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地震波各向异性到各向异性地震学: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良书 陈运平 +4 位作者 米宁 刘绍文 李成 徐鸣洁 李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4-551,共8页
介绍了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进展,着重叙述在地球各个圈层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波各向异性为动力地球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它的科学潜力是巨大的... 介绍了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进展,着重叙述在地球各个圈层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波各向异性为动力地球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它的科学潜力是巨大的、空前的,正逐步形成一个地震学的重要分支——各向异性地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各向异性 地震波分裂 地球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圣思 嵇少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8-647,共20页
大洋板块俯冲带是许多重要地质作用(例如脱水、部分熔融、岩浆和地震活动)发生的场所。对位于俯冲带之上的地震台站所检测到的不同剪切波的数据解析,可以获得源于上覆板块、地幔楔、俯冲板块和板下地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关键信息。本... 大洋板块俯冲带是许多重要地质作用(例如脱水、部分熔融、岩浆和地震活动)发生的场所。对位于俯冲带之上的地震台站所检测到的不同剪切波的数据解析,可以获得源于上覆板块、地幔楔、俯冲板块和板下地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关键信息。本文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地大洋俯冲带的剪切波分裂样式,对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大洋俯冲带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的主要成因模式(例如地幔楔拐角流、与海沟迁移有关的平行海沟的地幔流、橄榄石位错蠕变形成各类组构以及蛇纹石化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评述。由橄榄石(010)[100]、(010)[001]、(100)[001]、{0kl}[100]、(001)[100]和{110}[001]位错蠕变形成的晶格优选定向(LPO)分别称之为A型、B型、C型、D型、E型和F型组构,其中A型、D型和E型组构总是导致剪切快波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地幔流的方向,而B型组构则导致垂直于地幔流的方向。C型组构虽然也能使平行于地幔流方向,但快慢波之间的延迟时间(δt)则不如同等条件下A型组构形成的那么大。F型组构导致剪切波在垂直于地幔流动面的方向上传播时几乎不发生分裂。叶蛇纹石是俯冲板块地幔和地幔楔中最主要的含水矿物,具极低的流变强度、很低的地震波速和很大的弹性各向异性。蛇纹石化程度越高,变形地幔岩的各向异性就越大,则弧前地幔楔的剪切波分裂愈强。只要蛇纹石的含量超过10%~20%,则变形地幔岩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将由蛇纹石的LPO主导。地幔楔的剪切波分裂特征主要取决于其蛇纹石化程度与俯冲角度,陡倾的俯冲和高程度的蛇纹石化有利于形成平行于海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俯冲带 地震波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橄榄石组构 海沟迁移 蛇纹岩化 地幔楔
下载PDF
橄榄石的晶格优选定向、含水量与地震波各向异性:对大陆俯冲带变形环境的约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勤 嵇少丞 许志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65-3077,共13页
橄榄石在不同热动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晶格优选定向是认识上地幔塑性变形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基础。本文通过总结橄榄石的晶格优选定向、含水量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进展,探讨大陆俯冲带的变形环境。绝大部分天然变形橄榄岩中的橄榄石都... 橄榄石在不同热动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晶格优选定向是认识上地幔塑性变形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基础。本文通过总结橄榄石的晶格优选定向、含水量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进展,探讨大陆俯冲带的变形环境。绝大部分天然变形橄榄岩中的橄榄石都发育了[100](010)组构:[100]轴近平行于线理,(010)面平行或近平行于面理,使橄榄岩的最快P波速度近平行于线理,最大S波分裂平行面理并垂直线理。但来自超高压变质带的石榴石橄榄岩可发育[001](100)组构,使橄榄岩的最快P波速度和最小S波分裂方向垂直面理。近年来的变形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超高压和低温是橄榄石组构从[100](010)向[001](100)转变的关键因素,而水对橄榄石流变行为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170个天然橄榄石结构水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橄榄石含水量变化很大(0~170×10^(-6)H_2O),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橄榄石比较贫水,而所有富水橄榄石均来自克拉通金伯利岩中的石榴石橄榄岩。因此,除了水在上地幔的不均匀分布,橄榄岩折返过程中氢的扩散会强烈影响橄榄石的含水量。苏鲁芝麻房橄榄岩提供了以超高压、低温、贫流体为特征的大陆俯冲带中[001](100)橄榄石组构的实例。在俯冲的大陆板片中,橄榄石组构在120~220 km从[100](010)向[001](100)的转变可导致地震波各向异性突然降低,而且最快P波速度垂直于俯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 晶格优选定向 地震波各向异性 结构水 苏鲁 大陆俯冲带
下载PDF
地震波各向异性:窥测地球深部构造的“探针”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永锋 金振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46-953,共8页
地震波各向异性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地质地球物理现象。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都存在着地震波各向异性,并表现为不同的规模(小到单矿物和岩石,大到地体甚至上地幔)和强度。通过地震波各向异性可以间接获取岩石圈厚度、地球... 地震波各向异性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地质地球物理现象。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都存在着地震波各向异性,并表现为不同的规模(小到单矿物和岩石,大到地体甚至上地幔)和强度。通过地震波各向异性可以间接获取岩石圈厚度、地球深部结构与构造变形、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对流等信息。主要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地质地球物理意义等方面对近年来大洋俯冲带、大陆裂谷、地幔转换带和大陆碰撞造山带(青藏高原)等构造环境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各向异性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①剪切波分辨率;②矿物组构研究;③其它各向异性成因机制。还强调了各向异性研究与流变学、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各向异性 俯冲带 大陆裂谷 地幔转换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旂热液区(49°39′E)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张佳政 周建平 +1 位作者 赵明辉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1,共11页
