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阈值的Prewitt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天时 魏雨 李湘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2-1065,共4页
在地质图像边缘检测中,现有Prewitt相关算法存在边缘识别率低、准确性差、阈值设定随机性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Prewitt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对每个像素点的八组梯度中互相垂直的梯度对求范数,来增强图像边缘;最后取... 在地质图像边缘检测中,现有Prewitt相关算法存在边缘识别率低、准确性差、阈值设定随机性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Prewitt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对每个像素点的八组梯度中互相垂直的梯度对求范数,来增强图像边缘;最后取整幅图像的灰度均值作为阈值来识别图像的边缘像素和背景像素.实验表明,相对于现有算法,改进Prewitt算法计算量小,获取的边缘线条细节更加完整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WITT算子 地质图像 边缘检测 高频强调滤波 灰度均值
下载PDF
Kirsch算子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并行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宸玮 王雪纯 +1 位作者 杨嘉能 钱育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1年第1期54-60,68,共8页
针对大尺寸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的特性,为提高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Kirsch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从传统算法层面,通过减少运算次数以及针对阈值设定随机性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阈值的... 针对大尺寸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的特性,为提高地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Kirsch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从传统算法层面,通过减少运算次数以及针对阈值设定随机性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阈值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从算法并行层面,在CPU-GPU传输开销以及线程规模选取上分析优化.经测试,改进的算法比现有算法减少了计算量,获取的边缘更清晰,对大于2 048×2 048尺寸的地质图像加速比可以保持在80倍以上(不考虑传输开销可保持在300倍以上).该方法的并行较易实现,为实时在线的地质图像边缘检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KIRSCH算子 并行计算 地质图像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下载PDF
DTX-1型巷道地质图像编录系统
3
作者 吴燕清 蒋成站 +4 位作者 徐宏武 黄雪梅 蒋勤涛 蒋国军 李朝炜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8期18-21,共4页
介绍了新研制开发的矿用超小型摄录机和地质图像处理软、硬件组成的巷道地质图像编录系统。叙述了该系统的性能、矿用摄录机、井下工作方法、地质图像处理以及在煤矿中的应用。
关键词 巷道 地质图像 编录系统 矿用 摄录机
下载PDF
基于地质图像大数据的岩性识别研究
4
作者 吴佳锟 龙家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探索地球的行动上从未停止。在岩石探究方面,1815年地质图的诞生为岩性识别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国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随之得到质一般的飞跃进展,在地质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探索地球的行动上从未停止。在岩石探究方面,1815年地质图的诞生为岩性识别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国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随之得到质一般的飞跃进展,在地质数据和应用上的技术正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从地质图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最开始的手工绘图,到填图技术的出现,在填图技术上,有最开始的手工填图演变至数据性填图。从这一过程中,便可看出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正不断地发展。在地质勘探上,土质根据地表的深度有不同的土质层。在土质这一层上,岩石类的是属于土质中的五——八类型土质,在不同类别的岩石勘测上,会根据岩石的土质类型来进行不同方法的识别。因此,本文根据岩石岩性识别的各种方法,分别从测井技术、多波谱遥感技术、地震众波技术、通过岩石热胀性岩石识别技术和地物波谱技术来进行岩石岩性识别,通过地质图像大数据的分析对岩石岩性识别进行研究,以此对我国岩性识别技术提出可能成功且合适的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从而希望为我国岩性识别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像 岩性识别 技术研究
下载PDF
水工洞室基础地质现象多模型智能分类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超 赵文超 +2 位作者 张野 任秋兵 李明泽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水工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质灾害的发生,其分类与识别对于了解洞室内结构面分布状况、围岩性质以及指导下一步洞室勘探有重要意义。对水工洞室内地质现象和地质结构的分类识别分析通常采用手动作业的方式,但传统分... 水工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质灾害的发生,其分类与识别对于了解洞室内结构面分布状况、围岩性质以及指导下一步洞室勘探有重要意义。对水工洞室内地质现象和地质结构的分类识别分析通常采用手动作业的方式,但传统分析方法费时费力,难以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因此,采用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对水工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运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并将Softmax分类器、随机森林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基础地质现象分类,对比并选择性能较好的模型进行耦合,可建立较优的水工洞室基础地质现象图像智能识别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洞室内基础地质现象的自动识别分析,减少了地质工程师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洞室 地质图像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智能分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域K-L变换法的地质雷达图像处理
6
作者 郭小凤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因地质自身复杂的几何和物理特性,地质雷达采集到的图像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本文在分析地质雷达图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域K-L变换以及多尺度多结构元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对图像信息进行降噪与边缘检测处理,突出地... 因地质自身复杂的几何和物理特性,地质雷达采集到的图像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本文在分析地质雷达图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域K-L变换以及多尺度多结构元的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对图像信息进行降噪与边缘检测处理,突出地质雷达回波信号中的同相轴。仿真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好的刻画地质雷达图像中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图像 小波变换 K-L变换 数学形态学
