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数学形态学地震图象增强方法在裂缝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宁 陈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了减少裂缝解释的多解性,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引入了基于完备格的数学形态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尺度数学形态学地震图象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的时间振幅切片或叠后地震剖面进行结构分析,然后优选结构元素模板... 为了减少裂缝解释的多解性,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引入了基于完备格的数学形态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尺度数学形态学地震图象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的时间振幅切片或叠后地震剖面进行结构分析,然后优选结构元素模板,使用多尺度数学形态学方法对地震图象进行增强,并通过形态算子提取异常体的信息,最后利用异常信息进行裂缝解释。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尺度数学形态学地震图象增强方法在突出图像中的某些信息的同时削弱或去除无关信息,或将原图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人或机器处理的形式的方法。该方法在裂缝解释处理中,较好的抑制了随机噪音,同时增强了边缘信息,可有效地预测裂缝发育带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图象增强 多尺度数学形态学 裂缝解释 完备格 并行计算
下载PDF
地震图象和钻探说明了板块边界断层内流体的情况
2
作者 范围胜 焦青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1996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图象 钻探 板块边界 断层 流本
下载PDF
地震图象和和钻探说明板块边界断层中的流体状态
3
作者 Davis,EE 岑浩 《地震地质译丛》 1996年第2期64-64,F003,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图象 钻探 板块边界 断层 流体状态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地震图象划分解释系统
4
作者 M.Simam 王强 程天珍 《石油物探译丛》 1989年第5期21-28,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根据信号特征划分地震图象的基于规则的解释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结构分析器和一个智能解释器。结构分析器采用由劳斯研究出的结构能量测定方法,从织构状信号图象中提取判别特征。分析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提取的特... 本文提出一种根据信号特征划分地震图象的基于规则的解释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结构分析器和一个智能解释器。结构分析器采用由劳斯研究出的结构能量测定方法,从织构状信号图象中提取判别特征。分析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提取的特征测量值给图象的每个结构单元配一个初始确定度因子(CF)向量。CF 向量的元素基本上对应于该结构单元隶属度,即该结构单元隶属于图象中各结构区域的程度。智能解释器是一个基于规则的系统,由一个知识库,一个推理机,和一个并行的区域扩展控制器组成。只要一个扩展区域请求对其边界结构单元之一进行分类,就会形成一个含有该结构单元及其相邻单元有关信息的事实表。解释器得到此事实表后,即在知识库中搜索寻找可执行的规则。在执行一系列的规则并对 CF 向量进行运算后,形成一个最终 CF 向量。若此向量的对应元素超过一给定门限值,而使该向量偏向请求区域,则将此结构单元划归这一结构类,并将其并入请求区域。曾用一段地震剖面对该系统进行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非常成功地将其划分为具有共同信号特征的多个区域。比较其它常规划分技术而言,该智能解释机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对于原始数据中似乎未能提供足够的判别特征信息的小块图象,它具有补缀功能。本文还提供了关于墨西哥湾实际地震数据试运结果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解释系统 地震图象
下载PDF
洋壳结构的新地震图象
5
作者 Robert S.White 谢弘阳 莫杰 《海洋地质译丛》 1991年第3期53-57,共5页
前言双船多道地震调查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图1),调查区内的地质年龄超过138~155Ma,其扩张速率在该区东侧为15mm/年,而到西侧则变为26mm/年(Klitgord等1986)。该区早期的地震剖面已表明结晶地壳内的反射层可以影象(Mutter等,1984)。火... 前言双船多道地震调查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图1),调查区内的地质年龄超过138~155Ma,其扩张速率在该区东侧为15mm/年,而到西侧则变为26mm/年(Klitgord等1986)。该区早期的地震剖面已表明结晶地壳内的反射层可以影象(Mutter等,1984)。火成岩基底埋藏在约1km厚的沉积物之下。布莱克斯珀断裂带在调查区南部穿过,它的水平断错只有11km。我们调查的目的是绘出正常地壳和在断裂带下面地壳的反射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型地壳 地震图象
下载PDF
1975—1976年地震活动与近两年全球和中国地震活动图象的比较研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和景昊 郭履灿 《内陆地震》 1991年第3期193-201,共9页
根据“比较科学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75—1976年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与最近两年全球地震活动作了对比,并分析了1900—1990年全球范围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 据资料分析,全球性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具有高潮期和低潮期。最强... 根据“比较科学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75—1976年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与最近两年全球地震活动作了对比,并分析了1900—1990年全球范围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 据资料分析,全球性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具有高潮期和低潮期。最强烈活动期为1940—1950年左右,Ms≥7级地震年频次为25—40次;相对活动最低潮期为1980—1988年,Ms≥7级地震年颁次只有5—12次。我国境内地震活动也有高潮和低潮活动期,目前,我国大陆处于一个新的地震活动高潮期。 1980—1988年是全球性8级地震较少时段,可能是地震能量积累过程。1990年全球地震活动的突然增强,仅半年时间内发生12次Ms≥7级地震,其中菲律宾发生8级地震,震情与1975—1976年情况相类似。 本文在对比活动图象基础上,估计了全球和中国大陆今后几年中的强震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图象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新疆境内北天山西段地震活动图象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仕勇 《内陆地震》 1992年第4期335-339,共5页
