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重地质构造差异布局 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
1
作者 王双绪 薛富平 李宁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221-221,共1页
对现今地壳形变观测技术不断向高精度、高分辩和高效便捷发展的趋势下,如何根据地质构造活动背景和构造变形模式差异布局、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针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区域构造动力背景和变形模式特点,优化... 对现今地壳形变观测技术不断向高精度、高分辩和高效便捷发展的趋势下,如何根据地质构造活动背景和构造变形模式差异布局、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针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区域构造动力背景和变形模式特点,优化监测布局、有效捕捉地形变异常动态信息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活动 监测能力 地壳形变 构造差异 变形模式 地形变异常 观测技术 构造动力
下载PDF
南沙海域构造演化与油气资源前景 被引量:5
2
作者 龚铭 李唐根 伍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运用地质构造活动论和地壳演化阶段论的观点 ,分析、研究了南沙海域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及其与盆地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 ,南沙海域为东亚大陆边缘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依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及... 运用地质构造活动论和地壳演化阶段论的观点 ,分析、研究了南沙海域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及其与盆地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 ,南沙海域为东亚大陆边缘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依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演化过程 ,将南沙海域分为两大演化旋回 ,即盆地形成前演化旋回和盆地形成演化旋回。前者相对单一 ,后者又可分为三个演化阶段 ,即晚白垩世—中始新世裂谷—断陷阶段、晚始新世—中新世断坳反转阶段和晚中新世—第四纪热沉降阶段。与之相对应 ,形成了 13个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南沙海域 油气资源 地质构造活动论 地壳演化阶段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混沌理论在三江北段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上的应用——以玉龙成矿带北段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建平 唐菊兴 李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三江北段大地构造位置独特 ,地质构造活动复杂 ,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 ,研究程度较低 ,缺少有效的矿产资源调查方法。文章应用混沌、分形等非线性理论进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对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地质矿... 三江北段大地构造位置独特 ,地质构造活动复杂 ,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 ,研究程度较低 ,缺少有效的矿产资源调查方法。文章应用混沌、分形等非线性理论进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对西部特殊景观区的地质矿产研究方法的探索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活动 矿产资源 分维 调查方法 岩浆活动 沉积作用
下载PDF
胶东及其近海地震活动特征和近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人杰 刘西林 +1 位作者 华爱军 李红 《东北地震研究》 2002年第4期23-29,共7页
利用测震学时空扫描方法,结合地质活动构造,对胶东及北部海域地震活动特征及近期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4~5级地震有5a左右周期性,本区中等地震或外围强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出现异常现象;据统计预测及地震学异常认为... 利用测震学时空扫描方法,结合地质活动构造,对胶东及北部海域地震活动特征及近期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4~5级地震有5a左右周期性,本区中等地震或外围强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出现异常现象;据统计预测及地震学异常认为,该区近期仍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地质活动构造 山东 郯庐断裂带 灰色拓扑预测
下载PDF
江苏重复重力测量对茅山郯庐两断裂带活动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倪春成 唐伯雄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分析了江苏重力复测网使用LCR-G 型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的资料、结合卫星重力资料和绝对重力测量,认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是能够反映地质构造活动的。研究发现,苏南的茅山和苏北的郯庐两断裂带均有活动的迹象,其中苏北段自1987年以来,... 本文分析了江苏重力复测网使用LCR-G 型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的资料、结合卫星重力资料和绝对重力测量,认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是能够反映地质构造活动的。研究发现,苏南的茅山和苏北的郯庐两断裂带均有活动的迹象,其中苏北段自1987年以来,活动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测量 断裂带 地质构造活动
下载PDF
嵩县百余名地质灾害监测员集中再“充电”
6
作者 赵金锋 王辉 《资源导刊》 2017年第13期37-37,共1页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县域沟壑纵横,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16个乡镇均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已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46处,威胁1251户4969人。这些隐患点表现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县域沟壑纵横,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16个乡镇均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已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46处,威胁1251户4969人。这些隐患点表现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 嵩县 所长 充电 地质构造活动 地质灾害隐患 隐患点 地面塌陷
下载PDF
昆仑山:研究高原地质变迁的“金钥匙”
7
作者 祁万强 《青海国土经略》 2008年第4期44-45,共2页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西横跨新疆、青海两省区。它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盘踞于青藏高原之上,被称为“亚洲脊柱”“龙脉之祖”。 昆仑山上的泥火山型冰丘,是我国唯一的地质遗迹,它属于多年生冰丘,为研究昆仑山构造提供了一个...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西横跨新疆、青海两省区。它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盘踞于青藏高原之上,被称为“亚洲脊柱”“龙脉之祖”。 昆仑山上的泥火山型冰丘,是我国唯一的地质遗迹,它属于多年生冰丘,为研究昆仑山构造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 昆仑山山口盆地的早更新世湖相层,成为青藏高原早更新世中晚期解体以来,山地强烈抬升与盆地强烈沉陷,最为直观的第四纪地质构造活动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 地质变迁 地质构造活动 钥匙 青藏高原 早更新世 地质遗迹
