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计算地闪回击电流水平电场的混合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杨春山
周璧华
陈彬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2 370 40 )
-
文摘
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闪回击电流水平电场的混合法。混合法采用近似镜像法计算接近地面的电流产生的水平电场 ,采用表面阻抗法计算高处电流产生的水平电场 ,有效地克服了雷电水平电场近场计算的困难 ,提高了计算精度 ,扩大了计算范围。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混合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地闪回击电流
水平电场
混合法
近似镜像法
表面阻抗法
雷电
-
Keywords
Lightning,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Composite formula, Quasi-image formula, Surface impedance formula
-
分类号
TN01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地闪回击电流测量综述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飞
张义军
孟青
吕伟涛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11,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No.2004DEA71070)资助
-
文摘
地闪回击电流是雷电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其测量数据的积累对于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的雷电研究人员通过矮塔、高塔直接观测,人工引雷观测和电场电流关系反衍的方法对地闪回击电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观测表明,负地闪首次回击电流平均为30kA,继后回击电流平均12kA。正地闪回击电流平均为35kA,有时可达几百kA。不同地区地闪回击电流平均值略有不同。高塔测量是主要的雷电流参量直接测量方法,但不同高度测量的地闪回击电流无论峰值还是波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继后回击雷电流的测量结果较为一致。间接估测雷电流参数的方法随着地闪回击模式的发展将成为主要的方法之一。
-
关键词
地闪回击电流
矮塔
高塔
人工引雷
电场电流关系
-
Keywords
Cloud-to-Groud flash return stroke currents short towers tall towers triggered-lightning far field-current relations
-
分类号
P427.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M933.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2011-2021年安徽省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鞠晓雨
王凯
朱浩
-
机构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
出处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5期110-117,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气象局新技术集成项目(AHXJ201905)。
-
文摘
利用2011—2021年安徽省地闪资料,对全省闪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地闪为安徽省地闪主要类型,占地闪总数的94.02%,每年5—9月是闪电活动高发期,8月闪电频次最大,但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最小,正地闪比例随总地闪发生次数的减少而增多。日变化特征中,闪电多发时段为14—19时,与强对流天气活跃时段对应,平均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波动相对较小,最大值出现在06时。全省地闪平均密度为1.72次/(km2·a),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特征,与地闪回击电流峰值分布大致相反。对安徽省总地闪频次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到90.05%,能够全面反映安徽省闪电整体异常结构,全省闪电活动及频次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南北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分布型可划分为全省一致型、大别山区型、江淮东部型、江南江北型和沿淮型,安徽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和触发机制均优于北部地区,更易发生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
关键词
地闪频次
地闪回击电流峰值
时空特征
EOF
-
Keywords
lightning frequency
peak current of return strok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EOF
-
分类号
P427.3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