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数据Matlab插值与地质旋回性分析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余继峰 于泳 +3 位作者 付文钊 郎旭娟 宋召军 李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依据插值运算原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提供的一维插值函数Interp1编程实现了测井数据的自动插值处理。在给定插值间隔和给定插值总数两种条件下,对济阳坳陷G1井二叠系地层井段录井图自然伽马(GR)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并进行了小波分析解释... 依据插值运算原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提供的一维插值函数Interp1编程实现了测井数据的自动插值处理。在给定插值间隔和给定插值总数两种条件下,对济阳坳陷G1井二叠系地层井段录井图自然伽马(GR)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并进行了小波分析解释。结果表明,测井数据插值处理后不仅具有高保真性,而且更便于多尺度地质解释。实例钻井剖面中共划分出8个小尺度旋回、4个中尺度旋回和2个大尺度旋回,验证了Matlab插值运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MATLAB 插值 地质旋回 小波变换
下载PDF
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毛得雷 康永尚 +2 位作者 韩军 秦绍锋 王会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90-394,共5页
通过对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划分、构造演化和延续时间系数及含气量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旋回,其中第Ⅰ水文地质旋回(∈-C1)只构成气田的基底,对煤... 通过对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划分、构造演化和延续时间系数及含气量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旋回,其中第Ⅰ水文地质旋回(∈-C1)只构成气田的基底,对煤层气的生成和吸附无影响;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在第Ⅱ水文地质旋回(C2-T3)沉积;第Ⅲ水文地质旋回(J1-J3)对煤层热成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煤系地层在第Ⅳ水文地质旋回(K1-Q)经过了短时间高温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煤层气生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最大含气量达到22 m3/t。通过该区煤层等温吸附曲线的特征判断,第Ⅳ水文地质旋回渗入水文地质阶段约20 MPa煤系地层压力的降低幅度,只造成原始最大含气量18%左右的解吸气量,没有改变研究区煤层气吸附量大和资源丰富的基本特征。水文地质旋回分析方法从成因机制上说明了韩城煤层气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煤层气 韩城煤层气田 沉积水文地质阶段 渗入水文地质阶段 吸附-解吸
下载PDF
水文地质旋回在临清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出现明显变化;古近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表明该区地下水与渗入水的淡化作用有关。根据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概念,将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出6个水文地质旋回,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分析表明,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地层沉积前或沉积后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生成、运聚无影响,中生代的水文地质旋回和中生代与古近纪之间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的保存不利,新近纪是油气成藏的最好时期,钻井证实该期利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矿化度 渗入水 沉积特征 临清地区
下载PDF
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学祥 《东北地震研究》 1996年第2期24-30,共7页
太阳辐射量变化与地质旋回的对应关系表明,太阳辐射不仅是形成地磁场内外磁尾和地壳与内核反向振动的原因,而且是核幔电磁耦合和能量交换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向地球既输送了大量热能,又输送了大量电磁辐射能。这是我们通过天... 太阳辐射量变化与地质旋回的对应关系表明,太阳辐射不仅是形成地磁场内外磁尾和地壳与内核反向振动的原因,而且是核幔电磁耦合和能量交换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向地球既输送了大量热能,又输送了大量电磁辐射能。这是我们通过天文周期预测未来地质变动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天文周期 地质旋回 电磁辐射能
下载PDF
地质旋回与全球旋回地层学
5
作者 吴智勇 郭建华 姜衍文 《国外油气勘探》 1998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周期性或旋回性是物质运动的一个基本特性,沉积岩层通过颜色、粒度、成分、厚度等方面的变化记录下了这种旋回过程。目前已从沉积岩层中识别出了十余种地质放回,其中包括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动的周期(银河年和穿越银道面周期)、米兰科... 周期性或旋回性是物质运动的一个基本特性,沉积岩层通过颜色、粒度、成分、厚度等方面的变化记录下了这种旋回过程。目前已从沉积岩层中识别出了十余种地质放回,其中包括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动的周期(银河年和穿越银道面周期)、米兰科维奇旋回以及潮汐周期等。本文简要介绍几类主要的地质旋回及其对应的天文周期,并对全球旋回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旋回 地层学 地质时期 潮汐周期 地质旋回
下载PDF
短时傅立叶变换在研究沉积旋回地质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淑红 张文波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9-62,共4页
