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稍瓜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文友 粟军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的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根和茎的显微组织结构、花粉块的形态及有关成分的理化鉴别,为该药的鉴定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稍瓜 植物药 组织结构 花粉块 电镜扫描 鉴别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地稍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叶 王进 +3 位作者 王小龙 马九军 张洁庆 崔新国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6,共2页
实验表明,地稍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在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明显高于持续黑暗和持续光照的恒温处理;种子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5%。
关键词 地稍瓜 种子萌发 光照 温度 水分
下载PDF
地稍瓜β-葡萄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克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国泽 方杰 +2 位作者 王志国 宋洁 贾晋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地稍瓜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野生植物,但是地稍瓜采后不易保存,极易腐烂,货架期短,严重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细胞壁降解是引起植物果实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β-葡萄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细胞壁降解中起关键作用.实验首先从地稍瓜转录... 地稍瓜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野生植物,但是地稍瓜采后不易保存,极易腐烂,货架期短,严重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细胞壁降解是引起植物果实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β-葡萄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细胞壁降解中起关键作用.实验首先从地稍瓜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出这2个酶的cDNA全长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以地稍瓜的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得到它们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311 bp和1434 bp,经Blast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地稍瓜的β-葡萄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cDNA全长.为后续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提供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地稍瓜果实保鲜及提高地稍瓜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稍瓜 Β-葡萄糖苷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地梢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刚 张永康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12期54-55,共2页
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des(Freyn).K.Schum)别名地稍花、女菁、蒿瓜、地瓜飘、蒿瓜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5 cm。以全草及果实入药,性甘、平,益气,通乳,主治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生于干旱沙地、荒地、水沟边,分布于东... 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des(Freyn).K.Schum)别名地稍花、女菁、蒿瓜、地瓜飘、蒿瓜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5 cm。以全草及果实入药,性甘、平,益气,通乳,主治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生于干旱沙地、荒地、水沟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江苏、陕西、甘肃、新疆、蒙古、俄罗斯等地,可作为饲用、药用、食用及工业原料,作为牧草对草场水土保持有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土保持 干旱沙地 萝摩科 地梢 乳汁不下 工业原料 地稍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