思维成为地理学创新的枢纽,在3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地理学新定位为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用学科;树立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意在培养新型的文理思维融合的地理学人才,三方面革新主要植根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地理学成为一个包括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内许多问题无法替代的学科,以独特的魅力学科挺立于科学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深度融合 文理思维融合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被引量:4
8
作者 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 洛伦佐·巴尼奥利 +1 位作者 丁雁南(译) 安宁(校)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简要回顾19世纪以来地理学术史可见,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过去从未曾统一过,至少在如今论证地理学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有其用武之地时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上是如此。不过,自然地理学已开始认识到实证主义的局限,这为解... 简要回顾19世纪以来地理学术史可见,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过去从未曾统一过,至少在如今论证地理学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有其用武之地时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上是如此。不过,自然地理学已开始认识到实证主义的局限,这为解决眼下正在影响我们星球的一些紧迫问题开启了一条合作路径。文章在结尾部分以实例展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合作的可能状态,倡导学界多关注政治-地志学取径,将地区在权力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纳入考量,从而集中探讨世界范围内区域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地志学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9
作者 罗怀良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开展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系统研究有助于课程育人的有效落实.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包括从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中挖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中挖掘创...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开展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系统研究有助于课程育人的有效落实.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包括从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中挖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中挖掘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课程的国家与区域内容中挖掘家国情怀.其教学设计应基于成果导向理念(OBE),使用基本教学范式加灵活方式实施,突出课程思政的区域特色.实施策略包括完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系统性,教师引领和学生感悟融合,持续教学资源建设与成果共建共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自然地理 课程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基于野外台站的“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斌 赵传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5-1780,共6页
利用野外台站建设的优势开展“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的重点方向。本文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从野外台站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新教... 利用野外台站建设的优势开展“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的重点方向。本文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从野外台站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基于野外台站的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的成效,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为今后“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自然地理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对比
11
作者 王星晨 杨平恒 杨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11,共17页
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中国裸露型碳酸盐岩分布、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通过密度函数和分级统计,分析中国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方面的差异.研究... 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中国裸露型碳酸盐岩分布、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通过密度函数和分级统计,分析中国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裸露型碳酸盐岩面积为139.68万km 2,主要集中于黔、渝、桂、藏、鄂、湘、滇等省级行政单位,其中西南喀斯特地区为碳酸盐岩最大的连片分布区,面积占比37.5%.②在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碳酸盐岩地区受亚热带山地气候影响,水热条件良好,年降雨量湿润区(>800 mm)为38.7%,年均气温高值区(15~20℃)为21.9%,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较大,高原山地分布广泛,高海拔区(>4000 m)为32.8%;非碳酸盐岩地区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稳定性较高,区域地表河网密度偏大,土壤水力侵蚀指数低值区(0~2)占比53.8%.③在人文地理要素方面,碳酸盐岩地区自古以来“易守难攻”的地势特点吸引人口迁入,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和传统村落密度较大;非碳酸盐岩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道路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偏高.该研究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并揭示区域存在的挑战和潜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地区 非碳酸盐岩地区 空间分布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大尺度自然地理实体边界智能化提取方法——以大别山为例
12
作者 杨涵珺 孙敏 +1 位作者 楼夏寅 杨仕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1,共9页
为了解决语义明确但空间位置与分布范围并不明确的自然地理实体(PGO)在地图中的分布范围或边界表达问题,提出一种PGO边界的智能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给定的语义词,自动搜索网络地图大数据;接着在顾及PGO的连续空间分布特性基础上,运用... 为了解决语义明确但空间位置与分布范围并不明确的自然地理实体(PGO)在地图中的分布范围或边界表达问题,提出一种PGO边界的智能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给定的语义词,自动搜索网络地图大数据;接着在顾及PGO的连续空间分布特性基础上,运用空间聚类算法确定PGO的大致范围;然后利用PGO的几何特征(如山地的起伏变化),运用特征识别算法,进一步确定自然实体的分布范围和边界。考虑到此类实体的复杂性,仅以山地(大别山)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自然地理实体 地图大数据 智能化提取
下载PDF
浅谈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的基础——与凯斯特洛特与巴尼奥利文章的对话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尚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受凯斯特洛特和巴尼奥利两位学者合著文章的启发,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有3个基础:1)两个学术群体面对的本体论需要接近;2)两个学术群体彼此包容对方的方法论;3)科研运行组织方式有利融合。为了更好地论证作者提出的3个融合基... 受凯斯特洛特和巴尼奥利两位学者合著文章的启发,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有3个基础:1)两个学术群体面对的本体论需要接近;2)两个学术群体彼此包容对方的方法论;3)科研运行组织方式有利融合。为了更好地论证作者提出的3个融合基础,文章选用“北京中心城区色彩管控案例”作为例证,将这3个基础不存在的状态下,自然地理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面对这个实际问题时会采纳的差异性研究路径,以及渐行渐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学科分支融合 本体论 方法论
下载PDF