龙旂热液区(49°39′E)是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上发现的首个活动热液喷口,也是我国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和走向深海大洋的重点研究区域。前期三维层析成像研究成功地揭示了该区的深部结构特征,但仅仅是提供了静... 龙旂热液区(49°39′E)是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上发现的首个活动热液喷口,也是我国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和走向深海大洋的重点研究区域。前期三维层析成像研究成功地揭示了该区的深部结构特征,但仅仅是提供了静态信息,相比之下,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是揭示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龙旂热液区开展的主动源和被动源海底地震仪(OBS)探测实验,并初步分析了前期三维层析成像的走时残差数据,发现其与方位角之间存在显著的余弦函数关系,表明该区速度结构存在各向异性,但其各向异性来源尚不明确。探索各向异性来源将有望揭示该区的热液循环机制,为认识超慢速扩张SWIR热液区形成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主动源和被动源OBS地震数据,通过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和横波分裂联合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地壳和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并结合三维速度模型与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获得的快波方向和快、慢波到时差参数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地壳内裂隙分布、应力场变化和地幔流动特征,从而揭示龙旂热液区的热液循环机制、岩石圈形变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等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龙旂热液区 地震波各向异性 热液循环机制
下载PDF
红河-哀牢山剪切带角闪岩中角闪石变形特征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华 曹淑云 +2 位作者 周丁奎 李俊瑜 程雪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6-1733,共18页
角闪岩作为中下地壳的重要物质组成,其岩石和矿物的变形行为及力学强度表现直接制约着中下地壳力学属性与状态,因此开展对其中重要组成矿物角闪石的变形行为和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以红河-哀牢山剪切带中出露的变形角... 角闪岩作为中下地壳的重要物质组成,其岩石和矿物的变形行为及力学强度表现直接制约着中下地壳力学属性与状态,因此开展对其中重要组成矿物角闪石的变形行为和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以红河-哀牢山剪切带中出露的变形角闪岩中角闪石为研究对象,其中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变形角闪岩分别呈现出粗、中粒条带状糜棱岩和细粒条带状超糜棱岩.分别对这3种变形岩石中的角闪石矿物颗粒进行了EBSD晶格优选定向分析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表明3种变形角闪岩中的角闪石呈现出不同取向及典型晶质塑性变形特征,(100)[001]主要滑移系发育,同时发育不同程度的(010)[001]和(110)[001]次级滑移系.我们认为在剪切变形过程中,角闪石双晶滑移和解理面滑移共同作用致使角闪石细粒化.从粗粒到细粒条带状角闪石,随着角闪石颗粒粒度减小,角闪石中AV_p也有逐渐变小的趋势,表明角闪石变形行为、形态优选定向及晶格优选定向共同影响着地震波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变形 细粒化 EBSD晶格优选定向 地震波各向异性 角闪石变形机制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南部岩石圈地幔变形特征及各向异性分析——来自橄榄岩包体的约束
7
作者 商咏梅 周永胜 马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5-1298,共14页
SKS测量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快波方向分布较为复杂,由于缺乏深部岩石变形资料约束,制约了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解释。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双辽地区橄榄岩包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显微结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双辽地区橄榄岩... SKS测量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快波方向分布较为复杂,由于缺乏深部岩石变形资料约束,制约了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解释。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双辽地区橄榄岩包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显微结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双辽地区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度为893~1152℃,来源于岩石圈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晶格优选方位(CPO)类型主要为A型、D型和AG型,其中,AG型和D型CPO可能形成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回撤导致的岩石圈变形,AG型橄榄石CPO也可能形成于熔体存在下的橄榄石变形。基于CPO计算获得的橄榄岩包体全岩VP各向异性(AVP)为4.79%~11.80%,最大剪切波各向异性(AVSmax)为3.13%~7.93%。结合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推断松辽盆地南部复杂的SKS各向异性的主要贡献可能来源于面理陡倾或直立的岩石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各向异性 橄榄岩包体 晶格优选方位 岩石圈变形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榴辉岩的地震波性质: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成分和折返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勤 嵇少丞 +3 位作者 许志琴 Matthew H.SALISBURY 夏斌 潘明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1-464,共14页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壳物质以榴辉岩与围岩互层的形式在上地幔保留下来,就可能在造山带的上地幔产生地震反射。根据CCSD孔区地震剖面所建立的地壳成分模型表明:苏鲁超高压带地壳浅部的高速层可归因于夹在花岗质片麻岩、副片麻岩、角闪岩等岩石中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中地壳主要由中酸性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副片麻岩组成;下地壳以中基性麻粒岩为主。在该超高压变质带现今的深部地壳,榴辉岩含量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是以构造岩片的形式沿一系列剪切带逆冲并覆盖在正常的中下地壳之上,深部榴辉岩的缺乏可能与下地壳拆沉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地震波 地震波各向异性 超高压变质作用 苏鲁造山带
