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晴 刘征 赵旭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6,134,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以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为例,利用Erdas IMAGINE、ArcGIS等软件对2000年TM和2010年环境一号星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近10a来保护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将保护区划分...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以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为例,利用Erdas IMAGINE、ArcGIS等软件对2000年TM和2010年环境一号星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近10a来保护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将保护区划分为5个区域,并利用SPSS软件,将分类结果与保护区主要水质污染指标TN、TP、BOD5、CODMn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较大,变化概率为40.83%~67.87%,主要是低矮灌木及草地、未利用地向林地的转变;建设用地与TN相关性显著,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之间相关程度不高。研究成果不仅对石家庄及河北省山区今后的土地利用和水质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将有助于揭示流域人类活动与景观生态系统变化和水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源保护 土地利用变化 水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我国地表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开琦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在我国巨大的水量需求中,地表水的供给量占到了81%。在面临全球性水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地表水的开采量在不断增大,污染地表水水质的势头仍未扭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对此,应该反思我们已经建立的法律... 在我国巨大的水量需求中,地表水的供给量占到了81%。在面临全球性水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地表水的开采量在不断增大,污染地表水水质的势头仍未扭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对此,应该反思我们已经建立的法律制度在应对水资源危机中的功效。我国在地表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很多问题,应通过修订法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在汲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建立新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地表保护制度 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权
下载PDF
合理利用矿山井下充填加强地表开采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国荣 《黄金科学技术》 2005年第6期27-29,34,共4页
通过分析矿山井下充填与地表开采保护状况,提出了应当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选用矿山井下充填与地表开采保护措施的观点。
关键词 矿山充填 地表保护 充填采矿法
下载PDF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10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4
作者 党宏媛 刘征 赵旭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2,F0004,共5页
应用3S技术,利用修正的土壤侵蚀方程RUSLE对2000年、2010年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进行水土流失计算,依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对生成的土壤侵蚀图进行分等定级,分析说明2000—2010年水土流失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应用3S技术,利用修正的土壤侵蚀方程RUSLE对2000年、2010年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进行水土流失计算,依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对生成的土壤侵蚀图进行分等定级,分析说明2000—2010年水土流失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增加,增加面积0.33 km2。2000年中度以上土壤侵蚀等级到2010年均较大幅度转移至较低等级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 RUSLE 3S 水土流失监测
下载PDF
石家庄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
作者 刘征 赵旭阳 赵晴 《河北遥感》 2014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人类目益高涨的各种需求压力下,土地不合理利用现象愈发严重,随之而来的负面生态环境效应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在人类目益高涨的各种需求压力下,土地不合理利用现象愈发严重,随之而来的负面生态环境效应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解译出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对两期土地利用图进行变化速度、内部转移矩阵、空间叠加分析,了解近10年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明,土地利用整体趋势呈平衡状态,土地利用方向基本合理;研究结果为石家庄饮用水源保护区乃至整个太行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
下载PDF
对地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骆德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第3期226-227,共2页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而在我国庞大的水资源寻求中,地表水的供给量达到80%以上。现今,在全球性水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地表水资源的开采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却依旧很严重。所以,为了...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而在我国庞大的水资源寻求中,地表水的供给量达到80%以上。现今,在全球性水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地表水资源的开采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却依旧很严重。所以,为了督促我国政府加强立法监督,切实保护我国的地表水资源,在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著者提出建议,为地表水资源保护工作尽一分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保护 法律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吾祠煤矿开采对地表水源地保护区的影响分析研究
7
作者 颜景强 《能源与环境》 2019年第4期62-64,共3页
从大气降水与矿坑涌水量、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与隔水层、断裂构造等角度分析吾祠煤矿开采对地表水源地保护区的影响。
关键词 吾祠煤矿 地表水源地保护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油水井套管的腐蚀及防护理论、实验与应用——油水井套管电化学保护测试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军 金岩松 +2 位作者 李福军 陈月勋 李晓川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比各种电化学保护测试法 ,介绍了接触测试法在对套管保护电位测量中的应用 .由于参比电极与套管间的距离缩短 ,使参比电极处于被测套管的被测点处 ,证明该法能够反映套管的被保护情况 ,但测试费用较高 ,一般仅在条件允许或具有实... 通过对比各种电化学保护测试法 ,介绍了接触测试法在对套管保护电位测量中的应用 .由于参比电极与套管间的距离缩短 ,使参比电极处于被测套管的被测点处 ,证明该法能够反映套管的被保护情况 ,但测试费用较高 ,一般仅在条件允许或具有实验价值的测量时采用 .而地表保护电位测试法、瞬间断电法、E -lgI测试法等建议在常规测试中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保护 地表保护电位测试法 瞬间断电法 E-lgⅠ方法 接触测试法
下载PDF
地表倾斜变形对高压线铁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文兵 袁凌辉 郑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以采动影响下高压线铁塔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表倾斜变形与铁塔内力和变形特征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地表倾斜变形情况下高压线铁塔内力、位移和基础支座反力和临界地表倾斜值.结果表明:随着地表倾斜值的增加,高压线铁塔杆... 以采动影响下高压线铁塔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表倾斜变形与铁塔内力和变形特征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地表倾斜变形情况下高压线铁塔内力、位移和基础支座反力和临界地表倾斜值.结果表明:随着地表倾斜值的增加,高压线铁塔杆件的轴向压应力及拉应力最大值均呈二次方关系增加,高压线塔倾斜度及横担歪斜度呈线性关系增加.当采动引起的地表倾斜变形超过安全临界倾斜变形值时,铁塔杆件最大轴向应力超过其许用应力,处于不安全状态;高压线铁塔基础支座反力呈显非线性变化.这些研究为采动区高压线铁塔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损害与保护:高压线铁塔:地表倾斜变形
下载PDF
基于氨氮监测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10