下载PDF
基于四川雷电监测网的地震前兆静电信息研究
8
作者 邱桂兰 靳小兵 +2 位作者 何畅 廖晓锋 张亮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53-154,共2页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孕震期间,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动电效应和压电效应伴随着地面静电场异常变化。汶川、金口河、漾濞、九寨沟等多次中强地震前,均观测到震前地面静电异常变化。本研究利用川滇地区地震活跃地带...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孕震期间,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动电效应和压电效应伴随着地面静电场异常变化。汶川、金口河、漾濞、九寨沟等多次中强地震前,均观测到震前地面静电异常变化。本研究利用川滇地区地震活跃地带的地面电场监测资料结合地震信息,通过雷电监测网排除雷电对地面静电场干扰,研究分析地震发生前后地面静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及参考量,提出利用气象部门的地面静电观测对地震监测和地震前兆短临预报的新方法,建立地震前兆与地面静电场变化的短临预测模型,揭示地震与地面静电场变化的统计学分析意义和短临响应机制,利用气象和地震交叉学科推动地震前兆预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雷电监测网 电信息 地面电场 短临预报 四川 地质构造活动 川滇地区
下载PDF
青海地区中小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刘文邦 张丽峰 李启雷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59-59,共1页
地震视应力为单位地震矩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或者是在单位断层面积上的单位错动释放的地震波能量。视应力σapp可以反映区域地壳应力场的强弱。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活动活跃。研究青海地区中小地震视应力,可以发现具有震兆意义... 地震视应力为单位地震矩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或者是在单位断层面积上的单位错动释放的地震波能量。视应力σapp可以反映区域地壳应力场的强弱。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活动活跃。研究青海地区中小地震视应力,可以发现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事件,了解区域地壳应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视应力 青海地区 时空变化特征 地震波能量 青藏高原北部 地质构造活动 地震矩释放 地壳应力场
下载PDF
地应力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玉峰 《企业技术开发》 2004年第7期16-17,21,共3页
文章阐述了地应力的概念、地应力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并对地应力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地应力 地下工程 基础工程 岩体自重 地质构造活动 地形势 剥蚀作用 封闭应力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Active Tectonic to Morphology of Alluvial Fan of Shahdad in Kerman-lran 被引量:1
11
作者 Somayeh Sadat shaahzeidi Mojgan Entezar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关键词 构造活化 冲积扇 形态 活性 地质构造活动 构造运动 河流域 活动构造
下载PDF
抚顺市地裂缝—沉陷带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国华 刁纯才 于金辉 《科技成果纵横》 2010年第3期48-49,52,共3页
地裂缝是采场边坡滑移、地面沉陷过程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它既可能是地质构造活动在地面形成的破裂痕迹,也可能是现代工程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破裂痕迹,甚至可能是地质营力和人类工程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现象。辽宁抚顺是一个... 地裂缝是采场边坡滑移、地面沉陷过程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它既可能是地质构造活动在地面形成的破裂痕迹,也可能是现代工程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破裂痕迹,甚至可能是地质营力和人类工程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现象。辽宁抚顺是一个以燃料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素有煤都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陷 地裂缝 抚顺市 成因分析 地质构造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 边坡滑移 灾害现象
下载PDF
利用被动源地震实验和接收函数分析确定迪纳拉山脉北部和潘诺尼亚盆地西南部交界处地壳结构
13
作者 Franjo umanovac Endre Hegedüs +5 位作者 Jasna Oreskovi Sasa Kolar Attila C.Kovcs Darko Dudjak Istvn J.Kovcs 王林 《世界地震译丛》 2017年第1期74-96,共23页
通过在迪纳拉山脉和潘诺尼亚盆地西南交界带进行被动源地震实验,确定了地壳结构和波速不连续面。实验目的是确定亚得里亚海微板块与作为欧洲板块一部分的潘诺尼亚地块的关系。大部分流动台站沿着Alp07剖面(主动源ALP 2002项目的一部分)... 通过在迪纳拉山脉和潘诺尼亚盆地西南交界带进行被动源地震实验,确定了地壳结构和波速不连续面。实验目的是确定亚得里亚海微板块与作为欧洲板块一部分的潘诺尼亚地块的关系。大部分流动台站沿着Alp07剖面(主动源ALP 2002项目的一部分)布设在克罗地亚。该剖面从伊斯特拉半岛到德拉瓦河沿线呈西西南-东东南向延伸约300km。利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分析测线上13个临时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Alp07剖面得到了两种特征接收函数(RF),分属于迪纳拉和潘诺尼亚地壳,交界带则包含两种类型。迪纳拉型地壳主要包含三组地壳不连续面:沉积基底、壳内不连续面和莫霍不连续面,而潘诺尼亚类型地壳仅包含两组不连续界面。在潘诺尼亚型地壳中并未观测到壳内不连续面,因此认为潘诺尼亚盆地为单层地壳结构。应用接收函数正演模拟和H-κ叠加两种分析方法开展了地壳结构研究,并将该结果与Alp07剖面主动源折射地震结果进行了比较。接收函数模拟得到了可靠的莫霍面深度结果,与Alp07剖面的地震折射结果相一致,即潘诺尼亚区域地壳特征为简单地壳结构,波速较低(VP在5.9~6.2km/s)。迪纳拉及其周缘,由于地壳结构更为复杂,接收函数模拟得到莫霍面深度较Alp07剖面更大,高达15%。受短周期台站数据频带限制,利用H-κ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莫霍面深度在较大范围内(±13km)变化。通过与先前所有结果进行对比,排除了差异较大的5个台站的结果,而与Alp07剖面附近的莫霍不连续面相比,其他7个台站莫霍面深度差异在15%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壳组成 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 体波 地壳结构 欧洲
下载PDF
前言
14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09年第2期1-1,共1页