下载PDF
岩石圈主要各向异性矿物的CPO特征及其对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启示
9
作者 商咏梅 杨彧 杨晓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4-725,共22页
地震波各向异性主要受岩石中矿物晶格优选方位(Crystallographic Preferred Orientation,CPO)的影响,橄榄石的CPO控制着上地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将岩石中矿物的CPO与全岩地震波各向异性相结合,可以解释在全球不同构造单元观测到的地震... 地震波各向异性主要受岩石中矿物晶格优选方位(Crystallographic Preferred Orientation,CPO)的影响,橄榄石的CPO控制着上地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将岩石中矿物的CPO与全岩地震波各向异性相结合,可以解释在全球不同构造单元观测到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从而进行构造变形和动力学过程分析。文中在总结岩石圈主要各向异性矿物的CPO和各向异性特征的基础上,以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地幔包体为例,对其显微组构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地幔的构造环境发生改变,岩石圈地幔无法解释观测到的剪切波分裂(SKS)地震波各向异性,需要考虑其他各向异性来源。由此可见,研究岩石圈地幔矿物的CPO对合理约束地球物理测量资料和分析岩石圈变形特征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各向异性 晶格优选方位 地幔包体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各向异性成因分析
10
作者 商咏梅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7期45-46,共2页
新生代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强烈的变形和隆升,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在板块碰撞作用下高原物质向东南扩展的重要场所,其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对于了解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地震波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形方... 新生代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强烈的变形和隆升,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在板块碰撞作用下高原物质向东南扩展的重要场所,其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对于了解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地震波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开展了大量的地震波各向异性测量,包括Pms 震相、SKS 震相等,并针对相应的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提出了构造模型,但这些构造模型缺乏来自深部岩石学方面的约束来确定地球物理测量结果解释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优选定向(CPO) 地震波各向异性 幔源包体 壳源包体 青藏高原东南缘 岩石圈 软流圈 解耦变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力学耦合的岩石圈变形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椿镛 常利军 +3 位作者 苏伟 楼海 P. G. Silver L.M. Flesch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8-218,共11页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造山运动过程中有关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力学耦合的造山变形方式,用从GPS和第四纪断裂滑动速率数据确定的地面变形场和由地震波各向异性数据推断的地幔变形场联合分析来定量求得。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四川等地区新近快速增加的GPS和SKS波分裂观测数据,提供了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实际变形方式的检验。这些新的数据不仅加强了高原内部力学耦合岩石圈的证据,而且也解释了高原外部相同的耦合特征。文中引入简单剪切变形和纯剪切变形的概念,用于解释高原内外不同的耦合变形特征。青藏高原和周围区域力学耦合岩石圈的垂直连贯变形有两个方面的大陆动力学含义:第一,岩石圈垂直强度剖面被一个重要的条件所约束,即要求与重力势能变化相关的应力能够从地壳传递到地幔;第二,青藏高原各向异性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一个岩石圈变形的大尺度模式,以及从高原内部的简单剪切变形向高原外部的纯剪切变形的过渡带。文中提出的力学耦合岩石圈变形模型与当前已有的多种造山运动变形模型具有不同的变形含义,因此,地幔变形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变形 力学耦合 地震波各向异性 垂直连贯变形
下载PDF
四川宜宾地区S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朋 苏金蓉 +2 位作者 黄春梅 黄东剑 段云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本文采用纵横比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013年4月25日~2015年12月31日四川宜宾地区10个台站S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两侧台站呈现不同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断裂带以西的台站偏振优势方向为N... 本文采用纵横比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013年4月25日~2015年12月31日四川宜宾地区10个台站S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两侧台站呈现不同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断裂带以西的台站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位于断裂带以东的台站优势偏振方向为NE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在地震密集分布区域内的CNI台的优势偏振方向为NE向,与台站附近的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研究区域南段的3个台站(JLI、YAJ、XWE)优势偏振方向近NS向。各个台站平均慢波延迟时间在3.07~11.95ms/km范围内,慢波延迟时间最大的台站是CNI台,距离2013年4月25日06时10分M_L5.2地震震中位置最近,这反映出震源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程度较强。CNI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显示,在2015年2月7日M_L4.8地震前观测到慢波延迟时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分裂 快波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地震波各向异性