作者 殷思达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3期82-84,共3页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更多的关注,这就使环境监测事业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地表水的监测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我国水资源的...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更多的关注,这就使环境监测事业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地表水的监测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具体质量情况,就需要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从目前情况看,在进行地表水监测的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应针对目前的研究,做好相应的措施。本文章,主要对氨氮监测地表水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监测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地表保护 氨氮监测
下载PDF
煤矿井工开采地表村庄建筑变形量计算
11
作者 朱艳华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102-105,共4页
为计算S-1231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下沉值、倾斜变形值、曲率变形值和水平变形值,采用概率积分法以及基于概率积分法开发的软件对采后的地表变形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三下"规程中的保护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开采后... 为计算S-1231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下沉值、倾斜变形值、曲率变形值和水平变形值,采用概率积分法以及基于概率积分法开发的软件对采后的地表变形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三下"规程中的保护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开采后的地表建筑物将受到规程中规定的二级损坏,建筑物需要经过小修后才能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开采 地表变形计算 地表建筑物保护 建筑物安全
下载PDF
连江县水源保护地区划界定合理性分析
12
作者 吴岩镇 《林业勘察设计》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生活饮用水安全事关民生大计。为了确保饮用水及水源安全,连江县环保与林业部门分别区划界定了水源保护地。从外部看,由于区划界定方法不同、时间相异、归口管理部门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两者发生严重错位现象。从内部看,生活饮用水地表水... 生活饮用水安全事关民生大计。为了确保饮用水及水源安全,连江县环保与林业部门分别区划界定了水源保护地。从外部看,由于区划界定方法不同、时间相异、归口管理部门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两者发生严重错位现象。从内部看,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存在极为严重的结构性缺陷。文章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持地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 水源涵养林 区划界定 合理性分析 错位现象 连江县
下载PDF
采用优质膏体充填 建设高效绿色矿山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南中 黄建君 +2 位作者 黄兴益 杨泽 何皇兵 《有色金属设计》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近年来新发现和探明的某铜矿资源量大、品位较高、易选,但地表覆盖农田,有许多工业设施及村落,系综合开采条件极为复杂的"三下开采"矿床。该文针对该矿床资源特点、开采技术难点,制定采矿技术方针,研究在可靠保护地表设施的同... 近年来新发现和探明的某铜矿资源量大、品位较高、易选,但地表覆盖农田,有许多工业设施及村落,系综合开采条件极为复杂的"三下开采"矿床。该文针对该矿床资源特点、开采技术难点,制定采矿技术方针,研究在可靠保护地表设施的同时,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措施。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充填采矿方法,配套高质量膏体充填工艺,并用概率积分法和FLAC3D数值软件等进行岩石力学论证,分析保护地表的可靠性。设计充分利用井下生产和基建产出的废石及选矿厂尾矿作为充填料,不但提高了充填质量,还大幅减少了地表用地及堆放场地,在有效保护地表设施和生态的同时,使矿石回采率达到91.98%,贫化率控制在10.42%。实现以设计为源头,为建设高效、和谐、绿色矿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三下开采 地表保护 绿色矿山
下载PDF
城市地铁暗挖施工地层变形机理及控制实践 被引量:52
14
作者 吕勤 张顶立 黄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29-34,共6页
笔者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某些暗挖标段工程及地质条件 ,在土层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地层大变形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确定了地层大变形控制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在施工中 ,应用地层变形控制原则及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笔者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某些暗挖标段工程及地质条件 ,在土层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地层大变形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确定了地层大变形控制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在施工中 ,应用地层变形控制原则及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后 ,使地层变形大幅度降低 ,满足了地表环境保护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浅埋暗挖法 地层变形 地表下沉 地表环境保护
下载PDF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晴 赵旭阳 刘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242-249,255,F0002,共10页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为今后研究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稳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方法。[方法]利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00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解译该2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对2期...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为今后研究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稳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方法。[方法]利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00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解译该2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对2期土地利用图进行变化速度、内部转移矩阵、空间叠加分析,了解近10a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应用谢高地和Costanza的研究经验,结合研究区实际,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并作敏感性分析。并从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影响、生态服务价值流向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进行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林地和低矮灌木及草地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高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区10a间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明显,土地利用整体趋势呈平衡状态,土地利用方向基本合理;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显著,林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功能 地表水源保护 石家庄市
下载PDF
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复杂高价值铜矿采矿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学明 伍佑伦 《甘肃冶金》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针对复杂难采的高价值铜矿,提出采用环境再造的方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以某地下铜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表要求保护的前提下极破碎矿体的顶板再造上向分段充填采矿法。并且对其结构参数、采准工程、回采工艺等进行了研究。该采矿方法的... 针对复杂难采的高价值铜矿,提出采用环境再造的方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以某地下铜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表要求保护的前提下极破碎矿体的顶板再造上向分段充填采矿法。并且对其结构参数、采准工程、回采工艺等进行了研究。该采矿方法的主要回采工作在人工顶板下完成,可以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可以保证地表的均匀沉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对高价值矿体开采时的地表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环境再造 上向分段充填采矿法 破碎矿体 地表保护
下载PDF
矿区钻探施工及绿色勘查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博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5期55-56,共2页
分析矿区钻探施工的勘查目标,并提出钻探施工及绿色勘查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矿区钻探施工的绿色勘查技术,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钻机、钻探施工等产生的垃圾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满足工程可持续性需求。
关键词 矿区钻探施工 绿色勘查技术 地表开挖保护 固体垃圾处理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Soil Conservation Methods in Preventing Red Soil Erosion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2
