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治坤 田勤俭 张军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4,共8页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断塞塘、断层陡坎、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断塞塘、断层陡坎、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征。利用后差分GPS方法测量断裂活动形成的地震微地貌,水平测量精度可达0.5 m,DEM精度可到一个像元1m,是定量化研究地震微地貌的一种新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大箐梁子顶部七条干沟对应多次古地震事件;大箐梁子顶部鼓包被断裂断错,断塞塘沉积区向南迁移,鼓包最新断错约4 m,大箐村南山坡形成50 cm高断层陡坎。说明大箐梁子一带地震活动性较强,且以挤压构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则木河断裂 地震微地貌 后差分GPS 地表破裂带 活动速率
下载PDF
则木河断裂带大箐梁子附近古地震组合探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勤俭 任治坤 张军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古地震事件定年具不确定性,为了增加地震事件定年的可信度,文中通过断层活动方式、沉积环境和地震微地貌的综合分析来研究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古地震事件。在大箐梁子附近开挖组合探槽,揭露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160a、3100a和5500~8... 古地震事件定年具不确定性,为了增加地震事件定年的可信度,文中通过断层活动方式、沉积环境和地震微地貌的综合分析来研究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古地震事件。在大箐梁子附近开挖组合探槽,揭露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160a、3100a和5500~8900a,复发间隔为3000a左右;讨论了与走滑断层型地震相关的沉积过程,揭示了走滑断层在山坡部位形成鼓包和反向陡坎情况下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组合探槽 地震微地貌 则木河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