下载PDF
基于双边滤波-BM3D算法的GPR图像去噪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惠琴 吕佳芸 张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了增强地质雷达(GPR)图像,将双边滤波和三维块匹配算法(BM3D)相融合,提出了一种联合去噪算法.同时,研究了不同方差下的峰值信噪比,并采用最大化真实图像和估计图像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 为了增强地质雷达(GPR)图像,将双边滤波和三维块匹配算法(BM3D)相融合,提出了一种联合去噪算法.同时,研究了不同方差下的峰值信噪比,并采用最大化真实图像和估计图像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去噪算法相比,联合去噪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地质雷达图像中缺陷目标体边缘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滤波 三维块匹配算法 地质雷达图像去噪
下载PDF
采用探地雷达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状况进行超前预报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勇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2,共4页
探地雷达是用高频无线电波来确定介质内部物质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在断层、地下水、裂隙及其影响等不利地质情况下,常诱发坍塌、冒顶、涌水等地质灾害发生,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报出掌子面前方20 m左右范围内的地质状况... 探地雷达是用高频无线电波来确定介质内部物质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在断层、地下水、裂隙及其影响等不利地质情况下,常诱发坍塌、冒顶、涌水等地质灾害发生,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报出掌子面前方20 m左右范围内的地质状况。通过实例对地质雷达扫描图像进行了具体的解译,对隧道实际开挖进行现场跟踪,并对设计、预报成果和实际揭露资料进行对比,说明探地雷达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种较好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地质雷达扫描图像 解译 超前地质预报
下载PDF
地质图形信息网络查询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强 杨道庆 +1 位作者 张德超 王永敏 《河南石油》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在网络客户端不安装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以地质图形库、图像库、数据库作为基础支撑,基于互联网的查询系统。用户可在互联网、局域网上对地质矢量图形、图像进行简单、类型、关键字、自定义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查询。可进行原油性... 在网络客户端不安装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以地质图形库、图像库、数据库作为基础支撑,基于互联网的查询系统。用户可在互联网、局域网上对地质矢量图形、图像进行简单、类型、关键字、自定义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查询。可进行原油性质统计表等16种地质报表的动态查询,可对地层有关数据如物性进行线性等四种数学统计图形的实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形图像 信息查询系统 建立 应用 油气勘探 系统结构 数据库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乌拉山山前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缑亚森 罗浩 +2 位作者 刘志成 徐伟 高战武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地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对地下不同电性介质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仪器,其探测速率快、分辨率高,可弥补探槽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存在探测盲区的缺陷,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活动断层探测领域。本文以乌拉山山前断裂为例开展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使... 地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对地下不同电性介质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仪器,其探测速率快、分辨率高,可弥补探槽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存在探测盲区的缺陷,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活动断层探测领域。本文以乌拉山山前断裂为例开展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使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测线进行地形校正,获得断层浅部地质雷达图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能有效反映探槽揭露的地层单元和断层分布。本次探测中,雷达波形图像特征为:浅地表的土壤层反射波总体较弱;粗粒沉积为主的砾石层反射波总体较强,同相轴连续性好;细粒沉积为主的砂层反射波弱于砾石层,波形以中、高频为主,同相轴具有弱连续性;对于洪冲积地区,地质雷达能分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层单元,这为剖面图像的断层识别提供了标志;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地质雷达测线进行地形校正,有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探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活动断层 乌拉山山前断裂 地质雷达图像 探槽
下载PDF
地质雷达与考古勘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传雷 李大心 祁明松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6-93,共8页
地质雷达与考古勘察王传雷,李大心,祁明松一、序言在考古勘察中,数十年来,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物探)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虽然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考古与物探人员的交流不... 地质雷达与考古勘察王传雷,李大心,祁明松一、序言在考古勘察中,数十年来,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物探)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虽然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考古与物探人员的交流不够、考古经费有限、物探勘察效果及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探测 地质雷达图像 考古勘察 古铜矿遗址 反射波 电磁波 模型实验 工程地质勘察 物理模拟 目标体
下载PDF
科学发展再铸辉煌——“油储”项目结题纪念
12
作者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0-1024,共5页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油储 科学发展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成图方法 地质图像 物理理论 重大项目
下载PDF
岩心分析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岩心分析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地质数据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使地质图像资料和数据分析资料的管理达到了现代化。
关键词 岩心资料 数据库 网络 计算机管理 油气勘探 地质图像 地质数据
下载PDF
层析成像在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14
作者 董守华 王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9-582,共4页