18
作者 ZHANG Guo-Hua XIE Chong-Bao +1 位作者 PI Xiao-Yu ZUO Chang-Q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1281-1291,共11页
Rainfall, runoff(surface runoff and interflow) and soil loss were recorded from 2002 to2005 in an experiment with four treatments on sloping red soil land in southern China.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bare sloping ground... Rainfall, runoff(surface runoff and interflow) and soil loss were recorded from 2002 to2005 in an experiment with four treatments on sloping red soil land in southern China.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bare sloping ground(control check, CK),interplanting with soybean in spring or radish in autumn(I), level terrace(i.e., grass planted on the riser and bunds built at the edge of a bench terrace)(II), and level terraces of orchards with Bahia grass planted on the riser(III). The surface runoff and erosion in treatment II and III during the four years were low despite the occurrence of potentially erosive rains. By contrast, the CK plot had both the highest surface runoff coefficient and the highest sediment yield among all the plots. The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of the CK plot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that of the treatment plots(p < 0.05). Additionally,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flow of the CK plot and that of the treatment plots was found from April to August(p < 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K and treatment plots were found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September to December. The order of the plots in terms of surface runoff coefficients and soil losses was: CK > I > III > II, whereas their order in terms of interflow was II > III > I > CK.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II were excellent, indicating that level terrace(i.e., grass planted on the riser and bunds built at the edge of a bench terrace) can be an excellent practic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n sloping red soil land. Soil loss in southern China can be reduced through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soil RUNOFF Soil erosion INTERFLOW
下载PDF
Approach to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pressure-relieved gas drained from protected coal seam using surface borehole and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被引量:13
19
作者 Yingke Liu Fubao Zhou +1 位作者 Jianlong Wang Ju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During mining of lower protective coal seam, a surface borehole can efficiently extract not only the pressure-relieved gas from the protected layer, but also the gas from the mining layer gob. If the distance between ... During mining of lower protective coal seam, a surface borehole can efficiently extract not only the pressure-relieved gas from the protected layer, but also the gas from the mining layer gob. I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rehole and gob is too large, the quantity of gas drained from the protected layer decreases substantially.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xtracting pressure-relieved gas from a protected coal seam using a surface borehol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adial gas flow theory and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ntity of gas and the drainage flow network using a surface borehole we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pressure-relieved gas drained from the protected layer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flow resistance of the borehole bottom.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Wulan Coal Mine of the Shenhua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flow of pure gas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 (by factors of 1.8 and 2.0, respectively), thus demonstrating the remarkable effects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borehole Gas drainage Borehole bottom resistance Pressure-relieved gas
下载PDF
Physical Effectivenes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in Drought Prone Areas of Western and Central Uganda
20
作者 Everline Komutunga Wilberforce Tushemereirwe +2 位作者 Jerome Kubiriba Priver Namanya Kevin John Oramngy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5年第8期523-529,共7页
The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practices on controlling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was studied in drought prone banana growing areas of Uganda, during the two major rainy seasons of 2014. The stud... The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practices on controlling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was studied in drought prone banana growing areas of Uganda, during the two major rainy seasons of 2014.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wo sites-- Ntungamo (Southwest) and Sembabule (Central), with comparable slopes of about 13%-25%.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mulch, manure, manure + mulch and a control with no conserv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servation practices of mulch and manure + mul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by about 72%-85%, when compared to farmers' up-and-down cultivation practice (control).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significantly greater amounts of soil loss occurred from manure and control plots than the ones with mulch. Thus, the combination of manure and mulch is recommended for uptake by crop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s, if they are to overcome drought stress and adapt to changes in climat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quantify nutrient losses resulting from runoff under the different SWC techniques. Modeling such effects is essential in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SWC practices on soil and crop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soil loss SWC drought area Ugand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