 针对地震波信号通常是非平稳信号,Fourier变换不适用于分析非平稳信号、不能反映局部时间信号的频谱特征的特点,而利用短时Fourier变换能够反映信号在任意局部时间范围的频率特征,以便满足研究信号在不同时间位置局部性质的要求。分...  针对地震波信号通常是非平稳信号,Fourier变换不适用于分析非平稳信号、不能反映局部时间信号的频谱特征的特点,而利用短时Fourier变换能够反映信号在任意局部时间范围的频率特征,以便满足研究信号在不同时间位置局部性质的要求。分别从正反旋回的地质模型出发,通过作理论记录以及用短时Fourier变换分析波在沉积旋回地层中传播时的频率变化来确定沉积旋回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立叶变换 地震波信号 沉积旋回地质 地震勘探 信号处理
下载PDF
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5
7
作者 余继峰 李增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9,共4页
论述了小波变换在进行信号时频分析中的优势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步骤 .以济阳坳陷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结果显示原始测井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能清楚地将... 论述了小波变换在进行信号时频分析中的优势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步骤 .以济阳坳陷某钻井为例 ,对迄今为止所能获得的分辨率最高、连续性最好的测井地质数据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 .结果显示原始测井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能清楚地将不同时间 (深度 )尺度的旋回展现出来 ,并探测到了地层序列中三种不同级别的突变点或突变区域 .这些认识对识别地层中的天文周期、定量描述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测井数据 信号时频分析 尺度 地质旋回 沉积速率 地层 完整性
下载PDF
地球圈层长周期演化旋回基本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陶明华 邹伟宏 +1 位作者 支崇远 陶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15-1420,共6页
通过对众多剖面的研究 ,以及对石炭纪以来包括全球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沉积作用、气候变迁、生物界演化等诸多资料的综合分析 ,阐述了地球圈层演变过程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 .研究表明 :各种地质演化过程的旋回性存在于多个层次当中 ... 通过对众多剖面的研究 ,以及对石炭纪以来包括全球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沉积作用、气候变迁、生物界演化等诸多资料的综合分析 ,阐述了地球圈层演变过程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 .研究表明 :各种地质演化过程的旋回性存在于多个层次当中 ;其中 ,超级旋回历时约 1 0 0Ma ,一级旋回历时约 4 0~ 5 0Ma ,二级旋回历时约 1 5Ma ,三级旋回历时约 5Ma ,以及更细微的旋回过程 .超级旋回由 2个一级旋回以弱转折衔接组成 ,而相邻超级旋回之间由强转折联系起来 .二级旋回随时间的发展过程显现为一级旋回的缩影 .超级、一级及二级旋回对称性较好 ,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圈层 地质旋回 弱转折 强转折 旋回序列
下载PDF
全球旋回地层学述评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智勇 姜衍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21,共7页
全球性旋回沉积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条件、全球构造演化、全球古地理背景及沉积特征综合作用的产物。全球旋回地层学是综合应用概念性的、定性的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地层记录中由气候和构造过程引起的旋回沉积模式的一门学科,它是... 全球性旋回沉积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条件、全球构造演化、全球古地理背景及沉积特征综合作用的产物。全球旋回地层学是综合应用概念性的、定性的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地层记录中由气候和构造过程引起的旋回沉积模式的一门学科,它是脱胎于层序地层学的一门新的地层学分支。全球旋回地层学通过估算沉积盆地中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环境变化来预测地层学特征,实际上是一种过程-响应模型。文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全球旋回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借用两个实例阐述了全球旋回地层学在预测盆地中的地层厚度、岩相分布和碳酸盐岩生长方式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旋回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地质旋回 地层模拟
下载PDF
吐-哈盆地温吉桑现代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吐哈盆地温吉桑地区自侏罗纪以来的水文地质作用可划分为2个旋回和4个阶段。晚侏罗世晚期至白垩纪以渗透水文地质作用为主,流体交替积极,是油气运移、聚集及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温吉桑地区的断裂带附近地层水遭到了渗透水的改造... 吐哈盆地温吉桑地区自侏罗纪以来的水文地质作用可划分为2个旋回和4个阶段。晚侏罗世晚期至白垩纪以渗透水文地质作用为主,流体交替积极,是油气运移、聚集及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温吉桑地区的断裂带附近地层水遭到了渗透水的改造,而远离断裂带的地层水封闭较好。