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Python开发的地震余震序列统计程序 |
孟令升
刘爱华
张雁翔
马龙辰
徐建权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24 |
0 |
|
2
|
汶川地震余震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
姜倩
郭明珠
胡哲明
翟长达
|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
2013 |
3
|
|
3
|
2001年云南施甸M_S5.9地震余震序列尾波Q_c值研究 |
钱晓东
李白基
秦嘉政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2004 |
29
|
|
4
|
芦山地震余震发生及演化的自组织临界机制 |
刘春琼
史凯
李思川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中2个疑似深于30km余震的波形研究 |
罗艳
倪四道
龙锋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2016年1月4日新疆轮台M5.3地震余震序列分析 |
向元
聂晓红
|
《国际地震动态》
|
2019 |
0 |
|
7
|
芦山M7.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解的时空分布特征 |
郭祥云
张秀玲
|
《国际地震动态》
|
2018 |
0 |
|
8
|
尾波干涉法在汶川地震余震定位中的应用 |
肖震
郑勇
熊熊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美科学家利用AI技术预测地震余震的位置 |
赵纪东
Devries P M R
Viégas F
Wattenberg M
|
《国际地震动态》
|
2018 |
0 |
|
10
|
意大利科学家创建新型地震余震预报系统 |
刘文浩
Warner Marzocchi
Matteo Taroni
Giuseppe Falcone
|
《国际地震动态》
|
2017 |
0 |
|
11
|
四川芦山M_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
赵博
高原
黄志斌
赵旭
李大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3
|
|
12
|
有关科里奥利力效应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余震活动趋势的讨论 |
吕坚
高建华
刘吉夫
胡翠娥
黄双凤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3
|
内陆大地震余震活动区深度的时间变化 |
細野耕司
西 政樹
吉田明夫
王淑辉(译)
牛峰(译)
孙素梅(译)
卢振恒(校)
|
《世界地震译丛》
|
2007 |
0 |
|
14
|
高分辨率地震重定位新方法及其在中国芦山地震余震中的应用 |
Li Sun
Miao Zhang
Lianxing Wen
孙丽(译)
吴何珍(校)
|
《世界地震译丛》
|
2017 |
0 |
|
15
|
用区域地震面波谱反演洛马普列塔地震余震的震源参数 |
SUSAN.L.BECK
Howard.J.Patton
彭艳菊
郑月军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
2004 |
0 |
|
16
|
关于地震余震的记录值分析 |
杨鑫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1 |
0 |
|
17
|
基于ETAS模型的余震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
陈力波
陈良鹏
周健鸿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RC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定量影响研究 |
雍飞
公茂盛
霍逸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汶川M_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苏金蓉
冯向东
孙晴
王亚丽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2
|
|
20
|
玉树M_S7.1级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
刘巧霞
杨卓欣
莘海亮
李源
沙成宁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