文中应用带状集中度C_b值、信息熵H值及缺信量I_q值,定量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境内北天山西段小震活动图象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这个构造较为复杂的研究区内,C_b、H、I_q值的变化均能较好的反映中、强震的短——临异常信息。
关键词 北天山西段 地震活动性 地震图象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震活动图象缺信量I_q值的研究
8
作者 周仕勇 《内陆地震》 199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异常图象的方法,并定义缺信量I_q值来定量分析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或空间上分布图象的异常程度。文中还根据1978~1990年新疆天山部分地区的地震资料,计算出了4条I_q——t曲线,发现在研... 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异常图象的方法,并定义缺信量I_q值来定量分析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或空间上分布图象的异常程度。文中还根据1978~1990年新疆天山部分地区的地震资料,计算出了4条I_q——t曲线,发现在研究的时段和区域内发生的10多次M_s≥5.0级地震,绝大多数有I_q低值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 地震图象 地震活动性 新疆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图象的地震构造认识 被引量:5
9
作者 许绍燮 刘玉芬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地震活动性图象反映了地震的群体特征。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象具有空间分布的网格块体性;一定地区间地震发生的相关性;一定的地震活动图象在空间上常可有所平移再现等特征。这些图象的尺度均可达到成... 地震活动性图象反映了地震的群体特征。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象具有空间分布的网格块体性;一定地区间地震发生的相关性;一定的地震活动图象在空间上常可有所平移再现等特征。这些图象的尺度均可达到成百上千公里。据此认为地震的动力也应有与此相当的大尺度。中国大陆地震基本集中在一个厚度仅为15 km的地层——发震能干层,与活动性图象的尺度相比,具有悬殊的宽厚比。因之认为地震构造应属一种薄壳结构。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图象与薄壳结构的失稳屈曲图形有同质同象的相似性。据此估算其量值与观测到的图象尺度颇为吻合。结论认为:地震活动性图象似受控于结构的失稳屈曲;地震构造可视为主要由发震能干层所构成的一种薄壳结构(薄皮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地震构造
下载PDF
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敏 黎明晓 +1 位作者 吕梅梅 张晓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8,共9页
在对1966年以来63次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全时空扫描的基础上,讨论了大陆不同构造区域、不同震源机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主要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节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显现出应力集中和... 在对1966年以来63次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全时空扫描的基础上,讨论了大陆不同构造区域、不同震源机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主要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节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显现出应力集中和减弱两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中期阶段)的活动图象以条带、空区和集中活跃为主;第二阶段(中短期)以持续平静为主.走滑和正断层机制震前显示出较好的特征图象;逆冲断层震前的活动图象与其它两种机制的图象不同,没有明显的特征图象,两个阶段都有平静现象出现.强震前中等地震条带走向与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走向一致性较好,但空区的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强震 地震活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丽江地震余震序列分维的时间活动图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嘉政 钱晓东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丽江地震余震序列分维的时间活动图象秦嘉政钱晓东(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1空间分维Ds分析方法根据相关积分的分形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地震序列或地震活动分布,假设N个地震的分布的相... 丽江地震余震序列分维的时间活动图象秦嘉政钱晓东(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1空间分维Ds分析方法根据相关积分的分形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地震序列或地震活动分布,假设N个地震的分布的相关积分满足如下关系C(r)=2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余震序列 分维 时间 地震活动
下载PDF
诱发前震预报方法的检验——1981—992年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图象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根模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前震 地震预报 地震活动 应力场变化
下载PDF
川滇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及其在强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四川地震》 1998年第3期15-25,共11页
根据川滇20例M≥67级强震前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的分析对比,归纳出8项有普适性的图象异常指标,试图对一、二年内各个强震区(100×200平方千米)强震孕育程度给出一个经验性的估计量。并将它作为中短期强震预报... 根据川滇20例M≥67级强震前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的分析对比,归纳出8项有普适性的图象异常指标,试图对一、二年内各个强震区(100×200平方千米)强震孕育程度给出一个经验性的估计量。并将它作为中短期强震预报的基本依据。同时,这些异常的动态既是改进年度性震情会商的着眼点,又是震情跟踪的具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复发间隔 地震活动 地震预测 强震预报