根据UVZ法计算的三间房组的低气势区与已知油气田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UVZ法 油气聚集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楼章华 朱蓉 +3 位作者 金爱民 武恒志 郑和荣 王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6,共12页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 ,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 ,大气水下渗向心流 ,越流、越流 蒸发泄水和滞流 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 ,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 ,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 ,大气水下渗向心流 ,越流、越流 蒸发泄水和滞流 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 ,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盆地沉降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和盆地抬升剥蚀时期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 :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 ,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 ,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 ,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 ,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流体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水文地质旋回 含油气沉积盆地 沉积环境 地层 孔隙流体
下载PDF
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及其流体特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3 位作者 朱蓉 孙毛明 张文正 魏新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讨论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推断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处为水区,天然气离心...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讨论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推断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处为水区,天然气离心流区为气区,越流天然气漏失区对应于气水共存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地下水动力场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流体特征 形成 演化 水文地质旋回
下载PDF
川中上三叠统须四段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的油气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威 徐国盛 +2 位作者 雍自权 宋焕荣 黄尚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3-640,共8页
通过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各个水文地质旋回古水动力场的恢复,进而预测油气运移聚集位置。研究表明,古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流体运移网络的决定性因素,古水动力场是油气成生聚散的重要媒介和驱动力。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 通过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各个水文地质旋回古水动力场的恢复,进而预测油气运移聚集位置。研究表明,古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流体运移网络的决定性因素,古水动力场是油气成生聚散的重要媒介和驱动力。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最终走向与归宿,均与地下水径流系统密切相关。沉积压释承压水流对川中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最大。通过研究,在须四段储集层划分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第四纪等3个水文地质旋回和相应的水文地质阶段。第1水文地质阶段,水动力场主要影响地下水运移、聚散和空间分布;第2水文地质阶段是川中地区油气运移成藏的最有利时机,地下水流作为油气载体和驱动力,携带烃类气体向低势区转移,并在适当地区分异、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场 沉积压释承压水 水文地质旋回 须四段 川中地区
下载PDF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学祥 张中信 +3 位作者 陈殿友 陈震 宋秀环 解宏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4期85-92,共8页
地核不仅具有巨量热能,而且有巨量旋转能,这是地球能量释放的内因;天文因素使地核产生周期性的南北振荡,是地球能量间歇性释放的外因。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直接相关。
关键词 地核 地球自转 天文周期 地质旋回 地核能量
下载PDF
江汉平原震旦系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威 胡晓凤 +1 位作者 宋焕荣 黄尚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8,112,共5页
根据江汉平原构造运动的多期性、沉积与剥蚀作用和水动力条件,把震旦系储层地下径流演化过程划分为加里东期(Ⅰ)、海西—早印支期(Ⅱ)、晚印支—早燕山期(Ⅲ)、晚燕山—喜马拉雅期(Ⅳ)4个水文地质旋回,恢复和重建了古水动力场。根据储... 根据江汉平原构造运动的多期性、沉积与剥蚀作用和水动力条件,把震旦系储层地下径流演化过程划分为加里东期(Ⅰ)、海西—早印支期(Ⅱ)、晚印支—早燕山期(Ⅲ)、晚燕山—喜马拉雅期(Ⅳ)4个水文地质旋回,恢复和重建了古水动力场。根据储层水动力场态势以及地下水径流汇聚特点,提出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水动力学模式:低势圈闭型、低势半圈闭型、势梯度陡变型与台缘型和流势马鞍型。对储层古水动力场的剖析表明,震旦系储层在第Ⅰ—第Ⅱ水文地质旋回时期的地下水动力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在第Ⅲ水文地质旋回时期,伴随着构造运动,震旦系储层地下水动力场开始发生变化;在第Ⅳ水文地质旋回时期,反转、拉张、滑脱、褶皱等构造变动导致震旦系储层地下水动力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区域性分水岭两侧出现了有利于油气储存的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场 水文地质旋回 水动力学模式 震旦系 江汉平原
