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CI-E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文献的分析
1
作者 马路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5-57,共3页
为了解国内外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状况,利用SCI-E数据库检索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文献,并对检出文献进行作者、国家、文献类型、机构、语种、出版年、期刊等方面分析。发现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由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解国内外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状况,利用SCI-E数据库检索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文献,并对检出文献进行作者、国家、文献类型、机构、语种、出版年、期刊等方面分析。发现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由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用英文发表的一次文献,且呈增长趋势。指出我国应重视汶川地震后的心理疗伤工作,充分吸收国外的经验,尽早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 SCI-E 文献分析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地震创伤现场救护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钱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9期119-121,共3页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根据亚洲防灾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洪水、风暴、地震三大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1%,而这其中又以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占因灾死亡人数的49%[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根据亚洲防灾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洪水、风暴、地震三大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1%,而这其中又以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占因灾死亡人数的49%[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68 109人遇难,364 552人受伤,19 851人失踪[2]。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12 135人受伤,70人失踪[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现场救护 亚洲地区 世界范围 数据显示 死亡人数 大灾害 四川省
下载PDF
地震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12’地震期间我院680例未控制出血的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320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60例)以及7.5%高渗氯化钠组(180例)的治愈率、多...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12’地震期间我院680例未控制出血的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320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60例)以及7.5%高渗氯化钠组(180例)的治愈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2.5%(200/320),病死率37.5%(120/320),ARDS发生率为20.9%(67/320),MODS发生率30.9%(99/32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82.8%(298/360),病死率17.2%(62/360),ARDS发生率为8.9%(32/360),MODS发生率为17.5%(63/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中7.5%高渗氯化钠组治愈率为86.6%(156/180),病死率13.4%(24/180),ARDS发生率为3.3%(6/180),MODS发生率为9.4%(17/180)。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特别是7.5%高渗氯化钠更能减少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失血性休克 容量复苏 高渗盐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地震创伤后的影响
4
作者 吴秀华 聂正全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地震创伤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雅安地震后我院2013年4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前后应用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地震创伤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雅安地震后我院2013年4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前后应用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地震创伤后患者的影响。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较高,心理干预后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对地震创伤后本身存在着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 地震创伤
下载PDF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地震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可 尹东 +5 位作者 梁斌 韦建勋 丘德赞 莫冰峰 韦敏克 李宏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地震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四川地震伤员99人,合并四肢开放性损伤21人23处,均在首次伤口换药时采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彻底行清创后应用一次性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根据...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地震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四川地震伤员99人,合并四肢开放性损伤21人23处,均在首次伤口换药时采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彻底行清创后应用一次性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待创面清洁肉芽组织新鲜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邻位皮瓣和带蒂皮瓣转移闭合创面。[结果]本组伤员21人经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地震后四肢开放伤损伤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促进炎症消退及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为Ⅱ期闭合伤口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可加速创面闭合,缩短肢体功能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开放性损伤 清创术 封闭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建梅 任辉 +2 位作者 罗跃全 陈安丽娜 吴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30期3147-3148,共2页
目的调查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于震后1个半月时对在院的68例地震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8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35%、33.82%,焦虑并抑郁发... 目的调查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于震后1个半月时对在院的68例地震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8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35%、33.82%,焦虑并抑郁发生率19.12%:焦虑抑郁总的发生率达到61.76%。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及治疗方式相关。结论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的焦虑、抑郁反应是值得重视的现象,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这些负性情绪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高原地震创伤特点及救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素芝 熊国忠 +1 位作者 吴前进 曾盛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1-62,共2页