下载PDF
滇西地区地震活动图象与近用强震危险性分析
14
作者 龙晓帆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滇西地区(N23.5°~28°;E97.5°~101.5°E)地震活动概况、地震时空展布、地震活动特点以及震源深度分布。并对近期滇西地区强震危险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性 强震 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江苏及邻区孕震过程中地震活动图象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耘 郑江蓉 赵谊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4期19-25,共7页
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较有影响的9次中强震前地震空区、中小地震条带分布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变化特征,认为江苏及邻区地震前出现地震条带、地震空区等异常现象较普遍。在本地区研究条带异常所选取的震级下限为ML3... 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较有影响的9次中强震前地震空区、中小地震条带分布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变化特征,认为江苏及邻区地震前出现地震条带、地震空区等异常现象较普遍。在本地区研究条带异常所选取的震级下限为ML30为宜,在黄海地区研究地震空区震级下限取为ML30,而陆地地震空区可取ML20为震级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地震条带 地震空区 孕震过程
下载PDF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的构造环境和震前地震活动图象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土成 欧秉松 黄莉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73-78,共6页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震构造 地震活动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台湾地区近期7级以上大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现象
17
作者 张年明 《福建地震》 2002年第4期8-13,共6页
本文分析了台湾地区近期 5 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图象 ,发现台湾地区从 93年开始5 5级以上地震逐渐形成一条中强地震共轭条带 ,其中主条带长仅 30 0公里左右。强震条带形成后 ,1 999年 9月 2 1日在主条带的西南段 1 /3处条带的西侧边缘南... 本文分析了台湾地区近期 5 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图象 ,发现台湾地区从 93年开始5 5级以上地震逐渐形成一条中强地震共轭条带 ,其中主条带长仅 30 0公里左右。强震条带形成后 ,1 999年 9月 2 1日在主条带的西南段 1 /3处条带的西侧边缘南投发生了7 6级地震。南投地震后 ,5 5级以上地震条带仍然存在 ,2 0 0 2年 3月 31日在共轭条带交汇处附近苏沃海外发生了 7 5级地震。在共轭条带内相隔两年半时间里发生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共轭条带 地震图象
下载PDF
云南历史强震活动图象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荣联 陈玉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259,共7页
本文讨论了云南历史强震成带性、群发性和中强震的随机性,以及强震类型的地域差异。指出:在地震预测及设防中,应着重考虑主要地震带区;一次5~6级之后,要预防接踵而至的更强地震;全省以高原坝子(盆地)为依托的城镇均应考虑地... 本文讨论了云南历史强震成带性、群发性和中强震的随机性,以及强震类型的地域差异。指出:在地震预测及设防中,应着重考虑主要地震带区;一次5~6级之后,要预防接踵而至的更强地震;全省以高原坝子(盆地)为依托的城镇均应考虑地震设防;滇东。滇西强震类型迥异,前者一般为主震─-余震型,后者多表现为前震─-双主震─-余震型或者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强震 云南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河南卫星象片地震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景珍 张香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71-24,共2页
本文以卫星象片解译为基础资料,结合地震图象特征,讨论了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关系。特别是对几组不同走向的线性构造、盆地形态、沉积物特征、震中分布及震源机制特征等研究,认为,河南地处华北与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地震构造上有... 本文以卫星象片解译为基础资料,结合地震图象特征,讨论了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关系。特别是对几组不同走向的线性构造、盆地形态、沉积物特征、震中分布及震源机制特征等研究,认为,河南地处华北与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地震构造上有其独立的特点,大体以新乡——商丘断裂为界,南北有较大的差异。以北,线性构造方向、中新生代盆地均以北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地震多发生在北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线性构造 地震构造 弱震 河南 特征分析 地震图象 北西向断裂 北北东向断裂 震中分布
下载PDF
川滇及其邻区强震连续活动的地域图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四川地震》 1997年第4期8-14,共7页
侧重分析了川滇及其邻区强震(M≥6)连续活动的不同地域分布图象,根据强震间的构造成因联系,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主震─晚期强震和先期强震─后期强震。后一类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由前兆性中强震条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和相关构造带... 侧重分析了川滇及其邻区强震(M≥6)连续活动的不同地域分布图象,根据强震间的构造成因联系,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主震─晚期强震和先期强震─后期强震。后一类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由前兆性中强震条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和相关构造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从整体连续强震活动图象变化特征上反映出强震及其晚期强震活动的可预测性,因而可供强震中期预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强震 地震活动 地震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