针对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实测数据不完整和反演方程组欠定这一问题,利用层析成像方法,重建了地质异常体图像.层析成像算法根据数据量大小、品质来选择矩阵反演法与迭代重建法,然后对物理模型、实测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结果获得满意的... 针对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实测数据不完整和反演方程组欠定这一问题,利用层析成像方法,重建了地质异常体图像.层析成像算法根据数据量大小、品质来选择矩阵反演法与迭代重建法,然后对物理模型、实测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结果获得满意的重建异常体图像.层析成像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分辨力高等特点,且异常体的性质也有反映,说明该方法在巷道无线电波透视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巷道无线电波透视 物理模型 实测资料 地质异常体图像 物理模型
下载PDF
Impact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e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被引量:11
15
作者 DENG Xiangzheng JIANG Qunou +1 位作者 GE Quansheng YANG LinSh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May of 2008 caused damages to large areas of Sichuan,Gansu,and Shaanxi provinces in China.Reports from local governments and related management agencies show that the giant pa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May of 2008 caused damages to large areas of Sichuan,Gansu,and Shaanxi provinces in China.Reports from local governments and related management agencies show that the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s in the earthquake-hit areas were heavily damaged.Our estimates in this paper of the impacts of the earthquake on the giant panda in the earthquake-hit area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field survey.A rapid assessment method wa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damages of the earthquake on giant panda habitats.By using 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we decoded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the disaster area in the 49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s.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succeeding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great damages to the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s and disturbed the normal life of the giant pandas there (e.g.,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Undoubtedly,the life of the giant pandas there was affected.However,although the earthquake caused certain impacts on the giant pandas,it did not really threat their survival.Even so,we still strongly advocate for protection of the giant pandas,and have prioritized a couple of measures to be taken to restore the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s in the earthquake-hi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Remote sensing Giant panda Giant panda nature reserve Rapid assessment method
下载PDF
TST超前预报技术在煤矿掘进巷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胜洪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68-70,共3页
为了强化煤矿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通过TST超前预报技术,能够很好地探测到矿井中各种地质构造,从而强化了煤矿开采的计划性和对事故隐患的预见性,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降低了煤矿事故率。
关键词 TST超前预报技术 煤矿 散射理论 地质构造偏移图像
下载PDF
A novel method of photographic geological logging based on parallel image sequence in small tunnel
17
作者 毛羽丰 李浩 +2 位作者 何燕兰 杨彪 吴铭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92-2100,共9页
Small tunnels such a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ory tunnels and mine roadways are generally narrow, which make the existing photographic geological logging technique inapplicable. Therefore, geological logging of... Small tunnels such a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ory tunnels and mine roadways are generally narrow, which make the existing photographic geological logging technique inapplicable. Therefore, geological logging of exploratory tunnels has always been taking the method of manual sketch work which has low efficiency and poor informatization degree of products, and it is a technical issue requiring urgent settlement for geological logging of small tunnels.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studies novel methods of photographic geological logging suitable for small tunnels, including image acquisition, image orientation control, 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 unfolded image map generation and geological attitude measurement, etc.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meet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geological logging. The novel method helps to realize the fast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image-based geological logging data for small tunnels, and the forms of logging result are more abundant and more applicable to informatized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logg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TUNNEL image correction photographic geological logging
下载PDF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anorama field geological images and Google maps
