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体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家义 赵焕庭 +2 位作者 陆铁松 宋朝景 张乔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2-81,共10页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可分为河口三角洲体系、溺谷体系、岬角-海湾体系、沙坝-澙湖体系、潮滩体系、珊瑚礁碟形沙岛-洼地体系、海峡冲刷槽-潮流三角洲体系等七类.本文将扼要阐述各类体系的外动力过程、侵蚀与堆积地貌及其演变的特征.
关键词 华南 海岸 动力 地貌体系
下载PDF
胶州湾潮汐通道地貌体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边淑华 夏东兴 李朝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胶州湾属基岩海湾型潮汐通道,湾口内、外发育较为典型的涨、落潮流三角洲,地貌体系较为完整。总的说来,胶州湾涨潮流占优势,但涨、落潮优势流路平面分异明显:落潮流三角洲中央以落潮优势流为主,两侧涨潮流占优势;涨潮流三角洲中部以涨... 胶州湾属基岩海湾型潮汐通道,湾口内、外发育较为典型的涨、落潮流三角洲,地貌体系较为完整。总的说来,胶州湾涨潮流占优势,但涨、落潮优势流路平面分异明显:落潮流三角洲中央以落潮优势流为主,两侧涨潮流占优势;涨潮流三角洲中部以涨潮优势流为主,两侧落潮流占优势,涨、落潮优势流在内、外汊道口之间发生交叉。由于水流的非正向入射,潮汐通道地貌体系不对称,潮流三角洲在湾内东侧发育、在湾外东北侧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通道 地貌体系 涨、落潮优势流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貌体系与环境演化趋势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青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20,共11页
本文系统讨论华北平原地貌体系的时空分布,与形成营力的内在联系及其演化历史,宏观评价平原环境演化的趋势。
关键词 地貌体系 环境演化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渤海东部的潮流地貌体系研究成果丰硕
4
作者 刘振夏 《海洋信息》 1994年第5期15-16,共2页
辽东浅滩潮流沙脊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国家海洋局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签署的中法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的第一个项目。由于辽东浅滩与邻近区域存在着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后将研究区扩展至渤海东部。目前该研究已顺利结束。 1... 辽东浅滩潮流沙脊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国家海洋局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签署的中法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的第一个项目。由于辽东浅滩与邻近区域存在着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后将研究区扩展至渤海东部。目前该研究已顺利结束。 1991年中法两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了渤海海上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潮流 地貌体系 沙脊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三叠世构造-物源-古地貌体系演化——来自碎屑锆石、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的证据 被引量:7
5
作者 谭聪 阮壮 +2 位作者 于炳松 刘策 苏玲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0-676,共17页
构造-物源-古地貌体系研究是明确盆地演化的重要手段,是油气资源潜力精确评价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三叠世存在物源、古地貌不清的问题。利用碎屑锆石测年、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开展了构造、... 构造-物源-古地貌体系研究是明确盆地演化的重要手段,是油气资源潜力精确评价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三叠世存在物源、古地貌不清的问题。利用碎屑锆石测年、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开展了构造、物源、古地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三叠世时河西走廊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有统一物源;晚三叠世时物源差别很大,河西走廊物源来自于祁连和柴达木地块,盆地西部物源则来自于西华北地块。物源分析结果结合地层对比和岩石学、地球化学数据表明中三叠世晚期河西走廊和鄂尔多斯盆地有短暂沟通,晚三叠世时存在分隔两地的小规模水下古隆起。这种物源和古地貌演化与华北—扬子板块在中—晚三叠世的自东向西碰撞过程相适应,反映了挤压主应力点西移的事实以及在此背景下盆内由挠曲向抬升的地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中—晚三叠世 构造-物源-古地貌体系 U-Pb锆石年龄
原文传递
构造地貌分析体系及相关的构造地貌标志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国云 王竹华 李晓燕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对理论构造地貌学的主要分支古构造地貌、新构造地貌和活动构造地貌各自的特点作了分析对比 ;总结、提出了对构造地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几何分析、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构造地貌分析体系 ;
关键词 构造地貌分析体系 理论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标志 几何分析 运动分析 动力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貌环境体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崔承琦 李学伦 印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3期1-8,共8页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貌环境体系 地貌岸线
下载PDF
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的构建与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恺云 查小春 张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23,共7页
利用分辨率为30 m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构建东秦岭高程形态等级体系;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构建东秦岭起伏形态等级体系;采用GIS空间叠加法,构建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 利用分辨率为30 m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构建东秦岭高程形态等级体系;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构建东秦岭起伏形态等级体系;采用GIS空间叠加法,构建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对东秦岭的地貌形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秦岭高程形态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中高山、高山5类,起伏形态分为微起伏、小起伏、微中起伏、中起伏、微大起伏、大起伏6类;从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提取出25种地貌形态,主要以微中起伏的低中山、中山为主,分别占全区面积的12.97%、12.05%;其中,以洛南-商州-丹凤-商南-郧西为界,可将东秦岭分为东、西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形态等级体系 空间特征 东秦岭
下载PDF
地震地貌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0-420,224,共11页
近20多年来,更精准和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相应解释技术的发展,让地下地貌单元成像成为可能,随之产生了"地震地貌学"。地震地貌学,是以现代沉积和地貌理论为指导,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平面成像来观察地下地貌形态,从而... 近20多年来,更精准和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相应解释技术的发展,让地下地貌单元成像成为可能,随之产生了"地震地貌学"。地震地貌学,是以现代沉积和地貌理论为指导,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平面成像来观察地下地貌形态,从而认识其沉积体系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当前,地震地貌学在河流—三角洲沉积、深水浊流沉积、碳酸盐岩沉积等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沉积环境中都有成功解释案例。通过梳理2003年以来地震地貌学建立和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它连接地震与地质的巨大信息挖掘潜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确立一套工业化的解释流程和发展其关键地震属性解释方法体系。展望未来,地震地貌学不仅会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会延伸到地学的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等更宽广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 三维地震数据 地震解释 地貌形态体系
