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探讨附芍地芩方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1
作者 郑明悦 周红光 +3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梁雨薇 陈海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7-468,共12页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R Array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验证铁死亡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体内动物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5 mg·kg^(-1)·d^(-1))、附芍地芩方低剂量组(4.49 g·kg^(-1)·d^(-1))、附芍地芩方中剂量组(8.97 g·kg^(-1)·d^(-1))、附芍地芩方高剂量组(17.94 g·kg^(-1)·d^(-1)),检测附芍地芩方对小鼠肿瘤组织Fe^(2+)、ROS、MDA水平,SOD活性及Nrf2、Keap1、SLC7A11、GPX4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附芍地芩方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了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附芍地芩方可以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的Fe^(2+)(P<0.05)与ROS水平(P<0.01);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内MDA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SOD活性(P<0.01)。铁死亡PCR Array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附芍地芩方干预后,基因GPX4、SLC7A11表达显著下调,GSTA1、HMOX1、Ca9、Chac1、Keap1、Sqstm1、NOX1、FTH1、Tfr1、SAT2、Pparg、Hamp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附芍地芩方干预后,结直肠癌CT-26细胞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附芍地芩方显著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增加,Fe^(2+)、ROS以及MDA水平增加(P<0.05,P<0.01),SOD活性下降(P<0.01),且肿瘤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附芍地芩方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以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芍地芩 结直肠癌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下载PDF
地芩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德光 赵欣 +1 位作者 张基栋 陈军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96-497,共2页
目的 :评价临床疗效满意的地芩片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大鼠 ,按有关文献制造狼疮性肾炎的大鼠模型 ,分组观察地芩片治疗组与强的松对照组狼疮性肾炎大鼠 ,在尿蛋白、肌酐 ( Scr)、尿素氮 ( BUN)、前列腺素 ( TXB2 、6-keto-PGF1α)等... 目的 :评价临床疗效满意的地芩片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大鼠 ,按有关文献制造狼疮性肾炎的大鼠模型 ,分组观察地芩片治疗组与强的松对照组狼疮性肾炎大鼠 ,在尿蛋白、肌酐 ( Scr)、尿素氮 ( BUN)、前列腺素 ( TXB2 、6-keto-PGF1α)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尿蛋白、TXB2 等方面较对照组为优。推测地芩片的疗效是通过清除肾小球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和恢复基底膜上负电荷来发挥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狼疮性肾炎 地芩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地芩注射液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云志 张秋燕 《基层中药杂志》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研究地芩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加酸 ,使制剂中黄芩甙沉淀析出并离心分离 ,以乙醇溶解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甙含量。结果 :本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99.1% ,RSD为 1.78%。结论 :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地芩注射液 中药
下载PDF
浅谈“鱼白地芩汤”治疗小儿咳嗽
4
作者 张文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鱼腥草、桑白皮、黄芩、地龙等中药作为基础用药化裁,自拟名为"鱼白地芩汤",治疗小儿咳嗽65例,收到客观可靠的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5例患儿均系我院门诊患儿,其中男37例,
关键词 中医治疗 小儿咳嗽 鱼白地芩汤加味
下载PDF
二地芩连饮治疗经行口糜40例
5
作者 莫璐丽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红行口糜 口腔溃疡 中医药疗法 地芩连饮
下载PDF
自拟二地芩连饮治疗经行口糜40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莫璐丽 广西 《国医论坛》 1999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经行口糜 中医药疗法 口腔溃疡 地芩连饮
下载PDF
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30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谭谈 贺菊乔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 目的:观察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SI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的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亚急性湿疹 湿热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银花地芩合剂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原文传递
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亚急性湿疹50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鲍秋羽 贺菊乔 席建元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0期9-10,15,共3页
目的:观察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依匹斯汀片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 目的:观察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依匹斯汀片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评分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S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银花地芩合剂合依匹斯汀片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湿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银花地芩合剂 依匹斯汀
原文传递
地菍多糖MD_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对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超 姚惠珍 +2 位作者 徐兰琴 杨凤仪 方岩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8-20,24,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sacharide MD 1 on eliminating free radical O -· 2,·OH and anti peroxidation on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 Methods:testing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O -· 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sacharide MD 1 on eliminating free radical O -· 2,·OH and anti peroxidation on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 Methods:testing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O -· 2?·OH of MD 1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vitro;testing the influence of MD 1 on peroxidation of free radical of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 by fluorescence. Results:Polyssacharide MD 1 could eliminate O -· 2 and·OH(<250 mg/L).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MD 1 could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of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芩多糖 MD1 活性自由基 人红细胞膜 脂质过氧化作用 影响 研究
下载PDF
地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35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万祥 《中医外治杂志》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带状疱疹 中药擦洗 地芩
下载PDF
专题报道
11
《青海金融》 2016年第2期2-2,共1页
关键词 西宁城 河道治理 党委委员 王尔 来青 城中 多巴 地芩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erial Parts of Scutellaria planipes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煜 郭允珍 +6 位作者 上田博之 针谷羲弘 恩田政行 桥本和则 池谷幸信 罔田稔 丸野政雄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8年第2期44-46,共3页
首次从木根黄芩地上部分分离出1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蓟黄素(cirsimaritin),汉黄芩素(wogonin),芹菜素(apigenin),粘... 首次从木根黄芩地上部分分离出1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蓟黄素(cirsimaritin),汉黄芩素(wogonin),芹菜素(apigenin),粘毛黄芩素Ⅲ(viscidulinⅢ),紫丁香甙(syringin),白杨素6CβD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甙(6CβDglucosyl8CαLarabinosylchrysin),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甙(6CαLarabinosyl8CβDglucosylchrysin),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甙(wogonin7OβDglucuronide),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chrysin7OβDglucuronide)和两个苯乙醇甙(acteoside和martynoside)。其中异甘草甙元,蓟黄素和紫丁香甙均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 planipes Aerial parts Genus scutellaria ISOLIQUIRITIGENIN Cirsimaritin SYRINGIN
全文增补中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Scutellariae Radix of Different Source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by HPLC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永煜 郭允珍 +6 位作者 上田博之 针谷羲弘 恩田政行 桥本和则 池谷幸信 罔田稔 丸野政雄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8年第3期26-29,共4页
The seasonal and source variations of flavonoid contents in Scutellariae Radix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at the same place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ree years, 1990~1992, and in s... The seasonal and source variations of flavonoid contents in Scutellariae Radix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at the same place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ree years, 1990~1992, and in seven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Four principal flavonoids in the plant roots, i.e., baicalin, baicalein, wogonin 7 O glucuronide and wogoni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a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ic system with a chemically bonded ODS silica gel column and phosphate buffer methanol (68:32 and 1:1) as mobile phase. The contents of the four compounds combined in the herb collected at Chengde, Hebei Province are the high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time for harvesting the roots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the end of Aug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e Radix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Different sources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