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三维评价方法与实践
1
作者 王睿 窦帆帆 +1 位作者 李云峰 葛伟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三维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的类型、地质诱因与核心评价指标,以...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三维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的类型、地质诱因与核心评价指标,以及传统二维评价的局限性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三维地质建模、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三维空间分析等关键三维方法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三维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三维评价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显示该方法体系能够显著提升三维尺度下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为立体化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地质安全风险 三维评价 江北新区 南京市
下载PDF
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利用地质安全风险评价
2
作者 刘宏伟 何庆成 +2 位作者 李状 韩博 高伊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20,共14页
地质环境是地下空间的承载体,明显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识别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安全风险及其主要影响要素可为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以雄安新区为例,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4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 地质环境是地下空间的承载体,明显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识别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安全风险及其主要影响要素可为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以雄安新区为例,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4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地质安全风险隐患,遴选含水砂层厚度、土体承载力特征值、土体压缩模量、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面沉降速率和砂土液化指数等定量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地质安全风险评价。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在客观赋权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考虑数据相关性、离散性和相对性(冲突性)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提出了CRITIC-Entropy组合确权法,使得赋权更为科学与合理。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呈现出深部层位小于浅部层位的特征,且Ⅰ级和Ⅱ级风险区主要位于白洋淀及周边、南张镇东和大营镇东等区域,浅层(0~15 m)、次浅层(15~30 m)、次深层(30~50 m)、深层(50~100 m)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风险区累计面积占比分别为54.49%、42.51%、41.06%和42.18%。不同层位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的主要影响要素有所差异,总体来说,土体压缩模量、土体承载力特征值、地面高程和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权重较高。同时,需要关注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动态演变和不同施工方式引起的风险变化。成果可为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科学优化和防灾减灾提供地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安全风险 CRITIC-Entropy组合确权 雄安新区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历程及展望
3
作者 李云峰 葛伟亚 +3 位作者 张庆 陆远志 侯莉莉 华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8-350,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市扩张呈现出普遍性、显著性、持续性、周期性和波动性(Liu Fang et al.,2021)。“十五”期间东部、超大城市的扩张,到“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普遍扩张,再到“十三五”期间各类城市的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市扩张呈现出普遍性、显著性、持续性、周期性和波动性(Liu Fang et al.,2021)。“十五”期间东部、超大城市的扩张,到“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普遍扩张,再到“十三五”期间各类城市的城市扩张呈现减速趋势,如图1所示各城市逐渐从外延式扩张转化为内涵式增长(尹上岗等,2022)。我国以城市为服务对象的地质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地质资源 城市化 地质安全风险 地下空间
下载PDF
推进地灾精细化管控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福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卓万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地质灾害防范管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近20a来一项新的事务,从零起步→基层实践→摸索总结→持续完善,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的空间、新的格局和新的提升。基于《福... 地质灾害防范管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近20a来一项新的事务,从零起步→基层实践→摸索总结→持续完善,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的空间、新的格局和新的提升。基于《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结合《福建省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20多年来作者在典型沿海山区大县(安溪)的基层探索实践,承接作者独撰2006年发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论》,以福建为例,针对台风暴雨的显著特性,概括现状、立足实际、剖析问题、面对短板和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复盘+推演”等方法,对福建地质安全隐患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孕灾启动情形、成灾致灾机理、早期识别和排查评价方法的建立展开逐项的分析阐明,初次提出“坡++”建房方式、不可忽视的“两个层积层”等概念,初步提出以本文提及的“创建+依靠”为基础,实施“双控模式+三员模式+四道防线”等相配套的精细化管控新举措,综合归纳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防范组合拳之对策。粗略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跟广大同行、专家和读者能进一步商榷、探讨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坡卸荷+降雨引发型 新构造+崩坡积层 地质安全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