高原地震的突发性、伤情复杂、伤员量大等特征与低海拔地区地震相似,但是由于高原低压缺氧、气候恶劣及地理环境特殊,创伤后组织损伤反应重、骨折愈合慢、感染时限延长及休克耐受性差等,导致了高原地震创伤的特点与平原比较又有所不同,... 高原地震的突发性、伤情复杂、伤员量大等特征与低海拔地区地震相似,但是由于高原低压缺氧、气候恶劣及地理环境特殊,创伤后组织损伤反应重、骨折愈合慢、感染时限延长及休克耐受性差等,导致了高原地震创伤的特点与平原比较又有所不同,因此高原地震创伤的救治原则及措施亦与平原地区地震创伤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地震创伤特点 救治措施
原文传递
穴位刺激调控法在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兰英 冯斌 +1 位作者 陈炯 张滢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7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穴位刺激调控法 地震创伤 应激障碍 医案
下载PDF
清创术在汶川地震伤员肢体创伤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曾米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清创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伤员肢体创伤处理中起的作用。方法将开放污染的伤口经过伤口清创后变为接近无菌的伤口,从而为伤口闭合与组织修复创造条件。结果术后,创面循环建立,肿胀消失,住院半月痊愈出院。结论清创术对... 目的探讨清创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伤员肢体创伤处理中起的作用。方法将开放污染的伤口经过伤口清创后变为接近无菌的伤口,从而为伤口闭合与组织修复创造条件。结果术后,创面循环建立,肿胀消失,住院半月痊愈出院。结论清创术对地震创伤四肢开放伤口的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开放伤口 清创术
下载PDF
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昆 张扣兴 +6 位作者 颜玲 王辉 李玺 林楠 郭栋 汪根树 蔡道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3-505,511,共4页
【目的】探讨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组伤员包括16人23处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采用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处理伤口,伤口清洁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术、邻位皮瓣和带蒂皮瓣转移闭合伤口。截肢感染残端的处理采用尽早彻底... 【目的】探讨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组伤员包括16人23处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采用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处理伤口,伤口清洁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术、邻位皮瓣和带蒂皮瓣转移闭合伤口。截肢感染残端的处理采用尽早彻底敞开伤口,充分引流,伤口清洁后立刻缝合伤口,必要时缩短残端。同时根据伤口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伤员的心理创伤、贫血、脱水和并发症积极治疗。【结果】本组伤员包括16人23处四肢开放伤口除1例91岁伤员外全部愈合。【结论】地震后四肢开放伤口采用正确的治疗策略,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开放伤口 清创术 封闭负压引流 截肢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225例地震伤外科手术用血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剑桥 吴文知 +4 位作者 谭斌 熊辉 赖巍 秦莉 张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汶川地震伤员手术用血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6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地震伤员的输血原始发血单,记录其性别、年龄、手术名称、输血量、输血时间。结果因手术需要,手术前、中、后...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汶川地震伤员手术用血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6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地震伤员的输血原始发血单,记录其性别、年龄、手术名称、输血量、输血时间。结果因手术需要,手术前、中、后24h输入红细胞悬液(RBC)或新鲜冰冻血浆(FFP)的地震伤员共有225名,年龄1—87岁;用血量:RBC为1163U、FFP为124500ml。输入RBC≤2U者占手术总人数的40.89%(为总量的14.4%),2.5—4U者占27.56%(19.7%),4.5—10U者占24.89%(32.5%),RBC>10U者占6.67%(33.4%)。输入FFP100—400ml者占44.89%(26.87%),450—1000ml者占18.22%(24.02%),>1000ml者占9.33%(49.12%),另有27.56%的地震伤员未使用FFP。FFP输入量与RBC输入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8547,P<0.05)结论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手术用血属于少量或中等量用血,相对于RBC用量而言,FFP的用量可能偏多,规范血浆的使用,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将是血液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外科手术 红细胞 血浆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医院内急救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向阳 张春秀 阎凌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3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索地震灾害医院内紧急救援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效率。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5月12~31日救治1 912例地震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2例,创伤早期死亡率为2.2%,手术989例,转出治疗844例,治愈出院997例,继续治疗29例。结论:全... 目的:探索地震灾害医院内紧急救援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效率。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5月12~31日救治1 912例地震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2例,创伤早期死亡率为2.2%,手术989例,转出治疗844例,治愈出院997例,继续治疗29例。结论:全院统一组织、高效协调配合、规范救援实施行为是医院救援成功的关键,可减少合并伤,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院内急救
下载PDF
营养护理在高原地区地震灾害后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兰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合理的营养护理在高原地区地震伤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方法:对震灾病房收治的40例地震伤患者,进行持续不断的营养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检测,并及时修正营养计划与措施,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结果:40例地震伤患者经过合理的营... 目的:合理的营养护理在高原地区地震伤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方法:对震灾病房收治的40例地震伤患者,进行持续不断的营养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检测,并及时修正营养计划与措施,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结果:40例地震伤患者经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护理后,体重减轻3例,营养不良1例,切口感染1例,其余35例营养状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合理的营养护理可以直接影响地震伤患者的转归,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地震创伤 护理 营养疗法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地震四肢开放性损伤中的应用
14
作者 任晓明 马长福 +5 位作者 李生茂 江明 李亚东 杨海斌 贺卫宁 陈钊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中四肢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玉树地震灾区伤员72人,其中14人入院时存在四肢开放性损伤,均在入院后1天内行创面彻底清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中四肢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玉树地震灾区伤员72人,其中14人入院时存在四肢开放性损伤,均在入院后1天内行创面彻底清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待创面干净肉芽新鲜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闭合创面。结果:本组14人经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四肢开放性损伤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促进炎症消退及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肢体功能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创伤 开放性损伤 清创术 封闭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