下载PDF
吉林辉南幔源橄榄岩流变学与组构特征及其动力学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干微 金振民 +1 位作者 王根厚 徐海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1-504,共14页
吉林辉南位于华北克拉通(NCC)东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新鲜幔源包体。包体类型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包体矿物化学成分计算的平衡温度为:982~1085℃。氧化缀饰方法揭示了样品中橄榄石的显微特征,表明包体存在形态... 吉林辉南位于华北克拉通(NCC)东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新鲜幔源包体。包体类型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包体矿物化学成分计算的平衡温度为:982~1085℃。氧化缀饰方法揭示了样品中橄榄石的显微特征,表明包体存在形态各异的位错样式:位错壁、亚颗粒、位错环、位错网等,指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以位错蠕变为主的塑性变形。依据亚颗粒大小推算上地幔差异流动应力为:21.3~36.5 MPa。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定橄榄石的晶格学优选方位(LPOs),表明橄榄石在本区总体上具有A型组构。其中,样品LQLW08-18的温度和组构类型及地震波各向异性上的差异,暗示了温度差异可能产生更倾向于作用在[100]晶轴上的一个效应。地震波各向异性与橄榄岩中矿物含量的研究,定量地说明了斜方辉石具有降低橄榄岩各向异性效果。橄榄岩包体的各种流变学参数与组构特征为该区上地幔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约束,说明了该区上地幔整体上的不均一性,为该区的破坏动力学机制可能主要为地幔置换作用(化学侵蚀作用)提供了流变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包体 流变学特征 晶格优选方位 地震波各向异性 辉南
下载PDF
南北构造带北段S波分裂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
14
作者 陈天仕 程斌 +1 位作者 董云鹏 王兆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0-875,共16页
南北构造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区域,其岩石圈变形特征对于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及其扩展范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很好地反映上地幔的变形特征。因此,本文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流... 南北构造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区域,其岩石圈变形特征对于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及其扩展范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很好地反映上地幔的变形特征。因此,本文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进行s波分裂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以及该区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信息。s波分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波各向异性来自于上地幔,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不尽相同。快波方向分布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西缘以及贺兰构造带北段的快波方向主要表现为NW—SE向,与前人在银川地堑和贺兰构造带中、北部得到的NW—SE向的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一致,显示这些地区岩石圈地幔变形一致,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已到达贺兰构造带北段。阿拉善地块内部快波方向显示为NE—SW向,与阿拉善地块北部存在的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方向一致,表明该NE-SW向的快波方向可能代表地是“化石”各向异性,是晚古生代阿拉善地块受到古亚洲洋闭合作用的结果。此外,鄂尔多斯地块内也存在NE—SW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区内中一晚侏罗世存在的NE—SW向逆冲推覆构造方向一致,因此该各向异性方向也代表了“化石”各向异性,是鄂尔多斯地块受到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块体碰撞、古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S波分裂 地震波各向异性 岩石圈变形
下载PDF
《高校地质学报》第11卷总目次
15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660,共5页
关键词 地质学报 贾承造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盆地 陈汉林 地震波各向异性 前陆盆地 华复 型花岗岩 王汝成 刘绍文 目次
下载PDF
Forecasting Fractures in Coal Seams by Using Azimuthal Anisotropy from P-Wave Seismic Data 被引量:9
16
作者 DONG Shou-hua YUE Jian-hua ZHANG Fen-xua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If the thickness of coal seams and the lithology of both roofs and floors of coal seams have not changed at all or only a little, then it is thought that the elastic anisotropy of coal seams depends mainly on fracture... If the thickness of coal seams and the lithology of both roofs and floors of coal seams have not changed at all or only a little, then it is thought that the elastic anisotropy of coal seams depends mainly on fractures and obeys the horizontally symmetric model of an azimuth anisotropy. For a fixed offset, the amplitude A of the reflection P-wave and the cosine of 2φ has an approximately linear relation, (φ is the source-detector azimuth with respect to the fracture strike. Based on this relationship, many things can be done, such as the extraction of macro bins, the correction of residual normal moveout, the formation of azimuth gath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azimuth gathers and the extraction of reflection wave amplitudes of coal seams.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was used to inverse theoretically the direction and density of fractures of coal seams. The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indicating that the azimuth anisotropic analysis of the P-wave is feasible in evaluating the density and direction of fractures in coal s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racture azimuth anisotropic analysis P-WAVE
