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黎川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结果分析
1
作者 危斯敏 《低碳世界》 2024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按照《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项目任务的通知》(赣自然资办函〔2020〕374号)的要求,最大限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在完成黎川县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基础上,... 按照《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项目任务的通知》(赣自然资办函〔2020〕374号)的要求,最大限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在完成黎川县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基础上,总结风险调查工作所取得的结果,以期为当地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调查结果 黎川县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地质灾害详查的区别与联系
2
作者 陈秋伶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22期289-290,共2页
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研究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地质灾害详查的区别与联系。从评判标准和风险划分级别上确定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主要区别表现在划分指标的内涵设置与成果验收... 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研究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地质灾害详查的区别与联系。从评判标准和风险划分级别上确定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主要区别表现在划分指标的内涵设置与成果验收和处置上,两者关系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时地质灾害详查的依据和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地质灾害详查 区别与联系 指标与成果 依据思路 风险等级范围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测量在洞桥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钟晓婷 《西部资源》 202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2021年,全国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开展必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2021年,全国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开展必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往往被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文章以洞桥镇两个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点为例,介绍高密度电法在查清山体覆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以及基岩面埋藏深度和起伏形态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覆盖层 隐伏断层 洞桥镇
下载PDF
数据库建设在安徽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明 刘钦 《安徽地质》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歙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安徽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在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中,通过移动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与电脑桌面端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数据的数字化建库过程... 歙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安徽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在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中,通过移动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与电脑桌面端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数据的数字化建库过程。建立了统一的调查格式与数据格式,实现了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数据库建设,数据格式规范统一、内容完整丰富,有利于全省或全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类项目的数据整合与管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歙县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录入系统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灾风险精细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朱慧 邓重琳 +1 位作者 肖斌 宋勇 《地矿测绘》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的业务需求,采用移动GIS、WebGIS、内外业一体化管理、数据采集与存储等技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室内资料准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整理3个环节无缝对接;移动端与浏览...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的业务需求,采用移动GIS、WebGIS、内外业一体化管理、数据采集与存储等技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室内资料准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整理3个环节无缝对接;移动端与浏览器端高效协同工作,统一调查手段、统一数据标准,极大地提高地质灾害风险数据采集、存储和查询的效率,系统已经在江西省调查项目中得到应用,缩短了调查周期和时间,实现了地质灾害调查的数字化、智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内外业一体化 GIS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的区域黄土滑坡识别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正君 于海泳 +5 位作者 梁伟 马旭 仲佳鑫 高广胜 石硕杰 田彦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1-576,共16页
【研究目的】黄土滑坡是黄土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滑坡识别是滑坡灾害及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直观快速地识别黄土滑坡并进行特征参数提取,能够为黄土滑坡风险识别... 【研究目的】黄土滑坡是黄土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滑坡识别是滑坡灾害及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直观快速地识别黄土滑坡并进行特征参数提取,能够为黄土滑坡风险识别及风险管理精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西南部的黑牛沟村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取、三维建模、现场验证结合地统计学分析,开展了区域黄土滑坡识别及其特征参数提取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确定并分析研究区沟谷沿线地貌凹陷区是否存在陡壁及其周界形态,结合色调、纹理和微地貌等标志实现了黄土滑坡识别,共圈定了23个滑坡,结合现场验证移除2个非滑坡点,最终确定了21个滑坡;滑坡密集分布在主沟和支沟沟口,多呈对滑的形式出现在沟谷两侧且具有群发性;大型及特大型滑坡占比达到57.14%,滑坡的滑动方向主要以西南(阳坡)、东南(半阳坡)为主,相对高差集中在80~120 m,滑坡体坡形多呈凹形坡,滑坡体坡度主要集中在20°~30°;滑坡体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植被,其次为裸地,也有一部分为农田,道路和河流占比极少。【结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构建的三维实景模型可从多维度、多视角精确快速地识别区域黄土滑坡,并分析其相关特征参数,能够弥补当前二维平面遥感影像存在的不足;还能够为滑坡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及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黄土滑坡 滑坡识别 特征参数提取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地质灾害调查工程
下载PDF
Geo-engineering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o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HUANG Runqi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of China was the result of quake-triggering along an active several hundred-kilometer-long fault. The subsequent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 geohazards are dominating factors in ...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of China was the result of quake-triggering along an active several hundred-kilometer-long fault. The subsequent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 geohazards are dominating factors in planning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building. This paper pres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coping with large-scale geohazards and disasters.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uge scale catastrophe and earthquake precursor identification. Town construction must be kept away from active faults, especially to improve town safety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seismic and geological hazards, and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geohazard investigation and remediation for mountain areas that have become loosened by earthquake activity. Geological factors must be better understood to reduce direct and secondary risks and effects of earthquakes. Site selections for public relocation require clear and informed analysis of geological and social risk reduction, so that relocation, infra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and commemorative relic-sites can be prot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GEOHAZARD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