指向五育融合的6D-STEM模式教学实践探究--以“自然地理基础”为例
14
作者 张现瑶 刘树敏 朱丽东 《地理教育》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融通发展,指向“完满人格”和“理想人性”的培育。厘清五育融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及路径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本文在阐明6D-STEM模式和五育融合内涵关系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基础...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融通发展,指向“完满人格”和“理想人性”的培育。厘清五育融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及路径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本文在阐明6D-STEM模式和五育融合内涵关系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基础模块为载体,依托6D-STEM模式规范课堂流程,开展教学对照实验,通过前后测对比、李克特量表问卷和访谈等手段测评学生对五育融合的认知与感受。结果显示:6D-STEM模式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实现德智美劳融合培养显著有效,但仍存在知能培养与教学评价失衡、教学环节与素养培育对接模糊、体育素养培育欠缺和德育主观渗透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6D-STEM模式 自然地理基础
下载PDF
北京市自然地理实体采集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
15
作者 李楚钰 郑岳泽 +4 位作者 王建楠 周庆 高翔森 凌海锋 段松贺 《北京测绘》 2024年第4期615-620,共6页
本文以2022年城市地图(City Mapper-2)软件的框幅式立体影像、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北京市自然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怀柔科学城自然地理实体生产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山体与水系图元采集、农林用地与... 本文以2022年城市地图(City Mapper-2)软件的框幅式立体影像、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北京市自然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怀柔科学城自然地理实体生产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山体与水系图元采集、农林用地与土质存量数据转换及高程赋值、实体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自然地理实体构建工艺流程。结果表明,本文探索的技术路线为同类型自然地理实体生产项目提供技术参考,构建的地理实体平面精度为0.21 m,高程精度为0.26 m,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精度、时效性,推动了传统单一比例尺数据库向实体化、一体化时空数据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测绘 自然地理实体 航空影像 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实体构建
下载PDF
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地理类研学基地实施有效性研究
16
作者 刘欣琪 白欣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3期34-45,共12页
综合调研了北京地区自然地理类社会大课堂与研学基地,将承接学校数量、举办活动次数作为自然地理类研学基地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探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研学课程质量对基地实施有效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优质的师资与硬件设施和高... 综合调研了北京地区自然地理类社会大课堂与研学基地,将承接学校数量、举办活动次数作为自然地理类研学基地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探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研学课程质量对基地实施有效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优质的师资与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研学课程是研学基地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并据此结果对研学基地的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基地 自然地理 有效性
下载PDF
新时代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重难点破解路径研究
17
作者 陈玲 刘百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9期0061-0064,共4页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题,而当前地理教师在面对高中自然地理重难点教学时效率和质量较低,因此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重难点破解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了自然地理教学...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题,而当前地理教师在面对高中自然地理重难点教学时效率和质量较低,因此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重难点破解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了自然地理教学重难点新的内涵和要求,从多要素全面分析了教学重难点难以突破的原因,并举出具体实例提供参考,最后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应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自然地理 教学重难点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高中自然地理野外观察要义
18
作者 王敏 邱维理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野外观察能力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实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观察”的含义入手,阐明自然地理野外观察的本质就是找差别,即通过提取、比较现象特征以识别其类型,据此列举了比较现象特征的四种途径和两种方法;以科... 野外观察能力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实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观察”的含义入手,阐明自然地理野外观察的本质就是找差别,即通过提取、比较现象特征以识别其类型,据此列举了比较现象特征的四种途径和两种方法;以科学研究的视角看待探究性学习,介绍了在野外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现象成因与演化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方法;结合实际教学,举例分析了野外观察的教学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中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野外观察 地理实践力
下载PDF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
19
作者 陈有君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20年依托大理大学,对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开展为期2年半(2020年7月—2022年12月)的综合科学考察。其中,自然地理状况是科学考察的先导和基础。项目组采用文献资料收集...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20年依托大理大学,对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开展为期2年半(2020年7月—2022年12月)的综合科学考察。其中,自然地理状况是科学考察的先导和基础。项目组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查和“3S”技术等方法,梳理、分析了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状况。项目成果为全面了解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合理保护和有效管理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 洱海 自然地理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海南岛西线为例
20
作者 丁圆婷 韩奇 韩瑞梅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29-34,共6页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海南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热带景观,是开展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文章以海南岛西线为例,介绍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路线...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海南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热带景观,是开展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文章以海南岛西线为例,介绍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路线和实习内容,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相关专业在海南岛开展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 实践教学 海南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