下载PDF
Forward Modeling of Azimuthal Anisotropy to the Reflected P Wave of Coal Seam 被引量:5
17
作者 ZHANG Jun-gong DONG Shou-hua YUE Jian-hu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eak anisotropy, the relation of P-wave anisotropy in direction to fractures of coal seams was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dens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fractures. Although the approx...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eak anisotropy, the relation of P-wave anisotropy in direction to fractures of coal seams was researched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dens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fractures. Although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by Rtiger is suitable for thick reservoirs, it has some limitations for the composite reflected wave from both roofs and floors of coal seams, as well as multiple reflections. So first, the phase velocity and group velocity as well as their travel time were calculated about the reflected P-wave of the coal seam. Then, the anisotropic coefficients of both roofs and floors were calculated by Rueger formulae and last, the section versus azimuth in fixed offset can be gotten by convolution.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 of amplitude of the composite reflected wave to azimuth angle was discussed. The forward modelling results of the coal azimuth anisotropy show these: 1) the coal seam is the strong reflecting layer, but the change of the reflectivity caused by the azimuth anisotropy is smaller; 2) if the azimuth angle is parallel to the crack strike, the reflectivity reaches up to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however, if the azimuth angl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rack strike,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s minimum; and 3)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s the cosine function of the azimuth angle and the period is 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eam composite wave ANISOTROPY P wave
下载PDF
Converted-wave Seismology in Anisotropic Media Revisited, Part II: Application to Parameter Estimation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向阳 Yuan Jianxi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153-167,i0001,F0003,共17页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 (VTI), the converted-wave (C-wave) moveout over intermediate-to-far offsets is determined by four parameters. These are the C-wave stacking velocity Vc...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 (VTI), the converted-wave (C-wave) moveout over intermediate-to-far offsets is determined by four parameters. These are the C-wave stacking velocity Vc2 , the vertical and effective velocity ratios γ0 and γeff, and the anisotropic parameter χeff. We refer to the four parameters as the C-wave stacking velocity model. The purpose of C-wave velocity analysis is to determine this stacking velocity model. The C-wave stacking velocity model Vc2, γ0, γeff, and χeff can be determined from P-and C-wave reflection moveout data. However, error propagation is a severe problem in C-wave reflection-moveout inversion. The current short-spread stacking velocity as deduced from hyperbolic moveout does not provide sufficient accuracy to yield meaningful inverted values for the anisotropic parameters. The non-hyperbolic moveout over intermediate-offsets (x/z from 1.0 to 1.5) is no longer negligible and can be quantified using a background γ. Non-hyperbolic analysis with a γ correction over the intermediate