地应力指赋存在岩体内的应力(geo—stress或in—situ stress),按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方法,地应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岩体自重、地质构造活动、地形势、封闭应力和外部荷载。地应力测量技术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到今天... 地应力指赋存在岩体内的应力(geo—stress或in—situ stress),按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方法,地应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岩体自重、地质构造活动、地形势、封闭应力和外部荷载。地应力测量技术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到今天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活动 地应力 定义方法 测量技术 应力和 赋存 地形 年代
下载PDF
浙江省观赏石资源优势分析
15
作者 龚日祥 胡济源 《浙江国土资源》 2009年第9期56-58,共3页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石 资源优势 浙江省 地质构造活动 科学价值 矿物晶体 赏石文化 观赏价值
下载PDF
Mitogenomic analysis of the genus Panthera 被引量:3
16
作者 WEI Lei WU XiaoBing +1 位作者 ZHU LiXin JIANG ZhiG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10期917-930,共14页
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s of Panthera tigris,Panthera pardus,and Panthera uncia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The lengths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 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s of Panthera tigris,Panthera pardus,and Panthera uncia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The lengths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of the three species were 16990,16964,and 16773 bp,respectively.Each of the thre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s included 13 protein-coding genes,22 tRNA,two rRNA,one O L R,and one control region.The structures of the genomes were highly similar to those of Felis catus,Acinonyx jubatus,and Neofelis nebulosa.The phylogenies of the genus Panthera were inferred from two combined mitochondrial sequence data sets and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s,by MP (maximum parsimony),ML (maximum likelihood),and Bayesia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nthera was composed of Panthera leo,P.uncia,P.pardus,Panthera onca,P.tigris,and N.nebulosa,which was included as the most basal member.The phylogeny within Panthera genus was N.nebulosa (P.tigris (P.onca (P.pardus,(P.leo,P.uncia)))).The divergence times for Panthera genus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ML branch lengths and four well-established calibration poi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about 11.3 MYA,the Panthera genus separated from other felid species and then evolved into the several species of the genus.In detail,N.nebulosa was estimated to be founded about 8.66 MYA,P.tigris about 6.55 MYA,P.uncia about 4.63 MYA,and P.pardus about 4.35 MYA.All these estimated times were older than those estimated from the fossil records.The divergence event,evolutionary process,speciation,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uncia,a species endemic to the central Asia with core habitat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highlands,mostly correlated with the geological tectonic events and intensive climate shifts that happened at 8,3.6,2.5,and 1.7 MYA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Cenozoic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格里斯河 时间估计 A基因组 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编码基因 RRNA基因 地质构造活动
原文传递
月球,平静之下或藏暗涌
17
作者 李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共1页
地球的自然卫星——月球,被称为灰色的死亡星球,其火山和地质构造活动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最新研究显示,月球的平静表面之下似乎暗流涌动:月球内部可能仍有大部分熔岩组成,其冷却和收缩使月球地貌产生了一些细小变化。
关键词 月球 平静 地质构造活动 自然卫星 地球 灰色 火山 熔岩
原文传递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记我国著名地震工程专家周锡元院士
18
作者 王丽 《中国科技成果》 2009年第20期64-67,共4页
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事实上,随着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一步扩张至地质构造活动的地区,这样的潜在威胁不断上升。”正是由于深知地震对人类... 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事实上,随着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一步扩张至地质构造活动的地区,这样的潜在威胁不断上升。”正是由于深知地震对人类的危害,使得我国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周锡元院士始终秉持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默默奋斗在地震工程科研领域,并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专家 院士 地质构造活动 自然灾害 潜在威胁 科学态度
原文传递
地震预测梦 执着人生情——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邱泽华研究员
19
作者 庄维娜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地球上,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有的省地都曾发生过5级或5级以上的地震,2/3的城市处在7度以上烈度区...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地球上,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有的省地都曾发生过5级或5级以上的地震,2/3的城市处在7度以上烈度区的地震烈度区。事实上,随着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一步扩张至地质构造活动的地区,这样的潜在威胁仍然在不断地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中国地震局 地壳应力 研究员 研究所 人生 地质构造活动 人类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