下载PDF
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二叠系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16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1 位作者 杨海波 王绪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4,共7页
油气运聚及分布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盆地的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水化学、水动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二叠系的现今水动力场由于达巴松凸起而呈现分割性,形... 油气运聚及分布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盆地的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水化学、水动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二叠系的现今水动力场由于达巴松凸起而呈现分割性,形成玛湖和盆1井西2个独立的水动力体系,欠压实的存在使凹陷内仍然保持离心流特征,而盆地西北缘则是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研究区二叠系的水动力场演化具有南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水动力 水文地质旋回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关于地球圈层差异旋转理论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中信 陈殿有 周菊仙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9-62,共4页
地球内部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各种假说中,“内快外慢”说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并被科学测试所验证。在这一理论形成过程中,数学工作者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研究表明,“内快外慢”差异旋转是地球内部各种运动的源动力。这一理论的价值还... 地球内部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各种假说中,“内快外慢”说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并被科学测试所验证。在这一理论形成过程中,数学工作者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研究表明,“内快外慢”差异旋转是地球内部各种运动的源动力。这一理论的价值还在于,它不仅可以解释各种地质现象,而且促进了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的研究、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相关关系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差异旋转 天文周期 地质旋回 地球圈层
下载PDF
冀东3850~2000Ma同位素年龄序列:结构和意义
18
作者 宫进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冀东地区是中国最老同位素年龄发现地之一,又是金和铁的重要产区,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本文从已出版的有关文献中搜集了大于2000Ma的同位素年龄数据114个,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序列。通过数理统计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恢复该... 冀东地区是中国最老同位素年龄发现地之一,又是金和铁的重要产区,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本文从已出版的有关文献中搜集了大于2000Ma的同位素年龄数据114个,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序列。通过数理统计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恢复该区早前寒武纪地质事件给出较为可靠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分数维数 地质旋回 拓扑对应
下载PDF
在天地大系统中考察地表冰期的综合成因机制
19
作者 刘波 江呁 《自然杂志》 1989年第11期836-839,共4页
地表冰期及其成因问题是中外地学家们辩论最久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现今天地生交叉科学探索中正在深入揭示的大自然奥秘之一。从本世纪20年代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在中国大地首先发现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以来。
关键词 成因机制 第四纪冰川 挽近 大冰期 地球表层系统 火山尘 地质旋回 近银心点 成因模式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地球的组成和演化
20
作者 赵晓波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7-29,共13页
地质旋回地球经历了4.5Ga的历史,地表上和近地表的物质已经过众多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等过程的改造、保存和破坏。我们的星球除了早期之外,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地球物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用图3.1的地质旋回来表示。地质旋回包括两个... 地质旋回地球经历了4.5Ga的历史,地表上和近地表的物质已经过众多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等过程的改造、保存和破坏。我们的星球除了早期之外,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地球物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用图3.1的地质旋回来表示。地质旋回包括两个亚旋回,即构造旋回和水文旋回。水循环是指水通过降水和蒸发,河流径流及地下水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岩石类型 花岗岩 构造旋回 变质岩 沉积岩 地下水流 地质旋回 沉积物 地球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