offsets can yield Vc2 with errors less than 1% for noise free data. The procedure is very robust, allowing initial guesses of γ with up to 20% errors. It is also applicable for vertically inhomogeneous anisotropic media. This improved accuracy makes it possible to estimate anisotropic parameters using 4C seismic data. Two practical work flows are presented for this purpose: the double-scanning flow and the single-scanning flow. Applications to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show that the two flows yield results with similar accuracy but the single-scanning flow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double-scanning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ted wave ANISOTROPIC MOVEOUT VELOCITY and seismology
下载PDF
A Study on Shear Wave Splitting for the Sequence of the Aftershocks of the Yao'an M_S6.5 Earthquake in Yunnan Province
19
作者 Qian Xiaodong, Li Baiji and Qin JiazhengSeismological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41,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3年第1期32-41,共10页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study is based on data of the 3 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This was recorded at 3 sets of stations, which were set up after the Yaoan M S6 5 earthquake, near its epicenter. The results ind...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study is based on data of the 3 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This was recorded at 3 sets of stations, which were set up after the Yaoan M S6 5 earthquake, near its epicen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①Shear wave splitting has been observed through analyzing 236 aftershock recordings within the shear wave window. ②The time delay was mostly in the range of 3 5~10 5ms/km and the average was 7 0ms/km.③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fast split S wave was mostly in the range of N140°E~N164°E and the average was N152 4°E. ④The preferred polarization direction for the fast shear wav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mainshock (Maweijing faul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rupture of the aftershocks, but similar to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al axis of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⑤Shear wave splitting for sequence of the aftershocks of the Yaoan earthquake was the result of anisotropy of EDA cracks controlled by stres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oan earthquake S wave splitting EDA crack Anisotropy
下载PDF
The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the Largest Aftershock (M_S=6.3) of the Great Luhuo Event (M_S=7.6) in 1973
20
作者 Liu Guiping, Fu Zhengxiang and Ma Ming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36,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3年第1期42-50,共9页
The Great Luhuo Event ( M S=7 6) occurred on February 6, 1973 in Sichuan Province. There were a lot of aftershocks in the source area. The largest aftershock ( M S=6 3) occurred along a normal fault zone between the X... The Great Luhuo Event ( M S=7 6) occurred on February 6, 1973 in Sichuan Province. There were a lot of aftershocks in the source area. The largest aftershock ( M S=6 3) occurred along a normal fault zone between the Xianshuihe Fault and the Ganzi Yushu fault. Based on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urface rupture, coseismic dislocation and seismo\|geological tectonics of the event, an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 of the Great Luhuo Event with a strike slip mechanism was designed and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 ΔCFS) in the slip direction on normal faults along and surrounding the source zone due to the event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st aftershock occurred in an area with ΔCFS >0, and that ΔCFS =4 5MPa. Therefore, the largest aftershock was probably triggered by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reat Luhuo Event The largest aftershock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trigge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