下载PDF
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胥勤勉 杨达源 +3 位作者 葛兆帅 陈德基 薛果夫 李会中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金坪子堆积体位于康滇构造带上,在形态特征上类似滑坡堆积体。根据金坪子堆积体的DEM和实地调查,将堆积体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八个部分:上斜坡、泥石流扇、金坪子古沟谷堆积平台、金沙江谷坡、金沙江阶地、现代金沙江巨砾岩块滩地、金沙江... 金坪子堆积体位于康滇构造带上,在形态特征上类似滑坡堆积体。根据金坪子堆积体的DEM和实地调查,将堆积体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八个部分:上斜坡、泥石流扇、金坪子古沟谷堆积平台、金沙江谷坡、金沙江阶地、现代金沙江巨砾岩块滩地、金沙江离堆山、硝沟沟谷。通过分析金坪子堆积体各地貌单元的重矿物组合特征、TL测年数据和钻孔资料,认为金坪子堆积体是多种动力元在不同时代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复式堆积体,它是三套分别以老金沙江、古金沙江和现代金沙江为轴心的地貌体系时空更替的产物。乌东德峡谷贯通,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潭形成,195.00±9.70 kaB.P.金坪子深潭开始被充填,角砾岩开始形成;137.00±6.80 kaB.P.坡积物充填胶结结束,老金沙江最高洪水位达到1 070 m;金沙江改道,并在915 m发育漫滩相阶地堆积物,其年代为41.13±3.49 kaB.P.;之后,金沙江表现为强烈深切,形成金沙江离堆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坪子堆积体 地貌类型 重矿物 地貌体系
下载PDF
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现代特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时空谱系研究Ⅰ 被引量:16
11
作者 崔承琦 施建堂 张庆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2,共7页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 120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 1987、 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 120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 1987、 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闾在此摆动人海,形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津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黄河 三角洲海岸 现代海岸特征 相带 海岸地貌环境体系
下载PDF
释光年代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12
作者 张沛全 《科技资讯》 2015年第24期200-202,204,共4页
年代学问题是地质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释光年代学是年轻地质地貌体系系列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是确定活动构造活动时代与速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对释光年代学的原理进行简介,固体能带理论中的缺陷模型、野外采样过程和剂量(古剂量和剂量... 年代学问题是地质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释光年代学是年轻地质地貌体系系列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是确定活动构造活动时代与速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对释光年代学的原理进行简介,固体能带理论中的缺陷模型、野外采样过程和剂量(古剂量和剂量率)测试是该方法的三个关键环节。根据原理解释了各个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其中对于应用者来说,野外采样过程中的样品选取、野外样品基本判定、野外采样步骤合理是直接影响最后数据质量的关键问题。其余环节及其中的关键问题也应了解和严格操作。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引起释光方法使用者的注意,让释光年代学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学和地貌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地质地貌体系 释光 热释光 光释光 构造地貌
下载PDF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中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
13
作者 李敏 胥勤勉 +3 位作者 程丽玉 杨宁 刘建兵 郭进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全新世演化过程是划分滦河三角洲范围的依据,也是认识陆海相互作用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七里海地区6个钻孔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微体古生物研究和年代测定,分析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滦河口北部七里海...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全新世演化过程是划分滦河三角洲范围的依据,也是认识陆海相互作用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七里海地区6个钻孔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微体古生物研究和年代测定,分析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发育中晚全新世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晚全新世砂坝-潟湖和海相三角洲及近现代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6~5 ka B.P.,七里海西部发育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为湖相三角洲前缘。5~1 ka B.P.,七里海南部形成潟湖,推断现今海岸线外侧发育一道滨海砂坝,区域形成第一期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10~19世纪,区域受滦河泛滥的影响,逐渐成陆,发育潟湖-潮上带-分支河道的三角洲沉积组合。19世纪,第一期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中砂坝不断向陆迁移至翡翠岛,七里海地区形成浅水湖沼。1883年,滦河洪水在七里海新开口冲破海岸沙丘,形成七里海潟湖,区域形成现今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1915年,滦河冲开翡翠岛南部沙丘入海,发育现代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全新世 七里海地区 湖相三角洲 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地层和演化过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丽玉 胥勤勉 +5 位作者 郭虎 李敏 杨宁 刘建兵 赵建军 郭进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1-763,共13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并结合1984~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恢复了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2.7 ka B.P.以前,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 为了更好地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并结合1984~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恢复了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2.7 ka B.P.以前,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包括河床和水下河道相;2.7~1.0 ka B.P.,伴随着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达到现今滦河三角洲一带,姜各庄林场以西区域发育湖相三角洲,包括湖沼相、湖滨相和分支河道、河间洼地等,东部形成海侵型砂坝-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约1.0 ka B.P.以来研究区域普遍成陆,西部主要为决口扇和河间洼地相,东部多分支河道相;17~19世纪,翡翠岛-姜各庄林场一带形成海岸沙丘,并造成二滦河、老米沟等河流由东折向南入海;1915 A.D.,滦河冲开姜各庄林场至翡翠岛的海岸沙丘,形成现今波浪型三角洲。研究区经历了3期地貌沉积组合:晚全新世组合包括西部湖相三角洲和东部海侵型砂坝-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17~19世纪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和翡翠岛-七里海海侵型砂坝-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1915 A.D.后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翡翠岛-七里海海侵型砂坝-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和滦河波浪型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三角洲 晚全新世 湖相三角洲 海侵型砂坝-湖地貌沉积体系 波浪型三角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