18
作者 XU Chunhui ZHENG Xishen +2 位作者 LI Wenqing ZHANG Wei XUE Linfu 《Global Geology》 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
Panorama field geological imag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displaying field geology informa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Taking an example for Xingcheng,the authors studied the use of panorama field geological images based o... Panorama field geological imag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displaying field geology informa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Taking an example for Xingcheng,the authors studied the use of panorama field geological images based on the Flex for rich client display technology,application of Google maps API for Flash,and discusse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ield geological panoramic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created the rich client Internet application progra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Google maps API to mark position and route of panoramic image collection point can be fully integrated fiel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map information.It can provide visual fiel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users.This program is characterized by quick execution speed,strong interaction and rich function,which promotes the users'experienc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oramic image FLEX Google maps rich client
下载PDF
STUDY ON EXTRACTING METHODS OF BURI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 HUAIBEI COAL FIELD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四龙 赵学军 +3 位作者 凌贻棕 刘玉荣 宁书年 侯德文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It is discussed features and tbe producing mechanism of buri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in Huaibei coal field, and studied the methods extracting buried tectonic and ig... It is discussed features and tbe producing mechanism of buri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in Huaibei coal field, and studied the methods extracting buried tectonic and igneous rock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geologicaI data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o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bei coal field geological data buri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下载PDF
An effective denoising strategy for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based on propagation angles
20
作者 叶瑞超 贾晓峰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33-40,115,共9页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denoising strategy for two-way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Three dominant artifact types are analyzed and eliminated by an optimized imaging condition. We discuss a previously unsolved beam-like a...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denoising strategy for two-way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Three dominant artifact types are analyzed and eliminated by an optimized imaging condition. We discuss a previously unsolved beam-like artifact, which is probably caused by the cross-correlation of downward transmitting and upward scattering waves from both the source and receiver side of a single seismic shot. This artifact has relatively strong cross- correlation but carries no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reflectors. The beam-like artifact widely exists in pre-stack imaging and ha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mplitude as useful seismic signals. In most cases, coherent artifacts in the image are caused by directionally propagating energy. Based on propagation angles obtained by wavefield gradients, we identify the artifact energy and subtract its contribution in the imaging condition. By this process most artifacts can be accurately eliminated, including direct wave artifacts, scattering artifacts, and beam- like artifacts. This method is independent of the wavefield propagator and is easy to adapt to almost all current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methods if needed. As this method deals with the physical artifact origins, little damage is caused to the seismic signal. Extra k-domain filtering can additionally enhance the stacking result image quality. This method succeeds in the super-wide-angle one-way migration and we can expect its success in other two-way wave equation migrations and especially in reverse time mi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on artifact propagation angles wavefield gradient imaging condition. k-domain filt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